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低碳城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19187900000003

第3章 引言(2)

中国的低碳城市建设“热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大国。中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11.5倍,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5倍。当前,中国在总体上处于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加速推进,2011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预计今后每年仍有13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要进入城市,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增加到9.1亿,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提高到70%以上。

在这样一个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是选择一种低碳的、内涵式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还是延续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高碳的、外延式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发展模式,不仅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同时也决定着国家甚至世界的未来。

在能源、资源、环境及碳排放的刚性约束下,走低碳发展道路、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到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普遍共识。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力度日益加大,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24项指标,其中关于资源环境的8项指标中有7项是约束性指标,城市碳管理考核指标的刚性越来越强,各地纷纷开展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种种实践。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低碳城市”独占10%的提案。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更大的实践意义。十八大召开一周后,李克强在《人民日报》撰文强调,“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已不可为继。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就难以持续。”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2月,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有230个,所占比重为80.1%;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有133个,所占比重为46.3%;综合上述两种建设目标,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259个,占到地级市比例的90.2%(李讯,2011)。2010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以“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未上马已脱缰”为题报道了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报道指出,不少地方官员将低碳城市的建设目的视为“为气候谈判服务”,有专家直言,“低碳城市被炒得那么热,其实,真刀真枪的工作还没起步,还停留在摸索阶段”,“中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中国低碳城市的战略实施、路径选择以及建设模式的基本导向是什么?

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有哪些?不管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低碳城市放在全球化、城市化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就会发现,低碳城市绝不仅仅是急功近利的城市“减碳”手段,而是探索如何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是生态文明在城市的实现载体。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构建一套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反映城市低碳发展的效率和成效,系统体现城市低碳发展的差距,客观展现中国城市实现低碳转型的进展和程度,描绘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的路线图,不仅将进一步丰富完善低碳城市发展的理论成果,而且为政府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确定低碳城市建设重点提供重要依据。

1.2文献综述

1.2.1城市尺度的生态文明

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载体,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动力源。面对工业文明后期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灾难性问题,从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城市规划设想开始,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良性循环的理想城市,一直是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如果对100多年来的这些探索做一个简单梳理,可以看出,基本上分为两类:

一是在工业文明思维框架中的探索。这类探索以人为中心,以解决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社会失序等“城市病”为指向,从发展理念、城市规划、经济模式、社会政策、技术手段等各个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发展模式,比如在传统城市中植入乡村、田园、森林、公园等生态元素的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等;对传统城市进行人性化、生态化综合改造和建设的新城市主义、宜居城市等;从城市增长模式方面进行探索的紧凑城市、精明增长等;从社会发展及城市管理方面探索的安全城市、健康城市、和谐城市、智慧城市、畅通城市等;从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探索的创新城市、创意城市、休闲城市等。这些探索尽管也涉及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对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但始终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框架中进行思考,以人为“体”,以自然为“用”,没有把人、社会及城市真正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中去考量,缺乏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真正敬意,无法真正实现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循环(CondonP.M.etal,2009)。

二是在生态文明思维框架中的探索。学术界、国际组织和各级政府对“低碳城市”的探索最初起于低碳经济。英国在其2003年《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引入“碳源”和“碳汇”的概念,第一次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以“碳”为桥梁在人与自然之间搭建了一个可度量的平台,为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边界——碳排放与碳汇的动态平衡——越过这条界限就等于走向灭亡。低碳经济实践着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两个中心”协调、“两种价值”并重的理念,但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发现,低碳经济只解决生产领域减少碳排放的问题,其他领域的主体也应该有所作为,而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城市,应该是减少碳排放的核心载体。于是,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交通、低碳社区、低碳家庭等一系列概念最终聚焦到低碳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讲,低碳城市实质上就是城市尺度的生态文明形态,是具有生态文明时代特征的城市发展模式。

1.2.2国外低碳城市的研究体系

作为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的空间载体,国外学者以稳定自然生态系统、降低碳排放为中心,从地理学、城市学、生态学、环境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对低碳城市进行了深入研究。秦耀辰等人从城市碳排放驱动因素、城市碳循环与碳代谢、低碳城市空间规划、低碳城市环境管治等方面,系统梳理了西方学者的低碳城市研究体系(秦耀辰等,2010)。

