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19155800000064

第64章 做领导就得会说话——每天学点领导者的说话艺术(3)

庄重的语言风格不适合于一般的说话,否则就有一种凝重的不和谐感觉。平时的说话要有平实的风格,它是占主导地位的,是基本的格调。平实的语言风格,会创造一种相当平和愉快的说话氛围,给人一种和谐亲切的感受。尤其是身份、地位比听话者高的说话者,一定要平实,即平易近人、谦虚、朴实。这样,谈话才会在和谐气氛中进行下去。

平实的语言,可以称之为天然语言,它是不加雕琢,不作刻意修饰的。没有太多的定语修饰成分,没有太多的修辞加以描绘,如同绘画中的素描、速写。简明扼要地三言两语,就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平实的话语往往能表达出很深刻的思想,它如同明快的河流,没有矫揉造作之嫌,无故弄玄虚,装腔作势之疑。

平实的语言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简单明了,朴素明快。英国大戏剧学家莎士比亚说:“简语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装饰。”真正达到平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不间断地提炼语言,而且要不断地说下去。平实的语言是语言风格的主调。

五、委婉

委婉法是运用迂回曲折的语言含蓄地表达本意的方法。说话者本想说些与本意相关或相反的话语,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这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缓冲”方法,尽管这仅仅“只是一种治标剂”(杰弗里·利奇语),但它能使本来也许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或观众)在比较舒适的氛围中领悟本意。

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林肯一直以具有视觉效果的辞句来说话,当他对每天送到白宫办公桌上那些冗长、复杂的官式报告感到厌倦时,他提出了反对意见,但他不会以那种平谈的辞句来表示反对,而是以一种几乎不可能被人遗忘的图画式字句说出:“当我派一个人出去买马时,我并不希望这个人告诉我这匹马的尾巴有多少根。我只希望知道它的特点何在。”

领导日常讲话的误区

一个领导者的说话能力,常常被当作考察领导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领导者中肯有力的言辞,会迫使对方作出让步,或取得共识,以利于达成协议;领导者慷慨陈词,会促成外引内联,振兴一方经济;领导说话得体,言之有物,会使权威自立,上下一心。卓越的口才,是每一位立场求进的领导者成功人生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很难想象,一个口才欠佳的领导,如何在现今的工作环境中支撑局面,稳步攀升,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我会说话吗?”这是一个看似十分简单实则常常困扰领导的问题。下面是领导日常讲话常见的误区,可以作为参考。

不懂装懂

如果凡事都一无所知,心里便容易产生唯恐落于人后的压迫感,这也是人们常见的心态。在绝不服输或“输人不输阵”的好胜心作祟下,一些一知半解的领导处处装腔作势不懂装懂,以此来保全自己的面子。

这样的领导并非是直率,就连单纯的事他都要咬文嚼字地卖弄一番,看起来好像是很精于大道理,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说穿了只是由于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所产生的虚荣心在作祟。

但在生活中,有些人乍看之下很平凡且没有可贵之处。而经过认真的交谈之后,就能够很直接地被其内心的思想所感染,这种人待人往往坦诚直率,所使用的词汇也往往简单明了。朋友关系必须建立在真诚之上,花哨不实的言论只适合逢场作戏,领导与周围的人是靠互相感动、吸引,而不是硬性地逼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为了强硬地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卖弄一些偏僻冷门的词汇,来表现自己的水平高人一等,这在对方看来,只觉得和你格格不入而无法接受你。

不难看出,愈是爱表现的人,愈是无法精通每件事。领导与下属应该是互相地取长补短,别人比自己专精的地方就不耻下问,即使是自己很专精的事,也要以很谦虚的态度来展现实力,这样才能说服他人。

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信息时代,每个人所吸收的知识都不可能包含万事万物。若没有虚心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凡事都自以为是的人,必然得不到大家的尊敬。

因为不论是不懂装懂或是真的无知,都同样有损交际范围的扩展。

有位不具规模的小杂志社社长N先生,不管是什么场合他总喜欢装腔作势,故意地降低自己的声调来表现庄重的样子。不但如此,他也总是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这种姿态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做自我宣传。

然而不论他再怎么装腔作势,夹着再多的暗示性话语或英语来发表高见,还是得不到他人的认同。而这位仁兄所出版的杂志或周刊,也永远上不了台面。

他所出版的刊物,总是被人批评为现学现卖、肤浅的杂学之流,这是因为他对任何事都喜欢来评判。当他一开口说话,旁边的人就说:“天啊!又要开始了。”然后便咬着牙,万分痛苦地忍着。这和说大话、吹牛并无不同。自己本来没有高人一等的智慧,却装出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样子,会让人看作是虚张声势的伪君子。

在社交关系中最令人敬而远之的,就是这种总是不懂装懂的人。

承认自己也有不知道的事并不丢人,为了要自抬身价而不懂装懂,一旦被对方看穿,反而会令对方产生不信任感而不愿与你交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不可能每件事都很精通。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切忌不懂装懂。

照本宣科

宋朝释道原在《景德传灯录》有载:“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为无智能故’。”古有“鹦鹉学舌”的典故,其中学舌的原意是模仿别人说话。鹦鹉嘴比喻的是自己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跟着别人也说什么。就像鹦鹉学人说话那样,人云亦云,照本宣科。

身为一个领导,在听候上级用语言安排任何任务时,你先是听他耳提面命,接着照本宣科地向下属传达他的指令,无奈你根本没有领悟他所言的精神实质,结果鬼使神差地把好端端的话给传拧了。还有的领导经常拿着别人撰好的讲稿,几乎不做任何准备,就在起身发言时读起来。但是,照本宣科会严重损伤演讲人的信誉,原因有三:

一、照本宣科无法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事先拟好的讲稿与即席演讲确有不同。后者当然更可信、更有趣味、更显真诚。念讲稿很难做到像平常说话一样。念讲稿时,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几无目光交流,少见手势,也缺乏面部表情,声音单调。最终,演讲者与听众建立不起密切关系来。他们可能会不满意而归(“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我自己看!”),心中对演讲者的可信度和诚意顿生疑窦。

二、照本宣科就不能随心所欲

凭借讲稿或细致有加的提纲,常常限制你的灵活变通能力。如果遇到突发意外,就会受害不浅。例如,如果你正参加小组讨论,轮到你发言,时间已所剩无几。这最后一刻再做变通实属不易。一旦现场提问打断或话题岔开,念稿者通常很难再整回思路,接着原来的话题讲下去。

三、你的信誉可能会受到损害

不管演讲的本意如何,听众总是眼见为实。对着听众念讲稿,很可能令他们感到失望。他们会意识到,你没有下工夫准备。如此一来,你的信誉可能会受到损害,你要传达的信息就会化为乌有,你的演讲也就毫无效果可言。

成功交流的基石是对演讲内容进行组织。如果你的演讲组织得井然有序,就能畅所欲言,尽情发挥,其他方面也会水到渠成。

信口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