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19264000000011

第11章 家庭(1)

§§§第一节 家庭结构

今天兰兰家来了一个重要的客人,爸爸妈妈忙前忙后地照应着。客人一进门,爸爸忙抱起兰兰对客人说道:“三叔,这就是您的孙女兰兰。”

说完急忙对女儿说:“兰兰,这是三爷,快叫三爷呀!”

兰兰满脸困惑地看着眼前陌生的老人,轻声地问妈妈:“妈妈,他是三爷,爷爷是第几呀?”

为什么妈妈不给我生个妹妹?

隔壁的刘阿姨家新添了一个小宝宝。

一天,妈妈带着4岁的贝贝到刘阿姨家玩,贝贝看到躺在小床上安睡的小宝宝,忍不住地好奇,总是想伸手摸摸小宝宝。

妈妈告诉贝贝说:“贝贝,小宝宝睡着了,不要摸她哦,不然你会把她吵醒的!”

“妈妈,小宝宝好可爱啊,你也给我生个小妹妹吧!有时候一个人没意思,有小妹妹陪我多好啊!”贝贝说道。

为什么我们家没有小娃娃呢?

妈妈能不能生个小熊猫陪我玩?

一些独生子女有时非常渴望弟弟、妹妹的出生,特别是自己一个人感到寂寞的时候,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缺少同龄伙伴,就会失去很多乐趣,也失去很多在游戏和交往中学习社交、增长知识以及提高能力的机会。家长要认识到孩子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多多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小伙伴,支持孩子的正常人际交往,让孩子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再生个妹妹,以后家里的玩具和好吃的就要分一半给妹妹,你的就少了啊!”

也许在得到父母这样的回答后,孩子可能不会再提这种要求了,但是这样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的自私心理,会加强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

“妈妈已经过了生孩子的年龄了,不可能再生下小宝宝了。”

这种不积极的态度是不可取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愿望,要给予某种程度的认同,深入体会孩子的心思和发问的情景,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再生一个小孩,那该有多好呀!”适当地肯定孩子的愿望,让孩子不会太过悲观或失望。

“妈妈有一个你就够麻烦的啦,哪还有时间照顾小妹妹啊!”

养育孩子固然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是作为父母不应经常把这些挂在嘴边。听到这样的回答,孩子会怎么想呢:“我是爸爸妈妈的累赘?我是拖油瓶?”……孩子的幼小心灵怎能承受如此的重创呢?

“不是有爷爷奶奶每天陪你玩吗?”

同伴交往的乐趣是爷爷奶奶等长辈所给予不了的。孩子需要能与同龄人一起玩,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快乐,但是爷爷奶奶等长辈往往无法与孩子进行这方面的交流。

“我还给你生个机器猫呢,傻瓜!”

千万不要轻易尝试嘲笑孩子!这种取笑式的回答只能让孩子不知所措,或许他真的会认为自己很傻,以后可能就不敢随便问家长问题。

“妈妈有了你已经很满足,很幸福了!而且爸爸妈妈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同时照顾你和妹妹啊!”

让孩子知道妈妈之所以没有再生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是因为妈妈太爱自己了,妈妈要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给孩子一种受重视的感觉。

“等你上了幼儿园,就会认识许多的小朋友,你们可以一起玩耍、做游戏,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而且平时你也可以找张阿姨家的小峰玩啊!”

有时孩子发问只是一时的好奇,父母可以适当转移孩子的问题。对于太忙不能经常陪孩子的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多发展自己的小伙伴。父母也可以多帮助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与相邻的或者比较熟悉的家庭里的孩子建立联系,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正常交往,也保护了孩子的安全。

“孩子,妈妈问你一个问题,小兔子能生大灰狼吗?对呀,兔子只能生兔宝宝,那么妈妈怎么能生大熊猫呢?妈妈当然只能生小弟弟或小妹妹啦!不过,现在地球上的人太多,如果大家都不节制生育,地球就养不活咱们了!所以,妈妈响应国家的号召,只生你这一个孩子。”

通过打比方,告诉孩子简单的生育常识,告诉孩子妈妈不是万能的“生育机器”。同时妈妈可以带小宝宝挤公共汽车,让孩子体验拥挤的滋味,并告诉他,如果大家都生很多孩子的话,我们的地球就会和公共汽车一样拥挤,地球上全都是人,到时候,就没有可爱的小兔子、小鸟居住的地方了。孩子了解到这些,就会减轻自己孤单的感觉。

为什么姐姐先出生呢?

单单和双双是一对双胞胎,今年都3岁了。两人尚不懂事,所以会经常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争吵、打闹。

一天,正在客厅和姐姐一起玩耍的单单突然跑到妈妈的面前说:“妈妈,为什么姐姐先出生呢?”

为什么我是弟弟呢?

妈妈,为什么不先把我生出来呢?

