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其声如见其人
原典
人之声音①,扰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始于丹田②,发于喉③,转于舌,辨于齿④,出于唇,实与五音⑤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⑥,闻声相思,其人斯⑦在,宁⑧必一见决英雄⑨哉!
注释
①声音:声音有两种,一种是物体碰撞,震荡发出来的声音,一种是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这里所谓的“声音”,指的是人体内的发音器官受腹内气流的震动而发出的声响。但是这里的“声音”还包含着内在精神。听到声音的人能够从中听出更多的东西。②丹田:指人体脐下一寸半至三寸的部位。曾国藩认为声音的气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其实发声之气是肺部发出来的。③喉:这里是就人体的部位而言的,声音实际上不是发生于喉,而是发生于“声带”。④辨于齿:意思是在牙齿这里发生清浊等变化、分野。⑤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之中,宫属土,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五音的具体特征是:宫声沉厚,商声和润,角声高畅,徵声焦烈,羽声圆急。古人认为,“人之察五行之形,其声亦有五声之象”。所以,分辨五声必须与人的形体的五行特点结合起来,进行对应的考察。古人还认为,声音的五行属性与人的形体的五行属形和特征相符合便是吉样、富贵、良善,否则便是不吉。⑥合调:与五音相合。⑦斯:助词,无义。⑧宁:难道。⑨决:分辨,判断。
译文
人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一样,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降。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头处发出声响,至舌头那里发生转化,在牙齿那里分出了清声和浊声,最后从嘴唇发出声来,这一切都与宫、商、角、徵、羽五音密切配合。观人识人的时候,听到人的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不一定要求完全与五音相符合,但是只要听到声音就要想到这个人,这样就会闻其声而知其人,也不一定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才能看出他究竟是个英才还是庸才。
解读
曾国藩承前人之说,希望从声音的角度去观人识人,认为人禀天地五行之气,其声音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沉,由是清者贵,浊者贱,他还把“声音”分解为“声”和“音”,从不同的方面去考察人。其实,中国古代就有通过声音识人取人的事例。
《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通过声音取人的事。《文王官人篇》“六征观人法”有“听声处气”的方法。刘邵《人物志·九征篇》也介绍过通过声音取人的方法。
《文王官人篇》指出,天地最初的元气产生了万物,万物产生之后产生了各种声音。声音有的混浊、有的清脆,有的柔和、有的刚烈;有的佳美、有的丑恶;而清脆、柔和、刚烈、佳美、丑恶。这一切都是源于声音本身。该书认为:心性华丽夸诞之人,声音流宕发散;心性柔顺贞信之人,声音柔顺而有节制;心性乖戾的人,声音嘶哑而丑恶;心性宽缓柔顺之人,声音温和而又美好,贞信之气中正简易,仁义之气舒缓和悦,智能之气简练番备,勇雄之气雄壮直率。该书相信,听人发出的不同声音,就可以判断此人的气质类型。
《礼记·乐记》有这样一段话: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
这里说的是声音与人的性格之关系。对事物由感而生,必然表现在声音上。人外在的声音随着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内心之气,变成声音表现出来。声音不但能表现气,还能与内心相呼应。《逸周书》等书总结出了以下条款:
内心平静声音也就心平气和;
内心清顺畅达声音就清丽嘹亮;
内心渐觉得意声音就会偏激;
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的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内心诚实可信的人,说话时,声音清脆,节奏分明,这是心中坦然的表现;
内心乖戾之人,心怀鬼胎,声音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内心宽宏柔和之人,声音温柔和缓,细水常流,不急不徐。
