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陶器
辽金元三代分别是由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建立的政权,是大同历史上的第二个辉煌时期。辽会同元年(938),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辽重熙十三年(1046),云中(大同)成为辽的陪都,战略地位极其重要,“非亲王不得主之”。金及元初,仍称大同为西京。在辽金元三代的近400年里,西京大同的经济、文化都有长足的发展,农牧业为主导产业,手工业中的制瓷业、煤炭业、制盐业等蓬勃兴起,农耕与草原两种文化互相碰撞,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大同出土的辽金元三代文物既有游牧民族的古朴雄浑、粗犷豪放的风情,又有汉民族隽秀雅致、纤丽精巧的仪态,从而独具特色。
北方唐墓中多出土一种名叫将军罐或塔式罐明器。晚唐辽初始,墓葬中常见喇叭口形器、枭首壶与塔式罐组合而成的一套明器。就目前资料而言,其用途与来源尚难以说清,推测可能与焚烧纸扎,或随葬“魂瓶”有关,是晚唐辽初北方地区的独特葬俗。
【彩绘将军罐】
罐直口,鼓腹,平底,带塔形盖。盖上部高雕两周外展的莲瓣,下部四周纹饰从上至下分别为团花、兽面、菱形纹、火焰纹,均为模制,等距离贴塑于器表,周围彩绘繁缛的莲瓣与花草;而罐的肩部至下腹部的自上而下分四周贴塑有团花、小兽面、大兽面、火焰,附加堆纹周围彩绘有莲瓣及团花等纹饰。彩绘也用黑、白、橙三色。口径为31厘米,通高125.5厘米。
【彩绘贴塑喇叭口形器一套】
由莲花盆、中部器身和底座三部分组成,器物顶部置盆状物,侈口,斜壁,底部呈细圆筒状,中空,插入中部器身。盆外壁等距离贴塑九个模制的莲瓣状彩陶片,其上重贴塑一站立的童子,作舞蹈姿态,帔帛飘扬。莲瓣相间的白色陶衣上,又墨绘莲瓣纹,黑白分明。上口径46厘米,下口径10厘米。
中部器身上小下大,形似喇叭,分三部分。上部口敞,承接顶部的莲花盆,之下呈鼓状外凸,分内外两层,外层四面开光,露出内层四个贴塑的兽面,兽面瞪目露齿,面目狰狞;中部四周有四个大镂孔,并以四条竖条状联珠纹带隔开;下部周壁从上至下先等距离贴塑八个模制力士,其间彩绘花草纹;又一层贴塑四个模制菱形纹片,其间开元宝形镂孔;下一层贴塑四个模制圆形兽面,其间开一个元宝形镂孔,周围彩绘卷云、花朵等图案,每层间饰凸弦纹,上口直径14厘米,下口直径56厘米,底座呈圆形覆盆状,座壁用凸弦纹四道间隔成上下三层,均等距离贴塑各种图案,上层为八个力士,身躯健壮,作承托姿势,各力士之间有竖向联珠纹穿带,四周彩绘卷云、花瓣等纹饰;中层为四个模制兽面纹圆形饰片,其间各雕一个花形镂孔,周围彩绘卷云、花朵等图案;下层为四个力士及花形镂孔,力士身躯矫健,作承托重物状,周围亦彩绘卷云、花朵等纹饰;彩绘皆用黑、白、橙三色绘制。底径82厘米,上口直径58厘米,通高133厘米。该器物体格巨大,造型奇特,装饰繁缛,较为少见。
【灰陶长颈枭首壶】
灰陶素面,由枭首壶与喇叭口形器座组成。壶枭首,卷唇,细长颈,鼓腹,小平底外凸,插于喇叭形器座内。器物肩部有两处镂孔,颈部、肩部与腹部划凹弦纹;底座上小下大,上端球腹外鼓,下端形似喇叭,座下端雕花形镂孔四个,划三周凹弦纹。底径65厘米,器物通高151厘米。上述三件器物在1984年出土于大同城西新添堡辽景宗乾享四年(982)大同军节度使许从赟夫妇墓,是一组完整典型的随葬明器,器体大,装饰繁,极具时代特征。
