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的中国家教大全集
19112000000035

第35章 劝学(2)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56篇以上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其作品以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给后世作家树立了楷模。

莫泊桑并没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他的父母感情不和,父亲是一个商人,而母亲却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可怜的莫泊桑出生之后不久,他的父母就分居了。莫泊桑跟着母亲生活,他们住在海边的一座别墅里。幼年的莫泊桑还体会不到家庭不幸的痛苦,整日无忧无虑,又聪明又活泼,母亲看在眼里,非常欣慰。

母亲非常爱自己的儿子,并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她亲自教他读拉丁文,启发鼓励他写诗。但是,她常常看着儿子出神地想,仅仅靠自己教育儿子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儿子成才,必须给他找一个好老师。这样,也可以弥补她因为没有给儿子一个幸福家庭的愧疚。

于是,母亲开始到处打听,给儿子寻找一个好老师。莫泊桑的舅舅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和当时的大文豪福楼拜曾是好朋友。由于这层关系、莫泊桑的母亲也和福楼拜比较熟。她有一天忽然想到,如果让福楼拜来做儿子的老师,该多好啊!但是,他哪能轻易就给一个普通孩子做老师呢?母亲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决心尽最大努力,争取让福楼拜教导自己的儿子。于是,她开始加紧对儿子学习的指导,培养他对文学更深的爱好。不失时机地鼓励儿子多写东西,而儿子一旦写了,她就仔细地保存下来,哪怕有时只是一些散乱的片断。因为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拿给福楼拜看,得到他的指点。莫泊桑看到母亲如此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不好意思写一些敷衍了事的诗歌或文章给母亲留着——那样实在太丢脸了!因此,他常常独自在房间里苦苦思索,或者去海边散步寻找灵感,或者读一些大家的作品充实自己。就这样,他的写作进步越来越大。

在没有找福楼拜做老师之前,母亲为儿子找的老师叫布耶,也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人物,并且,他和福楼拜也是好朋友。莫泊桑的母亲的一番苦心,老师布耶时常看在眼里,非常为之感动。他有一次正好要去拜访福楼拜,想到莫泊桑母亲的心愿,他就带上了孩子一起去。

临行前,母亲把莫泊桑的作品挑出一些让他们带上,希望可以得到大师的指点。果然,到了福楼拜家以后,福楼拜很认真地看了这些诗作,和他们一起分析,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后,他还爽快地答应收莫泊桑做自己的学生。

莫泊桑欢快地跑回家,兴奋地告诉了母亲这个好消息。母亲一边在胸前划着十字,一边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是啊,她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后来,在福楼拜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点之下,莫泊桑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

福楼拜和莫泊桑的师生之谊,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让很多文学青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背后隐含着一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呢!纵览古今中外,几乎所有有所作为的人大多都有一两个好老师的教导。遇到一个人生中的好老师其实不仅仅是靠运气,实际上,还需要像莫泊桑的母亲那样,要努力去争取。假如一个人本身能力不强,又不去争取,就等着机会降临于自己的身上,这样做,无异于守株待兔。

为老师干杯

1912年,为了庆祝华沙“镭”实验室的建成。“镭”的母亲居里夫人接到消息后立即打点行装,从巴黎飞往华沙。

晚上,为居里夫人举行的欢迎宴会开始了。居里夫人成了这次宴会的贵宾,被请到摆满鲜花的桌前坐下。但她却隔着鲜花,在努力地寻找着什么。

忽然,居里夫人的目光无意间碰上了对面餐桌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的目光,老妇人也正面带喜悦和敬佩地望着她。居里夫人激动地站了起来,向老人走去。

居里夫人伸出双手,紧紧地拥抱了这位老妇人,在老妇人的双颊上吻了又吻,说道:“我以为这是不可能的,可却是真的,是真的!我一直想念着您,斯克罗斯校长。”

斯克罗斯校长热泪盈眶,她紧紧地握住了居里夫人的手,不住地说:“好样的,玛利亚!好样的,玛利亚!”在场的人都被她们言行深深地感动了,好多人眼中都泛满了泪花。

侍者送来了酒,居里夫人拿起一杯酒,递给斯克罗斯,然后转身对众人说:“尊敬的主人,尊敬的来宾们,我提议,为斯克罗斯校长干杯!是她教育我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要真诚、勇敢地面对生活。”

“干杯!”

“干杯!”

