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的采访行动中,各种各样的行动方式其实是交融一体的,例如,提问之中就少不了积极性的倾听与观察,它们同样是获取新闻信息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聆听获取信息并积极反应
努力训练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聆听者是记者的一大任务,它的成熟表现是:
“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
许多成功者都强调过这一点。麦尔文·曼切尔说记者就是靠聆听的本事来谋生的,人们只乐意与那些善于聆听的记者交流沟通;莫里斯·佐洛托则说,想让别人说话就必须先去留心听讲,如果你侧耳倾听且兴致勃勃,采访就会成功;布里德奇则说,学会了如何倾听,你甚至能从谈吐笨拙的人那里得到收益。新闻编辑艾德华·巴克在访问名人时,总是认真倾听,认真记录,不时用简短风趣的插话和恰当的体语鼓励对方谈出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事迹。有人请教他采访经验,他答日:“一些大人物喜欢善听者胜于善谈者。”《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的“采访四诀”中即包括“要记好,首先要听好”——对采访对象所说的事情真心实意地感兴趣、专心致志地听讲,而且鼓励对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她就是以这种“法术”成功地采访了一位以性格暴躁著称的医学专家的,这位深知其中之道的“人际交流专家”总结说: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与得意之物、事,当记者尊重他们的选择或成就时,他们自然会向你敞开心扉。
约翰·布雷迪的总结算是较为系统的。他这样写道:洗耳恭听十分重要,“在采访对象谈话的时候不要打断他,而且在大多数场合,不管对方说些什么,也许最好不露赞否之意。那些不含褒贬的表示,例如,‘嗬,嘿’、‘是的,我明白了’或者只是点点头,就往往足以促使对方谈下去。一位研究者甚至发现,以‘呣呣’应对的记者得到了更多的回答——为不用‘呣呣’应对的记者所得答复的两倍。因此,‘呣呣’就是了”。“记者不留心听对方说话,就会出问题。”“优秀的记者听得仔细——但并不消极。”
这其中的道理并不难解。那些不过早地作出判断或解释、用心听完说话人所讲内容的行为,往往会使说话人觉得他很重要,有可能会在听者这种态度面前展现自己更多方面的品性。
积极地聆听使新闻记者的采访更容易在恰当的氛围中顺畅进行,而且所得也多。除此而外,就如约翰·布雷迪讲的那样:“如果你万一漏掉了几个要点,不妨重述你认为采访对象说了的话,问他你理解得对不对。”从而减少错误与遗憾。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优越性,例如发现一些新线索,找到一个许久在寻觅的谈话由头……
倾听是积极的行为,当然需要设计。
麦尔文·曼切尔以为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放下自己的架子。你来采访是来听别人说的,而不是来滔滔不绝地谈你的看法的。
·敞开你的思想,去接受各种不同的、崭新的思想观点,甚至包括你所看不起的那些思想观点。
·给被采访者以充分的时间阐述他自己的思想。
·尽量避免打断别人的谈话。
·集中精力听他说的话,而把对谈话者的个性、态度举止及外貌的观察放在次要的地位。
·使谈话始终围绕你事先想好的主题或在谈话中突然出现的主题来进行。
《个人魅力》一书的作者安德鲁·杜布林提供了如下方法:
·当对方在说话时,认真地注视着他。同时,保持稳定的目光接触。通过这种办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会赢得对方的好感。
·忍着不表态。有效聆听的一个常见障碍是别人在说话时,你有已经准备回答的习惯。耐心地等待说话的机会,是个非语言信号,表明你善于聆听。
·不时地点头表示同意。
·常常低声地发出“呣呣”、“噢”等声音,但不要太频繁。
·提出一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鼓励对方说话。
·表述你谈话对象的讲话内容或含义。
·积极聆听的另一种方法是阐明正在发生的一切。这种解释是让说话人对问题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
·使你的说和听的比率保持在1:5。
·问问自己,他人说的话对你自己是否有益。保持这种做法,会让你从大多数聆听事件中获益,会促使你更加投入地去聆听。
对这些意见中的许多项目未必完全照办,例如是否“忍着不表态”就不可极端。但先听完再表态可能较之于急于表态效果更好一些。见解总是有它们的相对性。
