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人生第一步:家庭育儿宝典
19096500000031

第31章 2岁儿抚育篇(6)

蔬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仅次于粮食,它是我们每日必备的食品。蔬菜的品种很多,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含有极丰富的各类维生素,也包含一定数量的无机盐,纤维素较多。除了本身的营养价值外,还能促进机体吸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研究表明,仅吃动物蛋白在肠内吸收率为70%,若加吃蔬菜则可增加到90%左右。

白菜、黄瓜的主要成分是水,含水量达90%~96%,大多数蔬菜的含水量均在90%左右,当咀嚼蔬菜时,其内含的水分就可以稀释口腔里的糖质,使寄生在牙齿里的细菌不易生长繁殖,保护了牙齿。多纤维的蔬菜还能锻炼咀嚼肌及提高牙齿的坚固度。

在幼儿食谱中经常变换选用蔬菜,孩子就能从不同的蔬菜中得到不同的营养素,以利于生长发育。如白萝卜的营养很丰富,除含维生素C外,还含核黄素、钙、磷、铁,因为它不含草酸,所以萝卜里含有的钙元素的吸收率就会较高;胡萝卜所含的营养也很丰富,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钙、磷、铜、维生素D1、还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很多带有红颜色的蔬菜,也含有较多胡萝卜素,有助于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并可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可以提高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的功能而改变贫血和出血倾向。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白菜、油菜、菠菜、香菜、西红柿等;鲜豌豆、西红柿、菜花、白菜和菠菜可提供维生素K;新鲜菜叶中含有维生素P;含钾较多的菜包括西红柿、茄子、菠菜、油菜、香菜、大葱、萝卜、黄瓜等;含铁较多的菜包括芹菜、香菜、油菜和菠菜等。总之,蔬菜对人体的健康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蔬菜除了提供大量营养物质外,还含有一种有用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但它在肠道中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助于排出粪便。但要注意的是,2岁左右的小儿消化能力还比较弱,过于粗大的长纤维可能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因此,此时吃蔬菜还是应当切得细一些,尤其是芹菜、韭菜等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

蔬菜在烹调时应先洗后切、现吃现做、急火快炒,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有些蔬菜烧熟了,孩子不爱吃,可以洗干净了生吃,如黄瓜、西红柿、生菜等。

幼儿要穿满裆裤

给婴儿穿开裆裤,是为了孩子大小便方便,以免弄湿裤子。

但孩子会爬、会走以后,应当开始穿满裆裤。主要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减少感染机会:小儿活泼好动,不管干净不干净的地方都坐。穿开裆裤,使露在外面的外生殖器和臀部直接接触环境,容易受污染。特别是女孩,会弄脏会阴部。女孩的尿道短,当尿道口受到污染时细菌容易顺尿道进入泌尿系统,导致尿道炎、膀胱炎、肾炎等泌尿道感染。男孩子虽然尿道较长,但也常因包皮较长,局部积存污垢而导致泌尿系感染。同时,穿开裆裤可能给有意无意地玩弄生殖器创造了条件。

还有蛲虫病也是幼儿时期较常见的寄生虫病,虫子有在患儿肛门周围排卵的习性,引起患儿肛周和会阴奇痒,患儿用手搔痒可把虫卵转到手上,小儿如再拿食物或吸吮手指,可吞入虫卵,引起自身再次感染,使治疗失败,如配合穿满裆裤,可切断自身重感染的环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保暖:幼儿时期,孩子的户外活动增多,冬季寒风从开裆处吹遍全身,容易使孩子感冒。

美观:较大的孩子穿开裆裤不雅观,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所以,孩子到了适当年龄应该穿满裆裤。通常孩子满周岁后,能用手势或简单的语言表达大小便,到了1岁半左右能自己坐盆排便,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此时,可改穿满裆裤。最好是从夏季开始,先穿死裆的短裤,逐渐适应在大小便时脱裤子,以后再穿长裤,到冬季时,可以在里边穿开裆棉毛裤,外面套一条死裆裤,大小便时只脱外面的裤子就行了。也可以把裤子的裤裆做成既可开而又能关(如用尼龙搭扣)的样式,既方便孩子大小便,又达到穿满裆裤的目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适应过程,长到2岁以后,可以全穿死裆裤了。

早期培育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2岁的孩子,可以教他自己穿衣服、戴帽子、洗手、洗脸等。

当孩子做的时候,家长可以在一旁给予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但不要包办代替。

还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晚洗脸,晚上睡前洗脚、洗屁股,经常洗澡、洗头。饭前、便后洗手,常剪指甲,勤换衣服等。若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随时要纠正,如不让孩子用手揉眼睛,不准把脏东西放进嘴里,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乱扔废弃物等。不要认方孩子还小,不懂事,就可以放纵不管,要知道,好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而多年养成的坏习惯,将来改起来也很困难。

语言训练

快2岁的孩子,已经很喜欢说话了,但是词汇量还不够表达他的意思。这时,家长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如玩”打电话游戏“,通过打电话教孩子说自己的姓名、住址、爸爸妈妈是谁、正在做什么等。家长还可以教孩子说儿歌,以丰富孩子的词汇。