居里夫人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纷纷举起了酒杯,宴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我们所学到的任何知识,都是与老师的辛勤教育分不开的。也许我们以后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我们的学问、知识、财富和能力,会大大地超过我们的老师和其他人,但我们仍然要牢记,这一切都不是凭空得到的,它们的基础,都根植于学校的培育。所以,尊重师长,乃是我们每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原文: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使诸弟遵而行之,又恐诸弟习见而生厌心;欲默默而不言,又非长兄督责之道。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所望于诸弟者,但将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我,则我心大慰矣!

译文:想另立课程,多讲条规,使弟弟们遵行,又恐怕弟弟们见而生厌;想默默不说,又怕失了兄长督责的道义。所以往年时常限定弟弟们的功课,近来却仅强调有恒二字,所希望弟弟们的,是把每月功课,写明白告诉我,那我的心里就非常宽慰。

■读书必须有恒心

中国自兴科举以来,无数士子学人未尝不束发就读,殚精竭虑,其间所发生的“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亦熟闻于耳。饶是如此,而名落孙山、老死窗下的也比比皆是。道光二十四年间,曾国荃兄弟四人科场失利,面对着科场上一帆风顺的长兄曾国藩,他们不免几分失意,几分羞愧,几分彷徨,故此,曾国藩遂写了此信,一示宽慰,二表劝励。

科场得意的曾国藩深刻地知道科场失利带给人的精神苦痛,在给弟弟们的信中从不表露成功者的倨傲,作为兄长,他以身作则,注意体会兄弟的感受,既设身处地体会,又于呵护中履行督责之职。作为良师,他循循诱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作为诤友,他又可直言不讳,及时告诫,用心良苦,让人为之感动。纵观曾国藩的一生,手不释卷,功业道德文章,皆可做一世表率。学贵有恒心,是曾囯藩成功的最大心得。在家书中,他多次提到“有恒”,以自己读书的经历和收获,积极引导自己的弟弟,要求他们将每月功课写明告知于他,要求他们今日事今日做,绝不可对自己的惰性姑息放纵。曾国藩就此提及了自己近段时期的读书生活,“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点。”获得如此丰厚收获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持之以恒,事实胜于雄辩。人贵立志,方可有所成就,而志之所成唯在于有恒!在对众兄弟的教育引导中,曾国藩尽到了兄长兼师友的职责。在曾国藩的殷殷期望和无限期许中,曾国荃们有如沐春风之感。

曾国藩在过去的一些著述中被视为封建的卫道士,而卫道士又往往予人以食古不化的错觉。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隅之见罢了。在封建社会,功名富贵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渴望。读书求学陷入其中,如入泥淖,无可自拔,这也是旧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悲剧。有鉴于此,曾国藩及时给诸弟做了高屋建瓴的提示。科举并不是读书人的唯一抉择,能于学问上有所渐进,有所创获,更能给人以成就感。读书必摆脱功名利禄的困缚,方可入于自如之境。功名总有尽头,而“学问之道无穷”,不务虚名,而求实效,是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准则。以超越的心胸行始终如一之事,是曾国藩一生秉持的理念。究竟什么才是一生之计,这是一个让古人困惑也让今人为之烦恼的问题,在这里曾国藩给出了他个人的独到解答。

天下事成于有恒心者!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古代的名人学者们,很多都自幼勤奋学习,苦读经典,在读书有恒心这一方面为我们人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相传孔子就是一个读书十分有恒心的人,年过花甲的孔老夫子研习《易》的时候,反复阅读。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的书,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很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这样不知翻开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好多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头悬梁锥刺股

战国时候的纵横家苏秦也是一位读书学习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人,苏秦是洛阳人,据说他向鬼谷子学习了合纵连横的方略,去游说秦王,前后上书了很多次。可是他的主张却没有被采纳,由于身上带的钱都花光了,只好离开秦国回家,他背着书籍,挑着行李,面容憔悴,一副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妻子不下织机迎接,嫂子不肯为他做饭,父母也不和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做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做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做儿子,这都是苏秦我的过错啊!”于是他发奋读书。读书读到疲倦想要睡觉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刺得鲜血一直流到脚上。过了整整一年,苏秦学有所成,赵王封他为武安将军,把相印交授给他,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六国一起来遏制强横的秦国。佩戴着六国相印。

