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18994900000047

第47章 经典的谚语智慧——生活话语,质朴哲理(1)

覆巢之下无完卵

【释义】倾翻的鸟窝下没有完好的鸟蛋。比喻灭门之祸,无一幸免;或整体覆灭,各部分、个体也就不复存在。

【解析】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整体高于局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整体不存在,那也谈不上所谓的局部。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人不能为了局部利益,而忽略整个社会的环境,最终是得不偿失!国家这个大家繁荣富强了,自己的小家才能富裕安康;战争动乱年代,小家也一样流离失所;每一个小家都不断争取自己的富裕,同样会给国家带来经济的发展。

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

【释义】比喻事情的发生总有其原因。

【解析】有因,必有果。有果,也必有因,直接简单明了地阐述了因果的本质。种子是因,芽就是果,因为先有种子,然后才有芽的发展,这是异时互存的因果关系。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许多生命陨落,许多美丽的灵魂离开了这个世界。尽管这样的灾难令人惋惜,但人应该认识到,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

原因必定在先,结果只能在后,二者的时间顺序不能颠倒。因此,为人处世,一定要善于把握因果关系,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种下了成功的因,才会收获成功的果。

蠓虫飞过都有影

【释义】蠓(měnɡ)虫:体小似蚊的昆虫。比喻做事总会留下痕迹。

【解析】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做过的事情就会留下蛛丝马迹,岂能有人不知道?除非你没做过。人行走在世间,只要堂堂正正做人,就不怕自己的行为被人知道。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只有一生正气,才能活得光明磊落。

行得春风,便有夏雨

【释义】春天里刮得春风多,到了夏天雨就多。比喻平时怎样待人,以后就有怎样的回报。

【解析】有句成语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字面理解,就是种什么,收什么。做了什么事,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一个人平时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他。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你敬我一尺,我就会敬你一丈。从哲学上讲,联系概念是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这是对这一共同属性的概括和总结。它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辩证法的范畴,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联系是不同的,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释义】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解析】俗话说“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从中暗示了人们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是在人生的追求中,成功并不是一瞬间的功劳,而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水只有在0℃以下才能结冰,而水在冻结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放出热,一放热,却影响了水冻结的程度,导致其他的水无法结冰,这样,在一般普通冷冻下,要想冻结成三尺厚的冰,谈何容易,这需要一个长期冻结时间,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功劳。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滴小小的水滴从上滴石块上,假设视每一次小水滴是在同一个点上做功,如果说每一次小水滴在石板上做的功加起来,做人就当具备这种“冰冻”和“滴水”的锲而不舍精神,一旦确定目标就持之以恒,并努力促使其实现坚韧品格。行为上表现为对自己目标的执著追求,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取得最后的成功,何乐而不为呢?

心猿既放,意马难收

【释义】形容内心思想转移,难以收回,就如同放开的猿猴,失缰的野马一样。

【解析】《蜃楼志》第五回:“这日匠山到了,正如娇鸟投笼,老马伏枥,一个个整顿精神,留心书本。唯有笑官心猿既放,意马难收,终日神昏智乱。”世界上很少有一往情深的人,总是喜新厌旧,见异思迁。一旦他的“思”迁了,那就如脱缰之马,难以回头。不过这似乎也无可非议,因为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客观规律,人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是客观规律,要求人与世界一起静止不变,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只不过人总是有个痴心妄想,期望把握永恒,永远不变,这就有点过头了。

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释义】谓用言语伤害人,比用矛戟刺人还要深重。

【解析】《荀子》:“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身体所受的物理伤害,很容易就可以愈合,好了伤疤就可以忘了疼,但是别人在言语上的伤害,却甚于刀枪,深于刀枪,刻骨铭心,难以忘却。因为那是伤心,言语如刀,直插心脏,那种疼痛叫人难以释怀。因此,无论对家人、朋友,抑或对陌生人,都不要用恶言恶语去伤害他们,因为这种伤害是很难消除的。

饱汉不知饿汉饥

【释义】比喻处境好的人体会不到处境差的人的困窘状况。

【解析】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同病相怜,因为自己身处饥寒交迫之中,所以联想到大批天下寒士,希望能出现一栋大屋子,让他们居住其间,不再挨饿受冻。然而当时的叛乱军阀,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他们是不会体会到广大人民的疾苦的,正所谓饱汉不知饿汉饥,全无心肝。要真切地了解他人,就要常常换位思考,易地而处,这样才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

