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西晋王朝没有将中国推向强大,却因司马氏宗室争夺皇权而陷入了再一次的混战中。西晋“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南下掠夺中原领土。从316年匈奴贵族建立的政权灭西晋起,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的战乱时期,20个割据政权轮番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直到公元439年鲜卑族政权北魏统一中国北方,获得了将近百年的宝贵的休养生息。
公元534年,北方地区的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继之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581年隋代北周。南方,早在西晋灭亡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317年西晋琅玡王司马睿在建康(南京市)称帝,建立东晋伊始,到公元420年宋(公元420~479年)、齐(公元479~502年)、梁(公元502~557年)、陈(公元557~589年)四朝更迭,与北方形成对峙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第一段时代——南北朝。公元589年,崛起于北方的隋朝灭掉陈国,使中国再一次走进大一统。
从东汉末年到隋的统一前后长达400年,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最纷乱的时期之一,但同时也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不但来自北方的各个少数民族深入内陆与当地人民一起生产、生活,南方和北方地区也进行了一次经济技术的交流与融合。
在西晋末年,北方战乱使得约70余万农民迁至相对安定的江南地区。跟随他们一起“逃离”的有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江南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状态大为改变。同时,因为耕种的田地增加,大型的水利灌溉工程也由政府主持建造,使农业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并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繁荣,极大地支持了文化科学的发展。
北魏统治时,这些统治汉人的鲜卑族人移风易俗,学习汉民族的先进文化、语言、技术,并鼓励与汉族通婚,加强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这些改革推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各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生产、经济的恢复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在思想文化领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佛教盛行的局面,并产生了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
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士大夫阶层大力提倡佛教,因此,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国最繁盛的时期之一。因为有了政府的强有力支持,造佛寺、塑佛像、释佛经、传佛学形成高潮,僧尼人数也大量增加。佛教的“因果报应”、“灵魂不灭”、“三世轮回”等思想一方面起到了稳定人民的作用,一方面却由于信徒过剩出现僧侣过多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国家财政和经济劳作的发展。
道教是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理论和已有的组织上发展起来的,宣扬“谶纬”之说和“清静虚无”“长生不老”等观点。本着这个理念,道教在炼丹过程中开发出许多养生学知识。
南朝时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注重文化的皇帝。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儒、佛、道三教的关系得到协调,齐头并进。他立三教同源说,试图以佛教为主,儒道为辅,建佛寺达700所,亲自讲演佛经;他兴儒家,制礼乐,立孔庙,设五经博士;他宠任道教徒陶弘景,赐以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炼制仙丹,企求长生不死,致道教在南方滨海各地大为得势。于是形成了南北朝时期儒、佛、道相互鼎峙的错综复杂局面。
总之,在三国至南北朝这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思想文化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各种文化交流碰撞,逐渐集大成而成为国之根基,并未以后的隋唐盛世奠定了文化基础,对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思想文化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35. 伊斯兰教的创立
公元6~7世纪,正当东方的中国结束南北朝的混乱走向隋唐大一统之路的时候,阿拉伯半岛却无法得享太平。经过了拜占庭、波斯、阿比西尼亚这些国家数百年的侵略和奴役,各部落、民族之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矛盾,给阿拉伯半岛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此时,随着内外矛盾不断加深、计划,社会越来越动荡、混乱,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统一的信仰正是在这种贝多因人背景下产生了。
一千多年前,麦加城有个名叫穆罕默德的孩子。这个孩子自幼父母双亡,只好依靠祖父、叔叔度日。尽管穆罕默德家族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穆罕默德的长辈告诉他,无论什么时候他们贝多因人都要帮助穷人,照顾病人,为流浪的陌生人提供食物和住所。
12岁时,穆罕默德跟随叔父四处行走,先后到过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地中海东岸这些地方,亲眼目睹了阿拉伯半岛社会状况,对这些地区的宗教情况也了若指掌。25岁时,穆罕默德娶了一位富孀,生活安定下来,社会地位也随之升高,但穆罕默德并不以富贵为念,而是一心想着帮助同族,帮助在长年战火中饱受磨难的阿拉伯民族。为了找到出路,穆罕默德选择了隐居潜修。很多时候,穆罕默德会在沙漠中的岩洞里思考和祈祷:什么能使人们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怎样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可是没有人能给他答案。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40岁。这天,穆罕默德待在一个安静的岩洞里时,突然耳边传来音乐之声,先是若隐若现,后来渐渐大了起来。穆罕默德睁眼一看,什么都没有。这时,黑暗中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读一读!”
穆罕默德回答:“没法读,我不识字!”