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图书、画报等少儿读物,讲给宝宝听,讲完后可以让孩子再讲给你听,这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也可以结合宝宝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让孩子回答,可以问:如果你把别人的玩具弄丢了怎么办,如果把别人的玩具玩坏了怎么办,把别人的玩具带回家里了应该怎么办,你向别人借玩具,别人不给你怎么办,别的小朋友打你怎么办等类似的小问题。

训练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若是孩子到2岁仍不能流利地说话,要考虑是否言语发育迟滞,最好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听力是否有问题,神经系统发育是否健全,也可能孩子一切发育正常,只是缺少语言训练罢了。

空间知觉训练

快2岁的孩子应逐渐发展空间知觉,小儿一般是先学会分辨上下,而后是分辨前后,最后才懂得左右。

为了发展孩子的空间知觉,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例如:”把桌子底下的画片捡起来。“”把床上的毛巾被递给我。“这样做可使孩子理解上和下。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时,一边跑一边喊:”后边有人追来了,咱们快往前跑吧!“或者说:”你在前边跑,我在后面追。“让孩子掌握前和后的概念。戴手套的时候,一边戴一边说:”先戴左手。哟,右手还没戴手套呢!咱们再戴右手吧。“穿鞋、穿袜子时也这样,一边穿一边说。脱袜子时可以告诉他:”先脱左脚呢,还是先脱右脚?“反复训练,孩子很快也会记住左右。

让孩子掌握空间概念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只是空洞地讲,孩子很难理解,必须结合实际,反复训练,才能逐渐掌握。

认知能力训练

2岁小孩的兜里,什么破烂都有:糖纸、瓶盖、石头子、画片等,他们把这些破烂都视为”宝贝“,也正是通过玩这些”宝贝“发展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

家长可以结合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教孩子认识事物特征。

例如:这张糖纸是透明的,这张是不透明的;这个瓶子是圆的,那个瓶子是方的;这个瓶盖是铁的,那个瓶盖是塑料的……无形中就能够教孩子很多知识,培养了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另外,带孩子上街、上公园时,一路上见到的东西,都可以讲给孩子听。如:这是公共汽车,这是卡车,这是小汽车,那是松树、杨树……还可以教孩子识别颜色。这一切都会使孩子的观察能力逐渐地敏锐起来。

培养小儿数学的概念

很多孩子到2岁已经会数1、2、3、4、5甚至更多了。但他们根本不理解数字的概念。因此必须联系与数字有关的生活小事,反复训练,才能逐渐对数字有所认识。

家长可以拿两个苹果,告诉孩子:这是几个苹果啊?我们数一数,1、2是2个。现在拿一个苹果给爸爸。”还可以拿其他的实物或玩具,反复训练,让小儿感知1和2的实际意义。等他对1和2的概念明确了,再教3、4……也可以通过扑克牌游戏,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准备一副比较漂亮的扑克牌,增加宝宝的兴趣,教宝宝分辨每张扑克牌的不同点。如颜色区分、点数之分、图案区分等。还可以教他玩拉大车的游戏或从小排到大、从大排到小的顺序排列。根据孩子每天玩的情况给予适当鼓励。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孩子对物体的分辨能力和对数字的识别能力。

动作训练

快2岁的孩子已经走得很稳、跑得很好了。应该训练他单脚站立,开始会站不稳,因为他还掌握不了身体的重心变化。训练一段时间后,他就会站得很稳了。还可以训练他蹬小三轮车,骑车的时候,眼睛要平视前方,手要扶车把,脚要蹬,身体要坐正,哪一点没有弄好,车都无法前进。这使全身肌肉都必须协调,同时也锻炼眼睛,锻炼头脑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和孩子一起涂涂画画

1岁多的孩子很喜欢涂涂画画,可以给孩子一根细木棍让他在沙土地上画,也可以给他一支铅笔或蜡笔,让他在纸上画。

家长可以先向孩子示范一下如何画直线、画圆圈、画螺旋形,让孩子学着去画,即使他乱画也不要去管他。当他画了圆圈,虽然不圆也要鼓励他,每天让他画1~2次,每次10~15分钟,孩子会越画越好,对自己手和手臂的控制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乱涂乱画是学习书写、画画的萌芽阶段,它能够训练孩子的手灵活、精巧,并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孩子的平行游戏

有时两个孩子在一起,但却各玩各的,和平共处,互不相扰。

他们为什么不在一起玩呢?

