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冰鉴大全集(超值金版)
19123800000019

第19章 刚柔(7)

设立“军机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每办一件事情,或者有关的奏折,要经过各个部门的周转,最后才能够送达皇上。其中如扯皮、推诿、拖沓等官场陋习使办事效率极为低下,保密性也差,皇上的意图无法贯穿始终。而自从设立军机处以来,启动军机大臣,摆脱了官僚机构的独断专行,使雍正的旨意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每一个职能机构,从而把国家大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设立“军机处”将“生杀之权,操之自朕”的雍正推向了封建专制权力的顶峰。“军机处”由于在皇上的直接监视下开展工作,所以处处谨小慎微,自知自律,奉公守法,营造了一种清廉的官场形象。“军机处”的设置,保证了中央集权的顺利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无论在正史还是野史的记载中,雍正都是一个喜欢秘密行事的皇帝,然而这也正是他高明、智慧的一方面,他的统治为乾隆盛世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事,若想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首先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意图和能力。唯有这样,事情办起来才不会出现众多人为的障碍和束缚,办起事来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我们将会受到许多意想不到来自程序上的人为阻挠,事情办起来就很难成功了。

很多人遇事不爱沟通,往往非常情绪化。而处世讲求的则是有效的沟通。沟通,最终强调的是一种变通精神,目的在于寻求解决事情的好方法。

一个和尚住在山中的小庙里,有一晚上他在打坐的时候,小偷进来了。小偷一看,哎,有个人在这里坐禅,一动不动,好像睡着了。于是,小偷慢慢摸到菩萨像前,从供桌下拿了钱,正转身要出去,和尚突然喊了一声“站住”,小偷吓了一大跳。参禅的和尚说,“你刚才拿了佛祖的钱,不说声谢谢,就要走了吗?”小偷赶紧向佛祖道谢。过了不久,这个小偷又在别处犯案被抓了起来,招供说还偷过寺庙的钱。警察把他带来庙里对质,和尚说:“他是来拿过一些钱,不过不是偷,因为他跟佛祖说谢谢了。”这个小偷被和尚的宽容感动,于是跟他出家了,成为一位很好的修行人。

警察依法惩戒小偷的硬性方式与和尚以宽容感化小偷的方式都是对的,但显然和尚这种方式更能让小偷从内心里主动弃恶从善。因此,在遇到问题时,找到更合情合理的办法,不失为一种灵活巧妙的处事方式。

职场活用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应变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办事能力高下的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标准。

人的思维是跳跃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办事时适时的变通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放弃毫无意义的固执,这样的人才能更好地办成事情。虽然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性,是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在有些事情上,过度的坚持,就会变成一种盲目,那将会导致对精力和资源的巨大浪费。

在某些时候,过分的执著是一种负担。一个机智的人可以灵活运用一切他所知的事物,还可巧妙地运用他并不了解的事物。能在恰当的时间内把应做的事情处理好,这不仅是机智的体现,更是处事艺术的表现。

“变则通,通则久”,对于这句颇富哲理意味的话语,在营销行业苦战了6年的小刘深有体会和感触。

小刘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偏僻的山村,由于自幼家境贫寒。大学毕业后,急于摆脱现状的他加入了一家食品企业的营销队伍。

岁月如梭,转眼间5年过去了。一起来的同事有的升到了业务主管,有的担任了区域经理,而他却还在原地踏步,继续做着他的业务代表。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变得越来越困惑和迷茫了。首先,在其骨子里就埋下的自卑感让他很难甩开手来开展工作,并且他对事事表现得敏感而多疑,以致周围同事常常对他“敬而远之”;其次,由于他性格沉默寡言,不善交流,让别人误以为他“自命清高”和“孤芳自赏”,游离于团队之外;最后,更为要命的是,已在该企业工作了5年的他,因为业务的重复和单调感到身心疲惫,激情不再,以至工作消极,牢骚满腹,甚至对工作产生了惰性。这一切都让公司领导感觉他是团队里的“老油条”,培养价值不大,甚至对其失去信心,欲在合适的时机将其“淘汰掉”。

促使小刘下定决心与自己的过去告别的,是他所看到的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籍。寓言中的小老鼠“哼哼”安于守旧,怀念过去拥有的奶酪而在对苍天的不断抱怨中郁郁寡欢,而“唧唧”却勇敢地冲破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进入迷宫,终于找到更多更好的奶酪。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可它对小刘的刺激和影响却很大。他感觉自己很像寓言中的小老鼠“哼哼”:抱残守缺、怨天尤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是的,他应该改变自己,他应该做书中的“唧唧”,告别过去,不再怀旧,而是重新塑造一个崭新的自己。

