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围魏救赵”,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成功的战例,它主张对敌方避实就虚,善于抓住敌方的弱点,使敌人受到牵制,从而用最少的代价去取得最圆满的成功,此乃转化敌我地位迁回战略。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知敌阴。
(译文)
进攻集中的敌军时,不如先攻击分散的敌人。从正面攻击敌军,不如从防守相对薄弱的侧面进攻。
(解析)
“围魏救赵”的计策,是“攻其所必救”,不一定直接与其交锋。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要救蝉,就要攻击螳螂的必救之处。也就是说,某人遭到困难,第三者不直接对其帮助,而是从侧面帮其解围,从而取胜。
不仅可用在战争中,亦可灵活运用于企业的经营中。处在劣势的中小企业显然很难与大型企业相抗衡。为了自身生存,就要集中力量,独自开发产品,利用大企业的空隙,照样可以获得成功。
(兵家使用范例)
朱健用计巧救辟阳侯。
汉惠帝时,平阳君朱健为人刚正敢言,智慧超群。深受吕太后宠爱的辟阳侯欲与朱健结交,朱健则不肯。一日,朱健的母亲死了,因为家境贫穷,无钱发丧。辟阳侯借机给朱健送去一百两黄金,这时,其他官员也看在辟阳侯的情面上,纷纷馈赠钱物给朱健。
后来,有人揭发了辟阳侯的隐情,惠帝大怒,不仅罢了辟阳侯的官,而且还要将他处死。吕太后感到很是羞愧,可又没有办法为他求情。而大臣们多数受过辟阳侯的伤害,都希望辟阳侯被处死。这时,辟阳侯就派人去找朱健,欲面见朱健。朱健却回说:“他犯了死罪,我不敢见他”。可是,朱健却在暗中求见惠帝的宠臣闳孺,朱健说;“你得到皇帝宠幸的事,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现在辟阳侯被罢官,人们都认为是你在惠帝面前说了坏话。如果辟阳侯被处死,吕太后一定会迁怒于你,而且肯定会设法杀害你。若要这般等死,不如脱去上衣,裸露身体去为辟阳侯求情,皇帝定会听从你的意见放了辟阳侯,那时,太后也定会非常感激你。此后,你就会得到两个人的宠幸,你的富贵也会倍增。”闳孺听此言后,心中十分惶恐,只好按朱健的计策去向皇帝求情,皇帝果真就放了辟阳侯。
朱健要救辟阳侯,不能自己亲自出面,如若自己去求情,很可能连自己也被杀头,别的大臣都恨辟阳侯,自然也不可能去找他们。但找闳孺,以朱健的地位,直接言明来意,即使苦苦哀求,闳孺也必然以不敢得罪别的大臣为由而拒绝。所以,朱健则采用攻击他的办法,使他害怕,他宁可得罪别的大臣也不敢得罪吕太后。这样,不必求他,他也会主动地去为辟阳侯求情。这种在政治斗争中运用围攻第三者,从而使处于险境的人得以解救的办法,同样是“围魏救赵”之良策。
(商战使用范例)
股市上的“围魏救赵”
商场如战场,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不能与之正面交锋,而要从侧面出击,攻其弱点。
在股票市场上“拉升比较容易升高的甲股,以促使比较重的乙股升价”,和“围魏救赵”的间接本意大体相同。此外,交易场所内代表人霸占买卖专柜台,以利自己人作价位拉升或惯压,其意与“围魏救赵”相似。
有经验的股票投资者都知道,有心人士委托场内代表人作价的时间,一般在开盘或收盘时,特别是在收盘前的几分钟更为常见。这种情况,在证券行情电动板上所反映的是临收猛跳,而大家所听收音机的报价,常常会发现最后播报价与收盘价相差甚远。一般在临收作价的技巧,除了先查清楚上档(欲上升时)或下档(欲下跌时)在专柜台上挂牌的记录上是多少外,然后再用高出挂牌额的数字,市价予以敲进或者卖出,而让一般投资者买卖措手不及之处,还有先和场内别的人相配合,一个人霸住专柜买卖,别的人则在专柜前故意或假装无意地阻挡想要买卖的人的去路,有的人,干脆讲明,要别人明天再来作进出买卖。这种手段,亦也称为“魏围救赵”之计的灵活运用吧!
(处世使用范例)
转移精力,化解矛盾。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出现矛盾。在出现家庭矛盾时,双方可能会因为一时之气互不相让,后果往往很不愉快。如果这时候出现一个智慧的调解人,不是单纯地去分析谁对谁错,而是运用迂回之计分散矛盾双方的注意力,减弱争执的扩张之势,矛盾也就容易慢慢消解。
方琼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由于工作时间灵活,她经常在晚上写稿子,早上睡懒觉,白天自由活动。婆婆退休之后,她明显感觉到一直以来习惯了的自由受到了极大的控制。婆婆一早就开始忙这忙那,叮呤当啷,弄得方琼无法再享受她的懒觉不说,她还得殷勤地陪着婆婆说话聊天,而且干什么都觉得有双眼睛在后面盯着她,很不自在。方琼的婆婆在原单位是个干部,由于常年上班,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她平时体谅方琼工作的特殊性,再加上不影响自己的生活,也就没有干涉。可现在退休了,每天早起之后,为家人做早饭、收拾房间,干完一大堆家务活后还不见儿媳起床,心里总觉得别扭。况且整天在家待着没事干,她也希望能有个人说说话儿。考虑到婆婆的心理需求,加上担心时间长了会与婆婆产生矛盾,方琼跟丈夫商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婆婆每天早晨出门活动活动?这样可以丰富老人家的退休生活,又不会打扰到自己。
方琼的丈夫调查一番,终于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们家旁边有一个陶然亭公园,经常有许多老人在早上来这活动,遛遛弯、打打拳、跳跳舞、下下棋、唱唱歌、唱唱戏,很是热闹。有些老太太们还会带着毛线钩针,等活动完了之后找个地方聚在一起互相学习,切磋编织技艺。方琼的丈夫觉得母亲一定会喜欢上这儿,于是偷偷为母亲办了张公园月票,母亲拿着月票还有点不情愿,嘴里嘀咕:好多年都没正经逛过公园了,再说一个人多没意思啊!可低头看看手里的月票,又心疼买票的那几十块钱,于是不情不愿地开始去溜达。开始几天,老人去得早回来得也早,很快,她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儿,回来得也越来越晚了。后来干脆自己也买了毛线钩针,每天去公园跟别人学习新花样,回家来就忙着编织,第二天还带上织好的成果和别人比较,再也没时间和心思找方琼的毛病了。到月底,不用方琼丈夫惦记,母亲已经早早把下个月的月票换好了。一段时间之后,老人不但送了家里每人一件毛衣,还饶有兴致地表示她会在编织上再接再厉。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两代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很容易发生冲突,然而出现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双方会不自觉地花精力去找对方的缺点,埋怨对方的不是。这样不仅会恶化问题,还势必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影响以后的生活。如果这时方琼的丈夫贸然相劝,不但不会使问题得到解决,还容易让自己也陷入困境。运用“围魏救赵”的计策,避开老人的锋芒,让老人把精力转移到感兴趣的事情上,既丰富了老人的退休生活,又为妻子解了围,很好地化解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