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19278800000003

第3章 最无益的心理——抱怨(2)

更多人的抱怨出发点不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而是心理不满足的欲望奢求。小雨的抱怨没有考虑朋友的立场,没有给朋友一个解释错误的机会,或者是硬生生地切断了朋友道歉的真诚。小雨的抱怨是释放心理委屈的一种手段,是收获安全的一种方式,她忽略了问题的根本所在,于是她痛苦徘徊了一个月。楠的幸福敲醒了小雨偏执的思维,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条钻牛角尖的死路。小雨勇敢地面对了自己,勇敢地面对了好友,误会就这样化解了。一场没有必要发生的无硝烟战争,在两人握手言和的瞬间转成了淡然的微笑。

我们一般所讲的抱怨都局限于第二种,是对生活中矛盾冲突的碎碎念。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的引导作用。公交车上的拥挤,我们都经历过。在推搡中,被别人不小心踩一脚,或你“无意”还回一脚,大骂他人不长眼睛,被人大骂不长眼睛,是否能够让被踩了的脚没有被踩呢?抱怨司机开车如蜗牛一般,抱怨人多得如蚂蚁一般,是否能够让拥挤的车空间变得宽敞无比呢?是否能够让司机在道路阻塞的夹缝中疾驰飞行呢?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尽情抱怨吧!

事实上,周围抱怨的声音没有片刻停止,大家依旧你来我往地互相推搡,不去侵犯他人也绝对不能让他人侵犯,在狭窄的车空间里呼吸依旧难以顺畅,司机的喇叭按了又按,车上的人下不去,车下的人上不来,彼此的抱怨唾骂还是不绝于耳,响彻四周。抱怨有用吗?既然没有用,那就请闭嘴吧!用宽容的心,用理解的情,用真挚的笑容,用温馨的语言打破僵局,营造崭新的局面,也许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等待就不会那么漫长。

抱怨是一种疾病

智者在云游四海的途中碰到一位神情挫败的男子,只见该男子衣衫褴褛,灰头土脸,犹如霜打的茄子一般垂头丧气。男子见到智者犹如见到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一样,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智者诉说他的痛苦:他们全家十几口人共同生活在一间窄小的小木屋里,紧张压抑的居住条件让他快要窒息了,他觉得他精神快要崩溃了。“我的家简直就是地狱,再这样下去,我就要死了……”男子一个劲地向智者弯腰叩头,请求智者的帮忙。

智者捋了捋雪白的胡须,眯了眯狭长的双眼,转了转清澈的眼珠,不紧不慢地说:“你家不是有一头奶牛、一只山羊和一群鸡吗?你呢,只要把这些家畜、家禽带到屋子里去,与家人一起生活,你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男子一听大为震惊,虽然疑惑但还是遵守之前的约定按照智者的建议去做了。

还没过一天,男子更加痛苦不堪地前来寻找智者,“智者,我家现在完全就是地狱,家畜、家禽完全无视主人的存在,作威作福,情况变得比之前更糟,你的建议真的快要把我逼疯了,到底该怎么办呢?智者,快帮我想想办法吧。”男子的神情确实比之前还要颓废百倍,一脸的惊慌失措。智者平静地看了看该男子,“那你就把那些鸡赶出房间好了”。又过了一天,男子还是一样地痛苦不堪,“情况仍然没有好转,鸡虽然不跳了,但山羊还是撕毁了我家里的一切东西,家里的抱怨如同噩梦”。智者依旧平静地说,“那好办,你就把山羊也赶出去好了”。又过了一天,男子依旧愁眉苦脸地跑来求救智者,“奶牛现在把我家当成了牛棚在里面吃喝拉撒,人怎么能够忍受呢?可不可以把牛也赶出去呢?”智者的回答是,“还等什么,那就赶紧把牛迁出去吧。”

故事结束了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过了几天男子兴奋无比地跑来找智者,想向智者表达最真挚的谢意,因为他终于找回了他渴望的安静生活,没有了家禽、家畜的骚扰,家里显得那么宽敞、明亮,妻子显得如此美丽大方,子女那么可亲可爱。可是智者几天前就已经离开,继续过他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男子的处境与之前相比有本质上的改观吗?没有。但男子的幸福程度却得到了质的飞跃。聪明的人不用思量就能明白。这是因为相比较最早之前的痛苦生活,男子经历了一段更为严峻,更为不幸的生活,所以面对一样的生活,他却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因为他学会了珍惜,因为他懂得了忆苦思甜的道理。

我们很难界定幸福是什么,但我们却常常抱怨自己过得有多么的不幸。从本质上来讲,这种不幸是与周围人进行比较产生的。所以说,抱怨自己的不幸是一种疾病,是因为处处比不上自己高攀不起的他人而产生的一种悲观情绪,是因为处处强求自己无力获取的他人的富有而产生的心理疾病。想一想,自己真的有那么不幸吗?