古书《论声》对声音有专门的研究,并直接把声音与人的富贵贫贱联系起来,本是无稽之谈。但是声音与人的性格、地位、经历、修养等的确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个说话威严之人,不大可能是社会上的小痞子;说话中气十足之人,身体一定健康;说话有礼有节的人,内心修养一定不浅;那种唯唯诺诺的人,恐怕难免处于一个俯首帖耳的地位……
古人历来比较重视声音,认为声音是考察人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深入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阴阳五行的原理,把声音分为:
金声:韵长清音响,远闻完润则贵,破则贱。
木声:韵条达,初全终散,沉重则贵,轻则贱。
火声:韵清冽,条畅不濡,圆润而慢则贵,焦破而急则贱。
水声:韵清响急长,细则贵,重浊则贱。
土声:韵厚重,源长响亮,远闻则贵,近细则贱。
这就是古人所谓的“人禀五行之象,气声亦具五行之象”。虽属玄虚之说,“凡贵者皆优美之声,凡贱者俱难闻之音”,但不能一概而斥之。
古人还把声音分成一些类型,把人的性格、命运等与之联系起来,其要者如下:
“佳声”:声音清泠如涧中流水;声音响亮如瓮中之响;声雄身小;声清而圆;声坚而亮;声缓而烈;声急而和……
“恶声”:“雌雄”声,大小不均;“罗网”声,干暴不齐;声音太轻,断事无能;声音如破,做事不成;声音昏浊,运气不佳;声音太低,鲁钝无知;声音太柔,性格怯懦;声音太刚,谨防损寿;声如破锣,小心家财;男人女声,性格轻浮;女人男声,缺乏温柔……
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闻声辨人的内容。
实际上,现代生理学和物理学已经证明,声音的生理基础由肺—气管、喉头—声带、口腔—鼻腔三大部分构成。声音发生的动力是肺,肺决定气流量的大小,音量的大小主要由喉头和声带构成的颤动体系决定,音色主要取决于由口腔和鼻腔构成的共鸣器系统。声音是物体震动空气而形成的,声音是听觉器官——耳的感觉。声音的音量有大小之分,音色有美丑之别,另有音高、音长之分。
“始于丹田”句,作者认为,声音中上佳者,应是始发于“丹田”(丹田是道家修炼气功的术语,在人脐下三寸处)中的。发于丹田的声音经胸部直冲声带,再经由喉、舌、齿、唇,发出的声音与仅用胸腔之气冲击声带而来的声音,气度不一样,节奏不一样,效果也有悦耳与沙哑的差别。发于丹田的声音沉雄厚重,韵致远响,这是肾水充沛的征象,由此可知其人身体健壮,能胜福贵。同时,丹田之气冲击声带而来的声音洪亮悦耳、柔致有情、甜润婉转,给人舒服浑厚的感觉。
不好的声音,则是发于喉头、止于舌齿之间的根基浅薄的声音,给人虚弱衰颓之感,显得中气不足,这也是一个人精神不足、身体虚弱、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人们的声音,由于健康状况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先天禀赋不同、后天修养不同等而有所区别。因此,声音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健康状况,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人的文化品格——雅与俗、智与愚、贵与贱(这里指人格修养)、贫与富。既然如此,那么声音便和人的命运(过去和现在的生存状况,未来的生存前景)有一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过去经验的回忆,也可能是现实生存状况的反映,也可能预示着未来。但如果硬要以人的声音来判人的命运,当然是不科学的。曾氏在本段尾又说道,“不必一一合调”,那自是又有不合规律一说了。重要的还在于“闻声相思”,一个“思”字,说明闻声识人不可呆板行事,得视具体情况而定。
《冰鉴》中所讲的是由人的音质和音色来判别人的命运,如能结合人的语言共同断之,应更全面。语言是思维的结果,由语言可以发现一个人思维方式的特点,这对一个人行事做法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处世活用
闻声辨人,浅层次的理解,是指听到一个人的声音(不仅仅是说话的声音,也包括脚步声、笑声等),就能知道他是谁。前提必须是对此人的声音很熟悉,一般在朋友、亲人之间才能辨别,这只是辨别人的身份。更进一个层次的理解,是由声音听出一个的心性品德、身高体重、学历身份、职业爱好等。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判断过程,既有经验的总结,又有灵感的涌动,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复杂的经历和极高的悟性,并依从于生活的逻辑。
声音可细分为声与音两个概念,既可由声来识人,又可由音来识人,但在实际运用中,多是由声和音两者同时来识别人。
春秋时期,郑国有个大臣叫子产。一次,他外出巡察,突然听到从山那面传来了妇女悲恸的哭声。随从们看着子产,听候他的命令,准备救助。不料子产却下令将那哀哭的女人抓来。随从不敢多问,依令而行,将那妇女带到子产面前。原来这位妇女正在新坟面前哀哭她的亡夫。常言道,人生有三大不幸。一是少而丧父,这叫“孤”;一是中年丧夫,这叫“寡”;一是晚年丧子,叫“独”。这位痛哭的妇人中年丧夫,可谓可怜,而子产为什么还要抓她呢?