小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重拾自己以往的工作信心。因为心态是决定一切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小刘放弃了礼拜天、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报名参加了各种专业培训。从基本的营销知识开始,他先后学习了营销4P、4C理论以及较为新潮的体验营销、整合营销等。特别是他投资参加的一次拓展培训,其耳目一新的内容和活动项目,更是让他找回了一个充满自信的自己。因此,在每天早上上班前,他都会面对镜子中的自己,高喊“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好的,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会成功”,从而让自己的一天充满信心。

改变自己的陋习,是小刘对自己“革命”最大的阻力。为了一改自己以往邋遢、懒惰等不良习惯,他决定对自己“狠一点”。第一,改变自己的“包装”。以前都是着装随便,不修边幅,现在,他穿上了闲置已久的西装,打上了漂亮的领带,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让人感觉是一个十足的专业营销人;第二,制订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每天6点起床,6点半吃早餐,吃过早餐后,学习营销书籍1个小时,将近8点到公司上班。晚上下班后,7点吃晚餐,然后作工作总结和写次日工作计划及工作日记,一直到当晚11点。要改变以前的习惯是痛苦和困难的,这让他深深领会到“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深刻含义。

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么你就改变自己。

几个月过去了。让小刘不可思议的是,他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而一切又都充满了新意,自己像换了一个人。身边的世界好像也改善了许多。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成长快乐。

因为勤奋好学,公司领导很快就改变了对小刘的看法,也让他赢得了公司同事的一致好评。而他工作积极主动且富有成效,在营销员队伍中迅速脱颖而出,并在当年年底晋升为豫东片区的区域主管,还被作为大区经理的预备人选而纳入培养计划。另一方面,他“主动出击”与同事多方交流和协作,让他在企业里很快就左右逢源,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他的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和游刃有余。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的养成,让小刘如鱼得水,日益顺心。小刘终于凭借“变则通,通则久”的人生信条,实现了“凤凰涅槃”,掀开了人生职业生涯新的篇章。

若想有所成就,就要勇于面对困难,克服不良情绪,保持最佳心态。因为你不知道在路上会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你所能做的就是时刻调整好自己,以最好状态去作战,连自己都驾驭不好的人是断无可能闯出一片天空的!

每当做事遇阻的时候,告诉自己“总会有别的办法可以办到”,那么你的未来就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当你认为困难无法解决,真的找不到出路的时候,一定要拒绝“无能为力”的想法。应先停下来,然后再重新开始。我们有的时候往往钻进牛角尖,因而看不出新的解决方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条直线,聪明人能看到直中之曲和曲中之直,并不失时机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通过应变,达到既定的目标。

“粗蠢各半”之人多长寿

原典

粗蠢各半者,胜人以寿①。

注释

①胜人以寿:比一般人寿命长。

译文

既粗又蠢的人,刚柔皆能支配其心,使他们乐天知命,因此其寿命往往超过常人。

解读

曾国藩认为:“粗蠢各半者,胜人以寿。”这类人一方面像“近粗”者那样粗枝大叶,一方面像“近蠢”者那样麻木不仁,因此,这样的人不会有大的成就,但这种人也干不了什么坏事,做些小事是可以的。

对选贤任能而言,粗、蠢自然不好,但这样的性格却有益于身体健康,会很长寿。特别是“粗蠢各半者”,其心里要么不介意任何事情,要么不动怒、不动气,无所用心,自然五脏无损、经脉顺畅、健康长寿了。这种人的可取之处是长寿。身负血海深仇的人,如果无力手刃仇敌,不妨与他比拼寿命,等着仇敌先死,比他活得长久、快乐,也可视为一种胜利。

孔子把人分为四等,一等为生而知之,二等为学而知之,三等为困而学之,四等为困而不学。第四种人没有进取心,因此孔子认为不足论。在这里论及的“粗蠢者”,名声虽不好听,但其能力品性比“困而不学”的人为高,否则是凡人末流,略而不论。