需要提及的是,记者一定要留心听取谈话者的弦外之音。王中义先生提醒人们注意使用三种常见方法探测这其中的奥秘:“语词推测法”——看他反复使用的词语是什么,看他怎样利用“我”、“你”、“他”,一个老是讲“我”的人必然是一个自我意念较为浓烈之人;“语态推测法”——主动语态多能显示自信,被动语态显示缺乏主动性,过去语态使用多说明对现实不能感觉满意,现在语态显示一种脚踏实地与胸怀成竹; “语义推测法”——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约翰·达纳德和毛尔博士设计了一种测量人类情感变化的方法,即把某人用以表示不悦的字的次数与他表示欢迎、满意的字的次数加以比较,由此推测他情绪的好坏。假如在几分钟的谈话中当事人老是在讲不愉快的事情,说明他心绪不好;一个老是以“嗯……”延长表意时间的人肯定不是一个十分顺心的或自然的人……
二、“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这句写在自己研究所建筑物上的口号也应当成为新闻记者的座右铭。事实也是如此,一流记者总有那种被称为“鹰一样的眼睛”或“钻头一样的眼睛”。他们善于通过观察获得解放。不管我们是认可李普曼视记者为“墙上的苍蝇”,还是普利策视记者为“船头墙嘹望者”,情况都是如此。
1.观察的魅力
你可能听过对观察能量的许多种说辞,事实上,无论如何描述或夸大它的作用都不算过分。录音机无法帮你记录的一些东西,通过观察能做到;摄像记者也不可能一切都收览无余,总有一些信息只能借观察手段获得。
它能再现一些十分有价值的场面和情景,使新闻充分视觉化:
人口爆炸中的上海(题)
[英国《卫报》(1985年)3月3日讯]早晨
6时半,交通高峰时刻。在争先恐后拥上黄浦江渡轮时,数十人被挤倒、践踏,甩在后面。超载得十分危险的渡轮吱吱呀呀地离开码头。当他们抵达彼岸时,又开始等候,这一回是等公共汽车。待他们拼命挤进只有立足之地的人群时,车子已经开动,车门不住地向吊在外边的胳膊和腿猛撞。这座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最拥挤的城市就这么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这里所引的是英国记者一篇视觉新闻的导语,不用说,它来自于记者敏锐的观察与细心的体味。
它能添加上一些让读者铭记一生的细节。例如苏联总理尼基塔·赫鲁晓夫1960年9月20日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时脱下他的鞋子用力敲桌子……或者某个讲话者在提到一些问题时故意眨眼睛……
它能自然地深化主题,让文字充满了扩张的力道。例如一位独臂的退伍军人出现时总不忘揣上阵亡战友的小照,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老泪纵横时不忘紧拥早逝儿子的相框……
它能让读者与你一起体味到现场的氛围。例如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问的语调多么尖刻,笑声多么富于内涵,鼓掌热烈吗?有让人不舒服的嘘声吗?
它能让记者的写作具有可读性。试想一想“座无虚席”与“每一平方米都挤着6~7人”哪一个效果更好。
它能让记者搞清楚许多隐藏着的弦外之音。正如麦尔文·曼切尔所指出的那样——“每次访问中那些隐藏着的意思,记者总是可以通过观察采访对象的表情,他的走嘴失言,他那吞吞吐吐、欲说又止的话语以及经过斟酌而特意使用的那些词语来发现的。”
它能让记者快速地发现新闻线索。例如名记者徐铸成看到冯玉祥的秘书雷嗣尚与一群同僚在办公室打牌,判断出治军严明的冯玉祥已经离开太原。
它能让记者很迅速地进入采访。报刊评论员A·J·利布林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一他去访问赛马骑师艾迪·阿尔卡罗时,所提的第一个问题是: “你的左蹬皮带比右蹬皮带多放长几个眼?”一个问题使对方打开了话匣子,对方十分乐意地谈了整整一个小时,他只插了10来个字。詹姆斯·阿伦森则提到:“如果你一进屋就觉察到采访对象有点害羞或紧张,你可以评论一下室内的摆设——墙上挂的一张有趣的画、茶几上摆着的一个某朝代的花瓶——帮助他放松下来。”“注意观察采访对象的情绪。如果他显得比你所预料的更为拘泥,你或许就要摆出比你所考虑的较为庄重的姿态,如果他放松下来了,你也可以比较随便一些。了解他的反应,可以帮助你在采访过程中不断改变方法,保证采访成功。”
它能提供报道中所需要的新闻数据或证据资讯。例如辽阳人民广播电台所播发的批评性报道《8点之后》:
本月24号早8点,记者采访路过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发现幼儿园门前熙熙攘攘,送孩子入园的人络绎不绝,记者不禁停车观察。8点2分。只见4男3女拉着孩子匆匆走进幼儿园大门;8点3分,又走进两位;8点5分,5辆自行车几乎同时停在幼儿园门前。进门的人中,有一位身穿警服,一位身穿工商制服。到8点25分,先后又有38位男女领着宝贝儿慢悠悠踱进幼儿园。8点半记者离开时,共计55人姗姗来迟。25号早8点到8点半,记者在市政府机关幼儿园门前再次观察,结果是,这段时间中共有54人送孩子入园。26号早晨看到的情形与前两天大致相同,有几位已经觉得面熟了。3天观察得来的数字相加,共有151人次是8点到8点半之间送孩子入园的。这些人中,只有少数脚步匆匆,大部分人则优哉游哉,不慌不忙。看上去似乎习以为常了。市政府机关幼儿园的领导介绍说,入园孩子的家长95%是市直机关工作人员。现在,我市许多企业都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上班时间一过,大门紧闭,工人迟到半分钟也要受到处罚。可我们的一些机关工作人员,却迟到10分钟,20分钟,甚至半小时以上……
