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19155800000050

第50章 运筹定计,精心决策——每天学点领导者的攻关能力(1)

迅速做出一个正确决定往往关乎企业生死。

——杰克·韦尔奇

审时度势:成功决策的核心

通俗地讲,决策就是出主意、想办法,做决定的活动过程。美国学者马文曾经在部分高中层领导者中做过如下调查:“你认为每天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你每天在哪些方面花费的时间最多?”“你在履行职责时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结果90%以上的答案都是决策,简单而有效的决策技巧被看作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21世纪,社会生活领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奇变化,都在为急欲改变自己现存生活状况的各界人士提供着各种机遇:一方面是一步登天的飙升良机,另一方面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似的无奈陷阱。对于汲汲求取功名的进取人士和无时无刻不求发展壮大的公司、企业,如何作出成功决策,规避错误决策,已是众多领导日思于心而夜虑于梦的挥之不去的“重大主题”。

古今中外历史上都不乏靠举措适时而获巨大成功和胜利的事例,同样,因坐失良机而丢掉大好局面,甚至国破身亡的事例也不胜枚举。历史上的教训和经验说明领导者不可不三思而后行。

冯景禧1922年出生于广州市一个商人家庭,他没有读完中学,16岁到香港卑利船厂学生意,随后又在广州、香港当过货币兑换店的跑腿,还与人合作经营酒楼,从事外汇和黄金买卖。1948年,他从香港运鱼苗往台湾销售,鱼苗在运输途中死掉;他在台湾买了一批香蕉运回香港,船在从台湾往香港途中遇上了风暴,被风吹离了原定航向,大部分香蕉烂掉。一次次的失败使冯景禧冷静了下来,他把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对问题的思考,而不是一味的贸然前进。机会终于来了。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侵略朝鲜,中国和美国在朝鲜拉开了战线。美国对中国实行了战略物资的“禁运”,像汽油、橡胶轮胎、机器零件等都划入了禁运范围,冯景禧巧妙地利用了时局,把这些物资通过澳门的商人向中国大陆出售,获得了厚利。50年代到60年代,香港房地产蓬勃发展,冯景禧与友人开办了新鸿基地产公司,成为香港规模较大的一家地产公司。1967年,香港社会异常动乱之后冯氏曾想移居加拿大,但到加拿大去了一次之后,他又回到了香港,在香港开始了他的第二次飞跃。1969年,冯景禧创办了新鸿基证券公司。同年在新成立的远东股票交易所得到了一个席位,这个席位使新鸿基证券公司的股票能够上市交易。冯景禧还广泛吸收存款,代理客户财务,投资、买卖证券、外汇和黄金,在其他股票经纪公司集中力量为大客户服务的时候,新鸿基证券公司却着力于为小户、散户等效劳,为他们买卖股票,集中了小户、散户的资金,使新鸿基证券公司成为香港股票市场一支举足轻重的足以左右股票价格的力量,业务日益兴旺。80年代后期,这家创业时只有几名职工的经纪行,一跃而为上千职工的大公司。现在,新鸿基与美国、法国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伦敦、马尼拉、纽约、北京开设了办事处。

冯景禧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小学徒成长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经济强人,绝对不可能说是巧合而只能说是抓住了机遇。早年的冯景禧历尽挫折,一次次的失败给他注射了一剂“清醒针”,使他由一个单纯的商人转变成为一个冷静的思考者,他从钱与钱的交易中退了出来,作为一个旁观者,冷静地思考时局,为自己的下一步制定方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失败教会了冯景禧如何去面对风险,如何思考问题。

当然,把握时机只是事物发展的外因,要实现成功还得要实现内外结合,一个正确的经营方式才是实现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冯景禧不是另辟蹊径,对散户和小户开展业务,而只是一味地对大户开展业务,我们可以想象,他可能陷入恶性竞争而难以自拔,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在把握时机时,重点还要实现经营方式的突破,包子不光要皮好看。

果断决策:办法总能跑在问题的前面

现代企业要求决策具有一定的效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决策时的犹豫不决,有意或无意的拖延常会降低决策的效率。在犹豫不决时,领导人首先要找出拖延的主要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着手改进。

《金刚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那么多人没有获得成功,就是因为有他们有犹豫不决的个性,遇到什么事都畏首畏尾,踌躇而不敢前,以至于错过了很多机会。

