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19278800000023

第23章 最易忽略的心理—偏见(3)

这个实验是心理学上非常典型的关于探讨处境作用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看到人们总是能很容易地适应自己身处的环境,并表现出适合自己角色的态度与行为,而对其他人表现出偏见,不满,甚至是愤恨。

生活中偏见的演变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实验,罗伯斯山洞实验。这个实验是由俄克拉荷马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实施的,其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偏见和冲突是怎么形成以及怎么演变的。在这个实验中,有22位11岁的白人小男孩被带到了俄克拉荷马州的罗伯斯山洞州立公园去参加一个夏令营。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实验的被试者。在旅行开始之前孩子们被随机分为两组。两组被试者分开进行实验。所以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孩子们并不知道除了他们一组外还存在另外一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如投球、棒球等活动)为了追求小组共同的目标,他们被鼓励要积极进行合作。与实验者最初的预想一样,两个组的孩子们很快就熟悉并接受了各自小组的成员。两个组都给自己选了名字,并将名字印在自己的衬衫和旗子上:一组叫做老鹰队,另一组叫做响尾蛇队。

现在两个团队已经建立起来了,实验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小组中的成员开始发现除了他们团队之外,在夏令营中还有另外一个小组存在。他们互相发现了对方。他们开始向夏令营的工作人员请求举办一些竞赛活动。在最初的这些有竞争性的活动中,两组人均热情高涨,并且都能很好地完成活动。每个团队的成员都因为有另外小组成员的存在而变得十分积极,在对方面前他们都想表现出色。

实验者希望加大活动的竞争程度,在竞争中加大团队的冲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实验者安排了这样的环节,只要一个队的累积成绩高于另一个队,那么这个队就胜出,而且还有个人奖金。这对十一二岁的小朋友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失败的组没有任何安慰奖。响尾蛇队对这次的胜利非常自信,他们整天在商讨策略并且积极提高自己队的作战实力,并且还喊出了自己的口号,且在球场外插上了自己的战旗。其中有几位响尾蛇的队员放出威胁性的话语,如果有人骚扰他们的战旗他们就会怎样怎样。老鹰队也不甘示弱,开始回应响尾蛇队的挑战。他们互相咒骂,唱着侮辱对方的歌曲,之后两组队员就不愿意在同一个房间内吃饭了。组与组之间战火硝烟弥漫。

两组人之间的冲突被成功激化之后,实验进入了最后阶段。实验者希望让两组人员像刚认识那会和平共处,友好合作。他们组织了一些让两组人共同参与的活动,如看一场电影或者放鞭炮等,但结果不是很理想。两个小组之间的气氛还是很紧张,还是为一些小事儿争吵不休。

实验者后来尝试采用其他的方法。他们把孩子们带到一个新的地方,并给了他们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孩子们被告知一些破坏者蓄意袭击了他们的供水系统,在他们口渴却又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选择合作。在他们成功合作扫除一个水龙头旁的障碍后,第一粒和平的种子被播下了。第二个问题是,两组人需要一起凑钱去看一场电影。实验者给出两种选择,要么是看《宝岛》要么是看《绑架》,这两部电影都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喜欢的。于是大家都一致赞成去看这两部电影。经过讨论之后,响尾蛇队的一名队员提出,“想要看《宝岛》的请举手”,尽管有一小部分的队员对这个选择持反对意见,但大部分的孩子都举双手赞同。之后,他们也不拒绝两组人坐在一起用餐。

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又“意外地”遭遇了更多的问题。关键的一点在于两个组里的孩子们需要一起合作完成牵涉到他们共同利益的事情。最终,所有的孩子决定坐同一辆大巴回家。他们终于和解了。研究人员从这项研究中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他们认为各个团体自然地发展形成自己的文化、人员身份结构和界限范围。我们可以把这两组孩子想成是微观世界中的两个人,两个团体,甚至是两个国家。每个人、每个团体或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政府、法制系统,并且他们划定界限,以此将自己和其他人、其他团体或者其他国家区分开来。正因为有不同的内在结构,所以他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才会产生偏见,才会产生冲突。

