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19119700000056

第56章 提升国学修养的中华成语故事(7)

春秋时候,宋国有一个农民,一天,他正在田里耕作,忽然看见一只兔子惊慌奔跑,一下子撞到地边上的一棵树桩子上,脖子撞断了,死在树桩下。这个农民没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一只兔子,心里十分高兴。从此以后,这个农民就放下了繁重的农活,整天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可是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再也没有得到撞死树桩上的兔子。结果,他不但没有得到兔子,反而把庄稼全都荒芜了。宋国人都把这件事当作一次笑话传扬着。

想一想:这个故事记载于《韩非子·五蠹》后来,人们就用“守株待兔”这句成语,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株”读zhu音,是露出地面上的树根。

揠苗助长

春秋时候,宋国有一个急性子的人,他总是嫌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今天去看看,明天又去看看,觉得小苗好像没有长高多少。他心想;能不能让它们快点长呢?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一地往上拔高,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的拨一遍真费了不少力气呀!他拔完了秧苗,累得筋疲力尽,但是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就自我夸耀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禾苗不爱长,我就帮助它们一棵棵地长高了。”他的儿子一听,急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满田禾苗已经蔫萎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记载于《孟子·公孙丑上》。比喻不管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揠”读ya音,不读yan。“揠”是拔的意思,因此“揠苗助长”也可写作“拔苗助长”。

厉兵秣马

春秋时期,秦国称霸西戎,并觊觎东方领土。公元前628年,驻在郑国的秦将杞子,暗中派人报告秦国国君秦穆公:“我现在已经掌握郑都北门的钥匙,可速派军队偷袭郑国国都。”

秦穆公满心欢喜,不顾大夫蹇叔的劝阻,决定派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人,统率大军前去偷袭。

秦国与郑国相隔千里。秦军好不容易才来到离郑国不远的滑国,恰好郑国商人弦高赶了一群牛来到这里,他担心自己的国家还不知道偷袭的秦军已经到了大门口,心中很着急。为了保卫祖国,弦高派人火速回国送信,同时他又假扮郑国的使者,把牛送给秦军,他对秦将说:“我们的国君早已知道贵军远道而来,特使我选上皮革四张、肥牛一批、犒劳秦军将士。”秦将孟明视以为郑国早有防备,不敢继续进兵。

在郑国的秦将杞子,估计秦军快到了,就命令驻守的官兵积极准备。他们整理行装,喂饱战马,把兵器磨得锋快。

郑国接到弦高密报,立即动员军民做好迎敌准备。同时派人监视杞子一伙人的活动。杞子见势不妙,带着随从慌忙逃跑了。

秦将孟明视,眼看偷袭不成,成功无望,只好败兴而归,当他们撤退时,突然遭到晋军伏击,全军覆没,三个将领都当了俘虏。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意思是说磨快兵器,喂饱马,比喻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兵”,指兵器,“厉”,是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厉兵”,磨快兵器;“秣”读mo音,是喂饱牲口,“秣马”:喂饱战马。

其貌不扬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很贤明的人,叫然明,他的相貌丑陋,别人看不起他。有一次晋国大夫叔向来到郑国,然明想见一见他,但自己长得太丑了,怎么办呢?最后他想出来一个办法,随着侍从混进房内,远远地站在堂下。叔向正要饮酒,忽然听见有人说话。心想:“是谁的话讲得这样的好呢?必定是然明了,我早就听说郑国有位贤人叫然明。”他放下酒杯,急忙走向前去,亲热地说:

“我听说从前贾国有位贾大夫,相貌也是长得丑陋。他娶了一位漂亮夫人,可是夫人三年不与他说话,笑也不笑,贾大夫为此很苦闷。后来有一回他去打猎,夫人一同去了。贾大夫的箭法很好,他举弓就射中一只野鸡。他的夫人在一旁看了,意外地开口笑了,并且与贾大夫亲热地谈起来。贾大夫当然非常高兴,可是他也很有感触。他感叹地说:‘看样子,一个人是不能没有一点才能的呀!我如果今天不射中一只野鸡,夫人是不会又说又笑的。’”

叔向讲到这里,又瞧瞧然明的眼睛,深情地说:“你的相貌丑陋、不漂亮,你假若不说话我几乎发现不了你。看样子一个人的言谈、口才也是不可以没有的呀!”

从此,然明与叔向就像老朋友似的相处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不扬”,是丑陋、不漂亮。后来人们便用这句成语形容人的外貌不漂亮,或不端正;有时也用来形容器物。

螳螂捕蝉

春秋时期,吴王想派兵攻打楚国。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谁要是敢来劝阻我,我就把他处死!”

有一个年轻的侍卫官,想劝吴王不要派兵进攻楚国,但是又不敢说。于是他就拿一把弹弓,在王宫的花园中转来转去。衣服都被露水浸湿了,也毫不在乎。他就这样连续在花园里转了三天。

吴王看见他这样,觉得挺奇怪,就问他说:“你早晨跑到花园里干什么?何苦把衣服弄成这个样子!”