那道让人无法抗拒的声音又传来了。这次伴随着声音的出现,穆罕默德看到一个丝绸卷轴漂浮在半空中。穆罕默德一望就读懂了卷轴上的文字,虽然他从来没学过读书识字。
这时候穆罕默德觉得有些毛骨悚然,跑出了岩洞。谁知那个声音紧随其后,说:“穆罕默德,你是真主安拉的信使。我是天使加百利!”
穆罕默德将信将疑地向上望去,果然天使加百利出现在自己的上空。穆罕默德回到家中,告诉家人说:“我们贝多因人一直以来信仰的那些偶像都是假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位真神,那就是阿拉,这是天使加百利告诉我的。”
听了穆罕默德讲述的经过后,他的妻子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丈夫的话。随后,穆罕默德的表兄、仆人和其余的3个朋友也成为了第一批穆罕默德信徒。就这样,伊斯兰教成立了,他的信徒统称为穆斯林。随后,穆罕穆德就带领自己的信徒开始了艰难的传教历程。
穆罕默德在早起的传教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核心,就是告诉人们这世界上只有唯一的一个神,名叫安拉,其他的偶像智慧给人带来愚昧和堕落。如果不服从安拉,在审判日就会遭到惩罚,堕入火狱。服从者将会得到安拉的赏赐。此外,人人都是兄弟,奴隶主必须释放奴隶。人们除了要以挣钱为主要工作外还要乐善好施,绝对不要放高利贷,
穆罕默德及其创办的伊斯兰教的这些主张,得到了广大人民的一致拥戴,因此没过多久伊斯兰教就出现蓬勃发展的高潮,很多人皈依此教。但这些教义同样触犯了麦加古莱什贵族和富商掌管克尔白的宗教特权和经济利益,打击了部分民众的多神信仰,因此穆罕默德和穆斯林变成了麦加的叛逆。实在无法立足,穆罕默德只好带领教徒同时也触犯了部分下层群众的多神信仰,因而遭到这些人乃至部分下层群众的强烈反对和迫害,使穆罕默德和穆斯林在麦加难以立足。
随着冲突的升级,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生活愈加艰难。本来这个宗教就植根于底层穷苦人民,在权贵者的打压下已经无法生存了,只好拖家带口离开麦加。很快,城里只剩下穆罕默德和他的一位朋友。
一天晚上,朋友阿布?泊克尔坐正在穆罕默德的家里吃晚餐,这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粗暴的敲门声。穆罕默德走到了门口一看,是个陌生人。为了谨慎起见,穆罕默德问他的来意。这个人说,有人要谋杀你,此时不走就来不及了。穆罕默德和阿布?泊克尔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决定离开故土。
他们的第一站是邻近的一个城市--麦地那。与麦加的统治者不同,这里的统治者很欢迎穆罕默德的到来,甚至邀请穆罕默德来为他们传道。“到麦地那来吧,我们发誓只崇拜真主阿拉。我们将不再偷东西,也不再说谎。我们会遵照你的教导做事!”
公元622年9月,穆罕默德同麦加穆斯林迁徙麦地那,标志着伊斯兰教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制定了作为穆斯林和犹太人在处理内部民事和对外关系中共同遵守的《麦地那宪章》,在信仰自由和结盟的基础上同犹太人各部落达成某些协议,实行和平共处。在实现了麦地那的统一后,以伊斯兰教共同信仰代替部落血缘关系,建立了以“乌玛”(意为“民族”、“国家”)为形式的政教合一的政权,穆罕默德成为麦地那宗教、政治、军事和司法的最高领袖。
在“凡穆斯林皆兄弟”的号召下,穆罕默德以安拉“启示”的名义,完成了伊斯兰教义体系及各项制度的创建。他完整地确立了以信奉独一安拉为核心的五大信仰纲领;规定了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项天命功课——念诵清真言(即作证言)、力行拜功(即做礼拜祈祷)、封斋、完纳天课、朝觐,以及其他仪则;制定了包括宗教教规、民事、刑事、商事、军事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确定了以止恶扬善为核心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准则。为巩固麦地那政权,穆罕默德组织了穆斯林武装。从此后,他带领穆斯林在当地展开了保卫伊斯兰教的战争。
公元631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纷纷派代表团到麦地那表示愿意接受伊斯兰教,到此,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率领大批穆斯林从麦地那到麦加朝觐。同年6月8日(伊斯兰教历11年3月12日)。这位伟大的先知在麦地那病逝。到这时候,伊斯兰教已形成在半岛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成为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支柱,揭开了阿拉伯历史新篇章。
随着国家疆域的扩大,阿拉伯商人在各地设立了军事据点,有的后来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城市,例如两河流域的巴士拉,尼罗河畔的弗斯塔特等。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人的军事和商业活动传播到半岛以外的广大地区。在倭马亚、阿拔斯、法蒂玛、印度德里苏丹国家、奥斯曼土耳其等国家,都信奉过伊斯兰教。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的大宗教之一。
