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刻书业的发达与学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虽然涉猎内容广泛,但是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即重点刊刻学术性著作,以供本书院师生学习、研究所用,故很少刊刻御纂制书,也几乎没有面向民间的农桑卜算、阴阳杂家、启蒙读物以及戏曲、小说类的文艺作品,极其看重师承学派,讲求自成一家之言。从宋代开始,各大书院大部分都是研究和讲解理学的场所,加之科举制度的成熟和发展,儒家经典也就成为读书人的主要教材。宋、明理学大师们的著作、讲义、语录、注疏等都成为学人们必备的重要文献,而且大师们对自己所刊刻的图书反复进行了校勘,因此,出版质量很高。明代书刻以白鹿洞书院、东林书院等为多,特别是东林书院的藏书刻书多是经世治国之学,受到世人的广泛重视。岳麓书院的学术成果及同门录,最具影响性和代表性的要数岳麓书院的山长欧阳厚均所编《岳麓诗文钞》等书籍。当时全院生徒101人,全部参加了工作,师生合编典籍,实为岳麓书院史上的一大创举。这些书籍大都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阅读古籍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在保存典籍、传承文化、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功用。
2、关于图书登录整编入库
书院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书籍后,首先要进行登录工作。对书的来源、收购日期、卷册数都要进行登记,然后就是分类编目。岳麓书院也曾先后有三部藏书目录。乾隆年间完成的我国重要的分类法与目录学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书院藏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数书院藏书按经史子集四类分类排列,相当多的书院都编写了藏书目录。
由于藏书量越来越大,为了便于收藏与整理,一般书院都配备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抄录书籍或者负责书籍的购买、登记、分类、编目、借阅、清理、修补曝晒等工作。这些管理人员都具有一定的目录学知识和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在管理藏书的同时还进行平时的藏书整理与编目工作,利用书院丰富的藏书编写书目、撰写文献,积极开展目录学研究,从而推动了古代目录学与图书馆学的发展。宋代岳麓书院设“监院”,专门对书籍进行日常管理。对于新颁发的或刚征取而来的书籍,都要在各书名下,“注明几卷、几本、几套,系某年月日收到字样”,登记翔实,而自己购买或者是捐献的书籍,在登记前面所述几项的同时,还要添注何人捐购的,并于每一页都要加盖“岳麓书院藏书”图记一颗,以免偷换。图书的借阅制度与历代国家藏书和私人藏书相比,书院藏书利用率高、读者对象广泛、人数众多。凡是本书院的学者和生徒,都能借阅。岳麓书院有一整套完备而方便的借阅制度。
从借阅的手续、期限、册数、借阅的范围到毁损图书的惩罚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有残破或污损,勒令限期补齐或赔偿;对随意圈改点评者以后不与借书。学者要借书时,先阅读藏书编目,知道是否有此书,然后填写登记册,记下借书日期、数量和姓名。借阅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逾期书籍还没有被返还,应当催促他们还书,催促之后还不归还就要进行罚款,罚金主要用来购置图书。这些详细的借阅、催缴手续,对借书人来说是很方便的。
当时的借阅制度已经接近于现代的图书管理制度,只是现代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需要加强对图书有破损或者污损的惩罚力度。
3、关于图书的保管
岳麓书院对于图书的保管制度相当严格,对于各种书籍都有交代,管理人员在交替与轮换之时都需办理申报与移交手续,如果未及时进行统计移交,就要对其进行惩罚。
另请管理人员则需将人员名单和藏书统计备份存档,便于检查。
岳麓书院除设置藏书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外,还有一些特别的措施,专门用来防火、防潮、防鼠、防蛀、防盗、防散、曝晒和修补等。每年霉雨月份,禀告请求监院晒晾书籍。这些措施,无疑大大减少了书籍的破损率,给后代保存下了许多珍贵的典籍。此外,添补瓦片、修整格扇等重修完固则设立专项维修基金,专款专用,并派专人维护监工。在维修过程中,为了防止偷工减料,工程款也分批支付,必须在竣工后才进行总的结算。
4、关于藏书楼的安全保卫
“据称看守宜严也”。以岳麓书院为例,凡是岳麓书院的图书都集中存放在御书楼上下两层,专配监院教官一人,全面经管图书;并配看守一名,在馆居住,严禁闲游人等入内,也不许肄业诸生借住楼下。
(四)藏书楼的环境
士子读书山林的风尚自唐之后历代相沿,这与书院山林藏书是密切相关的。此外,书院藏书之丰富、自然环境之清净悠闲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与静心思索的氛围。书院这种将道德知识学习与山林审美怡情融合在一起的做法,也是值得当前图书馆建设加以借鉴的。
(五)藏书的意义