除了锥刺股的苏秦之外,头悬梁的孙敬也是一位读书有恒心的人。东汉的孙敬,字文质。他闭门读书,到晚上还在苦读,忍不住要睡着了,就用绳子把头发系住,一端拴在房梁上,每当低头打瞌睡的时候,头发就会被绳子提起来。就这样孙敬苦读终于进入了太学。孙敬进入太学之后,仍旧闭门苦读,而且或许是头悬梁的磨砺有了奇效,竟然精力过人,读起书来不但比别人快,而且看书的时间也长于他人,太学的老师和学生都称他作“闭门先生”。孙敬不但苦读,而且孝敬老母,在太学读书期间,把母亲安置在太学旁的小屋中,读书学习之余照顾老母。虽然除了上学之外,孙敬就是闭门读书或者照顾老母,但是外面早就传遍了他刻苦学习的美名,有一次,他去市场上买东西,远远的市场的商贩们就相互聊开了,“闭门读书的孙先生来了,我们可不要在售卖的货品上欺瞒他。”就这样,孙敬通过勤奋苦读终于成为了当世的一代大儒。

梦想需要用行动去实现

人生唯有孝是第一美德。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国藩在甲午乡试中考中第三十六名举人。当时,他已经24岁了。从5岁开始识字读书,读到这时,曾国藩与书本已经打了19年的“交道”了。

曾国藩的父亲曾竹亭是个劳苦积学的人,经过17次的考试,直到43岁才勉强中了个秀才,而曾国藩24岁就中了举人,而且是湘乡曾府的第一个举人。喜报传来,曾府上下,每个人都欢欣鼓舞,在家里大摆筵席,接待亲朋好友,整整热闹忙碌了好几天。

当年十一月,曾国藩就起身赶往京城,准备参加第二年的会考。那时的交通不像现在这样便利,从湖南湘乡到北京,最快也要二十多天,有时甚至要走一两个月。为了不耽误会试,曾国藩提前好几个月就动身了。

来到北京后,曾国藩住在长沙会馆,准备来年考进士。那时候,进京赶考的湖南举子一般都住在这里。

这时的曾国藩充满了自信,他相信凭自己的实力,一定会蟾宫折桂,金榜题名。谁知道他时运不济,第一次参加会试,竟然名落孙山。

首战失利,曾国藩并没有气馁,他挥笔写下了“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斫蛟鼍”的诗句,依然一如既往地刻苦读书,准备在下一次的会试中大展身手。

这年,恰好是皇太后的六十大寿,按照惯例,朝廷是要增加一次会试恩科的。曾国藩考虑到从北京回湘乡,明年再从湘乡到北京,这一去一来,路上的花销太大了,而且还浪费时间。于是在征得父亲的同意后,曾国藩决定留在京城一年,等待参加明年的恩科会试,这样一来可以免除旅途劳累,二来还能节省一些钱。

曾国藩在居住北京备考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渐渐地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他除了继续勤研经史外,又很快地沉醉于唐宋的诗词和古文之中。他觉得古文可以任意发挥见解,比起那拾古人牙慧而又缚手缚足的八股文,实在是更有气势,也更有意义。

道光十六年(1836年)的恩科会试如期举行,这一次,曾国藩又名落孙山,再一次与进士及第无缘。起初,曾国藩对此很感失望,但转念一想,自己才26岁,将来还有的是机会,因此也就将这一时的挫折看得格外坦然了。

曾国藩收拾好行装,打算绕道江南一游,借此增长阅历。当他到南京以后,曾国藩去了秦淮河,又游了夫子庙,几乎把十朝都会的名胜古迹游了个遍。

这天,在夫子庙附近的一家书肆里,曾国藩意外地发现了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顿时喜出望外,这套书可是他多年以来梦寐以求而不得的啊!他一问书价,不由得一喜一忧。喜的是,怀里的银子正好和书价吻合;忧的是,购了《二十三史》,便没了回家的盘缠。

曾国藩双手摁着硬硬的银子,在书肆门前犹豫了许久,徘徊了老半天,一连迈进店门两次,最后终于咬着牙把这套书给买了下来。

付了银子,曾国藩一边小心地把书一册一册放进担子里,一边悄声问书肆的小伙计:“小兄弟,这附近可有当铺?”

书肆的伙计用手往斜对面一指说:“那不就是一家当铺吗?”接着伙计又吃惊地问他一句:“大爷该不是为了买这套书,要去把衣服当了吧?我说这位大爷,这书不看,你既渴不着也冻不着,可你不吃饭不穿衣服咋行呢?”

曾国藩望着书肆伙计笑了笑,没有言语,挑起《二十三史》,就走出了书肆店门。

曾国藩挑着《二十三史》走进当铺,当掉长衫和一些穿不着的冬服,这才赶到码头,与人合伙搭了条去湖南湘乡的船。凑巧的是,船钱连同在船上吃饭的伙食钱,和他当掉衣服所得的钱差不多。曾国藩暗暗想:坐在船上不穿长衫可以,碰到这么精美的《二十三史》不买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