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1913100000028

第28章 感情投资的心理操纵术:情到深处最动人(2)

Linda和Jason是在大学相识并且相恋的一对情侣,不过Jason是学校里的万人169迷,即使两人谈恋爱时也不乏人向他“暗送秋波”,两人为此经常吵架。所以,一毕业,Linda就要求和Jason结婚。虽然Jason觉得等到工作稳定之后再结也不迟,可是出于对Linda心理的体贴便答应了下来。

婚后,Jason本以为Linda自此能够过上安心的生活了。可是,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发展。真正地生活到了一起,他才发现Linda不只整天担心自己有外遇,还对有关自己的大大小小所有事情都要亲自安排:上班穿什么衣服,下班可以去哪里玩,不准跟什么样的人做朋友,晚上不回来必须让身边的人给自己回电话,甚至对方过去的集邮册放在哪里等等都要一一过问。

渐渐地,Jason觉得Linda这样做不是关心自己、爱护自己,而是极度的不信任,甚至不尊重自己。更严重的是,当Jason试着跟Linda就这些事情谈谈的时候,Linda又苦恼地说Jason不爱自己。

最终,完全不堪忍受的Jason果真提出离婚了……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尊重就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应该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尊重蕴含的原理就是没有剥削。真正的爱是让对方的理想自由发展,而不是让对方为自己服务。如果我爱另一个人,我感到与他或与她相处很融洽,但这是与作为她和他自己的她和他,而不是我需要使用的工具。”

由此可见,感情生活中的尊重不仅仅是付出爱,还包括付出信任,也就是相信对方会处理好生活中和感情中他们自认为可以处理好的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用好管家婆法则,避免管家婆心理呢?又要怎样真正地做到相信对方呢?

首先,自己为自己建立安全感。

很多人的安全感不是自己建立的,而是依靠对方的行为建立的。心中越是没有安全感的人,对于另一半的需求就会越大。如果对方没有像他要求的那样去做,他就会觉得对方已经不在乎他了。

这类人在爱情中就好比婴儿一般:不需要说话,只要哭闹父母就会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了;在面对爱人时,他们就会使用责骂、哭闹和处罚对方的方法来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或者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想要摆脱这样的现象就要克制住自己要求对方做事的欲望,要多给对方私人空间,而不是依附于对方,不给对方喘气的机会。

不要将自己所有的思绪都放在对方的身上,自己要建立起自己的好友圈,自己要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逐渐从各方面培养起自信心和内心的安全感。

其次,明白“独立”和“疏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独立是指人们在遇到事情时有足够能力自己处理;而疏远则是指什么事情都不会对你说,但是不代表对方不会向其他人求助。在恋爱和婚姻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独立的人,才能加深彼此的感情。

很多人在恋爱和婚姻生活中认为对方的就是自己的,既然两个人在一起了,就应该共同拥有彼此。很多人都认为婚姻是没有秘密的,结婚之后对方的思想和内心也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夫妻间应该是没有隐私可言的;对于对方的父母、朋友就不用说了,是一定要拉近与他们的关系;就连对方的同事、上司等方面的关系也要加入进去;绝对要清楚地掌握对方所有的关系网,对方的所有事情自己也都要知道。

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对方感觉自己没有任何隐私,私人空间受到了侵犯,这样的情况下对方就会缺少安全感而且很容易导致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样的做法是十分不可行的,这不是在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心,这是在强迫对方放弃自己的私人空间。

这样只会让对方产生一种被管得太严、喘不上气的感觉,因此产生想要逃脱自己伴侣 “管教” 的心理。

如此一来,双方的不安感会进一步加深,一方反感和逃避,另一方则因为对方的逃避而不安,从而更加密切观察对方的一切。最后,双方的关系很有可能变得紧张起来,甚至可能因此而分手或者离婚。

如胶似漆的感情生活只是双方刚刚在一起时的表述,如果让双方一直保持着亲密无间的关系就很容易产生疲倦感。正所谓距离产生美,两个人保持一段距离,这样的感情才会有一些朦朦胧胧的神秘美。

如果两个人的距离太近,彼此的缺点也会变得更为明显,那些缺点好像是被放大了一般,让对方忍受不了,双方会渐渐觉得对方对于自己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

在爱情生活中,那些内心十分空虚、自身的价值需要对方来肯定的人会时时刻刻地希望对方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将自己的需求都放在第一位。

不要在对方不在自己身边时疑神疑鬼,事后还询问对方干什么去了,这样只会让对方感觉你对他抱着不信任的态度,结果只会激怒对方。

所以,我们在恋爱和婚姻中,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既可以给彼此足够的私人空间做自己的事情,又可以让对方更牵挂你,两人的感情自然而然就会加深。

心理学智慧“爱杀”是近年来常出现的词。意思是说,爱有时也会成为杀人凶手。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可以为了孩子付出生命,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话;很多恋人觉得,自己可以为了对方付出一切,为什么对方的心却渐行渐远。其实,我们应该反过来想想:自己所谓“听话”的标准就一定对吗?