今天,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遍布亚、非两大洲,在一些西方国家,诸如英、美、俄、法、德等国,也有相当数量的伊斯兰穆斯林的存在。
边栏:
穆罕默德(约公元570年~632年) ,全称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利卜?本?哈希姆麦加的古莱什部族人,伊斯兰教创始人。中国的穆斯林普遍尊称之为“穆圣”,也被称作“马圣人”。他还统一了阿拉伯的各部落,并以此奠定了后来阿拉伯帝国的基础。同时,穆罕默德也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名字之一。
36.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
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创建者穆罕默德前往麦地那。因为伊斯兰教在创建之初就遭受麦加贵族迫害,穆罕默德就在麦地那建立了不分阶级、地域、民族的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并积极组建穆斯林武装,决定用武力与麦加贵族抗衡。从此,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即第一场“圣战”打响了。
对抗旧麦加的统治权贵,穆罕默德采用的是货真价实的武装斗争。公元624年3月穆,罕默德率领一个300人的队伍袭击了一支麦加的商队,但是商队中有人逃回了麦加报信。麦加贵族得知后非常震怒,马上派出近千人的队伍予以反击。穆罕默德率部在白德尔与麦加援军相遇,经激战首战获胜,歼灭麦加贵族军队近千人,缴获100匹马和700峰骆驼,打击了敌人的锐气,同时也考验了穆斯林为宗教牺牲的精神。
麦加贵族在白德尔惨败后,没有投降,也不打算言归于好,而是重整旗鼓伺机复仇。公元625年3月,穆罕默德接到了麦加3000人的军队前来攻城的战报。
兵临城下的危急之际,穆罕默德沉着应战,亲率1000人出城迎敌。因为事先没有准备充分,穆斯林军也是刚刚兴建,对敌意识比较薄弱,所以两军在伍侯德山谷交战的时候大败,穆罕默德自己也负伤而归。此时,穆罕默德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建立一支足以御敌的强大军队,首先境内的犹太教余患必须清除,从思想上同化敌人。此外,要在战争中锻炼穆斯林,使用武力让周围各部落都皈依伊斯兰教。对那些不从者采取驱逐、镇压等强硬手段,迫其离开麦地那。
公元627年3月,麦加贵族组建了万人大军,再次攻打麦地那。穆罕默德派人在城北挖壕沟防御敌人,哪知道城内的犹太人与麦加贵族一起发难,让麦地那陷入危机之中。一个月后天气突变,飓风卷着酷暑的炎热席卷了麦加军的攻城大营。麦加军队久战不下早就军心动摇,加上恶劣的天气,只好撤回麦加。穆罕默德被围之困一解,立刻率军突袭了进犯的古来犹太部落,自此麦地那最后一个异教徒据点也被清理干净了,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的政权愈加巩固。
麦加两次进攻麦地那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只好派出使者约穆罕默德议和。双方签订协议之后,穆罕默德开始集中兵力扫荡麦地那周围的犹太部落。公元628年,穆罕默德向巴勒斯坦、叙利亚方向扩张穆斯林势力。第二年,穆罕默德派其义子裁德出征巴勒斯坦,大败而归。战事失利让穆罕默德改变了对外政策,他一边通过精明的外交手腕让四方城市一一归降,一边对周围的强国派出使节,增强友好关系,此外还积极地为战争做准备。
公元630年1月,穆罕默德率军1万余人向麦加进军。逐渐壮大的穆斯林士兵士气高昂,吓得麦加贵族连抵抗都没做,就把麦加城拱手让给了穆罕默德。两周后,麦加的塔伊夫镇部族集结了3万大军,准备杀回麦加。穆罕默德率1.2万人出城迎敌,经3个星期攻城作战,迫敌求降。
麦加之战的胜利,给阿拉伯半岛带来极大震撼,大批阿拉伯人加入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也派代表团前来互通友好。公元631年夏,穆罕默德亲率3万大军远征叙利亚,但这场战争最后没有打起来,年老体衰的穆罕默德也病倒在行军途中。双方不战而和,签订了和约。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从穆罕默德和朋友避难麦地那,在当地一边传教,一边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历经10年有余。这10年中,伊斯兰教以“圣战”名义作战65次,穆罕默德亲征达27次,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贡献卓越。其实,阿拉伯半岛从分裂到统一在短时间内就得以完成也是大势所趋。
首先,阿拉伯半岛长久以来部落割据的状况影响了经济发展。统一战争制止了血亲仇杀,将统一信仰的人们团结起来,促进了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为商业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