侍卫官回答说:“您看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这蝉在高高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并且喝着露水,可是它却不知道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身后,螳螂弯着身子,举起前爪打算捕捉蝉,但它却不知道有只黄雀正在它的身旁;黄雀转身去啄螳螂,然而它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已经瞄准了它。它们三个都是只想到要取得眼前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危险呀!”

吴王听了这话,恍恍然大悟,就说:“你讲得很有道理,很对呀!”于是,他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西汉刘向编撰的《说苑·正谏》,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螳螂捕蝉”这句成语,用以比喻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常与“黄雀在后”一起连用,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打仗,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吴国的大臣们主张杀掉勾践,以除后患,可是夫差觉得杀害降臣不仁,便把他囚在石室中。

勾践一心想活着回国,所以尽力装成非常驯服,整天干着喂马、扫马粪的脏活,而脸上一点不露怨色。一天,他听说夫差生病了,就去探望。这时正赶上夫差大便,他就用手抓了些粪便,放进嘴里吃了。然后他装成十分欢喜的样子对夫差说:

“大王,您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医家说,粪便的味道顺谷味、逆时气者死;顺时气者生。刚才我尝过您的粪便,味道臭而酸,正顺春夏之气。所以,我祝贺您身体康复!”

夫差听了勾践的话,心里非常欢喜,不久就放了勾践,让他回越国去了。

勾践回国以后,决心要报仇雪恨,与吴国决一死战。他为了念念不忘在吴国做囚徒时的苦难,处处刻苦自励,夜里睡觉时躺在柴草上,冬天他抱着冰块,夏天他烤着炭火。他还找来一只苦胆悬挂在门上,进门出门时都尝上一口胆汁的味道,用这些激励自己的意志。他又帮助百姓种地、养蚕,整天忙着训练将士。经过十年的苦熬,越国强盛了,勾践就在公元前473年,发兵攻打吴国,终于将吴国打败,吴王夫差战败自杀。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汉朝赵晔编撰的《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成语“卧薪尝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来的,用以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东施效颦

传说春秋时候,越国有个出色的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很美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皱紧眉头。她这副病态表情同样很妩媚可爱。

西施的邻居名叫东施,是个长得很丑的姑娘。她看见西施的病态表情很美,于是就照葫芦画瓢地模仿起来。她本来没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把眉头皱了起来,以为这样就美了,然而,人们见她如此装模作样,觉得她更丑,更难看了。

想一想:“东施效颦”的故事出自《庄子·天运》。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东施效颦”这句成语。“效”,是“模仿”;“颦”读pin音,是“皱眉头”的意思。这句成语现在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自己谦虚,没把别人长处学到手;二是用来讥笑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不知别人长处何在,胡乱模仿,结果适得其反,这句成语也可简缩为“效颦”。

招摇过市

孔夫子有一次到卫国,住在蘧伯玉家。卫国卫灵公有个夫人,名叫南子,她听说孔子到了卫国,很想见见他,就派人去与孔子说:

“天下各方的君子,凡是愿意与我的君主以兄弟相称的,必定来见见我,而我也很高兴会见他们。”

孔子婉言谢绝了她的邀请,不想见南子。可是南子不肯,又派人去请,孔子没法,只好去拜见南子,孔子进了她的门,向她施了礼。南子隔着帷帐向孔子答了礼,满身佩带的珠宝发出一阵叮当声,孔子说:“我一向没有拜见你,今天见了,以礼作答吧!”

孔子在卫国住了一些天。有一次,卫灵公同夫人南子乘着一个车,还有宦官陪侍。孔子坐在后面的一辆车上。他们张张扬扬地从街市走过,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孔子看到卫灵公这个样子,很有感触地说:

“人们是这样喜好女人,而不喜好德行啊,我还没有见过重视德行象重视女人这样的人呢!”

孔子对卫灵公的行为很厌恶,便很快离开卫国走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招摇”,是张扬炫耀、故意以引起别人注意。后来人们就用“招摇过市”,形容故意在人们面前虚张声势,夸耀自己,吸引别人注目。

不耻下问

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孔圉,非常谦虚,十分好学。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他也是卫国人。子贡认为孔圉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应得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凭什么赐给孔圉“文”的称号。

孔子回答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聪明灵活,而且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所以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

经过孔子这样一解释,子贡服气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公冶长》。书中记载的原话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耻下问”的意思是说,虚心向别人请教,即使向比自己学问差、地位低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不耻”不以为可耻。后来人们用这句成语比喻谦虚好学。

滥竽充数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很喜欢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他组织了一个有三百人的吹竽乐队,常常让这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他本来不会吹竽,却也乘机到齐宣王那里要求参加乐队。齐宣王没有考考他,也不知道他不会吹竽就把他编到吹竽乐队里,并给了他很高的待遇。

