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是儿童各种心理功能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无意识地吸收心理阶段(0—3岁),儿童通过看、听、闻、尝、摸、碰物体,吸收、储存了对各种物体的反应;二是有意识地吸收心理阶段(3—5岁),儿童开始对环境中的刺激信息进行选择和存取。
怎样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由于孩子年龄还小,从家庭来到托儿所或幼儿园,一下子面对许多新的面孔,新的环境,会有许多不适应。如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对群体生活的不适应,对照料方式的不适应等。因此,就需要父母、老师及保育人员特别的关心、爱护,多给孩子以鼓励,给孩子一段时间去逐步适应这种转变。
首先,在心理上为孩子做好准备。建议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带孩子去托儿所或幼儿园,观看小朋友们上课、游戏,使孩子逐渐对“托儿所”或“幼儿园”有个概念,并熟悉园所的环境。还可以带孩子到教室里看看自己睡的小床,玩玩各种玩具等。这样,孩子会对“托儿所”或“幼儿园”有直观的感受。家长还应有意识地讲一些园所中好玩、有趣的事情,以激发孩子到园所去的兴趣。
其次,在生活上为孩子做好准备。建议家长在家中养成孩子早睡、早起及午睡的习惯。鼓励孩子学会自己吃饭,不挑食、不浪费,学会拿杯子喝水。在吃东西之前,大小便后要洗手。需要大小便时,会招呼成人,并学会正确的排便方式。这些都是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生活常规。
最后,在语言上为孩子做好准备。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表达愿望的习惯,并且用语言来表达他的要求和所想。例如,身体不适了,摔跤受伤了,玩具找不到了等。这样,便于老师及时了解情况,使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得到满足,从而不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
家长若能为孩子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准备工作,孩子一定能较快适应园所的集体生活。
孩子喜欢吃手,这是否有心理问题
咬指甲多见于3~6岁的学龄前儿童,美国有位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咬指甲的发病率高达44%。孩子常常在受到大人斥责后,或是在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缺少同伴和游戏等情况下,出现咬指甲自慰的现象;也有的是父母或小伙伴有此习惯,孩子仿效成习惯。
吃手这种习惯必须在孩子出恒牙前改变过来,否则将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和社会交往,具体方法如下:
①让孩子有事可做,多动动手,多动动口。
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孩子明白“病从口入”的道理。
③不予理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④奖罚分明,对有所改正的孩子给予表扬和鼓励。
⑤缓和紧张的局面,让孩子学习用其他方法消除紧张。
⑥养成按时修剪指甲的卫生习惯。
无论使用何种方法,切忌使用警告、威吓的语气,那只会适得其反,甚至强化孩子的不良习惯。
孩子爱听好话怎么办
好话人人都爱听,适宜的好话可以引导、激励孩子努力向上。但如果孩子一直爱听表扬、夸奖的好话,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孩子就会产生逃避或退缩的行为,个别的孩子则以攻击性行为作为自我防卫,这不公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偏差,还会造成孩子是非不分,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行为。
怎样纠正孩子爱听好话的习惯呢?
首先,要帮助孩子逐渐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也就是说,平日不要过分刻意为孩子排除正常环境中可能遭遇的困境,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在家中家人特别宠爱孩子,非常周到地替孩子决定各种大小事,同时又一味地让孩子达到所预定的目标,而给孩子戴“高帽子”,孩子也习惯了听好话生活,到了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对于各种活动就会缺乏自信。如午餐前对老师说“我吃不快”;在活动中不敢尝试有难度的事情,害怕失败,导致孩子在幼儿园情绪不稳定,会出现不肯去幼儿园的现象。长期如此,必会给孩子带来性格上的偏差。
其次,家长不要无原则地表扬和奖励孩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必须耐心地讲道理,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念,培养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
最后,在表扬孩子时,要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让孩子确定新的目标。
只有家长有了坦然的态度及正确的是非观念后,才能真正地引导帮助孩子。当孩子拥有了家长的理解与接纳,通过适当地赞美和鼓励,孩子就会充满自信。