喜高怒重、过目辄忘的粗人,不存心机,凡事过目即忘,不为忧虑所困。对人生没有太多的奢求,虽然会为惊喜之事狂欢,为恼恨之事怒吼,情绪的激烈程度强过别人。但转眼之间忘得干净利落,在漫不经心中倾向于大肚能容。伏亦不伉、跳亦不扬的蠢人(人言其蠢,未必就蠢),只享受眼前的快乐,不大争名利(因为他知道自己无力去争),随遇而安,顺情行事,胸无城府,也不理会别人对他的“笨”“傻”“蠢”的评价,因此生活愉快。粗蠢各占其半的人,无忧无愁,心悦意畅,有童真般的单纯和快乐,自然能心宽体健,胜人以寿。

古人讲糊涂学,多自诩“难得糊涂”。粗蠢各半者,是自然生得糊涂;而奋争事功、处心积虑的人终日操劳、案牍劳形,受身外杂务所苦,困扰不堪,性命不易长久。胜人以寿就成为粗蠢各半者的优点。憨人自有憨人福,粗蠢各半者亦有所成,概因为他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粗与蠢——或许,这又不能言其粗蠢了。从做人来讲,许多的智者与奋斗者,能以粗蠢看待自己的遭遇,未必不是一件赏心乐事。

粗蠢各半者,因其漫不经心,要防其无心误事,但无野心这一点是好的,可以派上许多用场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即此理。曾国藩一生大半内心苦烈,自我约束,但操劳过度,甚于他人,虽功高形伟,声名播于后世,但生时所受病痛与忧患的折磨,非常人所能及。60岁时,右眼已不可见物,不到62岁就去世了。追求功名的人,不以此为苦;欲享受生活的人,则不以为意,大概是生平所求不同的缘故。察人鉴质时,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愿望。

处世活用

太聪明了,需要掩盖住才好,否则你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曾国藩在必要的时候总会提醒自己,表现得粗蠢愚笨一些。

有一个木匠带着几个徒弟到齐国去。师徒一行走到山路的一个拐弯处,看见一座土地庙,旁边有一棵高大无比的栎树。大到什么程度呢?树荫数十里,树身粗到数百人合抱而围不拢,树梢探云间。弟子们非常惊异地纷纷跑过去观看,木匠却视而不见继续走路。弟子追上前来好奇地问师父:“我们生平从未见过这么高大华美的树,师父怎么看都不看就走了呢?”他说:“这棵树没什么用。用来造船,船会沉;做棺材,棺材会腐烂;做家具,家具会破裂;做门窗,门窗会溢出汁液;做柱子,柱子会招虫蚁。正是因为它没有用,才会这么长寿,这么高大。”没想到徒弟眼中的奇树,在师父眼里竟然是一文不值的朽木!

晚上,木匠梦见这棵大树对他说:“你怎么能说我没用呢?你想想看,那些所谓有用的橘树、梨树和柚树,在果实成熟时,就会被人拉扯攀折,树很快就会死掉。一切有用的东西无不如此。我这一生,从做小树起,就努力做到毫无用处,多次犯险,差一点儿就死于你这类木匠之手。你眼中的无用,对我来说,正是大用。假如我像你所说的那样有用,岂不早就被砍了吗?”木匠醒来,若有所悟。他把这个梦告诉了徒弟。徒弟问道:“它既然向往无用,为什么要长在地土庙旁边,引人注意呢?”木匠答道:“如果它不是长在庙旁边,而是长在路中央,不也早就被人砍掉当柴烧了吗?”

庄子提出的“介于有用无用之间”,是与儒家“中庸”思想较为类似的一种观点。因为太“有用”的,可能会遭致嫉恨,或者“能者多劳”,为才所累陷入困境;过分“无用”的,又可能遭人轻视乃至欺凌,从而生活艰辛。唯有不温不火,既不凌人,也不为人所凌,才是相对平和的状态。真能秉持这种处世态度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也好,人生前途也罢,至少不会太糟糕。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臣子招致杀身之祸。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默契;也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已70多岁的龚遂担任渤海太守。

龚遂轻车简从到任,安抚百姓,让民休养生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他规定农家每户种一株榆树、100棵菱白、50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口母猪、五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带剑的人,他劝谕道:“干吗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

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还是终日沉溺于狂饮中,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龚遂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王先生连连摇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微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

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智若愚。”这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成熟、睿智的标志。这些古训都在告诫我们,要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做到对于取得的成绩不事张扬,这样的处事原则会让自己远离很多的是非。

商界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