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管理大师沟通创新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19026800000021

第21章 沟通(9)

美国的门罗教授提出了一种激发动机的5步法。一是引起对方的注意,主要是要善于提出问题;二是明确你需要什么,把说服对象引到他自己的问题上;三是告诉他怎么解决,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四是指出两种前途,即不同的两种结果;五是说服应采取的行动,这便是结论。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站在对方立场上,说服对方,要从对方的动机出发,先在动机上寻求一致点,再求同存异。

(4)寻找沟通点

这即是如何引导对方注意、善于提出问题。实际上,无论在心理上、感情上,还是在生理上,我们都可以找到双方的共鸣之处,即沟通点。共同的爱好、兴趣,共同的性格、情感,共同的方向、理想,共同的行业、工作,等等。这都是很好的沟通媒介。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对方哪怕是向我们这方迈过一小步,他们的立场、态度、认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5)归纳法

这是一种提供多种事实,让对方自己去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对立情绪的人,采用只提出事实,不给结论的方法,容易被接受。

(6)对比法

摆出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让对方自己去判断是非曲直,或让他们跟着我们一起去判断对错。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7)心理换位法

我们站到对方的位置上,或使对方站到我们的位置上。这样容易相互理解、体谅。有一句话:“挤上车的人往往会改变态度”。这话是有道理的。

(8)以大同求小异

在具体问题上发生分歧,把问题停留在具体的问题上,事情往往不好解决。如果把这个问题挪到相关的,如目标、理想,这样的高层次上,我们就容易找到共同点。自然,有共同点,又是大共同点,统一认识、看法,也就好办了。

(9)利用兴奋点

就是利用人们关心、关注,引起人们兴趣、兴奋的事情,把这些事情和我们要说的事情联系起来,以此激励、刺激人们的理性、心理,以便获得说服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善于寻找那些确能使人兴奋的事情。

(10)拿出权威的数字

心理学有个“权威性偏见”,是对权威产生的一种过分崇拜的评价性偏见。人们听到的、看到的权威,往往是闪光的东西,并不了解他的另一面,所以会产生盲目性。问题是,人们并不很清楚这一点。你用权威的话说,人们就信服:你拿出权威的数字,人们就很少提出疑义。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当地引用权威的语言或材料,也能起到说服作用。比如,“事故多发地段,请注意安全”和交警提醒您:“这里一个月有三人死于车祸”显然,后者作用会大得多。

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到用户那里五次,他就会购买。”这就说推销商品的。日常的说服也是这样,锲而不舍,不断谈心,或不断灌输,这也会有收效的。不间断的工作,这既是一种表示,又是一种愿望,还是一种压力,一般人是很难抵御的。

6.掌握争论的主动权,给对方留有余地

批评和表达与人相左的意见,必须委婉

(1)不要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

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对他的儿子这样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地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

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你以为他会同意你所指出的吗?绝对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荣耀和自尊心,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他非但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还会进行反击,这时,你即使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无济于事。

永远不要说这样的话:“看着吧!你会知道谁是谁非的。”这等于说:“我会使你改变看法,我比你更聪明。”——这实际上是一种挑战,在你还没有开始证明对方的错误之前,他已经准备迎战了。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困难呢?

纽约有这样一位年轻律师。他参加了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这个案子牵涉到一大笔钱和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年轻的律师说:“海事法追诉期限是6年,对吗?”律师愣了一下,看看法官,然后直率地说:“不,庭长,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这位律师后来对别人说:“当时,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连气温也降到了冰点。虽然我是对的,他错了,我也如实地指了出来。但他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律师站在我这边,但我却铸成了一个大错,居然当众指出一位声望卓著、学识丰富的人的错误。”

这位律师确实犯了一个“比别人正确的错误”。在指出别人错了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做得更高明一些呢?

(2)用若无其事的方式提醒别人

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提醒他忘记了的。

如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是错误的话,你这样说不更好吗?“唔,我倒有另外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得到纠正。”这将会收到神奇的效果。无论什么场合,试问,谁会反对你说“我也许不对”呢?

其实,那才是科学的做法。有一次,卡耐基去访问著名的探险家和科学家史蒂文生。他在北极圈内生活了11年之久,他告诉卡耐基他正在做一项实验。

卡耐基问:“史蒂文先生,你打算实验中证明出什么呢?”

