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通过游说对方听从自己的建议,可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游说之术在今天也非常重要。要想能够自我推销,把自己的建议或想法付诸实践,就要学会察言观色,知道对方的想法。然后,抓住不同的时机并采取不同的方式,因势利导,达到说服的目的。
诡信第二十三
孔子说过,君子讲大信,不拘泥于小信。守信也要讲究原则,懂得权变,不可不明事理,不分青红皂白地坚守信用,否则就显得愚蠢了。
原文
孔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又曰:“信近于义,言可覆也。”由是言之,惟义所在,不必信也。何以明之?叶公问孔子曰①:“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②,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①叶公:沈诸梁,字子高。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因受封于叶,故称叶公。②攘:偷。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忠贞但未必诚信。”还说:“所守的诺言符合道义,才可以履行诺言。”根据这些话看来,做事只要符合道义就可以,不一定要求诚信。怎么证明这个道理呢?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乡里有个坦荡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亲自去作证。”孔子说:“我的乡里的坦荡正直和你乡里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这才是正直。”
原文
楚子围宋①,宋求救于晋。晋侯使解杨如宋,使勿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穀而反之②,何故?非我无信,汝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陨,又何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楚子舍之以归。
注释
①楚子:指春秋时楚王。因楚王曾被封为子爵,故有此称。②不榖:不善。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词
译文
楚王率兵围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国的国君派解杨出使宋国,阻止宋国投降楚国,告诉宋国:“晋国军队已经全部出发,就要赶到了。”解杨途经郑国时被郑国囚禁,后者把他献给了楚国。楚王用丰厚的财物收买解杨,让他对宋国传达与使命相反的话,解杨答应了。楚人让解杨登上楼车,唤出宋国人,传告的却仍然是晋国国君命令他传告的话。楚王要杀他,并派使者问他:“你既然已经答应了我,却又背叛了你的许诺,这是为什么?不是我不守信用,是你背弃了诺言,只好立即请你上断头台。”解杨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君王制定并发布正确的命令就是义,臣子能承担并贯彻执行君主的命令就是信。臣下行使信诺必须以君主的义为导向,以此行事才对国家有利。谋划不丧失利益,以此来保卫自己的国家,这是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的根本。义不能有双重信诺,信诺也不能同时执行两个君王的命令。您用财物来收买我,证明您不懂这个道理。既然接受了君主命令出使宋国,只有以死报国,岂能用财富收买得了呢?我所以假意答应君王您,是为了完成我们国君的命令,牺牲自己能完成君命,是我的福气。我们君主能有诚信之臣,我作为臣下能够完成任务,那么除死之外我还有什么可求的呢?”楚王听后,便放他回晋国。
原文
颜率欲见公仲①,公仲不见。颜率谓公仲之谒者曰:“公仲必以率为伪也,故不见率。公仲好内,率曰好士;公仲啬于财,率曰好施;公仲无行,率曰好义。自今以来,率且正言之而已矣。”公仲之谒者以告公仲,公仲遽起而见之②。
注释
①公仲:战国时韩国相公仲侈。②遽(jù):急速。
译文
颜率想拜见公仲,公仲不愿见他,颜率便对公仲的手下接待的人说:“公仲一定认为我是一个不诚实的人,所以才不见我。公仲好女色,而我却说他好礼贤下士;公仲吝啬,我却说他仗义疏财;公仲品行恶劣,我却说他主持正义。从今以后,我将只好说真话了。”公仲手下的人,把颜率这番话告诉公仲,公仲立即站起来,接见了颜率。
原文
齐伐燕,得十城。燕王使苏秦说齐,齐归燕十城。苏秦还燕,人或毁之曰:“苏秦,左右卖国,反覆臣也,将作乱。”燕王意疏之,舍而不用。苏秦恐被罪,入见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无尺寸之功,而王亲拜之于庙,礼之于庭。今臣为王却齐之兵,而功得十城,宜以益亲。今来而王不官臣者,人必有以不信伤臣于王者。且臣之不信,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王,可乎?”燕王曰:“可也。”苏秦曰:“有此臣,亦不事王矣。孝如曾参,义不离其亲宿昔于外,王又安得使之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王哉?廉如伯夷,义不为孤竹君之嗣,不肯为武王之臣,不受封侯,而饿死于首阳之下。有廉如此者,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进取于齐哉?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柱之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有信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却齐之强兵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①,非进取之道也。且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君以自覆为可乎?则齐不益于营丘②,足下不窥边城之外。且臣之有老母于东周,离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术,而行进取之道。臣之趋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者,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臣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也。”