赌近盗,淫近杀

【释义】意谓赌博者往往会去偷盗,奸淫者往往会杀人或被人杀。

【解析】好赌之人,不治生业,没有经济来源,而久赌无赢家,最终会输得一片精光。为了吃饭,为了继续赌下去,为了还赌债,只好向人借,可是面对如此赌徒,谁愿意借钱给他?万般无奈,只好铤而走险,伸出肮脏的第三只手。奸淫者犯的是人生大忌,所以很容易被杀或者杀人。赌和淫,是悬在人头上的两把刀,明智的人应该尽早远离。

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的眼睛

【释义】比喻前辈人做了错事,连累了下一代。

【解析】父债子还,这在道理上是说得过去的,但是这里的“债”限于合法之债,而且在民法上,所要还的债也以“子”所继承的遗产为限,超出遗产范围,可以不加偿还。但是所谓的“孽债”,后代是不应该偿还的。上一辈所犯的错误,不应该让子女来承担责任,因为子女并没有犯错,他们是无辜的。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释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解析】古时有“荫蔽”之说,凭借着战功,或者凭借着血缘,便可封个铁帽子王,一代代地传递下来。后代们就无功受禄,不劳而获,游手好闲,行尸走肉。所谓封妻荫子,本是为了后代能过得好,却生生把后代培养成一个寄生虫,想必这祖先泉下有知,定然苦笑不已。

不识人间有羞耻两字

【释义】形容无耻到极点。

【解析】孟子曰:“无耻之耻,无耻矣!”若是开始不知道羞耻,后来知道了羞耻,那就可以免于羞耻了;若是一直不知道羞耻,那真叫无耻了。无耻的人是可怕的,他们可以不顾道德和法律,为所欲为,具有极大的伤害性。人之异于禽兽者,羞耻感算是一个,如果没有了羞耻感,便与禽兽无异。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释义】意谓见到或做了可耻的事,不但不认为可耻,反而认为很光荣。

【解析】如果仅仅是无耻,还不够可怕,更可怕的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不知羞耻可能还是一种普通状态,用寻常的力量去做无耻之事,破坏性还不算太大。若是反以为荣,那就会受到精神上的鼓励,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那时候的杀伤力,让人想想就不寒而栗。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释义】意谓没有把事情办好的本领,把事情办坏的本领却绰绰有余。

【解析】成事不足倒还不一定让人恼火,因为即将去办的事情本来就没有成,现在没办成,也没有失去什么。但是败事却是一种损失。所以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即使不能成事,也不应败事。

吃柿子专找软的捏

【释义】比喻专欺侮老实软弱的人。

【解析】从一个人挑选的对手可以看出这个人自身的水平,在《射雕英雄传》里,成吉思汗听了郭靖描述的岳飞的事迹后,竟然大起感叹,恨不早生若干年,能与这个英雄交一交手。从这里可以看出成吉思汗的能力和气魄,对比之下,那些听了“岳家军”的名号就闻风丧胆的家伙,其能力如何,就不言而喻了。勇者只有挑战勇者,才能体现勇气;如果专找弱者做对手,则是孱弱的表现。

丑人多作怪

【释义】意谓相貌丑陋的人喜欢打扮得怪里怪气。比喻愚笨的人好做出令人厌恶的怪事。

【解析】唐朝奸相卢杞,相貌丑陋,阴险狡诈。他曾经去拜访郭子仪,而郭子仪往常每接见宾客,美女们不离左右,只有这一次,他让她们隐匿在内室,不许她们出来见卢杞。人问为什么,郭子仪说卢杞长得丑陋,女人们看见他一定会忍不住笑出来,这就大大地得罪他了,他以后要是得志,他们就可能被其报复。幸亏郭子仪有先见之明,以后卢杞当了宰相,果然陷害了一大批忠良。可能人长得丑,容易被周围的人以不友善的态度对待,久而久之,他也自然以不正常的态度对待周围人,于是事事与众人背道而驰,就让人感觉“丑人多作怪”了。

打肿脸充胖子

【释义】比喻没有实际本领或内里空虚,却死要面子,硬充好汉。

【解析】“打肿脸充胖子”,“牙掉了也得往肚子里咽”,这都是虚荣心在作祟,在强撑着自己那本来很虚空的面子,可谓死要面子活受罪。人都是要面子的,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面子是很重要。但是“面子”是实力给的,使自己充实起来,做真正的强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得了便宜还卖乖

【释义】乖,违反情理。意谓得到了好处,还说出或做出不近情理的话或事。亦作“得了便宜卖了乖”。

【解析】明明得了便宜,心里开心得不得了,却还装出一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样子!比如,别人好心送他一件不错的礼物,他接过后,心里很高兴,但不说谢谢,却说“我家已经有好多”。人们在交友时,一定要认清其本质,这样的人不值得为他们付出,因为即便付出,也得不到回报。