史蒂文生说:“科学家永远不会打算证明什么。他只打算发掘事实。”

卡耐基指出:“那位因为正确而犯下错误的律师,如果懂得史蒂文生的思考方法,他就一定会使法官的态度宽容大度起来。”

我们不少人都犯有武断、偏见的毛病,我们不少人具有固执、自负和嫉妒的缺点,一般都不愿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罗宾森教授在《下决心的过程》一书中说过一段富有启示性的话:“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他错了,他就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人,有时也会毫无报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想法,那反而会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些想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说:“我立下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表达文字或语言上过分肯定的意见。我决不用‘当然’、‘无疑’这类词,而是用‘我想’、‘我假设’或‘我想像’。当有人向我陈述一件我不以为然的事情时,我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来看好像稍有不同。我很快就看见了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变得融洽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表达的意见,不但容易被人接受,冲突也减少了。我最初这么做时,确实感到困难,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也许,50年来,没有人再听到我讲过太武断的话。这种习惯,使我提交的新法案能够得到同胞的重视。尽管我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钝,有时还会说错话,但一般来说,我的意见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其实,富兰克林在这里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观念——这只不过显示了他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3)先谋求共同点

一开始就让他说“是”,能使他忘掉你们争执的焦点,愿意去做你建议他做的事。

当你跟别人交谈的时候,千万不要以讨论不同的意见作为开始。而是要以双方同意的事作为开始。奥佛斯屈教授在他的《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说:“当一个人说‘不’时,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已经行动起来,要求把‘不’坚持到底。事后他也许会觉得这个‘不’说错了,但是他必须考虑到宝贵的自尊心而坚持说下去。”

因此,使对方采取肯定的态度,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这确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技巧!但是它被许多人忽略了!许多人,一开口就愚蠢地提出别人不能接受的事物,使别人立即采取反对的态度,因而弄得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有一些人,则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有一个叫亚力森的西屋公司推销员,他费了很大的劲,才卖了两台发动机给一家大工厂的工程师。他决心要卖给他几百台发动机,因此几天后又去找他。

没想到那位工程师说:“亚力森,你们公司的发动机太不理想了。虽然我需要几百台,但我不打算要你们的。”

亚力森大吃一惊,问:“为什么?”

“你们的发动机太热了。热得我的手都不能放上去。”

亚力森知道,跟他争辩是不会有好处的,急忙采用另一种策略。他说:“史密斯先生,我想你说的是对的,发动机太热了,谁都不愿意再买。你要的发动机的热度,不应该超过有关标准,是吗?”

“是的。”——亚力森得到了第一个“是”。

“电器制造公司的规定是:设计适当的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72华氏度,是吗?”

“是的。”——亚力森又得了第二个“是”。

“那你的厂房有多热呢?”

“大约75华氏度。”

“这么说来,72度加75度一共是147度。把手放在147华氏度的热水塞门下面,想必一定很烫手,是吗?”

亚力森得到了第三个“是”。紧接着他提议说:“那么,不把手放在发动机上行吗?”

“嗯,我想你说得不错。”工程师赞赏地笑起来。他马上把秘书叫来,为下一个月开了一张价值3.5万美元的订单。

如果要使你的意见被别人同意,你必须牢牢地记住:使对方立即说“是”。

循循善诱,构造启发性问题

在一次如何教导人的激烈辩论中,苏格拉底拿出一箱蜜酒打赌说,他能教奴隶学会毕达哥拉斯定理。他既没有幻灯机,也没有讲义和课本,但他只需要两样东西就能教会奴隶:一是正确提问,二是仔细聆听回答者的言外之意。

苏格拉底深知教导人的秘诀。有效的提问促使人领悟真谛,进而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启人智慧。高质量的提问能对学习产生倍增效应。如果你只想寻求信息,你只能得到一个答案或事实;但如果你的提问要求领会后才能回答,则可引发对方大脑的一系列更为强烈的连锁反应。以下是人们大脑的工作原理。

人们常把人脑比作电脑,其实两者大相径庭。如果你的问题是为了了解情况,电脑可以进行信息提取,人脑也是如此。然而,如果你的问题要求理解,这在人的记忆库中搜索不到答案,需要大脑加工出一个答案来,这点是电脑所不能及的。这种要求理解的问题能刺激大脑活动,令人产生洞察力或有所发现。

大脑经历的创造性发现次数越多,就越能产生新的洞察力。我们把这种对洞察力的渴求称为“好奇心”。对大脑来说,好奇心本身就是一种奖励。长久保持好奇心能带来智慧。

教导者如何启动洞察力一好奇心一智慧链?要求理解的提问方式就是主要的启动因素之一。

下面是构造启发性问题的若干技巧:

(1)先进行铺垫。尽管看起来有点怪,但提出启发性问题的最好方式的确是先进行铺垫和说明。如果发问者和回答者明显处于同一“交流波段”,并且双方都深知这一点,提问就会变得更有效。先进行铺垫说明能建立认同感和交流的氛围,能营造出使接下来所提问题更加有效力的环境。

教导者:(说明)朱莉,你已经花了8个星期来写这份报告。

受教者:(回答)是的。我为此花了相当长的时间。

教导者:(提问)关于该项目的所有情况中,哪些是你以前未曾料到的?

注意,教导者通过铺垫说明建立认同感(“我和你处于同一交流波段”)和提出问题所需的氛围(“我们已经确定要针对的主题”),使其提问更加有效。这样做不仅向受教者表明:“我是有备而来,我关心你,渴望和你一起学习。”而且还能帮助受教者把精力集中到所提的问题上,而无需使受教者先确定谈话的背景,再导出回答。

(2)问能激发高层次思考的问题。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产生洞察力,而不是分享信息。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求受教者经过一番深层思考后才能回答。促使人们进行对比的问题能做到这一点,如“H项目和A项目有哪些不同?”要求人们综合性思考的问题能使人深思,如“你认为此人的评价有何主要影响?”要求做出评价的问题能激发高层次的思考,如“让你重新处理那项任务的话,你会采用何种不同做法?”一般常识认为,最好提出开放式问题。根据经验来讲,封闭式问题只能得到片言只语的回答。但实际过程要比这复杂。苏格拉底所提出要求理解的问题,不仅是要让奴隶说话,而且要促使他思考。这种要求理解的提问,其意图不在于让人多做回答,而是让人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

(3)避免提问“为什么”。在多数文化中,问“为什么”往往让对方产生受评判的感觉。以各种方式软化询问的语气。“你为什么那样做?”和“你那样做的理由是什么”听起来就大不相同。问题不在于“为什么”这个词,而在于把“为什么”放在了问句开头。

(4)利用好奇心激发好奇心。苏格拉底不仅向受教的奴隶提出好的问题,他还表现出对整个学习进程的热情。他深信热情的力量,并且因此努力表现出这种热情。在苏格拉底的教学法中,态度和技巧同等重要。

掌握争论的主动权,使对手处于不利的地位

我们每个人都认识一些特别喜欢争论的人。不管他们是对是错(尤其是错的时候),仅仅凭着自己的愿望、热情和响亮的声音,他们总想千方百计地赢得争论的胜利。然而,我们不能自欺欺人。赢得争论胜利的原因不在于我们的粗鲁举止或响亮嗓门。经常获胜的人,都是由于成功地运用了某些精明的策略,使对手处于不利地位而使自己掌握了争论的主动权。如果你发现你自己经常在本该取胜的争论中遭到失败,那么下面9种策略能够成功地扭转这种问题,提高你的胜利纪录。如果没有别的原因,当你下次再参加争论的时候,你就应该警惕这些策略计谋被人利用,作为对付你的手段。

(1)用语言重新描述前提。要控制一场争论,最容易的方法是根据你的偏爱,用一定的语言重新描述对手依据的前提。这样做对你最有利。如果你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段,对手听了你的话,就会回答说:“你的意思是告诉我……”接着他就错误地或者夸大其词地叙述你说过的每一件事,你的回答应该一直处于纠正他的话的位置:“不,这根本不是我所说的意思。”

(2)把对手的争论进行比喻。把对手的争论比喻成一件过时的、声名狼藉的相似事物,你就把喻体事物的一种负面因素强加给了他的争论。例如,如果你不同意下属提出公司人人平分利润的建议,你就可以这样反驳他说:“你的主张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当下属要求对某个问题进行“全民”(全部职员)投票表决,从而向老板的权力和地位发出挑战的时候,老板们就会经常使用这种比喻手法,予以反击。聪明的老板只说一句“这并不是真正的民主”,就能阻止这条建议。

(3)把对手的观点与别人的失败作对比。要抨击一个新观点,相对容易的方法就是说:“它根本不是什么新东西。”或者“它在以前实践中的结果是失败的。”比如说,如果你有一个销售可口可乐的新想法,对手想反驳你,他就说:“这个想法佩普西5年前就尝试过了,而且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