不知他们步出家门的时候,脑海中是否跳过这样的念头:我的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钟。
它也能以亲见的权威性强化报道的说服力。1983年8月21日阿基诺在马尼拉国际机场被枪杀后,马科斯总统断然否定现政府与此案有关,并声称“阿基诺是共产党谋杀的受害者”;而菲律宾反对党则说此乃政府所为。谁是谁非,一时莫辨。与阿基诺乘同一架飞机抵达马尼拉机场的日本记者若官以他的现场观察写出了一篇颇具权威性的目击记:
飞机到达马尼拉后,阿基诺被进入机舱的三名军官(佩带肩章)围起来带出机舱。我也马上追上去,但在出口附近被许多人挡住了。我硬从人群中伸出头朝外看,我看到,阿基诺已从廊桥靠近飞机一侧的扶梯上走下来,而就在这当口,迎到机内的三名军官中的两名突然拔出枪来,连续两三声枪响,已从阶梯上走下并迈出两三步远的阿基诺“巴哒”一声,直挺挺地向前倒下了。
军人是在极近的、距阿基诺身后只有一米左右的地方朝他开枪的。我估计,从我目击的阶梯到阿基诺倒下的地方,距离不过五六米。
正当我眼看着血从阿基诺的头部喷出,并想到“啊,他被害了”的时候……打死阿基诺的那几个军官逃进军车中,转眼间不见了……
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是在一瞬间发生的,三名军官及士兵们的行动麻利敏捷,仿佛事前反复练习
过似的……
他以离现场只有五六米远的目击者的现场观察周详地叙述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无疑是让人信服的。
2.观察什么
观察是记者工作的“前哨战”,它面对的是一个丰厚复杂的人生世相。
(1)观察人
人是观察首先涉及的构成,也是记者捕捉有效信息的信源之一。外部注意使记者的观察首先留迹于人物的外貌形象。例如范长江笔下的一个垂范:4日午后经朋友的介绍,我们在杨虎城公馆看到周恩来先生,他有一双精神而质朴的眼睛,黑而粗的须发,现在虽然已经剃得很光,他的皮肤中所藏浓黑的发根,还清晰地表露在外面。穿的灰布棉衣,士兵式的小皮带,脚缠绑腿,口音夹杂着长江流域各省的土音,如果照普通谈话的口音判断,很有点像江西人。内部注意则使观察与思想、体验相融合,有透过表象求内里的一种魅力。例如范长江对毛泽东的描述:
最后到的毛泽东先生,许多人想象他不知是如何的怪杰,谁知他是书生一表,儒雅温和,走路像诸葛亮“山人”的派头,而谈吐之持重与音调,又类三家村学究,面目上没有特别“毛”的地方,只是头发稍为长一点。
观察人物自然也包括人物的动作风度等。例如报告文学家黄钢叙写地质学家李四光时,就特别注意到了李四光的步伐:每一步的跨度,总是o.85米——这是他多年从事地质工作、长期在野外考察养成的习惯,步子是他测量大地、计算岩层距离的尺子。
人物关系也是观察在这里所要负担的任务之一。例如彭子冈在《冰心女士访问记》中,即是借冰心对吴文藻充满感情的介绍,以及谢先生跟着孩子叫Daddy,吴先生则很温柔地带着孩子玩,吃药,叫着“婉莹,电话”!来表现“一个腾着欢笑的家庭无缺陷”。
人的观察也要透过一些表象看穿了主体的内心或心理状态:
应氏杯围棋决赛对局室里,聂卫平掏出一支烟,再拿出根精制的烟嘴,反复了多次才把烟插入烟嘴。他的手,在轻轻地抖动。曹薰勋的手也不听使唤了,他指间香烟上的烟灰,弹了五六次才弹掉。两名身经百战的棋手。在这场人称“一子值万金”的决赛中,也不免有点紧张了。
(2)观察物
物是显示信息的极好途径。索尔兹伯里举过他的朋友的一则例子:在苏德战争开始时,外界谣传苏联忙于战争,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连鞋子都没得穿,这位记者的第一篇报道头一句话因而就是:“所有的苏联人都穿着鞋子。”新华社著名军事记者阎吾在他的名作《战后谅山》中也每每有此角度的开掘,例如:
记者在谅山敌军的一些阵地上,看到所有的日历都没有翻到2月28日的,有的翻到了2月27日。可以想到,他们刚把日历翻过26日那一页,就被我军打得丧魂落魄,再没有能往下翻了。
(3)观察环境
新闻传播显示能量的一种方法就是给出富于真实性、烘托性的空间信息,使整体信息文本更显真实、可感、立体。
这里所包含的细密类别也不一而足,例如人物生存背景空间、自然环境空间、典型的现场环境空间等。
“死刑在纽伦堡城监狱里的小健身房执行,其内部颇像一个谷仓。执行死刑时,有电灯照明。”这是合众社记者金斯伯里·史密斯《纽伦堡审判记》中所写的引动世界关注的一个环境观察。
“楼上差不多是四间,样式玲珑的红木家具中夹杂着沙发,壁上是风景画和古色古香的屏条,微光从白纱窗帘外透进来。”这是彭子冈对冰心居住环境的观察与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