书城成功励志赢得财富的8个观念
19312900000043

第43章 IBM重现雄风,创新功勋卓著

创新孕育着机遇,机遇孕育着财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时刻都在淘汰落后者,市场上的幸运与倒霉往往与创新有关。创新意识与人们的事业休戚相关,它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偶尔降临在你身边,如果不及时捕捉,她又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么叹息,她也不再复返。时间就是胜利,信息就是效益,创新就是财富。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一个企业如果在市场没有过硬的产品,那它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的新经济时代,企业产品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成为决定该企业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不及时更新产品,就可能导致企业的灭亡。

一个新产品面世,如果适应了市场的需要,它就有机会步入成长期,而后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最终达到高峰而步入成熟期,之后就开始走进一个衰老的过程。精明的商家在这时一般会推出替代的新产品来摆脱企业被灭亡的命运。在市场经济中,产品都在更新换代,而某商家如果没有替代产品的出现,而依赖产品成长的公司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衰亡期。

掌握全世界男人胡子的吉列公司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就是产品不断创新。IBM也正是依靠产品的不断创新才免除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YAHOO也是顺潮流而动,最终成就了今天的伟业。

产品在市场中都必须不断的更新换代,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一批新产品被市场欢迎,必然有一批产品被淘汰。PC技术革命造就了许多新贵,但也同时摧毁了诸多遗老。"贵族"在没落,新生代不断涌现,创新支撑这生死交替不断地进行下去。创新凭着它神奇的力量决定着今天每一个企业的未来命运。

由于IBM创造了PC机,因而它成就了一代企业神话。它不仅是本行业的典范,而且是整个美国乃至全球企业界的典范。更离奇的是,差一点将IBM置于死地、损失惨重的还是这个PC。由于疯狂的价格竞争,几乎把IBM逼到死亡的边上。想当年这个PC业的老大因PC起家,却差一点因PC而灭亡,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无可奈何的IBM又拿出了当年的看家本领:创新。通过创新来使企业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

当时的IBM掌舵人郭士纳感悟到:如今技术已不仅仅是生产工具,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公司经营之道的根本。

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把技术创新看作是公司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从客户的角度来看,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解体的计算机技术产业也许是创新和激烈竞争带来的一个奇迹,然而在当时的那个行业中,所给人的感觉却是一片混乱。企业希望整合不同的计算机平台和应用程序,使之联成网络,问题是它们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使公司能够得天独厚地给顾客提供解决方案才是IBM唯一可以存活下去的理由——这也正是客户要寻找的东西。

于是IBM公司决定从最简单之处做起,它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以解决顾客需要为宗旨的服务创新,成立了一个"全球服务部",它是几年前由邓尼·韦尔什悄悄创办的。韦尔什曾经负责管理过IBM公司捐献给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航天飞机计划的计算机。在开始的时候,该服务部门是IBM公司替政府管理大型计算机系统的经验的产物。韦尔什个人认为,在EDS公司发了大财的企业市场中,IBM公司的这种专门技术肯定可以得到利用,并可以带来财富的。IBM公司所能提供的广泛的技术资源很快给首批客户留下了深刻印象。

IBM公司在1995年意识到了因特网的重要性——比微软公司早了大约一年。1996年,公司宣布了以"向企业证明它们怎样才能组成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之上的虚拟贸易圈子"为宗旨的"电子商务"战略。在这样虚拟贸易圈子里,买主和卖主可以会面,并且安全地进行任何类型业务的交割。

PC真是为IBM带来几多财富,几多忧愁啊!IBM的PC经历令企业家们醒悟了,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不朽的名牌,没有永存的企业,唯有创新,才能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