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19264000000009

第9章 生活(1)

§§§第一节 吃饭

莉莉吃饭时有偏食的坏习惯,喜欢吃各种荤菜,但对于各种蔬菜,却一口不吃,如果爸爸妈妈强迫她吃,她就会大哭、呕吐,显得十分不安。

淘淘则挑挑拣拣,对自己喜欢吃的肉呀、鱼呀、鸡呀,会不停地吃;可对不喜欢吃的豆制品以及肝类等,他一口也不吃。妈妈对他说,这些食物营养很好,可淘淘就是不肯吃,妈妈拿淘淘也没有任何办法。

为什么一定要吃蔬菜?

又到吃饭的时间了,咪咪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做的红烧排骨,但对于蔬菜却毫不理睬,于是妈妈夹了一块蔬菜放到咪咪的小碗里,说道:“宝宝,蔬菜也要吃哦。”

“可是,我只喜欢吃肉,为什么一定要吃蔬菜?”咪咪不解地问。

我不喜欢吃芹菜,为什么还要让我吃呢?

为什么要吃鸡蛋?

为什么要吃肉和海鲜?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孩子小的时候早一点给孩子吃蔬菜可以避免日后厌食蔬菜。但是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或者不喜欢吃某些种类的蔬菜。

孩子不喜欢吃蔬菜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不喜欢某种蔬菜的特殊味道;二是由于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不容易嚼烂,孩子的咀嚼能力差,难以下咽;三是孩子有挑食的习惯。

父母可以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办法。

对于那些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父母不妨经常给他们吃些带馅的食品,例如:饺子、包子等,因为这些食品大多以青菜、肉、蛋等做馅,便于儿童咀嚼吞咽和消化吸收,且味道鲜美、营养也比较全面。

如果孩子不喜欢吃炒菜、炖菜等做熟的蔬菜,父母可以让孩子适当吃一些生的青菜,例如:黄瓜、西红柿、水萝卜等,这些菜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做成凉拌菜吃。

除此之外,父母可以尽量变些花样,比如做带馅食品时加入一些蔬菜,使孩子慢慢适应。

“蔬菜也好吃啊,你为什么不吃呢?”

“鸡蛋多好吃啊,你为什么不吃呢?”

父母永远不要想着强迫孩子吃什么东西,因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最没有效果的!

“蔬菜里面有肉没有的营养,如果不吃蔬菜,会影响宝宝的身体,会生病,还要打针吃药噢!”

“孩子,吃东西不仅讲口味,最主要的还要看营养,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不但会影响你个子的长高,而且也会让你变笨的!”

这种回答比较适当。如果举出孩子切身的例子来说明,例如:“如果不吃蔬菜就会生病,不能去幼儿园,就不能和小朋友玩了。”也许会更具有效果。父母平时应向孩子多讲解吃蔬菜的好处,不要随口批评某个蔬菜不好吃。因为对于尚未具备独立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常常成为他们判断某种蔬菜吃与不吃的依据。

“宝宝要是不吃蔬菜就不能像蓝猫(孩子经常看的动画片中的人物)那么聪明了,那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啊!”

借助孩子比较熟悉的动画片中的人物进行教育,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宝宝,你尝一下这个菜,妈妈做得可好吃啦!不信你尝尝看!”

在吃饭前,父母可以先吃一点,而且得表现出“味道好极了”的样子,让孩子眼馋,甚至有时父母可以采用“连哄带骗”的方式,但是不能要求孩子一次吃得太多,否则会造成孩子对吃蔬菜的反感。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为什么爸爸可以不吃胡萝卜?

当爸爸吃炒青菜或喝蔬菜浓汤时,经常都不吃胡萝卜,而把胡萝卜剩出来。

4岁的莉莉看到这种情形,就问道:“妈妈,你为什么让我吃胡萝卜,却不让爸爸吃呢?”

为什么妈妈可以不吃菠菜?

为什么你们都不吃的东西,却让我吃呢?

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其饮食习惯与父母早期的教育以及父母自身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要想自己的孩子不偏食、挑食,父母首先应该发挥好模范作用。即使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有挑食、偏食的现象,也应及时克服;如实在克服不了,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不要让孩子发现父母有偏食的现象,例如前面提到的事例中,妈妈在盛饭菜的时候,可以在爸爸的碗里少放或者不放胡萝卜。

而且在吃饭的时候,除了应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和氛围之外,父母不要挑剔饭菜,也不要说孩子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以免给孩子造成负强化。

总之,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头严格要求自己,对孩子的全面发育和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其实挑食、偏食都是不好的习惯,但是你爸爸就是改不掉!”

