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趋势大博弈
19069200000054

第54章 欧洲的启迪

2004年5月1日,欧洲发展又跨越了一个里程碑,欧洲联盟的规模,从15个会员国扩大为25个会员国。人类史无前例的欧洲统合工程,走过了半个世纪,正在向另一个颠峰迈进。

扩大后的欧盟将成为一个结合25个国家4.5亿人口的“超国家”或“拟(准)国家”组织。此一变化,无疑吸引许多观察家评论未来整合将出现何等效应,包括好的如经济能量的提升,或不好的如产业挪移导致的就业困难,以及国际政治生态或国际秩序将因此受到何等冲击。在这些之外,中国正在快速地和平崛起,内在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进行巨大的调整时,欧洲正是可借鉴的他山之石。

欧洲的“变”与“不变”

由于在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例如先发制人地攻打伊拉克)时,欧盟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因此,被美国政府以“老欧洲”及“新欧洲”加以区别,前者反对美国在缺乏联合国的同意下出兵,如德国、法国,后者则支持美国作法,如波兰。借用“老”与“新”的概念,2004年4月30日之前,15个成员国构成的欧盟是“老欧洲”,5月1日由25个成员国构成的欧盟是“新欧洲”。欧洲,其实一直都在变,然而,在变之中也有不变,不变的是它稳固的文化底蕴,执着的理念价值,以及相对保守的行为脉动,合起来,就形成了欧洲的发展观,为凸现出其精神或精髓,我以为不妨称之为“天人合一的发展观”。

中国的摸索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GDP奇迹,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有好的有坏的,好的令人欣慰,坏的令人忧虑,于是,中国开始反省,希望能找到问题的症结。许许多多问题,表象不一,但探索本源,都可以发现与发展有关,于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希望以此来矫正长久以来以增长、生产、投资或GDP挂帅的观念。

摆在中国面前的,起码有两种模式可供参考选择,一是美国模式,二是欧洲模式。中国将如何取舍,作为第一步,恐怕得先科学地比较一下两种模式的异同。

先看一组数据,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已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与此有关但又比过热与否更受到关切的是,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工厂”目前在各种资源上的大量需求:2003年,中国钢铁用量2.7亿吨,为美、日、德、法四国的总和,水泥8.3亿吨,占全球用量65%,煤炭15.7亿吨,占全球32%。而所有这些资源的使用均还在快速增长之中,这样的现象与趋势,走的是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是什么?是美国的发展观。美国的发展观就是人定胜天,万物皆属于我,皆为我所用,在这样的发展观之下,美国以全球5%的人口,耗用了全球30%的资源,创造了全球28%的GDP,以数字论英雄,美国当然是全球的强者。事实上,中国已经走上了同样的路,甚至还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前述数字就是证明。问题是,这样的对全球资源的控制掠夺的路中国有没有能力走?走不走得通?这样的路对中国是好还是不好?换言之,中国要有新的路径,如果美国模式不可行,那么欧洲模式可以参考吗?而所谓欧洲模式的发展观又是什么内容呢?这即是本文的目的,借着欧盟成为一个国际焦点之际,让我们来观察一下欧洲的发展观。以下谨就与“发展”相关的主要政策举例说明,其中较多的又是以最具代表性的德国为例。

能源政策

德国最著名的政策就是“废核能电厂”,曾经是国际间最先进、最发达的核能发电国家,所以作此决定,是因为他们充分了解核电厂不仅成本巨大,而且一旦出事故,污染后果将是长期而且相当严重的。目前的决定在30年内废掉所有核能电厂。德国不但自废核能电厂,还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连一座未曾使用的全新核电厂以低价卖给中国之议,也被“绿党”给反对掉了。德国发现“处理掉”一座核电厂的成本甚至还高于建一座核电厂,足见德国人对建核电厂的后悔之深。