子产解释说:“听此妇人哭声,没有哀恸之情,反蓄恐惧之意,怀疑其中别有隐情,所以将她抓来审问。”
审问的结果是:此妇人与人通奸,将其丈夫谋害而死。
由此可见,子产的闻声辨人之术的确是很高明的。孔子也深谙此道,似乎技艺比子产还要高超。虽然孔子讲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但他在以外貌声色取人上,实在是有过人的天分。
《孔子家语》中讲到一个故事。孔子在回齐国的途中,听到非常哀切的哭声,对左右讲:“此哭哀则哀矣,然非哀者之哀也。”继续往前,碰到了那个哀哭的人,孔子下车询问,知道他叫丘吾子,问起他为什么哀哭,丘吾子长叹一声,说道:“我一生有三大过错,至今年老才深深觉悟到,但追悔莫及,因此痛哭。”
当孔子追问丘吾子痛悔的原因时,丘吾子说:“我少年时喜欢学习,周游天下,竟不能为父母双亲送终,这是一大过失;我为齐国臣子多年,齐君现在骄横奢侈,失天下人心,我多次劝谏都不能成功,这是第二大过失;我生平交友无数,深情厚谊,不料到后来都绝交了,这是第三大过失。我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为人友不诚,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说完便投水而死。
丘吾子的三悔,在今天的社会里,已是较难重现的古士高风,而孔子的识人之能,由此而流传后世。
以上是由声音的内容,识辨出一个人心中的事情,构成闻声辨人的一个部分。闻声辨人,还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心胸、职业、身高等情况。人的声音就像人的心性气质一样,没有相同的。通过人的声音的确可以判断人的心性气质,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人的听觉器官和悟性的限制,很多人缺乏这种分辨的能力。只有那些经验丰富,悟性很高的人才会得心应手。
“声”“音”之辨
原典
声与音不同①。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②。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喜如折竹,怒如阴雷起地,哀如石击薄冰,乐如雪舞风前,大概以“轻清”为上。
注释
①声与音不同:在现代生理学和物理学意义上,“声”与“音”是同一概念,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古人在考察人物时,则认为“声”与“音”不同,开口之初所发出的声音谓之“声”,此时声带振动紧张而激烈;口的动作停止之后,声带已经松弛下来,声音仍在空中回响,留下袅袅一段余韵,这就是所谓的“音”。②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张,张扬,可理解为声由声源处产生,并离开声源开始向外传播的状态。见,这里作听见讲。敛,可理解为声音离开声源向外持续传播的过程。歇,止。这四句话的意思是:声来自发音器官的启动,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此时振动紧张而激烈;音来自发音器官的闭合,是声在空中传播的余响,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听到它。
译文
原典大意为:“声”和“音”似乎是密不可分的,其实两者是有差别的,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声”产生于发音器官的启动之初,是空气振动初期的状态,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产生于发音器官闭合之时,是“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浑响状态,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辨识声优劣高下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要从辨别他人感情的喜怒哀乐中去细加鉴别。欣喜之声,宛如翠竹折断,其声清脆悦耳;愤怒之声,宛如平地惊雷,其声豪壮强烈;悲哀之声,宛如石击薄冰,其声令人心碎凄切;欢乐之声,宛如雪花在风中飘舞,其声宁静轻柔。这些“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轻扬而清朗。
解读
曾国藩继承前人之说,相信人察天地之气,所发出来的声音有清浊之分,可以表现出“贵”“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命运。
通过声音辨别人的心情状态,已是无可怀疑的共识。在古人鉴别人才的智慧中,“声”与“音”是有区别的。
声主“张”,寻发处见。声是气息冲击声带、造成空气振动而成的。这时气息冲击力强,是突发爆破式的,空气受振频高,发音器官最紧张,因此效果强烈,听着清晰有力,是一种张扬的状态。
音主‘“敛”,寻歇处见。声爆破产生之后,空气受振动状态持继在空中传播,出此而产生音,此时发声器官振频已经减少,发音器官也已松弛。也就是说,音是声在空中传播的状态,是声的余韵,也就是人们常讲的余音绕梁、荡气回肠的状态。音是一种持续连环的状态。
从生理、物理和语言学上讲,“声”和“音”的意义都是相同的,没有本质的区别。开始发声时所发出的声音与结束发声时所发出的声音,在听觉上是否有所差别,还需另当别论。
声音是气流冲击声带,声带受到振动后引起空气振动而产生的,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物理现象。人具有社会属性,所以人的声音又结合了人的精神和气质的属性。古人认为,心动为性——“神”和“气”——性发成声。意思是说,声音的产生依靠自然之气(空气),也与内在的“性”密不可分。声音又与说话者当下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大小、轻重、缓急、长短、清浊都有变化,这与人的特性也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闻声辨人的基础。
人的声音是各不相同,每一个人有一种声音。但是,没法分出如此多的类型,于是只能十分草草地分为:有的洪亮,有的沙哑,有的尖细,有的粗重,有的薄如金属之音,有的厚重如皮鼓之声,有的清脆如玉珠落盘,字正腔圆……有的人身材矮小,声音却非常洪亮,即日常所说的“声如洪钟”;有人生得高大魁梧,说起话来却细声细气,甚至是有气无力……
概括起来说,声音的音量有大小之分,音色有美丑之分,还有音高、音长等之分。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是否优美动听,应该考虑音量大小是否合适,音色配搭是否恰当,还要看配以许多非言语之因素。
通过声音辨别人的心态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一本叫作《灵山秘叶》的书,说了这样四句话,很有借鉴的价值:
察其声气,而测其度;
视其声华,而别其质;
听其声势,而观其力;
考其声情,而推其征。
“声气”与声学里的音量相近,“声华”与声学里的音色相近。“声势”是从声音效果上而言的,音量大,“声势”就大,“声势”大“力”就大,反之亦然。“声情”就是“情”,就是声音表达出来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