注释
①自覆:保全自身。覆,保护、庇护。②营丘:古邑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
译文
齐国讨伐燕国,夺取了燕国十座城邑。燕王派苏秦出使齐国游说齐王,于是齐王把十座城邑又归还燕国。苏秦回燕后,国内有人在燕王面前诽谤苏秦说:“苏秦是一个经常出卖国家的贼臣,反复无常的奸人,恐怕将来他会叛乱。”燕王听信了这些话,有意疏远他,舍弃他不想再重用。苏秦恐怕被加罪,进见燕王说:“我本来是洛阳乡间的粗野之人,并无半点功劳,可是大王在宗庙之内隆重地授予官职,在朝廷内给予崇高的礼遇。如今我为大王说退齐国军队,收回十城的国土,建立了大功,本应更加受到信任才是。可是我如今归来,大王却不加官于我,其原因,必然有人用守信用的罪名在大王面前诋毁我。然而,我的不守信用,正是大王的福分。假使我守信用,就像古代尾生那样,廉洁就像伯夷那样,孝敬父母就像曾参那样,以三个人那样的高雅品行来侍奉大王,您认为可以吗?”燕王说:“那当然好了。”苏秦说:“即使有这样品行的臣子,也不会来侍奉您。孝敬父母就像曾参那样,抱定不离父母身边,连在外面过夜都不可以,怎能让他不远千里来侍奉弱小的燕国及其地位并不稳定的大王呢?廉洁自爱就像伯夷那样,为了高义之名,连孤竹君的继承人都不愿做,不愿做周武王的臣子,不接受封侯,甘心饿死首阳山中,这样的人您又怎能让他步行千里到齐国游说,建功立业呢?守信用就像尾生那样,与女子约会在桥梁下面,女子未能按时赴约,大水来了,也不离开,最后梁柱而死,这样守信的人,他怎么肯极力吹嘘燕国、秦国的声势,迫使齐国强盛的军队撤退呢?再者说,讲信义,是用来完善自己的不是为别人效力的,是为自我保存而不是为建功立业。况且夏、商、周三代圣王相继而起,五王相继称霸,都不是为自我保存,您认为仅是自我保存就可以了吗?那么齐王远在营丘就足以使窥伺边境之外的地方。再者说,我还有老母亲远在洛阳,离开老母侍奉您,抛开自我保存之道来建功立业。我所追求的本来就不吻合您的意愿:您不过是只求自我保存之君,而我是功立业之臣。我就是人们所说的因为太忠诚守信才得罪了君王啊。”
原文
燕王曰:“夫忠信又何罪之有也?”对曰:“足下不知也。臣邻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归,其私者忧之。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待之矣。’后二日夫至,其妻使妾奉卮酒进之①。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逐主母。乃佯僵弃酒,主父大怒而笞之。妾之弃酒,上以活主父,下以存主母,忠至如此,然不免于笞。此以忠信得罪也。臣之事适不幸而类妾之弃酒也。且臣之事足下,亢义益国②。今乃得罪,臣恐天下后事足下者,莫敢自必也。且臣之说齐,曾不欺之也。后之说齐者,莫如臣之言,虽尧、舜之智,不敢取之。”燕王曰:“善。”复厚遇之。由此观之,故知谲即信也,诡即忠也。夫诡谲之行,乃忠信之本焉。
注释
①卮(zhī):古代用来盛酒的器具。②亢义:大义。亢,高、大。
译文
燕王说:“忠诚守信又有什么错呢?”苏秦回答说:“这您就不明白了。我有一个在远处做官的邻居,他的妻子和人私通,丈夫将要回家时,那个情夫很担忧,而妻子却说:‘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准备下毒酒等着他了。’过了两天,丈夫回来了,他的妻子让侍妾捧着毒酒给他喝。侍妾心知这是毒酒,给男主人喝了就会毒死他,说出真相吧,女主人就会被赶出家门。于是假装跌倒,把药酒全洒了,男主人大怒,用皮鞭狠狠抽打侍妾。侍妾洒掉毒酒,对上是为保全男主人的生命,对下是为了保护女主人,这样的忠心耿耿,仍不免于被主人毒打,这就是因为忠诚而得罪主人了事啊。我所做的事,恰恰与那侍妾倒掉毒酒一样。我侍奉您,是以大义希求有利于国家。如今却得罪了您,我怕今后来侍奉您的人,再没有谁敢坚守大义了。再说我游说齐王时,并没有欺骗他,今后谁再为您游说齐的人,再不会像我这样真诚,即使有尧舜那样的智慧,恐怕也不敢夺回十座城池了。”燕王说:“说得对。”于是重新厚待苏秦。由此看来,欺诈即是诚信,诡辩狡猾就是忠信。诡谲狡诈的行为是忠诚信用能够实现的基础。
小结:解杨见到宋人后,违背对楚王的承诺,信守了对本国国君的诺言。侍妾假意把毒酒洒掉,并遭到男主人的毒打。他们都是心怀信义,为了信而不得已使用欺骗的手段。可见,在特定的环境中,欺诈也是忠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两难的事情,如果做了就违背了内心道义,如果不去做又伤害了亲情或友情或爱情。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舍小义、顾大义,这样才能称为明智之举,这样做的人才是至信之人。
毕竟人无完人,管理者在使用人才的时候,也应不拘泥于小节,只要员工能够胜任岗位,并做得出色,那么即使他有贪图小便宜、小气不大方等小毛病,也可以忽略。
忠疑第二十四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这些事情经常出现。
原文
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以汉高之略,而陈平之谋,毁之则疏,誉之则亲。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知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多有尤即听必悖矣。何以知其然耶?