不用核电,电哪里来?有两个政策方向。第一,尽量以无污染发电为主。例如风力发电。德国技术已能做到一个风车发电量达5000瓦电力(中国只能做到30瓦),因此以一座核能电所发电100万瓦计算,有200个风车就够了。第二,舍弃大发电厂,大输配电系统的做法,因为输配过程中电力耗损可观,更重要的是各地需求不易估计,且动态变化,输配电系统却不能弹性调整,从而不是造成不足,就是过剩而浪费了(电不能储存)。替代的理念与做法是力求“在地化”,各地各厂努力做到利用本地资源,如天然气、风力、沼气等来发电,满足本地之需求。一个颠覆性的思维是:备用电力才是主要电力。各地、各厂都以努力提高发电的自足率为目标。

垃圾产业

在垃圾处理上,国际上一个颠覆性的观点是,垃圾不是处理,而是一种产业。“天生垃圾必有用”,所有垃圾,均要做到绝不以“垃圾”的形式再回流到大自然的循环系统之中。

德国政府做法很有趣,采BOT方式公开竞标。所有竞标厂商必须而且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垃圾只准进,不准出;不准烧,不准埋(烧与埋都有二次污染)。谁能在技术上满足这两个条件,又能提出最低价格,谁就得标。这样的政策,让所有垃圾处理产业绞尽脑汁,一方面满足这两个条件,另一方面,要设法从所有的“进货”中“筛选”并制造出尽可能多且有价值的“产品”出来。德国目前的技术,已能做到所有垃圾都能机械化自动分类,然后再加工制造出有用的资源或东西。

居住政策

居住政策的基本理念是,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共存合一。以德国为例,除柏林超过300万人口,汉堡、慕尼黑超过100万人口外,余均为数十万人口的“小城市”。城市只有小才能与自然融合。城市内,房屋与公园必须符合严格的比例,城市与城市间,则是森林。任何人,走出家门不远,就进入公园;走出城市不远,就进入森林。城市与大地与自然是可以呼吸的;公园中,几乎不见水泥、柏油马路,绿草与大树之外所有步道,都是小碎石铺成的,公园不但要呼吸,还要能饮水。水的自然循环不能被人为地阻断。

交通政策

与美国地上交通的独沽一味——几乎全依赖小汽车不同,欧洲一般国家,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之内,轨道交通如铁路、地铁、轻轨、电力等的比例很高,与公路相比,轨道运输更节约使用土地,更少污染,更节约石油耗用。另外,为了节制小汽车的使用,对汽、柴油均课以重税,每公升在1美元以上。

对中国的启示

在各种有形的建设必须尽量做到与环境与自然的调和外,欧洲国家在资源配置上也力求将尽可能多的比例分析用在文化及教育之上,以提升国民的素质与品位。

如果作一归纳提炼,欧洲尤其德国的发展观,一言以蔽之,追求的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天地融合为一体的境界,故可称为“天人合一发展观”。人与所有的土地、森林、水、大气,进行均衡互动,使资源的循环,大地的循环,永远处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均衡状态,绝无失衡可能。换言之,作为人类,非与自然争,更非掠夺自然,而是尊敬自然,沐浴自然。这样的发展观,或值得作为当前中国参考。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中,本就有相当丰富的天人合一发展观,对中国人而言,欧洲文明的启示,或许也是一个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先人文化智慧的机会。

新发展观的落实

如何落实?我以为要抓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核心关键在于政府。政府体制的设计要做到尽可能少犯错误,为此,行政部门理应受到两个部门的合理“制衡”,一为民意部门,二为舆论部门。举例言之,当前地方政府以GDP为发展观的作为,如有民意及舆论的合理制衡,问题或不致如当前一般的严重。当然,这只是消极的作法。积极的是要:

(二)新发展观的教育。包括所有官员的培训(包括到欧洲的考察与留学),国民教育内容的更新,以及社会教育的普及宣传。

(三)将新发展的理念体现于政策目标之上,并以形成新的政绩观,作为考核政府官员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