从外表上看,他们两人的确没有在一起玩,一个人在玩玩具,一个人在看小人书,这两者毫无联系。然而,在这种场合,孩子们并没有孤独感,也不觉得是自己一个人在玩。他们的自我感觉是“在一起玩儿”.互相都意识到对方是自己的游戏对象,既没有各玩各的,也没有分开。在极其友好融洽的气氛中,他们丝毫没有隔阂之感,玩得非常愉快。

这两个孩子的游戏方法,我们称它为“平行游戏”.因为他们各自做不同的事情,像互不干扰的两条平行线。

这是一种美妙的游戏形式。它是孩子游戏活动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处于“单独游戏”和“旁观游戏”的下一阶段。既然两个孩子都认为他们是在玩儿,并且是“在一起玩儿”,那么,这无疑就是在一起游戏了。家长必须理解和承认这种现象。最好的办法是默默不语。不要去多管闲事,之后,还必须表扬他们说:“你们两人玩得真好呀,也没有吵架。”

这种现象证明他与朋友已建立起人际关系,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高兴。家长必须注意提醒自己:他们是在做平行游戏。

2岁的孩子需要什么

2岁多的孩子最可爱,他的需要比1岁时大大增加了。

(1)他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虽然做不好,而且有始无终,但他想动手。

(2)他爱幻想自己是小动物,比如是一只小狗熊等等。

(3)两岁孩子怕黑怕孤独,他喜欢跟大人在一起,更需要父母的爱抚。

(4)他喜欢看书,看印制精美、色彩鲜艳的图书。

(5)他喜欢听故事,不论听得懂听不懂,他会缠着妈妈反复讲,讲完还问:“后来呢?”

(6)睡醒以后很高兴,希望有人能与他一起玩。

(7)要吃爱吃的食物。

(8)大小便能自理,需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9)喜欢得到表扬。

(10)求知欲旺盛,可以学图画,认识简单字。

孩子爱磨蹭怎么办

许多孩子动作慢,特别是早晨,妈妈要上班,看着孩子磨蹭真着急。

孩子总是被母亲催赶着,心情不大舒畅。可是在孩子看来,他不明白,有什么必要那么着急。

而且,受到催促是不愉快的。所以也仅仅是当时应付一下,催一催,动一动,过后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儿童的特点之一就是注意力缺乏持久性,总是接连不断地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被有趣的事情所吸引。

既然每次催促都只限于当时解决问题,过一会儿就失效,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起停止催促而改用另一种方式,用一个什么“目标”来吸引其注意力。

提出的目标必须是不久将来的事情。眼前的毛衣、袜子之类的东西不能成为引导的目标。目标必须对孩子有吸引力。到幼儿园去固然可以作为一个引导目标,但是你如果说“要迟到了”,这对于孩子是无所谓的,因而也就失去了它的效应。

重要的是你揭示的目标必须能使孩子的心情激动,跃跃欲试,激起孩子的兴趣。

怎样向孩子提问题

妈妈经常向孩子问问题,可以激发孩子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他观察事物,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但家长要善于向孩子发问,知道问什么,怎么问。

(1)要选择问题。不是什么问题都能问孩子,妈妈问的问题要符合自己孩子的年龄和思维发育水平。问题太简单孩子不喜欢回答,问题太难孩子回答不上来。

(2)要善于抓住机会问。妈妈要在孩子兴致勃勃的时候发问,最好在一定场景中问场景中的问题,景物就在眼前,有利于孩子思考。

(3)问题要宽泛,问问题是为了增加孩子的知识,所以要走到哪儿问到哪儿,说到哪儿问到哪,不要翻来覆去总是那几个问题。妈妈要是不善动脑子,孩子怎么提高思维能力呢?

(4)父母的知识要丰富。妈妈问的问题,自己要清楚,不要自己问的自己答不上来。

怎样对待孩子的问题

(1)妈妈必须珍视和爱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尽可能地给予满意的解答,不能有丝毫的不耐烦。

(2)对孩子的问题,能解答多少解答多少,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根本不懂,要告诉孩子自己也不懂,不要不懂装懂,乱解释。将错误的东西教给孩子是很有害的。

(3)如果孩子问的问题是他这个年龄还不好理解的问题,就告诉孩子:“等你长大了读了书就弄明白了。”孩子一般不会缠住不放。

(4)孩子问的问题妈妈当时答不出来,自己事后要把它搞清楚,然后给孩子讲解。

(5)父母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读一些《幼儿十万个为什么》、《儿童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书籍,这些书里包括了绝大部分孩子们常问的问题。父母事先读点书,做到“有备无患”.教孩子比较“多”、“少”和“一样”。取6个黑扣子和6个白扣子,放在桌上。

妈妈用3个黑扣子摆一排,让孩子用一样多的白扣子一对一地摆,然后问他是不是一样多。

妈妈拿3个黑扣子,给孩子4个白扣子。妈妈将黑扣子摆一排,让孩子一对一地摆看看谁多谁少。

给孩子4个黑扣子,3个白扣子,让他配对,问他最后哪个多了,哪个少了。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可反复玩反复练习,不仅要懂得多、少、一样的意义,还要懂得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跟谁一样中比较的含义。

发音练习

孩子如果发不好n,l的音,可教他说以下绕口令。

小柳和小妞

路东住着刘小柳,路南住着牛小妞。

刘小柳拿着大皮球,牛小妞抱着大石榴。

刘小柳把大皮球送给牛小妞,牛小妞把大石榴送给刘小柳。

亲子游戏

数学游戏

目的:分类。

材料:用硬纸剪成8张圆形卡片,做成红、绿、黄、蓝4种颜色各两张。

玩法:把8张圆纸片放在桌子上,妈妈从中取1张,让孩子从卡片中找出1张同样的卡片放在一起。再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其他3种颜色,让孩子把四种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对一地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