《吕氏春秋》云:“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颜色言语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窃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也。”其邻子非变也,己则变之。变之者无他,有所尤矣。
注释
①魏尚:汉文帝时为云中(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太守。因在作战后上报朝廷的杀敌人数不符实际情况,只差六颗头颅,便被革职查办。中郎署长冯唐向皇上谏言认为对魏尚处罚不当,文帝又赦免魏尚的罪过,恢复原职。
译文
诋毁与赞誉,正确与错误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以汉高祖刘邦那样雄才大略,对汉丞相陈平那样的足智多谋的人,有人毁谤陈平时,汉高祖就疏远了他,而有人赞誉陈平时,汉高祖就又亲近他。以汉文帝那样的英明。对云中太守魏尚那样的忠诚的人,如果绳之以法,他就成为了罪人。如果对他施以宽仁恩德,则他又成了功臣。由此可知,听别人的报告来判断事情的人,常常会判断出错,出现错误,那么听到的情况和实际的情况就可能差距很大。怎么能证明这个道理呢?
《吕氏春秋》里有这样一个寓言:“有一个丢了斧头的人,心里认为是邻居的儿子偷了他的斧头。因而看邻居的儿子的走路的形态、脸上的神态、说话的语气以及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头的人。无意中山谷中又发掘到了自家的斧头,过几天再看到邻居家的儿子,动作、态度,没有一点儿像偷斧头的人。”他邻居家的儿子没有什么改变,而是自己的看法改变了。改变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当初的自己判断错了。
原文
邾之故①,为甲裳以帛。公息忌谓邾之君曰:“不若以组。”邾君曰:“善。”下令令官为甲必以组。公息忌因令其家皆为组。有伤之者曰:“公息忌所以欲用组者,其家为甲裳多为组也。”邾君不悦,于是乎止,无以组。邾君有所尤也,邾之故为甲,以组而便也,公息忌虽多为组,何伤?以组不便,公息忌虽无以为组,亦何益?为组与不为组,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说也。凡听言不可不察。
注释
①邾(zhū):古国名,即邹。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东南)。
译文
邾国过去缝连战袍使用的是丝帛,公息忌对邾国的君王说:“不平日用丝带。”邾国的国君说:“好吧。”于是下令制铠甲时用丝带。公息忌因此也让自己家中人制作丝带。有人在国君面前诋毁他说:“公息忌之所以建议用丝带,是因为他家的制作铠甲多用丝带。”国王听后很不高兴,于是下令不准再用丝带作铠甲。这是邾君的判断有错误。过去邾国制铠甲用丝帛,现在用丝带制作铠甲更方便。公息忌家中即使多用丝带又有什么损害呢?如果用丝带制铠不方便,公息忌即使不用丝带又有何益?无论是公息忌用丝带还是不用丝带,都不足以说明公息忌的建议有什么错。所以听别人的话,不能不认真思考分析。
原文
楼缓曰①:“公父文伯仕于鲁,病而死。女子为自杀于房中者二人。其母闻之弗哭。其相室曰:‘焉有子死而弗哭乎?’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而是人弗随之。今死,妇人为自杀,若是者,必其于长者薄,而于妇人厚。’故从母言之,是为贤母;从妻言之,是不免于妒妻也。”故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矣。
注释
①楼缓:战国时赵国人,赵武灵王的大臣。
译文
楼缓说:“公父文伯在鲁国做官,因病而死,有二名女子为他在房中自杀,公父文伯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并不悲伤。她的侍从说:‘哪里有儿子死了,母亲不哭的?’公父文伯的母亲说:‘孔子是个非常贤明的人,被鲁国弃置不用,而文伯却不去追随孔子。如今他死了,女人却为他自杀。可见他对有大德的长者不亲近,而对女子却过分宠爱。’这话出自母亲之口,就认为是贤明的母亲;可是如果出自妻子之口,人们就不免会认为他的妻子好嫉妒。”所以同样的话,出自不同人的口,它的用意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
原文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①,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尽啜之。文侯曰:“乐羊以我故,食其子之肉。”堵师赞曰:“其子且食之,其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注释
①乐羊:中山国人。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