孩子为什么只顾自己玩,不愿和别人玩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他们平时总是一个人独自玩,父母与孩子一起玩的时间不多,只要孩子一个人在那里安静、不吵闹玩,就觉得孩子很乖。独自玩、自言自语表现了婴幼儿的年龄特征。3~5岁的孩子社交范围扩大了,从家庭成员到老师,开始认同、接纳同伴,但并不能与同伴协作,喜欢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往往是各玩各的,到了3岁以后才逐步学会和同伴分享玩具。有的孩子与小伙伴在一起时,只顾自己玩,不愿和别人玩,其原因有:
(1)心理因素。可能是孩子的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使孩子紧张不安,说话有压抑感。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多给孩子一份亲情,因为良好的心理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能激发孩子大胆、主动地交往,共同参与游戏和共享玩具。
(2)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环境会带给孩子很大影响,因此父母热爱孩子,除了尊重孩子的人格,不随便刺伤孩子的心灵外,还要鼓励孩子结交朋友,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经常邀请邻居、朋友的孩子来做客。每天到托儿所接孩子时,正是孩子情绪最好的时候,可以向孩子问一些“谁是你的好朋友?”“今天你玩了什么?”等问题,这样就能促进孩子和别人一起玩。
为何孩子初入托儿所时不哭不闹,但回家却发脾气
孩子刚进托幼园所,由于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他们就会感到困惑和挫折,从而产生痛苦、悲伤、恐惧或愤怒等负面体验。有的孩子将怒火向外发泄,用破坏玩具、哭闹、踢打老师等方式表达出来,而性格内向的孩子将忧郁隐藏于内心,在托幼园所里不哭不闹,能与同伴一起参加活动,在外表上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看上去情绪较平静,但一到家里看到亲人,就会把压抑已久的情绪,用发脾气的形式进行发泄,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对这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应为他们创设宽松、自由、愉快的环境。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不要强行地阻止他的行为,应用语言、动作、玩具等来转移其注意力,并允许孩子有反复的过程。在托幼园所里营造一种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融洽关系是极为重要的。老师必须诚恳地对待每个孩子,经常给孩子情感“充电”,经常给予温暖的笑容;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话,对他讲的话尽可能予以肯定;多与孩子一起玩耍,在活动中观察这些内向孩子的兴趣和特点。当孩子得到教师关注后,便会产生由衷的快乐,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愉快,这有助于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从而逐渐减少从托儿所回家发脾气的现象。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第一反抗期
孩子在搭积木,当他搭得十分高兴的时候,如果在一旁的爸爸帮他拾起地上的积木,去搭上一块时,孩子会突然将搭好的积木全部推倒,不玩了。孩子要自己吃饭,但吃得衣服上、饭桌上全是饭菜,妈妈将小匙从孩子的手中拿过来,要喂他吃饭时,没想到,孩子却发起了脾气,不肯吃饭了。家长往往不理解,为什么孩子那么不听话,常常发脾气。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就是告诉我们,他们正处于“反抗期”。而被心理学家称之为人生最初阶段的“第一反抗期”正是从孩子2~3岁开始的。
对于“反抗期”,家长不必担心和烦恼,而应正确地去理解孩子的心理。因为2~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自由行动,活动范围扩大了,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能够与人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自我意识在不断地发展,并有了自己的主见。因此,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正确地对待孩子,不必样样事情包办,否则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孩子长大后就会缺少独立性和自主能力。
家长对待这个时期的孩子,建议做到:
①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他能做的事。家长积极地鼓励孩子,为孩子创造条件,满足他的需要,以达到他的独立自主的愿望。例如: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洗手,自己穿脱衣服、鞋子等。
②教会孩子简单的活动技能。孩子年龄小,能力有限,虽然什么事都想自己干,但往往做不好。这时,家长不能因为他做不好而代劳,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而应具体示范,教孩子如何去做。
③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虽然孩子年龄小,但也有自信心和自尊心,家长对于孩子的无意过失不应表示不满,批评孩子,而是应予以鼓励,相信孩子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孩子明明有自己的玩具,为何还要抢别人的
当两个以上的3~5岁孩子在一起玩时,有时就会出现自己手上有玩具,却去抢别人玩具的现象。有些家长看到了,会说抢玩具的行为霸道,有的会要求孩子不要去抢,而要用语言表达。其实这些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在于没有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特点。
