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老板沉思录
19144300000047

第47章 运筹帷幄,成败于已(1)

李嘉诚语录:

1.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你千万别伤害别人的尊严,尊严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任何的伤害。

2.如果你认为毅力是每分每秒的“艰苦忍耐”式的奋斗,这是很不足的心理状态,毅力是一种心态,不是一种生活。

3.思索是上天恩赐人类捍卫命运的盾牌,很多人总是把不当的自我管理与交恶运混为一谈,这是很消极无奈何的,在某一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

4.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更刻苦的准备?当我们梦想成为领袖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服务于人的谦恭?我们常常只希望改变别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吗?当我们每天都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知道该怎样自我反省吗?

5.我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如果这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

6.以外国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国人的管理哲学,以及保存员工的干劲及热忱,无往而不利。

7.如果10%的利润是合理的,11%的利润是可以的,那我只拿9%。

8.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才能让生意来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结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9.眼睛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

10.我每天晚上都睡得很好,因为在名方面,我行事谨慎,别人不容易破坏我的名誉,利方面,全部从正道而来。

李嘉诚简介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书香世家。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一年后香港沦陷,祸不单行。1943年,其父李云经病逝。家徒四壁,室无余财。一家人生活窘迫。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他被迫放弃学业到一家茶楼工作。后来进过舅舅的钟表业。又跳去做推销员,工作勤奋。做事有法。1950年,白手起家创办长江塑胶厂。1957年,创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1958年,李嘉诚在北角购入一幅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1972年,长江实业在香港成功上市。1979年,长江实业收购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成为第一个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从此积极投身公益事业。1981年,创办汕头大学。1985年,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1999年,在《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中名列第十,成为世界华人首富。作为世界华人中最杰出的商人,他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创造了一套具有丰富内涵的做人之道、经商之术。

李嘉诚,这名被誉为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穷小子”,经营着世界最大的港口,垄断着面向内地的输电线,可谓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他从制造业到地产业、再到港口业、电信业,随后又进入零售业、互联网行业。尽管他在每一个行业都属于后来者,但他总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和前人,最终成为每一个行业中的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统领的和记黄埔集团,被美国《商业刊》、《财富》杂志誉为“全球最赚钱的企业”。这就是李嘉诚,叱咤商海半个多世纪的“全球最佳企业家”。

有人说,李嘉诚的成功是时运所致。的确,时代给了他很多机会。但同时代的人中不知有多少塑胶大腕、地产大王。可时至今日,大浪淘沙,不知有多少人在浩浩荡荡的商业大潮中倾家荡产、一无所有。李嘉诚不仅能够站稳脚跟。而且鹤立群雄,创业58年无亏损。演绎“超人传奇”。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李嘉诚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诚如李嘉诚在一次与学生的谈话中讲到:“我本身是一个很进取的人。从我从事行业之多便可以看得到。不过,我看重的是进取中不忘稳健,原因是有不少人把积蓄投资于我们公司,我们要对他们负责任,故在策略上讲求稳健。但并非不进取。相反在进攻时我们要考虑风险及公司的负担。我在28个国家都有业务,可见我的进取心。在过去一年,我奉行的原则是保持现金储备多于负债,可以起到平衡作用。”

★第一节:双向沟通,互动管理

管理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也是一项困难的工作,沟通更是管理过程中十分艰巨的任务。沟通在企业中就如人的血脉,企业的正常运行需要这股血脉汩汩的流动。沟通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沟通,它在里面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

李嘉诚认为,良好的沟通管理可以让领导与下属同心协力,大家都能够言行一致,创造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与营业绩效。反之,沟通不良的企业,往往内部信息混乱、员工士气低落,并进一步影响公司的整体表现和绩效。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知道,创造一个开放、合作、信任,重视与全体员工分享信息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留住杰出的员工,还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员工加入。

我们大家可能都看到过这样的的情景:公司在开会,老板一个人在台上喋喋不休地说,下面的人只是看着文件或面无表情,甚至打着瞌睡。老板一征询意见,大家就纷纷点头同意,其实老板问的什么问题大家根本就不清楚;换句话说员工也只能点头,因为他们没有开口的机会。管理者的行为就是员工最好的示范,而且一个人运用时间的方式,代表做事情的优先级,可以看出这个人重视或轻视什么事情。如果领导者愿意放下架子沟通,多花一点时间沟通,一定可以带给其他经理人深刻的启发,让大家知道沟通是公司里面最重要的事情。

李嘉诚是一个善于沟通的人,他认为在团队中,要和别人有效地沟通必须要懂得倾听。李嘉诚经常会讲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森林中一棵树倒了下来,那儿不会有人听到,那么能说它发出声响了吗?”借用这个道理,李嘉诚反问:“在一个团队里,如果你说话时没人听,那么能说你进行沟通了吗?”

