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中国当代武术之传承与使命
19152400000021

第21章 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对策(3)

传统武术的发展与中国传统封闭的自然经济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之中,这种自然经济的形态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使人们的思想状态趋于保守,在不同地区流行的拳种,又由于经济的原因而使其相对独立的发展成为可能。而开放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属性。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与世界的交流与信息传递日益发达,宗法及其武术门派的封闭习俗根基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正在被迅速摧毁。武术门派是一个封闭文化环境的产物,那么这个环境一旦开放,类似的产物便会逐渐消失。乔晓光先生有云:“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当经济迅猛发展到每个地域后,相应而来的是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发生急剧消亡和流变。”近代以来,由于我国在科技、经济等多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一直在学习西方文明。奥林匹克运动在推动世界各国开展民族的体育运动时,也充当了向全球传播和普及西方体育文化的角色,以期造就一个以西方体育为主的大同世界。对武术的继承,我们采取了削足适履的方法,大力发展了符合西方思维方式的竞技武术,对于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放任自流。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也开始发生变化,练习武术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手段,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但是由于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发展,简单、清晰、快速的体育运动模式已逐渐成主流趋势。而传统武术很难符合现代人的快节奏需求,这也正是传统武术在现代体育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

(二)武术竞赛规则不完善

竞赛规则是比赛的保证,是运动技术发展的导向,也是衡量运动技术水平的一根杠杆。近20多年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协会、各地方政府及武术协会举行过多种类型的武术比赛,由于中国武术之庞杂的特性,多以观摩赛、邀请赛、交流赛为主。目前为止,针对传统武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个标准的评分规则,竞赛仍在沿用2003年以前的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包括近年来举行的全国传统武术竞赛、世界传统武术节等赛事中还是使用竞技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这势必使传统武术为了迎合竞技武术规则而失去原有的技术风格,而只有作为传统武术项目之一的“功力大赛”现已有了自己较为完备的竞赛规则。因此,随着传统武术竞赛的发展,为了更公正地进行比赛评分,传统武术必须结合中国文化、民族体育特点,各个拳种的演练风格以及发力要求、进行合理、科学地制定自身的竞赛规则,特别是传统武术的套路与搏斗的竞赛规则有待于完善、创新与发展。

(三)学校传统武术教育发展滞后

学校体育是一切体育教育的基础,是弘扬传统武术的重要渠道。早在民国时期,传统武术的普及与发展就纳入我国各级各类的学校中,但现在传统武术在学校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学校武术作为武术存活和发展的重要传递方式和场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今天的学校武术正在被形式化的事实所困惑,有教学大纲、有教学内容、有教学计划,但无人教、无兴趣学,强化的武术教学指导纲要和弱化的武术教学实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前学校教育对传统武术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大力发展西方体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入侵,西方的体育文化被我们毫无保留地吸收了过来,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都以开设西方体育项目为时尚,中国的传统武术课门庭冷落;其次,武术教师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知之甚少。由于缺乏对武术内涵的文化解析,武术教师的技艺传授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对传统武术的淡漠,从而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西方体育,倡导个性自由,崇尚个人竞争;再次,重竞技轻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缘由,国家把发展武术的重心放在了竞技武术上,从政策等各方面都给了竞技武术良好的发展空间,使竞技武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不仅各省市以及大部分体育院校都建立了竞技武术专业队,还成为了全运会、亚运会正式的比赛项目,而传统武术基本上处于自行发展状态,步履维艰。这样的环境导致了学校功利性地片面发展竞技武术教育而忽视了传统武术教育。最后,部分学校甚至取消武术课。1956年教育部把传统武术作为我国的国术列为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并规定了每学期武术的课时数,小学6学时,中学8学时,在1957年体育院系把武术列入六个必修课程之一,至此,武术教学成为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内容。但是现实是,当前一些中学取消了武术课,不少学校中武术课名存实亡,一些专门培养武术教学人才的高校连武术专选课也因为选课人数不够而取消其课程。正如北京体育大学徐伟军教授所说:“传统武术在中国大学里已经奄奄一息,为了进奥运会而对武术进行了表演性质改造,使武术越来越像体操、跳水,却让武术丧失了技击类运动的本我属性,也让整个武术教学陷入了重演练、轻实用的怪圈。”

(四)民间武馆以发展竞技武术为目标,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20世纪80年代以后,民间武术馆校在全国大量涌现,据统计,现在全国的武术馆校达13000多所。但这些民间武术馆校发展水平不一,最大的武术馆校学生人数超过万人,前去习武者络绎不绝,看起来习武的人多了,传统武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经过调查部分民间武术馆校发现,现实情况并不理想:一是因为在这些武术馆校教练当中,尽管不乏武术高手,但多数教练的文化素质较低,教学中只教其法不教其理的现象存在,不利于传统武术的继承,也谈不上什么发展;二是有的习武者的动机不是继承传统武术,而是为了强身健体或为了以后谋出路。另外,目前的中国官方武术比赛主要有长拳、南拳、太极拳和刀、枪、剑、棍等7个项目,而根据我们的武术发展史看,中国历史上的拳法有至少几百种,各种兵器就更是超过千种。光是“十八般兵器”的说法就有近10种。刀、枪、剑、棍、斧、钥、钩、叉、锁、鞭、架、棒、剪、锤、挝、拐子、流星等兵器曾经演绎过多少动人心魄的武林传奇。可是今天,我们的武术馆校虽然有13000多所,但是很多馆校宣扬的依然是院校武术和官方竞技武术,以能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和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作为招生的砝码,传统的武术居然在民间的大量的武术馆校中也逐渐靠边站了。