用心感受一下自己的生活,有慈祥敬重的父母,有温暖可亲的爱人,有天真活泼的子女,有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待遇不错的工作,有不算豪华却很温暖的房子,有三五个知心乱侃的好友等用心体会,你是不是拥有了其中的一项,那么恭喜你,你是幸福的人。如果你还在抱怨为什么别人住的是别墅,别人开的是跑车,别人是从名校毕业,别人年薪几十万,别人……,那么请静下心来看看身边,“几百几千万的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股票大跌又有人跳楼自杀……”“某某飙车又撞死了无辜之人……”“城市务工人员今年比重又上升不少……”。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抱怨的人常常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大的道理谁都懂,但负面情绪的加工厂——大脑杏仁核却不会就此休眠。曾经有一篇日志叫《我们这一代》,讲的是我们这代人面对生活的转变心理产生的巨大落差。“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当我们还不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当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工作变得很难找了;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当我们兴冲冲地闯进股市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当我们不到结婚年龄的时候,骑单车就能娶媳妇;当我们到了结婚年龄的时候,没有房子汽车娶不到媳妇;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感情的;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物质的;当我们没找工作的时候,小学生都能当领导;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学生只能洗厕所。”

粗略一看,好像现实就是这样,于是深陷此中、不堪与命运搏斗的一部分人被自己的杏仁核操纵窒息,衍生出大量的负面情绪,哀怨连天,甚至自暴自弃。但仔细想一想,他们是不是陷入了“杞人忧天”的困惑中去呢?

读书、工作、结婚、赚钱等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在事事担忧着,时时奋发着。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却总在热切地回顾着别人高薪水的职位;已经拥有了温柔婉约的爱人,但“野味”的感觉又是如此地噬骨销魂,令他们欲罢不能;已经有了宽敞舒适的温馨小屋,望着别人的豪华别墅总认为自己太过不幸。可你知道还有多少人现在还游移在找工作的边缘,有多少人因为没有稳定的收入而不敢贸然步入婚姻的殿堂,又有多少人年过三十仍是城市蚁群一族?

有句俗话叫:人心没底,吃了五谷想六谷,吃了龙肉想豆腐。我们为什么总要拿那些我们得不到的东西作比较呢,总觉得拥有他人拥有的就是幸福,而自己得到的就太不稀奇,太不珍贵了?有了差异也就有了动力,但习惯抱怨的人早已习惯了比较,无论获得多少美好总认为不够好,因为在他们上面还有更好的。他们总在仰着头看世间的美好,却忘了自己脚底下的踏实。本应该是幸福占据的心却被别的东西撕毁了,难怪他们抱怨连天呢!所以,抱怨是病,抱怨是比较的贪念病,整天怨来怨去的人病得不轻。

学会控制自己的抱怨心理

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工作,小刚终于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小刚第一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努力拼搏而来的,所以小高的那份高兴呀,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小刚心想,自己一定要好好地装修这所房子,建成一个最现代最舒服的家,然后把乡下的父母亲接过来享受一下城市的舒适生活。

于是,小刚不辞辛苦地跑上跑下,跑进跑出,不遗余力地督促装饰公司的工作人员认真,再认真。而且小刚还花了大笔的钱买最好的红木家具,买最好的大理石地板,买最先进的家电、卫浴厨具。这次的房子装修几乎花光了小刚剩余的所有积蓄,但当小刚搬进焕然一新的房子的时候,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尤其是当他铁哥们来他家做客时,所流露出的那份羡慕更是让小刚觉得自己的一切辛苦都是超有所值。因为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他让父母亲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

可没过多久,小刚认为自己的幸福被彻底颠覆了。某天,小刚受邀前去参加朋友的生日庆典,并顺便参观了朋友新装修的一栋别墅,参观之后,小刚之前对自己房子的满意感就彻底消失了。那是一栋三层的欧式别墅,房屋既宽敞又明亮,别墅的顶层还有一巨大的露台,可以俯瞰整座城市。房前有大大的草坪花园,房后有巨大的露天游泳池,最让小刚羡慕不已的是朋友停放在路边的凯迪拉克轿车,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无瑕。

小刚受挫了。回到自己的房子,小刚觉得大理石的地板不再那么光彩照人了,之前宽敞明亮的客厅此时显得如此的拥挤窄小。小刚忽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不幸啊,耗尽所有的积蓄装饰出来的房子还不如朋友家的一个浴室漂亮,小刚如霜打的茄子一般颓废地跌坐在沙发里,久久不言一语。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是对生活的满足。对生活满足感的产生不在于生活给你提供了什么,而是你在生活中感受到了什么。感受付出,感受获得,体验幸福,这是生活真谛。但这种感受、体验容易受外界诱惑的干扰,容易淡化,容易烟消云散。小刚看到朋友的豪华别墅之后,心理落差让他忘记了幸福的来源——辛勤的劳动,汗水的付出,小刚全部的心思被不平衡感紧紧地占据着。他忘记了,朋友的幸福也是朋友付出的收获。我们是不是也常常陷入此中不可自拔?羡慕别人的成就,羡慕别人的拥有,抱怨自己的平庸,抱怨自己的一无所有?

