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19140900000004

第4章 参照依赖——独立评判与联合评判

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唯一区别是,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中的小洞。

——奥立佛·斯通

如果你喜欢苹果胜过橘子,喜欢橘子胜过葡萄,那么你不能喜欢葡萄胜过苹果。

这是传统经济学的所做假设之一。

行为经济学则证实,不同参照点(或参照系),会影响人们的选择与判断,这正是前景理论所要阐述的第4个原理。

★同侪悖论

假设你面对这样一个选择:在商品和服务价格相同的情况下,你有两种选择:

A:其他同事一年挣6万元的情况下,你的年收入7万元。

B:其他同事年收入为9万元的情况下,你一年有8万元进账。

卡尼曼的这调查结果出人意料:大部分人选择了前者。

事实上,我们拼命赚钱的动力,多是来自同侪间的嫉妒和攀比。

我们对得与失的判断,是来自比较。

对此,美国作家门肯早有妙论:“只要比你小姨子的丈夫(连襟)一年多赚1000块,你就算是有钱人了。”

传统经济学认为金钱的效用是绝对的,行为经济学则告诉我们,金钱的效用是相对的。这就是财富与幸福之间的悖论。

★参透得与失

到底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

你今年收入20万,该高兴还是失落呢?假如你的奋斗目标是10万,你也许会感到愉快;假如的目标是100万,你会不会有点失落呢?

所谓的损失和获得,一定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卡尼曼称之为“参照依赖”(Reference Dependence)。

周末,阿欢和几个朋友去了一家名叫“月光”的夜店消遣。阿欢是这里的常客,所以里面的经理认识他。今天,经理说要给老朋友阿欢优惠,一打虎牌啤酒,只要收300元。

阿欢心里很高兴,因为平时这里每打虎牌啤酒是360元。

但是阿欢也记得,上次在家门口超市看到过虎牌啤酒,准备买了在家喝。但是阿欢最终没有买,因为这家超市的价格是84元/打,而单位门前的超市是72元/打。

讲这个故事的用意不难明白,我们就不再进行繁琐的论证了——得与失都是比较出来的结果。

传统经济学的偏好理论(Preference theory)假设,人的选择与参照点无关。行为经济学则证实,人们的偏好会受到单独评判、联合评判、交替对比以及语意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参照点(参照系)

参照依赖 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

一般人对一个决策结果的评价,是通过计算该结果相对于某一参照点的变化而完成的。人们看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看最终结果与参照点之间的差额。

前景理论中假定的价值函数:得与失对人所产生的心理价值是不对称的。

一样东西可以说成是“得”,也可以说成是“失”,这取决于参照点的不同。非理性的得失感受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影响。

小结 前景理论4原理:

1.确定效应 处于收益状态时,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

2.反射效应 处于损失状态时,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

3.损失规避 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

4. 参照依赖 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由参照点决定。

★参照值影响风险偏好

综合前景理论的4个原理,可以推论:改变参照值,就能改变人们对得失的判断,从而改变他的风险偏好。让我们接着“吹水”。

假设你买彩票中奖了,税后500万。一家人开始计划如何用这500万进行投资。最后大家把目光落在对两个都需要投资500万的方案上:

A方案:加盟肯德基,五年后肯定盈利200 万。

B方案:开一家海鲜酒楼,有50%的可能性五年盈利300 万,50%的可能五年盈利100 万。

家庭成员大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会选择A方案。只有你对B方案情有独钟,你该怎么说服他们?

你可以通过改变盈利目标(参照值)来改变大家的偏好。

你可以向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证明500万投资某种稳赚不赔的基金(国债),所赚都能超过200万,虽然加盟肯德基比较保险,但回报率还是显得太低。假如这样说得通,你实际上是将盈利目标提高了,比如说250 万,那么方案A就像是少赚了50 万,而B要么刚超过目标50万,要么少赚150 万,这时候两个方案的期望值都是负的。

据前景理论,人在面临损失的预期时,就有赌一把的冲动。这时选择有风险的投资方案B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不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战争、谈判等方面,低标准的目标往往使入谨慎行事,高标准的目标往往使人敢于冒险。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参照值影响人对得失的判断,从而调节他们的的风险偏好。

★交替对比

行为经济学的先驱,已经仙逝的特韦斯基,曾经做过类似这样一个实验。

选出5种微波炉,拿给被试者选购。这些人仔细研究这些产品后,有一半的人比较钟情于其中的两种:一种是三星微波炉,售价110美元,7折出售。另一种是松下A型微波炉,售价180美元,7折出售。