父母在回答孩子的问题之前,先弄明白孩子发问的背景以及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父母才有可能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复,从而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根据当时情景判断,小女孩真正的意思是:“如果我早点儿出生,做姐姐的话,就不会输了。”其实,她的目的并不在于成为姐姐,只是希望比姐姐还强。因此,父母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孩子当时提问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她的情绪,然后再作回答。

“你们谁先出生,妈妈也是无法控制的啊!”

孩子对于妈妈这种非常无助的回答会感到非常失望,她会为自己心中万能的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心思感到疑惑和失落。如果屡次遭遇这样的情况,极有可能影响孩子发问的积极性,导致孩子发问的欲望降低。

“那是因为在妈妈的肚子里时,你们两个猜拳,结果姐姐胜了。”

孩子和兄弟姊妹争吵以后非常不开心时就会寻求母亲的爱,从中得到慰藉。父母的这种回答方式,是无法抚慰孩子当时的心情的。

“如果你多运动,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就能够变得更加强壮。这样,你就不会输给姐姐了。”

母亲这种针对事情发生的情景而作出的回答非常合理,孩子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些心灵的安慰,也会比较满意。

“这个问题妈妈也不清楚,等妈妈查查书,再告诉你好吗?”

“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查书看看好吗?”

对于稍大一些想要明白其中道理的孩子,父母可以在问清孩子真正发问的原因之后,给予相应的问答。如果父母也不知道的话,可以如实告诉孩子,自己查资料后或与孩子一起查资料学习后,再告诉孩子一个科学的答案,不要不懂装懂,期望蒙骗孩子过关。

为什么我没有舅舅?

春节过后,幼儿园开学了。经过一个寒假,来到学校后的小朋友们都异常兴奋,纷纷向小伙伴们展示自己的新礼物,说着自己的新趣事。

欢欢听着大家说“这个遥控飞机是舅舅送我的”、“这件漂亮的衣服是姑姑给我买的”、“我家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毛毛熊,是大表婶送我的”……他一方面是非常地羡慕,一方面却是非常的困惑。

欢欢回到家后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有舅舅、姑姑什么的,为什么我没有呢?”

为什么我没有姑姑呢?

我的舅舅是谁呢?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不断增多,一些血缘亲属的名称对孩子们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陌生,一些甚至在逐渐消失。因此,孩子们常常会对那些看似平常的称谓感到非常好奇和困惑,过去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今却成了令孩子好奇的问题!虽然对孩子来说,那些称谓可能会逐渐远去,但家长同样有责任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孩子,孩子只有了解了这些称谓的真正含义,才能从心底去尊重他们。

“你问这些干什么啊,反正你又没有,问了也没用!”

虽然孩子现在没有了这些所谓的亲戚,但是对这些知识的了解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理解这些称谓的含义是尊重具有这些称谓的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那些都是对一些亲戚的称呼而已。”

父母不要错误地认为对孩子没有用就搪塞孩子的问题,这样会打击孩子发问的积极性,而且如此简单的连自己都不满意的回答,孩子怎么会满意呢?

“小宝贝,让妈妈讲给你听啊,舅舅就是妈妈的哥哥或者弟弟,姨就是妈妈的姐姐或者妹妹,因为你姥姥、姥爷只有妈妈这一个孩子,所以你没有舅舅和姨。”

用真人实例或者用动画片中孩子比较熟悉的某个人物给孩子进行讲解,能很好地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可顺便提及有杰出成就的家庭成员,加深孩子家庭印象的同时,增强他们对家庭以及家庭成员的自豪感。

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我却没有呢?

英子刚生下来没多久,爸爸就留学到了国外,后来与妈妈提出了离婚,再也没有回来。

一向很乖巧、听话的英子,今天却在幼儿园的美术课上突然大哭了起来。任老师怎么哄,都无济于事,最后只有请英子的妈妈把英子带回了家。

一路上妈妈一边安慰一边试探着问:“我们家英子一向不是最听话的好宝宝吗?今天是怎么了呢?能告诉妈妈吗?”

“今天老师让我们画爸爸妈妈的样子,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爸爸,所以……”英子哭着说,同时又问了那个她已经问了很多遍的问题:“妈妈,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为什么我没有爸爸呢?”

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而我却没有呢?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母爱、父爱是两种不同而又互补的爱,一般来说母爱比较温柔、多情、细腻,父爱比较刚毅、果断、豁达,这两种爱相辅相成才会造就孩子的健全人格。许多爱是可以替代的,只有父母的爱不能替代。夫妻间因感情破裂而导致婚姻“死亡”,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维持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是父母不可以因为婚姻的终结就把双方应该承担的抚养、关心、教育孩子的义务丢在一边。

“每个孩子都有爸爸,只是你爸爸不要你了!”

父母的这种回答,给孩子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妈妈不是把你照顾得很好吗?还要什么爸爸啊?”“妈妈怕爸爸对你不好,所以不敢给你找爸爸啊!”