很大程度上,幸福与不幸福是通过比较产生的。当小刚看到他的朋友对他的新房子露出羡慕不已的神情,听到他的朋友对他的能力赞不绝口的时候,小刚的幸福指数达到了顶级;当小刚看到他的朋友拥有比他好十倍甚至百倍的豪华房子、漂亮车子时,小刚幸福的指数顿时降到冰点。

不要不屑于小刚的行为,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是如此。还记不记得,当十年前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时,虽然外观不怎样,但还是欣喜若狂,因为你是你们班第一批拥有手机的人之一,所以非常开心。后来班上拿手机的人越来越多,你开始抱怨自己的手机有多落后,有多不潮,于是开始攒钱买时尚流行的漂亮机子。后来,你拥有了让同学羡慕不已的新手机,暗自高兴了好久。慢慢地同学都开始更换自己的手机,于是大家都不再互相羡慕,而是暗暗较劲,谁的更好,更先进。于是,幸福与不幸福的困惑在大家年轻气盛的时代此起彼伏,潮流不息。

长大后,当别人挤着公交车、骑着自行车去上班,自己却可以开奥拓,幸福感油然而生。但当你发现周围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宝马、奥迪时,你发现奥拓是多么的老土,渐渐衍生的不幸感让你开始不停抱怨,抱怨老天的不公,抱怨命运的捉弄。奥拓还是原来的奥拓,但拥有它的心情却已是天囊之别。

控制自己的抱怨心理,也就是控制自己的比较贪念,对我们获得幸福的满足感是非常重要的。幸福就是要体会生活,而不是剥夺生活,从复杂多变的生活中体验收获的快乐,体验拥有的珍贵。常听父母讲:“这要是把你放回我们那个年代,天天吃玉米面糊,你肯定不会有这般抱怨……”当然,父母并不是真的希望我们能回到过去,体验艰辛,而是让我们明白拥有现在的生活真的已经是大幸了。

试想一下,400平米豪华的别墅,一到晚上冷冷清清,没有五谷饭香的飘逸,没有其乐融融的欢笑,小刚,你愿意拿家人相处的快乐来交换400平米豪华的别墅吗?没有了家人的陪伴,没有了温暖的来源,任何奢侈的东西都将变得廉价不堪,就如生命只剩躯壳,丢掉灵魂一般。所以,请停止你的抱怨吧,认真感受生活的美好,别人的再怎么漂亮也是别人的,自己的再怎么不好也是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始终记得:珍惜是福。

正视我们自己的抱怨心理

当我们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和挫折时,往往在内心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解脱这种紧张状态,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适应性倾向,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机能,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即拿出自己能够接受的、不是理由的“理由”来自圆其说、自我安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阿Q精神”。

阿Q精神,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说当我们面对困难与挫折,抱怨自己无能为力的同时又想平衡自己不平衡的心态时,我们精神上的意志退化,自嘲地认可、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自然就成了维护我们抱怨心理的强有力武器。说白了,具有阿Q精神的人就是不愿正视自己内心懦弱的抱怨。很多时候,习惯抱怨的人或多或少有一些阿Q式的精神自嘲。通过再次温习阿Q的怪异行为,让我们来看看这其中是否有我们的影子存在,让我们来看看放弃阿Q精神,我们能不能正视我们的抱怨心理?

鲁迅笔下的阿Q,其种种行状令我们惊诧。阿Q被他敬仰的赵大爷打,被百无聊赖的闲人打,被他深恶痛绝的假洋鬼子打,被他藐视的王胡打,在他拧过小尼姑的脸后,飘飘然的阿Q不由自主地向吴妈跪下求爱,又被秀才的大竹竿打。面对这一切,阿Q没有任何办法,打又打不过,骂也总吃亏。最后只能把愤怒转为轻蔑,回敬对方一句:你还不配……阿Q在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之后,由最初的或打或骂到怒目而视再到不着痕迹的精神胜利,既然无力改变环境,那就只有消极地去适应它了,这就是阿Q的生存之道。

阿Q的生存之道,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自我力量的无法掌控,对自我弱势的深恶痛绝,对自我现状的强烈抱怨。然而,没有人愿意去正视阿Q的不满情绪,也没有人在乎阿Q的哀声抱怨,于是明知不可为,阿Q还是选择而为之,把内心强烈的痛苦哀怨转化为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精神适应,这是一种残缺的生活适应,也是一种病态的抱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