因为自己离不开对方,就一定也要对方如此对待你吗?如果你的爱是为了对方过得更好,为什么就不能给对方起码的尊重呢?如果你连对方的自由都要剥夺,又何谈你是在真正地付出和爱呢?

幸福递减定律:

寻找边际幸福的最大化有一对新婚夫妇蜜月过后开始感觉到生活的压力,从前谈恋爱时的甜蜜渐渐被生活中的琐碎代替。妻子因为家中的钱不充裕而开始发愁: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就不能买新的家电,不能买更好吃的东西,不能买新的好看的衣服,等等。

丈夫则是一个很乐观的人,看见妻子每日为这些事情闷闷不乐,便想办法开导她。

有一天,丈夫的一个朋友生病了,他们去医院看望他。那位朋友告诉他们:

“医生说我的病是因为工作过于拼命而导致的。我常常因为想要挣更多的钱而吃饭不规律,睡眠不充足。唉,早知道这样,我就不那么拼命了!”

他们安慰了那个朋友之后回到家,丈夫询问妻子:“要是给你足够的钱让你像那个朋友一样住进医院,你愿不愿意?”妻子想了想,说:“我不愿意!”

又过了几天,丈夫和妻子一起在晚饭后出去散步,路过一幢很漂亮的别墅,里面走出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丈夫问妻子:“要是让你住这样的豪华别墅,但是你得变成和他一样苍老,你愿意吗?”妻子想都没有想就说:“我才不愿意呢!”

几天后,他们住的小城里发生了一起极其重大的抢劫银行的案件,据说那几个抢劫犯在抢了银行上百万元的钞票后没几天便被抓捕归案了,最后,这几个犯人被判了重刑。

丈夫和妻子一同看了电视上法院判决的转播,丈夫转过头问妻子:“如果给你100万元让你拿到钱之后就死掉,你愿不愿意?”妻子给了丈夫一个白眼后说道:

“我怎么可能会答应!别说100万元了,就是一亿元我也不愿意!”丈夫笑了笑,说:“你看,我们还是很幸福的。我们拥有年轻的生命,拥有健康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可以创造财富的双手。你还忧愁什么呢?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拥有足够的财富的!”

妻子听了丈夫的话,心中豁然开朗,那些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幸福其实很简单,我们将生活中那些不必要的烦恼抛到脑后时,便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点点滴滴的幸福。

在心理学上,我们将人们从所获得的事物中感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并且会随着所得到事物的增加而导致幸福感减少的定律叫做幸福递减定律。

上面的小故事中,妻子的幸福感随着所担忧的事情的增多而减少,产生闷闷不乐的情绪,而丈夫却慢慢地借现实中的例子告诉了妻子:其实他们所拥有的很多。

此时妻子也就想起了自己所拥有的那些让自己感觉到幸福的事物。我们要将我们的幸福放大,要做到知足常乐,这样才能使我们生活得更幸福。

经济学家薛兆丰曾经这样说过:“结婚契约就好像是‘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签了就得负责,哪怕你只有25岁,到了52岁你依然还需要为这份合同负责任。”在婚姻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彼此之间没有什么新鲜感了,那是因为在一起的时间太长了。

刚刚谈恋爱时,甜甜蜜蜜的,结婚后没多久就会感觉到生活实在乏味。就好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突然发现自己面前有一篮子面包,吃第一个面包时感觉十分美味,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比面包更好吃了,流着口水吃第二个的时候还是觉得十分美味,当吃到第三个、第四个面包时就觉得没有刚才吃的好吃了,等到吃第五个面包时会感觉面包真的很难吃,再也不想吃了。为什么随着面包越来越多,这个人却越来越感觉不到幸福呢?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好比一个人原来很贫穷,拼命想要挣173钱,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钱更重要了。当他变成富翁之后,却发现有钱也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他再也没有当初想要挣钱时觉得有钱是最幸福的那种感受了。

这便是幸福递减定律所导致的,我们感觉到没有原来那么幸福,并不是因为幸福减少了,而是我们所处的环境改变了。当我们所处的环境很艰苦的时候,一点点好事就可以让我们感觉到莫大的幸福;当我们身处极为优渥的环境中时,虽然我们本身就已经很幸福了,但是我们对于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了,想要自己感觉到幸福,就要出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才能实现。

所以说,当我们身边的环境改变时,我们对于幸福的要求和欲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在生活中,我们没有办法感受到他人或他物带来的幸福感,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于幸福已经不再那么敏感。这时我们要做是的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带给我们的小幸福。

比如,结婚多年的丈夫在结婚纪念日装作不经意地送给你一束玫瑰花;叛逆期的少年收到母亲饱含爱心的礼物;想到山区里的那些孩子做梦都想喝一口我们都喝腻了的牛奶时……生活本身就是一条充满惊喜的道路,我们要常常注意到我们拥有的那些微小的不起眼的幸福,这样才能让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中。

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努力发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