在作出具体选择时,有57%的人选择了三星,另有43%选择了松下A型。

同时,另一组人应要求3选1。包括上面两种产品,以及另外一种松下B型微波炉,售价 200美元,但要9折出售。

松下B型的价格显然不像另外两种那么优惠,但却使偏向松下A型的人显著增加。约有60%的人选择松下A型型,27%的人选择了三星,另外13%选择了松下B型。

特韦斯基解释说,这是“交替对比”的结果。也就是各种选择之间的利弊相比,会使某些选择显得更有吸引力,或是吸引力为之减少。

客观上讲,我们对一样事务的评价不应该受到与这样事务本身无关因索的影响?也不应该受到评估方式的影响,但事实上这却是难以做到的。正所谓“人比人死,货比货扔”。

★中杯效应

某些商品,大份与小份之间成本基本无差别。比如咖啡,大杯与小杯之间的成本差至多不过几毛钱,但是其定价却相差甚远。商家为了促销,常在促销手段上玩点花样。

假设某咖啡馆推出一款咖啡:大杯(20盎司)19元,中杯(16盎司)14元,小杯(12盎司)12元。

理性之选应是“小杯”。除非是对咖啡特别上瘾的人士,小杯咖啡一般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但是,事实上在“大杯”和“小杯”两个参照值的作用下,大部分人认为选择“中杯”是最稳妥的。所以,人们经常选择“中庸之道”而忘记了真实的需求。

我们买饮料或其它消费品的时候,经常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很多人首会在价格比对的刺激下,选择中号商品。我们把这种选择“中庸之道”而忘记了真实的需求的现象称为“中杯效应”。

特韦斯基通过实验证明:

如果A优于B,大家通常会选择A。

但是,如果B碰巧优于C,而且其优点A是没有的,那么许多人就会选择B。

其主要的理由就是与C相比,B的吸引力显著加强了。

★陪衬品只是“药引子”

很多房地产中介,会毫无怨言地带领客户去到处看房,有时时会故意带客户看两间条件一样、价格明显不同的房子。其实,中介心里很清楚,有些路并不是白跑的,那间同样条件,价格贵一些的房子只是个陪衬品,是促使客户签单的“药引子”。

这里再介绍一种“中杯效应”的升级版。比如,某超市卖有四种不同规格的松露牌消毒液。

第一种180毫升,18元。

第二种330毫升,32元。

第三种330毫升,32元。附赠一瓶120毫升的非卖品。

第四种550毫升,52元。

很明显,第三种和第四种相比,净含量是一样的,却便宜了10元钱。第三种和第二种相比价格一致,却多出了120毫升。

消费者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是一种优惠。相信会有很多需要这种消毒液的消费者会选择第三种,第二种和第四种基本不会有什么销量,只是陪衬品。

★厌恶极端

让我们看看另一项相关的实验得出的一个有趣的结论:

心理学家要一组参与实验的人,在两种美能达相机之间做选择,一种是售价1700元的A机型,另一种是售价2300元的B机型。

结果,选择两种机型的人各占一半。

另一组人则必须在3种机型之间作选择,除了上面这两种机型外,加上另一种售价4600元的C机型。

也许您会觉得,除了选C型的人以外,剩下的人选择另外A型和B型的仍然各占一半。

结果,出人意料第二组有很多人改选了价格适中的B机型,比选择最便宜机A型的人多出了一倍。

如果在一批选项中,出现了一个中庸的家伙,一般人比较可能青睐它,而不会选择极端。

行为经济学这种现象称为“厌恶极端”的心理。也就是“中杯效应”。

某厂家推出两款豆浆机,容量、功率相同。

A型:368元 塑料外壳,干豆豆浆,湿豆豆浆和米糊功能。

B型:668元 不锈钢外壳,干豆豆浆,湿豆豆浆和米糊功能。

显然,之是外壳材质不同,价格相差将近一倍,很多消费者宁愿选择塑料外壳的A型。为了推动B型豆浆机的销售,厂家请来了营销策划公司。营销公司建议厂家向市场投放少量的C型豆浆机。

A型:368元 塑料外壳,干豆豆浆,湿豆豆浆和米糊功能。

B型:668元 不锈钢外壳,干豆豆浆,湿豆豆浆和米糊功能。

C型:968元 不锈钢外壳,干豆豆浆,湿豆豆浆和米糊功能,液晶面板。

这个建议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这三个选项里,顾客选B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当然,实际的营销效果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同行的竞争,消费者的营养观念(不锈钢和豆浆是否会产生化学反应)等,这不在本书探讨的范围。