这种充分在孩子面前暴露了父母缺点的回答方式,只会让父母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会认为爸爸竟然都有坏习惯,那他们自己的不良习惯也是可以原谅的。

“妈妈花了那么多工夫做的饭菜,你必须多吃一些!否则以后妈妈就不给你做好吃的啦!”

吃饭的时候,父母不要一味劝孩子多吃,更不要在饭桌上训斥孩子,或用强制、粗暴的手段来威逼孩子吃东西,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降低食欲,而且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对立情绪或恐惧心理,后果往往适得其反,影响孩子的健康。父母可以在吃饭时,适当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或有意识地与孩子比赛,或运用“激将法”,使孩子产生兴趣,克服偏食、挑食的习惯。

“爸爸觉得胡萝卜不好吃,所以就不想吃啊!”

生活中,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自己不偏食、挑食,更不要讲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等之类的话,对各种食物应表现出十分喜欢吃的情感,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你看,因为爸爸讨厌吃胡萝卜,所以才会长胡子。你如果也不吃胡萝卜的话,也会像爸爸一样长胡子的!”

到底这样的回答是否有效呢?也许由于孩子非常害怕像爸爸那样长胡子,连爸爸剩下来的胡萝卜都吃完了。但是这种具有教训和强制性的回答,并不是很好的回答方式。而且,“不吃胡萝卜会长胡子”本身就是错误的说法,当孩子到朋友家玩的时候,看到朋友的爸爸也长胡子,会说:“叔叔也是讨厌吃胡萝卜,才会长胡子吗?”等孩子长大明白真相后,很可能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

“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吃了之后,能使你的身体更强壮,能使宝宝快快的长大啊!你看,爸爸妈妈就是因为小时候吃了很多的胡萝卜才长得那么健壮的啊!”

很多孩子都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长得像爸爸妈妈一样高大,所以一旦妈妈告诉他吃什么东西能让他长得更快的话,他也就有了动力。

“爸爸昨天在外面吃了太多的胡萝卜,所以今天不想吃了。来,妈妈陪宝宝一起吃好吗?”

父母挑食偏食的习惯,常常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要尽早克服不好的饮食习惯,带头吃多样化的食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妈妈,你为什么收了我的早餐?

一天,妈妈对5岁的蒙蒙说:“宝贝,我们早上的时间非常紧张,你必须要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饭。只有这样爸爸妈妈才能准时上班,而你呢,也才能准时到幼儿园。如果你不按时起床的话,妈妈会认为是你放弃了你的早餐,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妈妈说完后的几天,蒙蒙都表现得比较优秀。但是今天蒙蒙起床太晚,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当他来到餐桌前时,发现餐桌上已空空如也,妈妈早已把他的早餐收走了。蒙蒙看着妈妈非常委屈地说:“妈妈,我饿了,你为什么收了我的早餐呢?”

虽然,早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孩子知道,规矩就是规矩,双方约定好的,是必须遵守的。高效能的父母,必定是讲原则的父母。

父母必须懂得,影响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东西。絮叨的讨论和空洞的威胁只能对孩子产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点作用也没有。这个结论已在无数家庭中得到验证。在那些家庭中孩子会把一个家长推到忍耐极限的边缘,而在另一个家长面前却像甜蜜的小天使。

“蒙蒙饿了,那妈妈再给你准备一份。”

既然定了规矩,那双方都应该遵守。如果父母这次迁就了孩子,那孩子以后就会对已约定的规则产生怀疑,甚至他会以为以后定的规矩也是可以不遵守的。

“对不起,蒙蒙,我们有约在先,妈妈不能随意破坏它,我想你也不想破坏它。你饿了却吃不到早餐,这只能怪你自己不遵守约定。”

所谓讲原则就是一旦立了规矩,就必须执行。鉴于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需要不时地提醒以帮助孩子记住。但是,提醒只是提醒,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照规矩来办事。必须让孩子懂得他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会知道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马虎,从而形成什么事都认真的习惯,也就不需要父母的催促和监督了。

谨记:当你平和地要求孩子服从却被孩子置之不理时,你要用行动,而不是空洞的威胁,去获得期望的行为。

为什么要把饭吃干净呢?