一个想做大事的人,必须要具有果断的勇气。领导者带领团队如同将军带兵打仗,在一场你死我活的两军对阵战争中,主将只有精通战术,果断坚毅,才能沉着应战,凯旋而归。

在一个懦夫和犹豫不决者的眼里,任何事情看上去都是不可能会成功的。决策方式对一个领导者成败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当机立断。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麻绳打开。

这时,亚历山大率军侵入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跟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果断的剑砍绳结,说明他舍取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正是因为他果断的行动,打破了传统,所以才能成为一个成功者,果断的处理事情,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自古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领导者做事要当机立断,不可太过于贪图眼前的一时的得失,世间的机会往往都是稍纵即逝。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如果看准了方向,就要当机立断,不可太贪图眼前。

有一个沿街流浪的乞丐,坐在那每天总在想,如果我手里头有1000元钱就好了。一天,这个乞丐无意中发现了一只跑丢的小狗,这条小狗很可爱,乞丐看了一下,发现四周没人,便把狗抱回了他的住处拴了起来。

这只狗的主人恰恰是本市出了名的大富翁。丢狗后这位富翁十分的着急,因为这只狗与其它的狗不一样,这条狗是一只纯正的进口名犬。于是他就以各种方式发出寻狗启事:拾到者请速还,即付酬金2万元。

第二天,乞丐在沿街行乞时,看到这则启事,便迫不及待地抱着小狗准备去领那两万元酬金,可当他匆匆忙忙地抱着狗路过贴启事处时,发现启事上的酬金已经变成了3万元。原来,大富翁寻不着狗,把酬金提高到了3万元。乞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向前走的脚步突然间停了下来,想了想又转身将狗抱回来又拴了起来。第三天,酬金果然又涨了,第四天又涨了……

直到第七天,酬金涨到了让市民都感到惊讶的数字时,乞丐这才想起跑回去抱狗,而这只小狗却已经饿死了。最终,乞丐还是乞丐,还是沿街乞讨。

作为一名领导者,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变化和节奏都相对要快得多的IT行业,就更是如此。当我们面对一些难以取舍的问题时,慎重考虑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因此而犹豫不决。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才智是有限的,犹豫徘徊、患得患失,那么最后的结果将是浪费掉那应该属于自己的机遇与成功。

当然,凡一切事情,谋而后定,应该要多做思考,思前顾后,所谓“谋定而后动”;但是,过多的犹豫,往往坐失良机,亦是败事之有余也,实在应该引以为鉴。所以我们要果断地做出决定,就应该把果断与机智相应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对于一个团队领导者来说,不仅在如何正确决策时要表现的果断,而且还要在发现决策失误时,也必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加以纠正,不能一味的听之任之,遗留后患。

巨人大厦在施工及融资方面出现问题时,巨人集团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把巨人大厦的工程独立开来,而是抽用生物工程的资金维持大厦工程,才使得巨人大厦最后陷入困境。因此,“丢卒保车”是企业在处理错误决策时的上策。只有丢掉一方面,在另一方面才会有所收获,所以我们在遇事时,一定要做出正确的取舍,当机立断地去解决一些事。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犹豫不决是以无知为基础的。”这正是因为一些人对事物、对工作的处理方式,总是缺乏果断、敏捷地分析与判断。某些人因为对工作缺乏全局地理解和判断,不能审时度势,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才会显得没有效率。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犹豫不决是效率的敌人。更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障碍。我们不是常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患得患失之后你会发现机会已经溜走了,那么。就算是埋怨、后悔、懊恼也是没有用的。一个有勇气、有智慧、有胆略的人是不会犹豫不决的,因为他们懂得把握机会、速战速决,在关键时候会当机立断。

三国时期的袁绍集团,其实力在诸雄中首屈一指,被公认为最有希望问鼎天下。袁绍麾下,谋士如云,战将如林。但是由于袁绍的“多谋少决”,官渡一战,却败于曹操之手。“多谋少决”,是缺乏判断力的表现,这对一个统帅或决策人物来说,是致命的弱点。

袁绍手下谋士如云,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一到决策时,众谋士各抒己见,袁绍就失去了主心骨,不知取舍,优柔寡断。