★在星巴克要买小杯咖啡

在北京,星巴克原本有三种规格:大杯、中杯、小杯。

可是,后来菜单上的小杯消失了,只剩下中杯、大杯、和特大杯。

笔者去互联网查了一下,原来是“与国际接轨”了。

在美国,星巴克出售的咖啡都分为三种规格:高杯(12盎司),大杯(16盎司)和超大杯(20盎司)。美国星巴克的菜单上并未列出“小杯”,也很少有顾客知道星巴克还有这种“小杯”的存在。但是,如果你一定要找服务生要“小杯”,就能得到老式的8盎司杯装咖啡。

星巴克的“菜单革命”或许有其难言之隐。

“小杯”曾是星巴克很畅销的一款产品,但小杯赚钱“太少”。小杯卡布其诺的售价比12盎司的高杯少30美分,但浓咖啡的量是一样的,又因为它包含的奶泡较少,味道更为浓烈,不少咖啡迷都喜欢,这也就导致了 “中杯效应”的失效。

★人质危机

假如你是某国总统。

一群暴徒挟持了一所学校的600名师生,向你提出了一系列无理要求,如果不答应就杀害全部人质。

你当然不会答应恐怖分子的要求,因为这可能会招来无尽的要挟。你只能出奇制胜了。

现在有两个备选计划来化解这场危机:

A计划:会有200人获救。

B计划: 会有33%概率所有人都获救,67%概率所有人都被害。

试问, 你会选择哪个方案?

在这个实验中,更多的被试者选择了A计划。这两个方案的“数学期望值”其实是一样的。

★框架效应

接着,让我们再看另外两个人质解救方案:

C计划:600人中会有400人死去。

D计划:33%的概率没有人死亡,67%的概率所有人都会死亡。

这个实验中,更多的被试者选择了D。

这其实只是个文字游戏,把相同的方案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

A和B属于积极描述,C和D属于消极描述。

不同语境下,人们的风险偏好发生了逆转。

当用存活的人数来描述计划时,对于大家来说能救活师生是“收益”,生命如此重要,能存活多少是多少,会因风险厌恶而选择第一条路。

当用死亡来描述同样的事件时,大家就感觉到这是“损失”,谁也不希望眼睁睁地看着400人牺牲,这时人们倾向于风险喜好,从而会接受赌一把的计划。

对此,特韦斯基和卡尼曼提出了“框架”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框架”是由提问题的形式(语意),以及社会风俗、决策者的性格所决定的。不同的提问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辞令表达,固然属于“术”的范畴,但它带给听者心理冲击是明显不同的。

粗略而言,框架效应可称为语意效应,是在处理公共事务的时候,语意效应十分明显。

★延伸阅读

谁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丹尼尔·卡尼曼

阿莫斯·特韦斯基

谁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是凯恩斯?马歇尔?萨缪尔森?还是弗里德曼?

根据文献被引用次数、支持人数,以及对所属专业的影响来说,以上诸公都算不上。

对一个学者的评价,说到底还需“同行公议”,也就是你的研究成果被别人引用的次数。

以此来看,这个荣誉应该授予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此二位的贡献在于发掘人类那些欠缺理性思考和最优化的经济行为。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是老乡,都是美籍犹太人。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又是老校友,两人都曾就读于希伯来大学,同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又是老战友,两人都曾加入以色列国防军服役。最后,两人都移民美国,特韦斯基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任教,卡尼曼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

1997年,特韦斯基因癌症去世,享年仅59岁。曾经从军、并荣获以色列最高英勇奖章的特沃斯基曾表示,他自己在学术上的作为,只是利用科学的方法,探讨了人类所熟知的“广告商和二手车商”的行为关系。这是多么美妙的说法。

2002年,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经济学家弗农. 斯密斯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是经济学奖第一次颁给心理学家,也是第二次颁给完全没修过经济学位的人。另一次给了数学家纳什了,纳什的贡献在于博弈论。

特韦斯基没有得奖,主要因为他在1997年就病逝了,实在是可叹。

从此,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正式走入大众视野里,这门多年来被正统经济学家们讽刺挖苦的学科,开始在顶尖大学比如哈佛开设,成为经济学博士项目的基础课程。

如今,行为经济学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成果直接辐射到各商业分支功能如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