饭桌上,仑仑看着满桌子好吃的饭菜,一转眼工夫,他的小碗里已经是满满的一碗了。刚吃了一半,仑仑就将碗往妈妈面前一推。

妈妈知道仑仑又吃不完了,看着他严厉地说道:“仑仑,饭要吃干净。”

仑仑撅着小嘴说:“为什么要把饭吃干净呢?”

我不想吃了,可不可以扔掉?

节约是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综合体现。节约是对劳动的尊重,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尽的责任,也是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点菜时要适量;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等。

作为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节约的好习惯。

首先,父母自身要勤俭节约,做好孩子的榜样。其次,指导孩子如何用零花钱。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要有计划,要限制数额,不要有求必应。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定时定量给予。第三,要经常给孩子讲勤俭持家的故事和道理。第四,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时刻教育孩子节约。第五,要让孩子学会利用废旧物品。

节约要在现实的生活中从点点滴滴做起。

“如果不吃干净,眼睛会看不见,就看不见爸爸妈妈了。”

这位母亲自小就被如此教导,但是这种回答方式是具有强迫性和强制性的。现代是科学时代,切勿用这种恐吓方式。如果和孩子讲道理,孩子是能够接受的。

“你自己盛的饭必须吃完。”

父母的强硬态度可能会使孩子暂时屈服,但是不可能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只有让孩子真正懂得人们获得劳动成果的不易,他才会严格要求自己节约起来。

“宝宝,我们吃的米饭是农民伯伯辛勤播种、种植秧苗,经过除草、施肥、收割而得来的。农民伯伯拼命地工作所收获的稻米,是不可以浪费的。此外,世界上有些地方的人没有米饭吃,甚至因此而死去。由此可知,对人类而言,米是多么重要的食物。我们要把多余的米,拿来救济那些穷苦的人。”

从小教育孩子节约的美德,养成节约的习惯,让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都来之不易,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换来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行为以及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偏食、挑食是不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是不利的。年幼的孩子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孩子偏重于一种或少量几种食物,是不能获得全面而又均衡的营养的。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原因有很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当孩子任性、不想吃或只想吃某种食物的时候,很多家长往往会出于过分疼爱而迁就他们,如此一来,孩子便找到了“救命稻草”,经常以哭闹、绝食等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这是导致偏食、挑食的一个方面。另外,3~6岁的孩子将父母视为权威,在任何事情上都会观察以及模仿父母的语言和行为,因此,日常生活中父母对饮食的态度以及不经意的言谈,都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

所以,父母应以身作则,发挥好榜样作用,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父母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在孩子面前偏食、挑食,成为孩子模仿的良好榜样。

§§§第二节 关于睡觉

小辉最喜欢躺在爸爸妈妈中间,舒舒服服地睡觉了。可是,从两岁开始,每天等小辉睡着后,妈妈就把他抱到自己的小床上睡。

每天早上醒来,都是小辉自己孤零零地躺在床上,他觉得很不公平,就向妈妈抗议,可妈妈说:“你是大孩子了,就应该自己睡了。”

小辉不服气地反问道:“那妈妈你还是大人呢,为什么还要爸爸陪着睡呢?”

为什么要我先睡呢?

已经晚上九点半了,但是4岁的容容看起来精神还是那么好,乐此不疲在客厅里玩着她的一堆小玩具,特别是对于妈妈今天刚从商场买的那个布娃娃,一直拿在手里舍不得放下。

“容容,赶快去睡觉。”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对在一旁的容容命令道。

“妈妈,为什么你还不睡呢?”容容非常不满地问妈妈。

为什么妈妈可以睡那么晚呢?

妈妈,我可不可以不睡觉,再玩会儿呢?

即使大人睡得晚,早上也能够早起吗?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发现自己和爸爸妈妈的权利有所不同,很多事情大人可以做,自己却不能做;大人做了好像顺理成章,自己做了就是不合规矩。这样的“不公平”会让孩子产生很多疑惑。虽然由于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所处的地位不同,享受的权利也不同,权利上处于强势的父母往往支配着权利上处于弱势的孩子。但是当孩子提出疑问时,父母要耐心地给孩子解释说明,而在解释说明的同时,也要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自己的一些行为是不是太过分?是不是给孩子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妈妈是大人,所以就可以啊。”

这种过于简单的回答不但没有解答孩子心中的疑问,而且还会让孩子产生大人有“特权”、父母对自己不公平的心理。

“大人与小孩不同,大人的肚子里有个时钟,它会帮妈妈安排时间。”

这种说法对4岁的孩子来说很难理解,这时,父母倒不如向他说明“大人的身体已经成长发育健全了,比孩子有更强的自制和约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