§§§第二节 瓷器
辽代的陶瓷业大约在10世纪中叶逐渐发展起来。东北地区的各窑址多生产具有浓郁北方草原民族特色的器型,如穿带壶、皮囊壶、海棠式长盘、鸡腿坛等。华北地区的北京龙泉务窑、大同浑源窑等生产的器物则多中原定窑、磁州窑的风格,器形以中原传统的壶、瓶、碗、盘、碟、鸡腿坛等为主,釉色有白釉、黑釉、褐黑釉和茶叶末釉等,装饰手法则有剔花、划花、刻花、印花、贴塑等,有时几种技法并用。图案以花卉为主,间以弦纹、几何纹,花纹中又以牡丹居多,还有莲花、菊花等,构图饱满,风格古朴雄浑、自然粗犷,极具民族特色。辽仿唐三彩烧制低温釉陶,釉色以黄绿白为主。大同辽金时的制瓷业有青磁窑、浑源窑和怀仁窑等,多由汉人工匠操作,工艺传统与审美情趣属磁州窑风格。
【辽代白釉刻花梅瓶】
1966年,民众捐献。小口,口沿外翻,斜直颈,丰肩鼓腹,腹体下收,平底。从肩部至底部刻有三层纹饰,以二周凹弦纹相间,上、下层刻莲瓣列纹,中部刻缠枝牡丹纹。通体施牙白釉。属浑源窑产品。口径6.1、底径10.3、高37.1厘米。
【辽代白釉剔花梅瓶】
1966年,捐献。盘口,细短颈,圆肩鼓腹,腹体下收,圈足。肩部纹饰分两层,上层曲带纹,下层剔刻花叶纹,通体施白釉,足无釉。属浑源窑产品。口径5、底径7.5、高28.6厘米。梅瓶在宋时被称为经瓶,是一种酒具,清时雅称为梅瓶,盖因其体态与梅枝相似,仅能容一枝梅花的缘故。辽代梅瓶来源于契丹族创造酒具的鸡腿瓶,装饰上剔花的花叶肥润舒朗,划花的枝繁叶茂,流畅婉转。辽代贮酒以瓶,而盛酒水的壶有各式各样,有的小壶也许是备酒备茶中的茶瓶或醋瓶等调味瓶。
【辽白釉三叉带子提梁瓜棱壶】
1966年,捐献。敛口圆唇,瓜棱形垂腹,圈足。短曲流,壶口下凹成盘状,其上伏花形盖,口部一侧起提梁,提梁外缠绳,其前端分成三股,呈花瓣状贴塑于壶口另一侧,釉色纯白,晶莹亮泽,意匠有趣,做工精细,属辽瓷中的精品。口径6.1、底径4.9、高14.5厘米。
【辽代白釉瓜棱形狮纽盖壶】
1966年,捐献。白胎。小直口,丰肩,近球形腹,肩部置短曲流,相对一侧装小柄,圈足。肩腹部划凹弦纹二周,其下捺压竖向八道瓜棱,盖纽高雕成狮子立于覆盆座上,盖周边捏成荷叶状。通体施白釉,底无釉。口径2.2、底径5.2、高15.1厘米。
【辽代白釉带盖注壶】
1958年8月,城东马家堡村北辽墓出土。胎质细腻,呈灰白色。小口带盖,盖顶有盘曲而卧的睡狮形钮。壶直口,溜肩,短曲流,曲柄,大圆腹,矮圈足。柄正面刻两道垂直凹纹,流的外表遗留刀的修整痕,流下堆贴一朵带叶的海棠花。颈下、肩、腹部均饰凹旋纹。釉色透明微泛青,釉厚处呈豆青色,器表近底部及圈足内外均不施釉。有流釉现象。圈足内底有旋挖痕。口径3.4、底径8.9、高18.5厘米。
【辽白釉葫芦形小口壶】
1987年7月,铁十七局院内辽墓出土。盖失。器形呈葫芦形,小口微敛,肩置短曲流,一侧安柄,圈足,肩腹部有两周弦纹。通体施白釉。口径2.1、底径14、高5.3厘米。
【辽代绞釉三叉带子提梁壶】
1985年6月,大同市农牧机械厂送交。盖失。敛口圆腹,短曲流,口部一侧起绳状提梁,提梁前端分成三股,提梁与壶体相接处成圆形花朵状,腹最大径在下腹部,矮圈足。底径4.8厘米,高13厘米。绞釉是在釉料中加入着色料适当搅动,在釉色尚未调匀时施于坯体上烧成,釉面呈现不规则的自然花纹,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