每个人的生长背景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家庭、种族、文化、信仰、时代的人,各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当管理者以为自己说得很清楚的时候,可能员工根本没有听进去,或是理解上有偏差,使得沟通更为困难和复杂。沟通不良会给企业带来许多无法避免的问题,向心力不够使得效率下降,品质与服务不佳使得成本增加。有些管理者在沟通方面力不从心时,就随便找个理由为自己辩解,把问题大事化小,说沟通不过是“小事一桩”,或者“员工都不懂得我的心”。员工没有天生的义务要懂老板的心——这样一来只会加深双方的歧见与误会。

曾经做过李嘉诚秘书的洪小莲后来回忆说:“如果当年我的老板不是李先生,就没有今日的我。”那时的洪小莲,当秘书久了,没什么消遣又觉得乏味,就用午饭时间来看报纸娱乐八卦。有一次李嘉诚刚好走过看到,专门跟她聊了起来:“看这些东西,没有益处的。”她随便应付了几句,当时想:“关你什么事。我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此后,李嘉诚一有空闲时间就跟洪小莲聊天,交换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李嘉诚鼓励她利用空余时间多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洪小莲也慢慢转变了开始时的抵触心理,心想李嘉诚的话不无道理,于是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后来她成了长实的董事。在她成为李嘉诚的重臣之后,有感于此,她也鼓励下属进修学习。

可见领导的一言一行都在传达着一种信息,都会深深影响员工的行为。良好的沟通,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可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达成绩效目标。沟通不良会导致生产力、品质与服务不佳,使得综合成本增加。

李嘉诚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企业领导者,对待下属他很少使用纯粹命令的方式进行管理,而是常常以探讨的语气来商量。在每次开会前,他都会多接触、了解有关事务,而且在开会前,他会仔细研究下属的建议。因为各部门同事各有自己的知识及专长,所以当下属提出有用的建议时,很快便能获得他的接纳。

沟通是管理的灵魂,失去有效的沟通,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将是一纸空文。架设沟通渠道,必须制定有效的沟通制度。学习需要沟通,创新需要沟通,管理需要沟通。很简单,命令是单向的,上对下的,沟通是双向的,可以是上对下,也可以是下对上,或者是平行的。

沟通是互动,管理也是一种互动,在“互动”的理念下管理将有可能获得一种新的视野,促进管理的“核变”,提高管理的效能。互动不是空洞的概念,建立起互动平台仅是互动管理的开始。最重要的是通过平台和员工真正做到互动,把交流得来的信息用于企业实践。

在李嘉诚的管理理念中,传统单向管理的沟通以从上向下传达为主,他认为对于身处深厚封建文化传统背景的中国企业来说,这一点尤其突出。互动管理必须彻底改造单向沟通的模式,架设富有活力的双向沟通渠道,使组织焕发应有的活力。很多企业决策失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决策者放不下架子,听不进不同意见,草率决策。在实施发展战略时。同样因缺少沟通而导致行为缺乏理性,终酿恶果。因此,作为一项制度,互动双向沟通必须贯穿组织发展的始终。

李嘉诚在一次行政会议上,面对下属所提出的建议,在两分钟之内便批准了,他还打趣地说:“全世界没有一个行政人员能那么快取得总裁的批准。”在这种氛围之下,下属在提出意见时全无压力,大家合作得相当愉快。事实证明,李嘉诚的这种有效沟通,互动管理模式,使得下属能够畅所欲言。这样,一些正确的看法就会被李嘉诚所采纳,从而避免了许多错误的决策。

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缺乏沟通,没有互动,可想而知,这企业如人的身体各部位的零件没有相互的磨合,不能正常运转,久而久之便会退化死亡。