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每次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大乐队里,拿着竽装模作样,好像吹竽的样子,他就这样的一天天地混饭吃。

齐宣王死后,齐泯王接替王位。齐泯王也很喜欢听吹竽,但是和齐宣王不同,他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而喜欢吹竽的人单独地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他怕现出原形,于是偷偷地溜走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成“滥竽充数”一句成语。“滥”是与真实不符合,这里是冒充的意思。“竽”是古代一种吹奏的乐器,跟笙差不多。“滥竽”就是不会吹竽的人或冒充吹竽的人。“充数”就是凑数。现在人们通常用这句成语,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以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也表示自己谦虚。

嗟来之食

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闹了大饥荒,穷人没有饭吃。有一名叫黔敖的人,拿着食物摆在路旁,等着救济灾民。这时候走过来一饿着肚子的人,他用衣袖遮住面孔,摇摇晃晃地迈着步子,身体非常虚弱。黔敖就左手捧着吃的,右手举着喝的,对那个人说:“嗟来食!”意思是“喂,来吃吧!”可是那个饥民却瞪大眼睛瞅着黔敖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他嫌黔敖这话太没有礼貌,对他不够尊敬,所以拒绝了施舍,最终饿死了。

想一想:后来人们就用“嗟来之食”,表示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这个故事《礼记·檀弓下》“嗟”,读jie,亦读jue音,感叹声。

狐假虎威

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很能干的大臣,名叫昭奚恤,别国听到他的名字,都很害怕。楚宣王有一次召集大臣们开会议事,他问大臣们说:

“我听说北边的邻国都很惧怕昭奚恤,果真有这样的事情吗?”

大臣们都沉默起来,谁也不肯回答。这时,有位叫江一的大臣,平时就怨恨昭奚恤,他乘机向楚宣王说:

“大王,哪有这种事呢?邻国并不惧怕昭奚恤,而是惧怕您呀!您听说过这个故事吗?从前,有一只老虎,在森林中遇到一只狐狸,便猛扑过去,准备吃掉它。狡猾的狐狸一看,逃跑已经来不及了,便故作镇静地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森林里来做兽王的,你怎么敢吃我!你若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令。’”

“老虎看到狐狸又瘦又小,心想像它这个样子还能当兽王,有些不相信。”

“狐狸害怕老虎不相信自己说的话,就急忙说:‘你如果不相信,那么,你就跟我到林子走一趟,看看那些野兽见了我害怕不害怕!’”

“老虎同意了,狐狸大模大样地走在前面,老虎紧紧地跟在后头。”

“森林中的野兽,看见老虎来了,都吓得拼命逃跑。老虎不知道野兽们害怕的是自己,还以为它们真是害怕狐狸呢!”

“大王,您现在占有五千多里的地盘,又有百万雄兵,这些交给昭奚恤管辖,所以北边邻国都怕他,其实是害怕您的兵马,就像林中百兽害怕老虎一样的呀!”

“哦,原来是这样!”楚宣王同意了江一的看法。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一》。后来,人们就从这个故事里,概括出“狐假虎威”一句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欺压人、吓唬人。“假”,读jia,借的意思。

画蛇添足

战国时期,楚国的楚怀王有一次派昭阳为大将,领兵征讨魏国。昭阳作战非常勇猛,很快就打败了魏国的军队。杀死许多魏军的将士,夺取了八座城池,昭阳获胜以后,马上调兵遣将,企图攻打齐国。齐王听说这个消息,急忙派陈轸为使节,去说服昭阳,请他不要对齐国施加兵力。

陈轸见到昭阳以后,很客气地对他说:

“您取得这么大的胜利,我向您祝贺。但不知道按照贵国的规定,像你今天所取得辉煌战果,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奖赏?”

昭阳得意地说:“官封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缠!”

陈轸又问一句:“那么有比这官更大的吗?”

昭阳答道:“当然有啊,那是令尹。”

“哦,原来是这样”,陈轸沉着地说:“可是我看令尹官虽然显贵,但是楚怀王是不会设置两个令尹的。请您听我打个比方来说明一下我的见解吧。楚国有一个管理祠堂的人,他在一次祭祀祖先之后,把一壶祭祀用过酒,赏给手下的人喝。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那是不够的,如果给一个喝,那就能喝个痛快。有人提议:每个人都在地上画一条蛇,谁最先画完,这壶酒就归谁。大家认为办法挺有趣,就各自在地上画了起来。有一个画得很快,一转眼就把蛇画好了。他提起酒壶正要喝酒,但是看见别人画得很慢,就想再显显自己的本事。于是他给蛇画上几只脚。他在画蛇脚的时候,另一个已经把蛇画好了。那人把酒壶夺过去,说:‘蛇本来没有脚?画上脚就不是蛇了,第一个画好蛇的应该是我,而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