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真希望二十几岁就明白的事
19186600000018

第18章 二十几岁,明白学习是一生的功课(2)

列宁在读书时,也是专心致志,对周围的一切都理会不到。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搞恶作剧,用六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学习要注意方法,避免浅尝辄止。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读书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的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学习的时候,我们要有耐心和信心去面对学习中的问题。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说:“我读过一点点书,最初是为了从里面寻找快乐和安慰,后来是为了从里面寻找苦恼和疑问。”我们在书籍中找到了快乐和安慰,同时也找到了苦恼和疑问,这将促使我们在读书的道路上走下去。

学习的时候应该投入全部精力,但是学习完了之后,也要适当地解放自己,适当地让自己闲下来。我们要像“绅士一样地玩”,“玩“指的是休闲爱好娱乐,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去学习。

一位航空工程师根本不知道如何让自己闲下来,即使在休息时间,他都会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慢慢的。即使睡觉,他也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后来,有人试图让这位工程师学会“浪费”时间,就是什么都不做,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随便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工程师承认,因为一些心理原因,所以总是把放松当做是浪费时间。工程师鼓起勇气,开始改变自己。放松是一种很好地利用时间的方式,可以享受生活。工程师学会了平衡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虽然每周的工作时间缩短了近10个小时,但是完成的工作却比以前增加了。平衡工作与生活是一门艺术,懂得在学习之余去休闲,同样是艺术。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说:“休息是滋养疲乏的精神的保姆。”一个很会学习的人同时也应当是一个很好的休闲者,懂得尽量地放松自己。爱因斯坦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但同时他也从事多种文体活动,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他非常喜爱音乐艺术,是位熟练的小提琴手和钢琴手。他热爱登山旅行、 骑自行车、游艇、散步等运动。这些运动很好地滋养了他的科学热情。

我们需要在学习之外,培养自己的兴趣。人不可能长时间地集中于一项工作,我们不可能让自己沉溺在学习中一直不倦怠。当我们倦怠时,让自己投入到愉快的休闲中,唯有这样,才能更高质量地学习。

不会休息,只是盲目地学习,很可能会变成书呆子。有一则笑话,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轮胎被人卸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愤愤地想着,动手准备拿备胎装上。然而卸掉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给卸掉了。教授一筹莫展,就在他焦虑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过来了,问教授发生了什么事,教授出于礼貌告诉了他。疯子听后哈哈一笑:“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卸了一个螺丝,拿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教授在惊奇感激之余,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疯子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书呆子。”

我们要学以致用,不做书呆子,要学会劳逸结合,不一根筋地思考问题,才能有进步和提高。

6. 重视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让我们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不恰当的学习方法,会使我们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热情降低。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我们要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适合的才是好的。我们要发挥聪明的大脑,善于反思,及时总结,才能逐步领悟和提高。

学习中要懂得思考。孔子在《论语》中提到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思考的过程。卢梭在《忏悔录》中也提到: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没有思考,不解其意,那只能是白费功夫。

曾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去研究室参观,碰到一位学生,便问这位学生:“你早上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做实验。”“中午呢?”“中午也在做实验。”“下午和晚上呢?”学生依然回答:“做实验。”学生以为会得到科学家的赞扬,没想到科学家摇摇头:“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那什么时候思考呢?”学生哑口无言。正常思考才有益于知识的消化吸收,才有助于不断进步。

南北朝时期有位叫陆澄的人,一生好学不辍,手不离书,但却没有任何成就。他曾经用三年的时间将《易经》背得滚瓜烂熟,但对里面的意思却不明白。他读了一辈子书,也没有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只有将书中的知识消化吸收,为我所有,才能有所见解和成绩。相反,晋代的陶渊明是我国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自然平淡,优美朴素,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他有著名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体验。他享受着读书带来的精神享受,重视“会意”带来的快乐。这种“会意”的功夫就是思考所得。

阅读的量和质要达到平衡。量上要求我们博览群书,尽量多了解人类历史文化的精髓,但是也要讲求“质”。叔本华主张“绝不滥读”,绝不滥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选择自己感兴趣但又有深厚教义的书来读。

毛泽东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他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时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有很多都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双圈、三角等符号比比皆是。这正是俗语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生动体现。正是凭借这样的阅读习惯,毛主席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钱钟书被称为“文化昆仑”,他博览群书,无所不通。许多人认为钱钟书的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认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添补。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概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毛主席和钱钟书先生喜欢在读书时做笔记的好习惯,也正是华罗庚先生主张的读书的第一步——“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就是是“由薄到厚”。经历了这个阶段,对书本的理解就比较透彻深入。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才能真正提高效率,让书籍为我们所用。这样一来,读书的真正目的也就达到了。

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邓拓说过:“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像‘过眼烟云’。”积累过后,才能厚积而薄发。钱钟书之所以能写出《围城》这样经典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他知识积累的结果。

学习中,要懂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在多彩的世界中融汇知识,更充分地利用知识。在环境中机变和历练。二十几岁,我们立志“读书破万卷”,我们更要“行万里路”,让自己蜕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让自己充满涵养,让未来在我们的脚下延伸……

7. 享受学习的“痛苦”

哈佛图书馆有这样一些训诫: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在翻动书页。

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这样的训诫,适合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学习能缓解我们的痛苦,增长我们的快乐。人生的焦虑来源于盲目的对比,也来源于对自己认识不清。我们缺乏对人生世界的精彩认知,所以我们焦虑。怎样防止焦虑呢?那就学习吧。

作家张丽钧曾写过一则小故事。校庆的时候,学校邀来了几位有成就的校友,打算请他们讲讲母校的教诲对他们成长的影响。一位专家想去一趟阅览室,在阅览室里,这位专家久久凝视着一个宣传镜框,点点头说:“不瞒校长说,我无数次想起过、梦见过这个镜框——朦朦胧胧的哈佛大学背景图,足以给我这一生源源不断地注入力量的一句警示语:‘就在此刻,对手也在翻书!’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困了,倦了,想偷懒了,就抬头看看这句话:‘就在此刻,对手也在翻书!’默念着这句话,耳边当真响起了对手‘哗哗’的翻书声,我一激灵,人顿时精神起来。后来不管身处何地,每当我懈怠的时候,总能让这句警示语把我震醒,我总能让耳边响起‘哗哗’的翻书声。是啊,对手不曾懈怠,我又怎敢懈怠呢?我要用自己‘哗哗’的翻书声压过对手那‘哗哗’的翻书声!我要拼尽全力,去摘取我梦中的金苹果!”

著名作家韩少功在《怀念那些读书的日子》中提到他读书的往事,读来让我们深思。他深刻地指出:在一个没有互联网、电视机、游戏卡、夜总会、麻将桌以及世界杯足球赛的时代,在全国人民着装一片灰蓝的单调与沉闷中,读书如果不是改变现实的唯一曙光,至少也是很多人最好的逃避,最好的精神梦乡。生活之痛只有在读书与思维的醉态下才能缓解。而一个机会密集、利益汹涌以及享乐场所环伺的时代扑来之时,真理的镇痛效应和致幻效应是否会如期减退?醉汉们是否应该及时地清醒还俗?

张海迪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读书让我学习了知识,也让我认识了很多生命中很重要的人,他们深深地影响着我,一直到现在。无论今天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都依然热爱着童年起就崇敬的人。而今天一个又一个明星出现在光芒四射的舞台上,卓娅他们的身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