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松下幸之助全传
1926800000037

第37章 经营宝典:点石成金商界传奇(1)

经营的第一理想应该是贡献社会。以社会大众为企业发展考虑的前提,才是最基本的经营秘诀。企业如同宗教,是一种除贫造富普度众生的事业。

(日)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赢利”。但他同时又声言,“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件”,他甚至把企业当做宗教事业来经营。

这种从表面文字上看来是矛盾的经营理想,在松下幸之助的人生、经营实践中,却是高度统一的。如果进行简单的解释就是:正因为把自己的企业、事业纳入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中,才要不折不扣地强调赚钱、赢利,只有这样才是对社会的贡献;相反,不赚钱、亏损,社会也必将亏损。反过来说,如果组成社会的团体、个人都亏损,何来社会的赢利?

社会何以发展?赚钱赢利与贡献社会的矛盾,是不难解决的,困难的是树立服务、贡献社会的信念,并把它付诸行动。松下幸之助是基于怎样的认识,树立起贡献社会的企业信条的呢?他是基于对人、人生的认识。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不仅在于他是赚钱的好手,是优秀的企业家,也在于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伟大的人。他的许多经营理念,实质上是基于他对人和人生的认识。松下幸之助认为,人幼时需要父母的抚养、社会的培育,所以应有所回报,企业也应如此。这就是松下幸之助经营理想最简明的逻辑。

只为自私,不做任何回报的公司,怎么能够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到,松下幸之助把宗教事业和企业经营联系在一起,那是他在参观了一个宗教团体的总部后回程途中的联想。他认为,宗教的宗旨是指导人们解脱精神烦恼,享受人生幸福,是指向精神的;企业经营的宗旨是无中生有,除贫造富,是指向物质的。企业经营可以帮助人类社会趋向富裕与繁荣,同宗教一样,也是神圣的事业。

今天的日本企业,视薄利多销为成功经营的信条,至少大部分的成功者,在他们的传记中,都这么表示。对这个问题,松下幸之助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薄利多销”是资本主义中最大的缺点。因为这会妨害企业共同发展的原则,使少数企业过分壮大,因此应该是“厚利多销”,这是公司与社会共同繁荣的基础。

所谓的“厚利多销”,并不是将原来一成的利益提高为二成,将高出来的一成利润转嫁给消费者负担。而是企业将合理化经营所获得的利益,分享给顾客,这才是松下幸之助的本意。竞争使公司绞尽脑汁,赚取最合理的利润,提供最优良的服务。

因为有竞争,所以你不能想赚多少就能赚到多少,也不能如愿地以你的价格将产品卖出去。同样的商品,你卖得贵,人家就不买,要到比较便宜的地方去买。如果你总是卖得贵,生意就会清淡,终将维持不下去,所以非要设法降价不可。这就是社会。

卖得比别人便宜,还能有最低限度的利益,能吃得饱,能做售后服务。能分配盈余给股东,能分发奖金。每一个公司都是一面竞争,一面尽最大的努力,取得最低限度的必要的利益,这就是今天的情形,这是大家绞尽脑汁努力的结果,是自由经济制度下社会发展的原则。大众必须毫不松懈地拼命工作。重要的是,应该取得多少利益才算合理?这必须以该公司的方针、人生观和社会观,来做正确的决定。该公司若是站在社会责任的立场来决定,便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企业即是社会的“公器”,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所以存在可供发展用的财力也有必要。它应包括利益在内,只是不久后应还给社会。经营者必须有这样的观念,同时也是赋予全公司的重大责任。

合理利润的获得,不仅是商人经营的目的,也是社会繁荣的基石。

商人的目的,就是赢利。当然这是指正当的利益。如果没有利益,任何事业都没有发展的前途。当松下幸之助回顾松下电器创业以来,始终以合理售价的产品提供市场,断不妄加不正当利益,便感到骄傲。

现在,由于竞争比较激烈,抱持错误经营法的竞争者陆续出现,但松下公司仍以彻底合理化的经营,生产优秀产品廉价供应市场,借以贡献社会;对内则以正当利润所得,巩固事业经营基础。

企业的合理利润,是为了维持整个社会的协调。

日本自古就有“士农工商”的说法。“商”被放在最底层,由此可知,从商的人有人轻视的倾向,这虽然是古时的说法,可是其阴影至今还存在。

从前曾有“商人被杀不偿命”的说法。在战前中央的官厅,商人甚至不能从正门出入,必须由另设的“御用商人出入口”进出。可见当时商人是备受轻视,商业谈判也被认为是卑贱的。这种轻商的风气一直残留至今。