从城市碳排放驱动因素看,影响城市碳排放的宏观因素包括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和经济增长、城市扩张、低碳技术进步、低碳城市政策和体制创新,以及城市所依赖的能源结构等。不同地区碳排放量与人均GDP 之间存在N 形(Martinez Z I,Bengochea M A,2004)、线形(GaleottiM,Lanza A,Pauli F,2006)和倒U形关系(He J,Richard P,2010);城市扩张引起城市格局和功能变化,导致碳排放时机、空间分布模式和构成的变化(Lebel L,2007);城市政策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McEvoy D ,1998)。微观层面重点关注的是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核算碳排放,生产碳排放账户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及宾馆服务业等方面,消费碳排放账户涵盖人类衣、食、住、行、娱乐的相关活动。城市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强度体现在碳基能源消耗上,能源结构和排放强度是重要指示变量。

从城市碳循环与碳代谢看,城市碳循环与碳代谢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系统内部及跨界物质流动过程中的碳排放清单。城市碳循环系统所涵盖的城市蔓延区和城市碳足迹区不一定毗邻,可能位于数百公里之外(Folke C,1997)。城市碳循环和碳代谢主要研究城市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碳通量(Churkina G,2008):城市开放空间、城市非开放空间以及城市扩张过程会影响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土壤成分、绿地结构(Pataki D E,2006),进而影响城市垂直碳循环;城市蔓延区和足迹区的贸易、服务和物质流动等活动影响城市:国外低碳城市的研究体系(秦耀辰等,2010)碳代谢。城市碳循环与代谢的研究可以为城市与区域碳管理(URCM)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城市空间规划看,城市空间规划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建筑、交通等城市空间要素,调节化石燃料使用,减少城市碳排放量。低碳城市空间规划可分为3个空间尺度:低碳城市规划、低碳产业园区-居住区规划和低碳企业-家庭规划,其中低碳城市格局、用地、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支撑着园区、社区和家庭、企业尺度的发展。通过综合式土地利用和倡导公共交通构建紧凑型城市格局,可以强化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控制(Dieleman F M,1999)。节能建筑的推广对缓解全球变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的房屋规划设计如增加密度、混合利用、邻近公交,能有效地降低CO2排放(Crabtree L,2005)。

从城市环境管治看,低碳城市环境管治把城市环境放在市场平台上,将自然与经济结合,从生态、经济、技术、管制角度关注碳抵消、固碳、碳交易等碳减排项目实施的成本-效益及背后的空间机制。综合运用碳金融、碳贸易等市场手段可使CO2有效减排(Caetanoa M 2009);从技术经济角度看,内生创新、技术学习、政策诱发的技术变革在消减碳排放量的同时降低了排放成本(Manne A,2008);从管治层面说,政府、企业、个人起着重要的作用,考虑市场环保论、运用新环境政治工具的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区域的社会文化特性,以及各种机制适用的空间尺度(Bailey I,2007)。

1.2.3国内低碳城市研究概况

与中国实践层面的低碳城市建设热潮相适应,低碳城市目前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低碳城市”为关键词检索结果,2011年有182篇文章的信息,2010年有271篇,2007-2009年有78篇,2008-2011年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78篇。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其主要观点基本上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为什么要建设低碳城市。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和物流的集中地,也自然成为高耗能和高排放的集中地,是国家低碳发展的核心平台。诸多学者从不同侧面论证了这一观点(付允等,2008;谭富,2010;李克欣、张力,2010;戴星翼,2009;郭万达,2009;何涛州、施丹峰,2010;王家庭,2010;邱敏芳,2009)。国家发改委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论述了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刘文玲、王灿从低碳发展给城市竞争力提升带来新机遇角度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刘文玲、王灿,2010)。

第二,关于低碳城市的内涵。对于低碳城市的内涵的认识,学界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其研究从生产领域开始,逐步向消费、建筑、交通、社会文化及城市治理、政府决策等领域延伸。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的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和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09)。低碳建设的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等方面,建设主体涉及经济及社会组织、市民、政府等,通过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袁晓玲等,2010;梁浩等,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