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得财富的8个观念
19312900000001

第1章 不可做无头苍蝇

人不能没有目标,目标的作用不是一个简单的"重要"所能概括的。没有目标就会如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甚至是会放弃奋斗。有一个小寓言:三只青蛙掉进鲜奶桶中,A说:"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等待死亡降临。B说:"桶这么深,凭我的能力,今天死定了。"于是沉入水底淹死了。C说:"不幸!但我的后腿有劲,只要有垫脚的,一定可以死里逃生。"它一边计划,一边跳跃。鲜奶由它不停搅动成了奶油块,它找到垫脚的,也就获生了。这个小寓言启示人们应该确立明确目标,才可以成功。无论是政治家,还是企业家,执著于目标同样重要。

李嘉诚被誉为"经营之神",是香港光芒四射的人物,他在美国《幸福》杂志的世界巨富排行榜上排名第16位。

"长江塑胶厂"就是李嘉诚以自己多年为人打工挣得的一点积蓄创办的,它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

在创业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以自己一贯"以诚为本"的对人原则赚了几笔,可后来这招儿就不灵了。

当时的李嘉诚对自己的创业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心中缺乏正确观念的指引,只是盲目地想赢得更多财富。几次小小的成功,使他急切地扩大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工厂亏损愈来愈严重。

过快地扩张、承接订单过多、设备简陋和人手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产品质量。于是,因质量问题和交货期的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积压在仓库里,资金更加周转不灵了,原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上门索赔。

重情谊、讲信誉的李嘉诚咬紧牙关,用账本上所剩的最后一点贷款,千方百计地找原料商订购塑胶原料,并集中力量保证了后来几批订货的产品质量,终于使企业摆脱了僵局。

然而,就在李嘉诚带着复活企业、渡过难关的希望去找客户提货时,客户却以国际塑胶市场突然有变,考虑自身利益为由,公然言而无信,拒绝按合同收货。

这正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当时的香港法制不太健全,客户的违约失信,使工厂出现严重亏损,使原来有一线生机的塑胶厂彻底掉入破产的深渊。

在那段狼狈不堪的日子里,李嘉诚每天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既要应付不断催还贷款的银行职员,也要对付威逼他还清原料费的原料商,更要应付连打带闹要求索赔的客户以及拖家带口上门哭哭闹闹、寻死觅活要求发放工资的工人。

初尝成功喜悦后的李嘉诚做梦也想不到随之而来的却是灭顶之灾。1950年后的5年沉浮岁月,是李嘉诚创业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它沉痛地记录了李嘉诚摸爬滚打于泥泞之中的艰难历程。

李嘉诚自己都不敢回忆,在百感交集的情况下是怎样一分一秒地熬过来的。生意上的惨败几乎使他万念俱灰,但是他必须为他的企业、为支撑他的家庭而坚持下去!

重朋友、讲义气的李嘉诚为了生活,更为了"诚与信",不得不重新振作起来,收拾他的企业残局,并总结出了这样的教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做指导,再也不能去做无头苍蝇了,于是,他静下心研究新的发展。通过分析他认识到,企业遭到了那样的灭顶之灾,员工对工厂的信赖已经荡然无存了,企业之所以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说明缺乏专业人才。于是针对分析结果,制定新的发展方案:第一步是稳定军心;然后,快速寻找经验丰富的塑胶人才,由小到大,稳扎稳打,赶在工厂彻底崩溃之前将局面扭转过来。

李嘉诚一边想着新的发展方案,一边又重新设计塑胶产品。

李嘉诚找到了正确的指导观念,于是向职工宣布: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我厂已将欠款全还清了,银行方面已经同意继续提供贷款。这就意味着,我们暂时脱离了困境,又拥有了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如何把握这次机会。我认为,目前企业要发展,但发展要稳步,不能不切实际地求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先求生存,再图发展。

"现在我们都是一条船上的成员。既然我们有能力渡过难关,那么,我们也一定能够把长江塑胶厂成功地驾驶前进。大家都能吃苦耐劳,视长江的成败为己任,都能为长江的发展出力。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长江一定能够发展壮大。"

李嘉诚刚说完,职工们受到鼓舞,报以热烈的掌声。共同的目标,同样坚定的信念,强有力地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我们必须先求生存,再图发展"是李嘉诚从企业的"灭顶之灾"中吸取的教训。"灭顶之灾"是没有目标的企业的必然命运,是没有观念指引的企业家的命中注定的一劫。庆幸的是,李嘉诚能够及时摆脱那种"无头苍蝇"式的经营,重振旗鼓,树立目标,使企业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