李嘉诚在一次给中层领导的演讲中提到:如果在一次互动中,有人提出一些你不同意的意见,你粗鲁地警告别人不要自大,甚至打断对方说话,那么几次之后,所有的人都不会再有勇气对你的意见进行反驳,连正直的人也会冷眼旁观,你变成了孤家寡人。大家发言时都会只看你的态度,所谓的互动成了你的“一言堂”。正确的做法是,你应该告诉那个提出批评的人:“好的,让我们仔细讨论你的意见,首先听听大家的意见,然后我们再进行选择。”

沟通的实现有赖于良好地机制:第一种就是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如月会、座谈会等;第二种就是通过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如面对面单独沟通、电子邮件、小范围聚会等。无论是通过哪种形式沟通,只要让员工说话,并且是发自内心的真话。

老李曾在一家全国知名的企业工作过,任华东地区某营销总部的经理。他说:“我和同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团队精神。我重视他们的感受,并保持与他们沟通,听取他们的观点,让每个人的长处能够充分的发挥。上班时他们叫我张总,下班后他们就叫我张哥。这样的关系让我们的工作效率超越了其它部门。”

向李嘉诚学习平民化沟通,把所有的问题都在萌芽状态处理或完成。相信只要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员工参与进来,由下而上,而不是至上而下,在企业内部形成运行的机制,就可实现真正的管理。让员工把工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就能真正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获得企业更大的发展。

★第二节:海纳百川,厚待人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李嘉诚说:“长江取名基于长江不择细流的道理,因为你要有这样豁达的胸襟,然后你才可以容纳细流——没有小的细流,又怎能成为长江?只有具有这样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会那么骄傲,不会认为自己样样出众,承认其他人的长处,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这便是古人说的“有容乃大”的道理。我之所以选择‘长江’这个名字,就是勉励自己必须有广阔的胸襟。”

李嘉诚认为,企业家用人,首先要有“海纳百川”的容才之量。“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企业家要有广阔的胸怀。企业家有容纳人才的心胸,才能吸引人才,任用人才,否则,人才就会离他而去。古言说得好,此处不容人,自有容人处。企业家应善于任用各方面的“能人”,不能搞“武大郎开店”。企业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手下的人才超过自己的越多,越说明你会培养人、使用人,越能够吸引人才;有众多人才凝聚在你身边,你的事业才会不断发展,成就才会不断扩大。

在亚州金融风暴波及香港的时候,长江实业公司员工的公积金因外放投资受到不少损失。按理,遭遇这样的天灾大家只好自认倒霉。可李嘉诚却动用个人资金将员工的损失如数补上。宁可自己受损,绝不让员工吃半点亏的真情义举,这样的企业老板理当深得人心、深受员工的拥戴。常言道,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之。李嘉诚用个人的损失,换取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员工的尊敬、忠诚和感恩。

大海之所以浩瀚无际,在于能够吸纳百川之水以充实自己。海纳百川,关键在“容”。有“容”的胸怀,才会有“包容”、“宽容”、“容纳”、“吸纳”的实质。有“容”的胸怀,才会成就碧波万顷、烟波浩渺、一望无际、海天一色、惊涛骇浪、波澜壮阔的诗意与豪迈。

李嘉诚说过一句话,看过之后印象很深:“凡事都留有余地,因为人不是神,不免有错处,可以原谅人的地方,就原谅人。”这便是海纳百川的容量。

20世纪70年代初,李嘉诚聘请美国人ErwinLeissner任总经理,之后又聘请美国人PanlLyons为副总经理。这二人是掌握最现代塑胶生产技术的专家。长实公司董事局副主席麦理思是个英国人,更是一名优秀的经济管理专家,长实与香港本地洋行和境外财团打交道,多由麦理思出面。李嘉诚入主和黄洋行后,提升英国人李察信为行政总裁。李察信离职后,李嘉诚又聘用了另一位英国人马世民任董事行政总裁。在和黄、港灯两大老牌英资集团的旗下,李嘉诚留任的各分公司的董事长、行政总裁多达数十人。李嘉诚说:“我并没有想过用雇佣外国人来表现华人的经济实力和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我只是想,集团的利益和工作确确实实需要他们。”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在他的《关爱人》一书中写道:“一个能够从细微处体谅和善待他人的人,一定是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必定有很好的人缘关系,这种人缘关系就是他成功的基石。”李嘉诚说:“不是老板养活员工,而是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公司应该多谢他们才对。”李嘉诚对跟随他多年的有功于长江实业的“旧臣老相”,始终怀有感激、善待、报答之心,以恩、以德相报,真情切切,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