刘备是当时袁绍潜在的竞争对手之一。白马之战中,袁绍听说有位赤脸长须使大刀的勇将(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斩了他的大将颜良后,大怒,谋士沮授乘机建议除去刘备。此时袁绍指着刘备说:“汝弟斩吾大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说着就要将刘备拉出去斩首。刘备从容地说:“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察之?”袁绍听后,马上改变了主意,反而责怪沮授:“误听汝言,险杀好人。”遂仍请玄德上帐坐,议报颜良之仇。接着,关羽又杀了袁绍的大将文丑,谋士郭图、审配入见袁绍说:“今番又是关某杀了文丑,刘备佯推不知。”袁绍听后大骂:“大耳贼!焉敢如此!”命令将刘备拿下斩首。刘备又辩解道:“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毫无主见的袁绍听见,竟反过来责备郭图、审配等人“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袁绍两次欲杀刘备,而刘备都化险为夷,从中可看出刘备的机敏,更可反映袁绍出尔反尔、多谋少决、谋而不断的性格特征。

“多谋少决”,使袁绍失去战机。在官渡之战的相持阶段,许攸曾向袁绍献计:“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令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机会,两路击之。”但袁绍却顾虑曹操诡计多端,拒绝了许攸的建议,在最关键时刻贻误了战机。倘若袁绍能够当机立断,抓住有利战机,及时采纳许攸的建议,那么其结果很可能如曹操所说:“若袁绍用子远言,吾事败矣。”可见,当断不断,看起来似乎稳妥,实际却潜伏了更大危险。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多天赐良机,稍纵即逝。作为决策者,就要善于抓住这些良机,充分利用这些良机。

如何抓住良机呢?这就需要决策者具有果断的素质。所谓果断,是指把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迅速明确地表达出来。果断,说明了决策者的思想高度集中,是他敏锐反应力的体现,他对信息的吸收和消化,对经验的综合和应用,对未来的估计和推测,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要达到这一点,作为决策者就必须对事件有迅速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有敢于对事件的过程和后果负责的精神和能力。顾虑重重,怕这怕那,畏畏缩缩,“一看,二慢,三通过”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决策者。因为在看和慢的过程中,情况在变化;在等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风险。

决策修炼:成功的决策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业巨头肯·埃佛森说过:“从哈佛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可以说是不错的了,可是他们所作的决策有40%都是错误的。最糟糕的领导者作出的决断则有60%是错误的。”在埃佛森看来,最好的和最糟的之间只有20%的差距。即使经常出现差错,也不能因此就惧怕作出任何决策。埃佛森认为,“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作出种种决策。不作决策,也就无所谓管理。管理人员应该建立起一种强烈的自尊心,积极地敦促自己少犯错误。”

领导者决策能力的高下,深刻影响着团队的成败。正确的选择越多,企业就能走得越远;而一旦在重大抉择面前行差踏错,企团队就可能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

古人云:“将之道,谋为首”。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领导的主要职责在于决策。决策是行动的方向和依据。一个人的活动没有决策他就将无所适从,一个组织没有决策,众人就会失去统一的思想和意志,组织就不成其为组织。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外交等活动,小到家庭和个人的生活,都存在决策问题。

领导的职能是多方面的。而在领导者诸多的职能中,决策的职能居于首要和核心地位。这是因为,领导者其他职能的行使,都要围绕着决策目标的实现。不制定决策,其他职能的行使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任何领导都是人们有目标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决策是它的起点。就是说,一切领导活动,都必须首先解决打算干什么、怎么干和怎样组织干的问题。而所有这些都要通过决策来解决。决策一旦制定出来,一切领导活动都要围绕决策的实施而展开。

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做出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决策决定并制约着领导过程的一切活动,决定并制约着整个领导过程的最主要的内容、组织和方法。所以,领导决策,决定着领导活动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决定着领导活动的全过程,是整个领导的核心。它决定领导活动的目标——决策目标一旦确定,一切领导活动就要遵照决策目标而协调动作;它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决策正确,工作顺利,事业发展;决策错误,一错百错,事业受挫。

成功的决策每天都在上演,尽管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领导手里。虽然决策内容不一样、决策环境不一样,但这些决策不是无章可循的,而是有一些固定的程序和章式的。如美国的赫伯特·西蒙认为:“成功的决策包括四个主要方面:即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在诸行动方案中作出抉择、对已进行的抉择进行评价。”

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