【辽褐釉剔花纹罐】
1954年8月,大同市运输局工地出土。粗缸胎,胎色灰白。直口,斜短颈,广肩,鼓上腹,下腹急收,圈足外撇。肩部上层卷叶纹上下相对,下层为勾连纹,腹部牡丹与菊花相间排列,牡丹以侧面舒展,而菊花则以正面绽开,一正一反,相得益彰。里外均施釉,口足无釉,剔线处露胎。口径9.5厘米,底径7.2厘米,高14.3厘米)。剔花是陶瓷器装饰技法之一。先在器物坯体表面施釉或化妆土,并刻划出花纹,然后将花纹部分以外的釉层或化妆土剔去,露出胎体。施化妆土者罩以透明釉。入窑烧成后,釉色、化妆土色与胎地形成对比,花纹具有浅浮雕感,装饰效果极佳。流行于辽金元时期的北方。
辽三彩是仿唐三彩工艺烧制的多彩低温釉陶,以瓷土为胎,多施化妆土,并且入窑先素烧胎,然后再挂釉第二次低温烧成。釉色主要有黄、绿、白、红、黄褐等颜色,也有施单色的,所以又有单彩器与多彩器之分,单彩器以黄绿色居多,釉厚重典雅,多彩器一般根据不同的部位施不同颜色的釉彩。辽三彩的器型多限于生活用器,装饰手法有印花、划花、刻花、浮雕及釉色装饰等,纹饰以花卉为主,有莲花、海棠、菊花等,结构严谨,手法简洁。
【辽代三彩石榴形三联壶】
1958年8月,城东马家堡村北辽墓出土。浅红色胎。由三个石榴状果实壶体粘连而成,顶部均塑三瓣小花萼。前面一个壶体的上半部分被横截下来竖斜置于壶体内作盖状,半启;壶内底有一个翘首仰盼的蟾蜍。壶前另伸出一个饰竹节纹的装饰性流,与壶内不通气。后两个壶体的肩部各穿一个小孔相通。除流嘴施绿釉外,其余部分均施黄釉,釉面光洁,无剥落现象。此器器型较特殊,显非实用,而为观赏性器物,设计别致,妙趣横生。腹径6.5厘米,底径3厘米,高9.7厘米。
【辽代琉璃三彩棺】
1959年,出土于大同城东马家堡村北。胎质为白色高岭土,低温烧制。棺盖呈拱形,前尾部起云头纹,两侧边起小云头纹,顶面刻双菱形格纹,格内外刻海棠、菊花等纹饰;棺身大头小尾,棺前档嵌小门,后档及侧梆板雕塑缠枝牡丹图案,棺身周边雕塑卷草纹带;棺座为长方形,四周镂雕壸门,棺外表施黄、绿双色釉。长62厘米,宽35厘米,高0.43-0.51厘米。辽代盛行火葬,有契丹族原始信仰,更是受佛教葬俗的影响,为更多的汉族世俗信众广泛采纳。入土的盛骨灰葬具有石棺、陶棺、木帐,简陋的还有陶瓮瓷罐。
金代陶瓷可分前后两个阶段,海陵王迁燕(今北京)之前为前期,继承辽瓷系统,窑址多在关外地区,主要产品的釉色有黑瓷、白瓷、酱釉瓷等,器物多为碗、盘、瓶、罐、枕、鸡腿坛类,釉色单调,装饰简单,造型古拙,多属日用粗瓷。后期制瓷业得到较大发展,瓷窑地域扩大,瓷器质量提高,艺术、技巧大有创新,尤以红绿彩工艺最为突出,用彩泼辣,图案神采飞扬,极富生活情趣。造型多承袭宋式,装饰技法则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笔绘、塑贴、加彩、绞釉等多种。大同浑源窑、青瓷窑、怀仁窑在金代盛烧,浑源窑较辽代窑厂扩大、品种增多,以黑釉瓷、白釉瓷为主,以黑釉剔花器最具代表性,同时烧造少量钧瓷,尤以镶嵌青瓷为极致。器型有黑釉鸡腿坛,白釉碗、盘、碗、盆、罐、枕等;怀仁窑始烧于金,历经元明时期,以烧黑釉为主,兼烧白釉、青釉等。其中以黑釉油滴和黑釉剔花最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