3~5岁孩子正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自我中心化现象是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成果之一。它所指的并非成人世界中的自私自利、不顾他人,而是指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能把自我与他人、其他事物很好地分开,凡事以自己的动作和想法为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惟一的中心。因此表现在行为上,孩子会把其他与他不相关的事物看作与他是一体的。玩玩具时,别人的也就是他自己的,既然是他自己的,他自然就可以拿过来玩。另外,对待同一样事物,他不能自觉地从别人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想当然认为别人具有与他相同的想法,因此孩子并没有认为上述举动是争抢夺取的意思。
尽管如此,这并非说明孩子的这种行为可以得到允许和放任。孩子的自我中心化现象,只是其认识活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一方面随着孩子活动的加强,他就能在活动中不断地了解自己和外部事物的各种关系,区别自己和他人,理解别人的东西不是属于自己的。另一方面成人应当给予这种行为一些有效的指导,比如对抢夺行为进行限制,当孩子出现良好行为时,给予赞许。
针对孩子出现争抢的现象,成人应当注意:首先,在提供玩具时,不能种类多,数量少,同类玩具数量应该多些,使得他们基本上每人都有同一种类的玩具,让他们能够有各自玩各自玩具的可能。
其次,当孩子出现争抢时,不要采用严厉批评的方法,而是通过游戏的方式,使争抢的双方把注意力从玩具上转移出来,再采取其他方法。有些成人不注意这一点,采用硬性指派,如说:“你是主人,就该让客人玩”。这种方式孩子既不理解,又觉得突然,更容易引起争抢。
最后,对良好的行为给予表扬:“××真乖,把汽车让给小朋友先玩,过一会儿汽车就开回来了。”这样就会暗示另一方孩子,玩具玩一会儿后还给对方,被争抢玩具的孩子也能够感到成人对他情感的理解。只有不断坚持这些方法,孩子才能建立起良好行为。
孩子模仿电视屏上的亲热镜头,该怎么办
有一个妈妈,看到2岁多的女儿居然模仿影视剧中演员的动作去亲吻她的小伙伴,非常着急。那么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成人到底该怎么办呢?
首先,孩子是爱模仿的。影视节目中经常出现这种镜头给予孩子模仿学习的样板。
其次,孩子是好奇的。同样是亲吻的动作,在影视剧里经常出现,但在生活中并不常见,这就使得孩子产生好奇心,使他更关注这类行为;还有,当成人带着神秘态度谈论这类事情时,或者采用否定的态度时,往往更能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更想亲身去尝试。
再次,成人应当反省。当孩子刚出现这种行为时,你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的。成人与孩子再见时,往往会对他说:“飞一个,飞一个”。这里“飞”的不就是亲吻吗?如果孩子非常漂亮,又白又胖,成人又会说:“咬一口”。这里咬的不就等于亲吻吗?如果成人非常喜欢某个孩子,又会对他要求:“香一香。”这里香的不就是亲吻吗?所以成人的肯定,才会使孩子去学习使用这种行为。
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成人不必过于紧张,其实这种行为方式并不会维持很长的时间,一旦孩子成长起来,他自己都会不好意思,会主动放弃的。而作为成人,不妨以赞许的口吻肯定孩子的其他友善举止,如握握手,同时自己对他也注意采用其他表示亲热的动作,让他知道,并且模仿。
哪些家务可以鼓励孩子参与
适当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方法。这是因为2~3岁的孩子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了,能够掌握一些大动作和一些精细的动作,具有独立和不依赖的初步性格特点。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成人不但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要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做一些家务。以下这些家务可以鼓励孩子参与:
①孩子自己的事。如喝完牛奶或水后,鼓励孩子把杯子放到厨房去;吃完糖果或水果,把糖纸或果皮丢进垃圾箱里;要大小便了,学着自己拿便盆和脱裤子;整理自己的玩具,并放在固定的地方;自己搬小椅子坐等。
②帮助成人干点活。如将收下的衣服拿进房间;将掉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进门换鞋时,请孩子拿拖鞋;鼓励孩子一起做饭前、饭后的准备和收尾工作;在成人的指导下分送报纸等。
③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如擦地板、在园子里浇花、扫地等。
这些家务在成人的引导和帮助下,让孩子独立完成。贵在放手让孩子练习,不要怕他做不好,不要怕费时间,要有耐心,要让孩子在独立做的过程中学会,从中让孩子感受和体验到劳动的乐趣。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动、好模仿的愿望,又锻炼了其勇气和意志。
孩子喜欢尝试各种事情怎么办
他们已走得很好,学会了跑,还能用语言交往,活动自由度不断增加,他想去探索周围世界,发现新事物。为好奇心驱使,他如同“初生牛犊”不知危险,什么都要去看看摸摸,想去发现和模仿,国际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这一阶段称作运动智慧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