(五)传统武术在商业化的过程中逐渐变味

随着改革浪潮,传统武术也已进入市场流通。由于我国的传统武术在健身、养生等方面的功能更优于当今世界的“主流”体育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传统武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理应具有一定的市场。一些有习武经历但又没有造诣的人,不惜重金寻找武术名师、大师,拜其为师,使之成为某某大师的入室弟子,其目的不是为了在传统武术技艺上有所建树,而是打着某某武术大师弟子、某某门派的几世传人的旗号,到处开馆、办班、办公司等,以求招到更多的学员,达到创造更多经济利益的目的。这些人打着武术名人弟子、传人的幌子,其本身并没有学到很高的技艺,而在社会上传播传统武术,有损传统武术优秀传统的形象。另外,一些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武术传承人,通过国家的一系列保护政策和宣传,提高了其知名度,从而开发并经营着传统武术市场,成立了多种类型的传统武术公司,从此传统武术成为了付费既得的批发商品。同时在市场经济中的商业利益驱动下,这些“名人”忙于经营自己的武术公司,对自身的传统武术技艺难以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了,这无疑对传统武术技艺的提高与传承是不利的。

三、传统武术发展的文化因素

(一)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思想制约了传统武术的发展

“武术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与我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宗教、中医、戏剧等有千丝万缕、交融互渗的密切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它吸取其他文化精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由于过去武术文化的研究工作较落后于对技艺传承的研究,使得武术文化中的一些消极的因素制约着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

首先,传统武术长期在“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登记关系”中流传,“秘而不传”,“不传外姓人”,即便是有血缘关系也还是“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其次是“不磕头拜师不予真传”的师徒传承方式扎根其中。受封建社会保守思想的影响,各拳种门派都有很严格的门规教条,如严禁本门派弟子学习他派武艺;有的拳种只在家族之间传承等等。所以一般人学习传统武术是相当不容易的,有些老拳师不肯轻易将传统武术技艺传授于他人,再加上师傅“留一手”的现象,这就使一些拳种的继承范围越来越小,导致相当一部分优秀传统武术失传,出现了“人去艺绝”的危险境地。虽然,在当今商品社会开放思想的影响下,一些老拳师用自身的传统武术技艺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意思就是习武者花一定数目的价钱学一招或者几个招数。这种等价交换的现象看似传统武术的传承渠道更开放了,只要愿意花钱,一般人都能学到传统武术的精华,其实这无形中更加固了保守的思想,若没有相应的物质价值就不传授一定的技艺,利用自身的传统武术技艺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下显得更狭隘、保守了。所以,在社会科学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保守的思想、严格的门规教条和守旧的传承方式严重地阻碍了传统武术的发展。

(二)西方文化的侵袭使传统武术失去了社会主流地位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的世纪。随着西方文化的侵袭,传统武术已逐渐失去了社会的主流地位,处于边缘地带。

今天,当我们在享受异域体育文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的同时,却忽视了民族体育文化被人为压制、忽视的现实。随着高尔夫球、网球、跆拳道、空手道、剑道等外来体育项目在中国的风靡,许多中国人几乎忘记了,中国还有自己的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外来的跆拳道和空手道、剑道等项目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简单易学的形式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追随。特别是跆拳道,在短短几年时间就风靡了中国各大城市,成为一种青少年竞相追求的‘时尚’运动,号称‘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汗颜不已”。西方的体育运动项目大量涌入,占据着学校和社会的主要阵地,对中国传统武术在社会上的开展形成一定的冲击,不断融化着练习传统武术的人群,使以传统武术作为健身锻炼内容的人数逐渐减少。通过调查:在晨练的人群中,中青年人绝大部分选择球类、登山、健美操、跳舞等健身项目,只有一些老年人选择打太极拳;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打篮球、踢足球的人随处可见,而练武术的人寥寥无几。

西方文化的侵蚀除了表现在对传统武术的蚕食、排挤,还体现在对传统武术的异化上。传统武术不断地受到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已经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内涵。西方体育思想在不断地张扬过程中,不断撕裂着我们民族体育的传统思想,改变着从传承方式、训练方式和方法,到武术文化理念的更新。“一个世纪以来,由于西方教育、科学、体育思想的影响,从20世纪初武术就被‘改良和创新、异化’所鞭策,就被‘游戏化、简单化、规范化’的西方体育原则所控制。回眸一个世纪的武术发展,武术文化中那些赖以生存的‘感悟、修身、自娱’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被逐渐地舍弃,带之而来的是‘锦标和利益’”。追求名利、财富和生活享受成了许多武术人的追求目标,武术中人格的修养、人生境界的提升等至高境界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同时,在追求竞技的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武术逐渐走向竞技化的道路,甚至出现了竞技武术逐渐代替传统武术的境地,当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内容全部是竞技武术,很多中小学生根本不知传统武术为何物,严重制约了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三)当代休闲文化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