把藏书和读书联系起来,突出读书的重要性,这是对书院藏书注重利用、注重发挥藏书社会教育作用的精辟见解,是书院藏书楼的特性所在。学者专门指导生徒如何学习与读书,强调学生自己学习钻研,学则中也列出了读书方法和指定在某一学习阶段应读的书目。因此书院藏书楼与官府及私人藏书楼在收藏目的上有很大不同:历代国家藏书不公开于民,只供皇帝、王公大臣享用,或供士大夫阶层著书立说而用。而私人藏书又多半闭室自藏,均无图书流通。唯有书院藏书,不仅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流通,使书院师生吸收知识养分,充分体现了书院藏书的教育性和社会性,可以说,已初步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要素,不仅在管理方法上形成了一套具有公共性、开放性的藏书制度,而且非常重视藏书及其对学习参考、对书目的利用、对阅读的指导等。可见,书院藏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藏,更是为了方便书院读者使用,它不像国家、私人和寺院藏书那般过于封闭,而是更加注重利用和发挥书院藏书的社会教育功能。
岳麓书院这座建于999年、1000年开馆的千年楼阁,它的整个生命所蕴含的智慧之美,标示了人类在文化方面所能达到的深邃、完整以及对文化的惊人的韧性和不知疲倦的追求。今天,也许我们已经很难找到藏书楼过去的藏书了,但我们能看到,这些已经不复存在的书籍曾经哺育了湖湘几多英才,而他们又给历史发展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影响。今天的御书楼仍然作为湖南大学图书馆的分馆供湖南大学师生、书院教研人员及其学生使用,藏书数量已逾5万册,大型工具书如《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部备要》、《四部丛刊》、《古今图书集成》等均有珍藏。
(1)书院藏书推动了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发展书院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它不仅拥有一定规模的藏书,而且许多藏书校勘精准,学术价值很高,其中不乏珍贵典籍。此外,书院刻书中的再次刊刻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书籍,使这些弥足珍贵的书籍得以在社会上重新流通起来。由于书院遍布各地且容纳了不同学派,因此在藏书上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包纳不同学术流派,有的注重地方志的收藏,有的注重程朱理学经典,各具特色。历代书院聚集了大批文人学者,其中不乏大学者,他们不但讲学授徒,而且往往利用书院丰富的藏书从事学术研究,著书立说,从而使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硕果累累。
(2)书院藏书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传播
书院藏书不是将书籍束之高阁,或仅供少数达官贵人使用,而是供给全院生徒和学者阅读、研究,拥有较为广泛的读者。这样,既扩大了藏书的社会职能,也造就了一批治世之才。书院都十分注重对藏书的利用,通过借阅,大大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打破了历史上重藏不重用的局面。在此过程中,书院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藏书管理经验。在重视藏书采购、管理和利用的基础上,形成了很有特色的藏书管理体系,不仅集中国古代社会藏书管理制度和方法之大成、开之先河,而且为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建立现代藏书管理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书院藏书促进了人才培养
书院藏书是直接为书院教学和学术研究服务的。在中国古代藏书体系中,唯有书院藏书是紧密配合教学与学术研究的,而且一些私人或地方设立的书院热衷于自由研究学问,教学方式大多采取启发诱导式,提倡学生自学,博览群书,老师借助丰富的藏书指导学子学习和研究,进而授道解惑。众多学者和生徒在书院接受这种教育,使学术争鸣空前活跃,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书院藏书的这个基本特点贯穿于书院发展历史的全过程,形成其学术性与服务性的传统特色,对近代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产生了深刻影响。
(4)书院藏书奠定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书院藏书历久不衰,历代相沿,直到最后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和新式学校藏书的一部分,其角色逐步被现代图书馆所替代。然而,在中华藏书史上,书院藏书特色鲜明,在传承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提高世人道德修养和文化方面功不可没。现代图书馆应重视与借鉴书院藏书的优长,重视加强图书馆藏书制度和管理体制建设,扩大教育职能,深化为不同需求读者服务的多层次功能,特别是适应现代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