得了些颜色,就开起染坊来

【释义】比喻有了一点本钱或得了一点好处,就得意忘形起来。

【解析】得了一点颜色就开染坊,这种人愚蠢至极。事情的成功是需要条件的,在条件不全的情况下尚且不能轻举妄动,在条件完全不具备的情况下竟勇猛向前,得寸进尺,自以为不错,必然要碰一鼻子灰,惹人生厌。做人还是不要得意忘形,应该量力而行。

恶人先告状

【释义】意谓坏人做了坏事,反抢先诬告别人。

【解析】坏人之所以坏,就是因为便宜占尽,正打一耙之后,又倒打一耙,就跟好人活该倒霉似的。所以坏人很坏,好人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然不足以制其坏。一定要在吃亏之后迅速反应,抢在坏人前头行动,将其揭露,不给他恶人先告状的机会。

翻手作云覆手雨

【释义】比喻反复无常。

【解析】反复无常的人是把信用二字看得不值一钱的人,完全从需要出发,需要云就行云,需要雨就下雨,根本不把天底下的人当回事。不过他既然无视大家,大家自然也无视他,迟早会看穿他的面目,对他的言行不再相信。那时候他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过了河儿就拆桥

【释义】比喻用不着人家了,就一脚踢开。

【解析】过河拆桥的人是小人,小人行事,令人切齿。这种人忘恩负义,翻脸不认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一切道义。就像《红楼梦》里的贾雨村,当初受了甄士隐的大恩,后来甄士隐的女儿落难,他全然不思救助,反而为了升官发财,还助纣为虐,放任薛蟠抢走了甄士隐的女儿。他能平步青云,全靠贾政提携,可是后来贾家出事,他反而落井下石,其卑鄙无耻,令人发指。对于这种人,一定不能让其过河。

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释义】形容人表面上说尽好话欺骗人,实际上干尽坏事害人。

【解析】伪君子比真小人可怕,这句话似乎已成了定论。真小人还可以防备,伪君子防不胜防,因为伪君子用一副道貌岸然的假象将自己遮盖起来,这使他的作恶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不易被人发现。所以,应该锻炼一副火眼金睛,能从假象中看出本质来,揪出伪君子,阻止他的作恶。

狗咬狗,两嘴毛

【释义】比喻争斗的双方都不好,是一种货色。

【解析】俗话说春秋无义战,都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混战不休,搞得生灵涂炭,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痛苦。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同样如此。“狗咬狗”,不妨就让其咬去吧,到头来只会是两败俱伤。明智的人要远远躲开,以免卷入其中,受到伤害。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释义】书读的遍数多了,其中的意义自然会明白。

【解析】学习的过程就是熟悉和理解的过程。学习要靠你自己的理解。如何理解?就是不断地熟悉,熟能生巧。你把书读了一百遍,书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然就会明白。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释义】只知道一个方面,不知另外一个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解析】世界是复杂的,每一个事物也都是复杂的,都有很多面。你了解了一个方面,未必就知道另外一个方面。就像“瞎子摸象”的故事,摸到了耳朵,就以为大象是耳朵的形状,摸到鼻子,就以为大象是鼻子的模样,最终闹笑话。所以,观察事物要全面,不能犯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错误,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释义】比喻经常接近什么就会对它了解、熟悉。

【解析】对于一种事物,长久地接触之后,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规律。毛主席曾说过:你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应该亲口尝一尝。你尝了梨子,就能够知道它的味道。你要彻底地知道它的味道,还需要长久地品尝,仔细体味,慢慢甄别,这样才能对它的味道体会深刻。推而广之,做所有的事情都一样。

咬着石头才知道牙疼

【释义】比喻遭受挫折后才知道做错了。

【解析】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感受失败的痛苦的过程,若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点痛苦都体会不到,那是不正常的。经验教训,可以轻易地习得,可是要把这些经验刻骨铭心地记住,那却需要切身的体验,只有亲身感受了痛苦,才能把教训牢牢地记住。因此,受挫虽然痛苦,但确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值得去珍惜。

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释义】要知道山下的路径,应问问从山下来的人。比喻要弄清情况,就要向知道真相的人了解事情。

【解析】人生的确有很多捷径,不需要自己劳神费力地去钻研,只需要有谦虚好学的态度。你不会,你不知道,你不懂的,那你就去请教会的人、知道的人、懂的人,这样别人的技术也就成了你的技术,别人的知识也就成了你的知识。这就是“问则得之,不问则不得”,所以要了解某种情况,就要向懂得的人请教。孔子进庙,有每事问的习惯,圣人况且如此,更何况资质不如圣人的我们呢?与其不懂装懂,不如“不耻下问”。

子不夜行,安知道上有夜行人

【释义】你不走夜路,怎么知道路上有走夜路的人?比喻没有亲自去实践或经历,就不知道真实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