一般观念中对“赚钱”、“追求利润”的看法都有偏差,认为“赚钱”是低俗而卑贱的,“安贫”才是清高的。绘画、弹琴,被视为艺术,受到很高的评价,这是正确的。但站在一个商人的立场,认为世人对“赚钱”的观念应加以修正,而给予较高层次的评价。

正因为社会上对“赚钱”这种观念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造成一般人有谋取利润是不光明正大的想法。这里所指是“正当的赚钱”,而不是不择手段的谋取利益。

公司没有利润,是因为它对社会贡献太少。确保适当利润,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谈到企业的利润,有些人认为它是难以启齿的问题。当然,把追求利润当做企业最高的目的,而忽略对社会所负的责任,是不应该的。但获取适当的利润和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并不冲突,一样能够获得成功。获得利润的企业,往往也能同时使社会获得利益。

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和适当利润的关系,可以这么说明。当某人以某种价格购买物品时,是因为他认为这项物品的实际价值比售价要高。例如,价格100元的物品,他认为有110元或120元的价值,因此他肯花100元买下来。但只值80元或90元价值的物品,是没有人会出100元来买的,除非有特殊的情况。另外,从供应的立场来看,将有110元或120元的价值的产品,卖100元,可说是对社会大众的服务及贡献,而它获得的利润,等于是它对市场供需调节所做的服务及贡献的报酬。制造商运用各种方法,使价值120元的产品,以90元的成本制造出来。然后使供应商能以100元供应。由此可见,无论是供应商或制造商,都能因自身的努力,从而使社会大众获得报酬,与大众合理地分享利润。

企业所提供的物资或服务中所包含的努力与奉献越多,对需要者或社会的贡献程度就越大,而企业所得的报酬,也就是利润,也就会越多。不经由奉献或努力所得到暴利,并非不存在,但那毕竟是例外,在本质上,我们必须把利润看成企业达到使命所获得的报酬。因此,经营没有获得利润,可以说是因为它对社会贡献太少,或是没有完成它所负的使命。没有利润的经营,违反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企业由经营的活动来达成贡献社会的使命,并从中获得适当的利润,这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因此任何企业,不管处于何种社会情势之中,都必须诚实及努力地完成它对社会的使命,同时从其事业的活动中获取适当的利润,然后依法纳税,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这对企业来说,有相当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社会上普遍有同情亏损者的倾向,站在人情的立场来看,这固然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想法和前面说的有相互矛盾之处。既然获取适当的利润缴税,是企业应尽的社会义务,那么出现赤字,就证明它没有善尽之,这种情形,不能任其继续存在。我们不能因同情,而忽略了企业应尽的义务。

企业除了缴纳国家的税金外,将所剩的利润,再以红利名义分配给各个股东。企业的股份多半由多人持有,这种企业形态,使几十万人变成股东。企业当然要给这些出资的股东,适当及稳定的报酬,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一项相当大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业绩不稳定,自然会减少红利,甚至无法分红,如此一来,股东当然不会安心购买企业的股票。假如有人领取红利来维护生活,红利减少或没有分红,就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从这点来看,企业获得适当的利益,是有其重要性的。另外,是企业既然负有促进人类生活,使其无限成长和发展的责任,企业本身就必须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换句话说,企业必须不断从事新的研究,开发新的产品,扩充设备投资,以供应人类不断增加的各种需求。

然而开发和投资,都需要资金,如何筹集资金呢?政府经营的事业,或许可以从税收来补足必要的资金;民间企业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只能靠自己去筹集。因此企业需要获得利润,并累积起来当做资金。

松下幸之助将10%的利润,视为适当的利润,以这种利率来经营他的企业。当然适当利润的基准,因各个行业以及企业本身的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但是不管怎样,从应缴的税款、分配给股东的红利、为达成企业使命所必须积存的资金,这三个观点来分析,应该可以衡量适当的利润率。而确保适当的利润,是企业对社会应负的重大责任,这是企业家应当有的观念。

松下幸之助认为,使产品像自来水那样充足而廉价,这应该是每一个经营者追求的目标,也是经营者的义务和使命。实业家的使命就是克服贫穷,造福社会,为人民建立幸福的乐园。

“自来水经营哲学”是松下电器公司最基本的经营理念,相当于宪法中的总纲。这是松下幸之助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受到自来水的启发而总结出来的。