下面是关于一个女孩子的故事。

我本身是一个不够自信的人,可能是与从小生长的环境有关。从小母亲就不断地向亲朋好友抱怨,“我这个女儿长得丑,而且还长不高,真是费心呢……”这样的话语我从小听到大,由最初的反感到后来的厌恶到最后的麻木,我已经习惯了我自己长得丑的现实。如果有人偶尔说我变得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长漂亮了,我也会感觉特别别扭。我甚至会觉得讲这话的人本身很虚伪,因为明明就长得不漂亮嘛,却硬说我好看,这人肯定有什么不良企图。这样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思考立场,我已成习惯。因为立场最初就是错了,所以这个错误让我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在经历了痛苦的成长之后,我才明白最初的自己偏向有多严重。

一直以为自己是不漂亮、没气质的女孩这种心态影响到我对周围人的态度与行为,尤其是对那些长相很美的人,我从本能上抗拒。我坦白地承认我对她们是极其嫉妒的,但同时我又觉得她们空有靓丽的外表,内在是肤浅的,也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花瓶”,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对漂亮的女孩又很鄙视。这种矛盾的心理让我很挣扎。我记得我读本科时,宿舍里就有一位非常漂亮、有气质的女生,我对她的感觉刚开始真的很不好。我用习惯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位舍友,所以我们的关系处的不是很融洽。如果用“冷漠”二字来形容我们的关系的话,有些言轻,但女孩子又不会武力相向,这样太严重。我们的关系介乎两者之间。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年。

我们是室友,有些时候不得不合力完成一些任务。在合作的过程中,我忽然发现她很细心,也很和善,她会站在你的角度指正你的缺点,同样她也会肯定你的优势。与这样美丽与智慧的女子合作,感觉是轻松且愉悦的。我忽然很不理解自己之前的一些想法。细细反思之下,才知道是自己的投射心理太重,也是因为自己自卑因子在作祟。认识到这点之后,我忽然像甩掉了肩上的沉重包袱一般,那么轻松与惬意。之后,我诚恳地向室友道歉,并与她促膝长谈一番,才发现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找到了互相弥补的需求。之后,我的这位室友成了我身边最支持最鼓励我的好朋友。

偏见,就像是戴上了有色眼镜,遮住了你清晰的视线,你是在模糊地看这个世界,看身边的人和物。眼镜总有摘下来的时候,在摘下的空挡,我忽然发现美丽的人不是因为美丽的外表,而是因为美丽的心灵。这个道理很浅显,也很易懂,我却花了好长的时间才弄懂。不过,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我的体悟才更深刻。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闻名全球的德国阿迪达斯运动鞋,其高昂的价格、尊贵的品质征服了每一个热爱运动的朋友。很多人都迷阿迪达斯,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阿迪达斯成功的背后的销售策略?为什么我们大家一听到阿迪达斯,脑海里浮现出的不是阿里纳斯就是乌韦塞勒尔?事实上,让阿迪达斯运动鞋走向世界的秘诀就在于阿迪达斯勒的一个突发念头,就是专门给最有希望在奥运会上拿冠军的运动员制作运动鞋。

在1936年的奥运会上,阿迪达斯勒打听到美国短跑名将欧文斯最有希望夺冠,于是他把制作好的带钉子的短跑运动鞋免费送给欧文斯试穿。结果欧文斯在那届奥运会上四次夺得金牌。会后,当所有的新闻媒介、亿万观众争先恐后目睹巨星风采时,欧文斯脚上的运动鞋自然成了最吸引人眼球的神奇之鞋。从此以后,阿迪达斯这种新型跑鞋开始畅销世界,成为每个短跑运动员的必备之物。

阿迪达斯公司总裁阿迪达斯勒自此找到了创建阿迪达斯品牌的漫漫长路。1970年的墨西哥世界杯足球公开赛,德国名将乌韦塞勒斯穿着阿迪达斯的球鞋在绿茵场上健步如飞,一举击破之前他腿部受伤的传言,阿迪达斯又一次和体育运动明星紧紧联系在一起,创造了巨大的收益。如今,阿迪达斯稳固地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地下王国,越来越多的体育巨星成为阿迪的品牌代言人,尤其是当阿迪公司推新品的时候,新的巨星将再一次诞生。

有时候很难说清到底是阿迪成就了体育运动员的冠军梦想还是冠军的巨星风采造就了阿迪的全球风靡。但很肯定的是阿迪总裁达斯勒的远见目光与果断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阿迪未来的走向。分析阿迪的成功策略,我们可以看出半个世纪之前达勒斯超绝的睿智思维以及卓绝的远见战略,使得阿迪达斯运动鞋永远都与成功相伴。