孩子需要的是完整的爱,更需要的是你对生活的信心和信念,只有父母的乐观,才有孩子的幸福与安全感,不管是什么样的家庭和父母,都要认识到这一点。

“爸爸现在因为忙,没有时间像别的小朋友的爸爸那样照顾你、和你生活在一起,但是宝宝要相信爸爸是爱你的,过段时间爸爸不忙了,就会回来看你了!”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避免孩子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父母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善意的谎言。待孩子对社会和家庭有了一些认知,父母再告诉孩子事实的真相,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法。

“妈妈现在还没有找到更好的、特别关心你、疼爱你的人!”

对于孩子对完整家庭渴求的愿望,父母应该认真对待,耐心引导,让他们理解自己,关心自己。

我能不要新爸爸吗?

小维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法院把他判给了妈妈。

过了一段时间,妈妈认识了一个姓梁的叔叔。虽然梁叔叔经常给小维买玩具,而且还时不时地带着他和妈妈出去玩,但是小维并不喜欢他,因为梁叔叔的出现,小维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明显的少了。

一天,妈妈非常高兴地回到家里,对小维说:“小维,妈妈给你找个新爸爸,好吗?”

小维听到之后很伤心,问妈妈:“为什么要给我找新爸爸啊?我能不要新爸爸吗?”

为什么要找新爸爸?

爸爸能不能不和王阿姨出去玩?

再婚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父母的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可怜的孩子经历了一次重大磨难,而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再一次面临复杂的生活环境。长此以往,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

所以,再婚家庭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在精神上满足他们,引导孩子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既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又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这样孩子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你怎么这么自私,不想想妈妈一个人带着你生活有多难!”

离婚后找到新的爱情、组建新的家庭,意味着单亲父母重新找到幸福,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面对来自子女的阻力,父母首先要冷静,试着进行开导和说服,且不可一时性急就对孩子大发雷霆,父母要站在孩子角度,多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

“宝宝不想要新爸爸,那咱们不找了。”

离异后的父母带着“赎罪”和“补偿”心理对孩子有求必应,要么培养出一个自私骄横、不会体谅别人的冷血孩子,要么给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感情“负债”。这样都容易加深孩子对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的关注,极大地妨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补偿式的爱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儿童的情绪异常。

“都怪爸爸不管咱们,要不然妈妈也不会给你找新爸爸啊!”

离异父母对于新生活的选择和追求,是需要与孩子沟通以得到他们的理解,千万不要让孩子产生误解,进而出现偏激的心理和行为。

“给你找个新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不但不会减少,而且你还会多一个人关心和疼爱,你说这样不是很好吗?”

对孩子多一些宽容和疼爱,多跟孩子进行沟通。一些孩子拒绝父母再婚只是因为害怕爸爸或者妈妈再婚后对自己的关心会减少,害怕父母因此而不再爱自己,对此内心充满恐慌。父母应明确地告诉孩子,即使再结婚,父母对他的爱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多得到一个人的关爱,使他感觉自己的生活不是悲苦凄凉而是健康美好的,他就会逐渐接受新家庭和新生活。

“妈妈和叔叔彼此相爱才会走到一起,咱们共同组建一个新家庭,这样你就像其他同学和朋友一样有一个完整的家了。”

完整的家庭孕育着力量和坚强、智慧和才能,是一所无法替代的好学校。而残缺的家庭,则极易产生压抑、枯燥、沉闷的氛围,这种大人有意无意营造的气氛,摧残大人,更伤害孩子。

“妈妈有了新的幸福生活,大家都很快乐,就可以更好地关心你呀!”

好的父母,即使在离异后开始新的生活,也会尽量消除孩子的忧虑和担心,让他们体会到父母一如既往的关爱。

我为什么不跟妈妈姓呀?

华华快上幼儿园了,到幼儿园之前妈妈告诉华华:“宝贝,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叫你华华、小华或者宝宝、宝贝,但是在幼儿园里呢,老师就不这么叫你了,知道吗?”

“那老师会叫我什么呢?”华华好奇地问。

“老师会叫你张华,也就是在你名字的前面加了一个爸爸的姓。”妈妈耐心地说。

“妈妈姓赵,那我为什么不跟妈妈的姓,叫赵华呢?”

我为什么姓“李”啊?

妈妈,你跟爸爸一个姓吗?

这一问题其实也很常见,孩子在入学或者对姓氏初有认知的时候,就会对父母发问,这时候,父母应该一方面解释姓氏的流传是一种传统,还要让孩子不至于产生“男尊女卑”的想法。

“这是中国的传统,大家都是这样!我们不能搞特殊哦!”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采取批判地继承方式。家长的这种回答方式只会误导孩子,让孩子以为所有的老传统都是对的,都是应该遵守的,这样会导致孩子遵循老传统的盲目性。

“要是我们这样做,大家会不习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