他的经营信念即在于此:如果一切东西都像自来水一样,能够随便取用的话,社会上的情形就将完全改变了。我的任务就是制造像自来水一样多的电气用具,这是我的生产使命。尽管实际上不容易办得到,但我仍要尽力使物品的价格降低到最便宜的水准。1932年5月5日,在松下电器公司的创业纪念日大会上,松下幸之助向全体员工表明了自己的这种信念,并把它确定为公司的经营哲学,要求全体员工遵照执行。松下幸之助在演讲词中讲道:“大抵生产的目的,不外乎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以充实生活的内容。这也是我生平最大的愿望。松下电器公司要以达成这些使命为我们的目标,今后更要全力以赴、更上一层楼,期待早日完成使命。我殷切希望诸君能深刻体察这一目标和使命,并共同努力达成之。”松下幸之助体会到,以透明、公开的方式,让干部和员工了解企业的目标和目前的状况,建立互相的了解、信任,可以加强责任感,提高工作热情,达成既定目标。

松下幸之助经营秘诀中,有4项是最突出的,即自来水经营理念、水坝式、玻璃式经营法和适应性经营。

“玻璃式”经营法,要求企业对内对外都要增强透明度,也就是坚持开放式经营、公开化的经营原则。

所谓“玻璃式”,也就是要像玻璃那样透明。对此,松下幸之助曾解释:在工厂还只有五六个人的时候,他每月都和公司的会计作公开的结算,把结算的结果向大家公布。这种方法激发了员工的进取热情。大家听到这种结果,都兴奋地认为:这月如此,下月应该更加努力。由于这种经营方法的成功,松下幸之助在设立分公司的时候仍然了采取这种方式,让分公司、事业部也公开企业的情况。

“目标公开”,是玻璃式经营的核心内容。松下幸之助向来注重向干部和员工揭示目标。松下电器公司在每年的1月定期召开全体从业人员大会,发布公司全年的经营方针;每个月各事业部又都有自己的部门经营计划。这样一来,公司的每个员工对全年应达到的计划指标、每个月应完成的进度了如指掌,齐心协力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不仅年年月月如此,松下幸之助还做过“五年计划”,像政府制定规划那样指明远期目标。1933年,松下幸之助组织全体员工集会,宣布松下电器的使命,并做出250年的远景规划目标。当时,员工听了松下幸之助的讲演,纷纷上台发言,群情振奋,士气高昂。可见,这种公开目标是可以唤起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的。

“经营实况公开”,也是“玻璃式”经营法的重要内容。有些经营者,总是把经营实况有意无意地掩盖起来,不论好坏,都是如此。在他们看来,员工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其结果必然是老板一个人冲锋在前,员工作壁上观,而松下幸之助则不是这样。好的时候,他把喜讯带给员工,请大家分享成功的欢乐;坏的时候,他也如实地把所有的一切都讲出来,依靠大家的力量共渡难关。可以说,松下幸之助之所以能一次次渡过这样那样的难关,能够在其他公司员工罢工的时候而获得员工的请愿支持,其个中缘由是和他向员工公开经营实况分不开的。

“财务公开”,是现代股份公司不言而喻的事情。松下幸之助在经营小型私人公司的时候,就全面公开财务,告诉员工公司或部门的收支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诸如多少留作福利基金,多少留作企业发展基金,多少用于员工薪金……如此做法,一是可以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二是可以在公司遇到困难而不得不压缩某些非生产性开支时,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松下电器成为股份公司以后,更是每年公开结算,不仅对内,而且对社会大众也如此。

松下“玻璃式”经营法的目的何在?他说:“为了使员工能保持开朗的心情和喜悦的工作态度,我认为采取开放式的经营确实比较理想。开放的内容不只是财务,甚至技术、管理、经营方针和经营实况,都尽量让公司内的员工了解。开放式经营法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唤起和加强员工的责任感,消除他们的依赖心理。”

这种“玻璃状态”能够持续发展,并形成一种经营思想,与松下幸之助自身的经营体验密不可分。最初是天天算账,当经营略有扩大、开始规范化时,松下幸之助把它变成每个月都结算盈亏,向所有员工公布。在松下公司,这是习惯和常态,而与当时的其他企业相比,则是一种特立独行。松下幸之助很快发现,这种做法具有明显的经营优势。因为其他企业都不这样做,有的老板本人也稀里糊涂,一旦家大业大就不清楚整体的经营状况,不具备公开透明的基础。松下幸之助不一样,他对经营状况滚瓜烂熟,公开盈亏,同时总结各人的贡献情况轻而易举。这一举措,正面效应十分明显。相对于其他企业的员工,松下公司的员工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同时也能感受到老板的诚恳和信任,由此而催生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员工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