回头看看我们周围,跑车、数码、珠宝、日用、衣服、饮料、饼干等,可以说大小无巨细,只要是商品,就会看见明星的笑脸。商家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广新产品,不惜花巨额金钱邀请当下最流行的明星作品牌代言。借助名人的名气帮助企业聚集更强的知名度,让人们一想到明星就能想到该产品。这种销售策略确实为商家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因为人们总是认为名气越大的明星,使用的产品的质量就越有保证。与其说人们是去买实用商品,还不如说人们是去捧自己喜欢的明星去了,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件物品的某种特性能给人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对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较高的评价,即“光环效应”或“晕轮效应”,即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影响了人们对他的正确判断,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这种爱屋及乌的知觉习惯常常会导致人们以偏概全地看问题。心理学家戴恩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清晰明了地折射出“月晕”的影响:戴恩要求被试看一些很有魅力、中等魅力、无魅力的人的照片,然后让被试者评定照片上的人。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人赋予更多积极的人格特征,如沉着、善良、和蔼等。

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也比比皆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讲的就是恋人间的晕轮效应。野蛮的女孩,在常人看来是粗鲁不可取的,但在情人眼里却永远都是可爱的表现。韩国的一部热播电影《我的野蛮女友》让男子越来越偏向寻找具有野蛮气质的女孩。正是光环效应使得野蛮的恋情越来越得到普遍的认同与欣赏。有时候外表漂亮的人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赞美,也更能获得他人的青睐。这是人际交往中的“光环效应”。人们下意识地会把漂亮的外表与良好的品德,如善良、诚实、机智等联系在一起。明星家庭走出来的小孩走上演艺这条路的几率要比一般家庭的小孩更高,高官子弟在事业上的发展更能平步青云,这是家庭传递的光环效应。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们的知觉判断受到光环效应的强烈影响是由人的知觉偏好决定的。热情的人往往亲切友好,富于幽默感,乐于帮助别人,容易相处;而“冷漠”的人较为孤独、古板,不愿求人,比较难相处。热情冷漠就演变成这个人的核心特征,并泛化到其他方面。因为就人的性格结构而言,一个人的各种性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如具有勇敢正直、不畏强暴性格特征的人,往往表现在处世待人上襟怀坦荡,敢作敢为,在外表上端庄大方,恳切自然,而一个具有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性格特征的人,则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虚伪阴险,心口不一,阿谀奉承,或骄横跋扈。这样的知觉偏好很容易引领我们走入月晕的误区。

我们购买一些明星代言的产品,是因为我们喜欢这个人。但这个人是否就代表了该产品的质量呢?未必。或者说二者根本就没有任何联系。人们的片面知觉影响了对全局的判断,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为什么会喜欢这个明星呢?实际上也是光环效应在起作用。可能是因为他唱过的一首歌,也可能是他演过的一部戏使我们对他们产生了好感,并把这种好感延伸到该演员的身上,认为是他自身的品质。细细分析,毫无道理可言。著名歌手满文军因为吸毒事件被关。很多人听到这件事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听错了吧,怎么可能?满文军不是唱《懂你》的那位歌手吗?不可能……事实就是事实,无论你的明星光环有多大,犯错了就要付出犯错的代价。《懂你》一首歌唱红了满文军,满文军敦厚老实的朴实形象日益深入人心,赢得了很多人对他的喜爱。正是这种效应的影响,当他吸毒被捕时,人们才会无法相信这个事实。

2008年娱乐圈最大的新闻事件非“艳照门”莫属。Twins作为香港乐坛青春可人的玉女歌手,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所以当阿娇的“艳照”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时,人们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指责谩骂声此起彼伏。有人认为在这个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喜欢她爱护她的观众。为什么她的粉丝会受伤?这就是光环效应。歌唱得好就能代表人的品质好吗?人长得青春靓丽就代表心灵纯洁干净吗?艳照波及香港娱乐圈众多明星,造成的后果性质之恶劣,不得不让人冷静沉思。明星在荧幕上塑造出来的,或在媒体上展现出来的就是在我们心中留下印记的“光环”或“月晕”,在光环的笼罩下,他们的真实自我常常会被掩盖掉,引导我们走入了难以摆脱的怪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