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读点博弈论
18972200000029

第29章 蜈蚣博弈,想到百步之后(2)

相传秦宣太后守寡在宫中,与大臣魏丑夫明来暗往,十分情投意合。后来太后染上重病,卧床不起,临死前感到离不开魏丑夫,便下了一道命令,要魏丑夫为她陪葬。听到这个消息,魏丑夫吓得面无人色,到处找人说情。大臣庸芮自告奋勇找太后,见到太后说道:“请问太后,人死了还会有知觉吗?”太后不知道庸芮问话的用意,便随口答道:“我想是会有的。”庸芮听了太后的回答,接着说:“如果人死了还会有知觉,那么在阴间的先王早知道你和魏丑夫的关系了,积怨一定很久很深。而今假如你要魏丑夫陪你到阴间,先王不会责怪你吗?到那时,你在先王面前请罪都来不及,还能有什么闲心与魏丑夫相好呢?”这一席话,振聋发聩,使太后看到了一个如此严重的后果,于是连连说:“罢了,罢了!”

正是庸芮的几句话,救了魏丑夫一条小命。席芮怎样把太后说服的呢?他先问太后一个“人死后有无知觉”的问题,等太后回答“有知觉”后,他假设太后的回答正确,然后向回推导说明将魏丑夫殉葬的不明智。庸芮知道太后已经属于头脑发昏的状态,正常的道理不可能说服她,就采用这种方法,让太后有所醒悟。

为什么采取目标倒推法的人更容易成功?首先,因为目标是标竿,给了追求的人一个方向;其次,目标也是一个压力,在追求的人身上会转化为动力,促使他不断的努力;再次,也是最重要的,那种采取目标倒推法的人,将天下的资源都视为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他的能力、资源比“资源导向式”的人要大千百万倍不止,自然更容易实现目标。

但是人类的思维惯性是倾向于从前往后思考的,所以用倒推法思考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比别人具有更准确的行动力和更高的目标成功率,在人际沟通上也更有说服力。

▲不要忘记你的目标

倒推法的好处时,你目前所做的所有事情,都确实是为了实现你的目标,不会轻易偏离航向。人生中,有时候你未必采用逆推法,但是切记不要让你的小船迷失了航向,那样你永远都走不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件事是绝对不能忘记的。如果你忘记其他事情,只有那件事没有忘记,你就不用担心;反之,如果你记得、参与并完成其他事情,却忘记那件事,那你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做。这就好象国王派遣你到一个国家去完成一件特殊的工作。你去了,也做了一百件其他的事,但如果没有完成你的任务,你就是什么事都没有做。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一件特定的事要完成,那就是他的目的。如果他没有做那件事,就等于什么事都没有做。

罗纳尔多曾经认为做鲁尼这样的球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就像他自己还未成年就要经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但他是这样安慰鲁尼的:“我十几岁的时候经常想,忘掉一切,足球就是一种享受。当然,鲁尼今后会面对各式各样的困难,比如他有自己的目标,但在开始的几个赛季中夺冠是很困难的,也许他还会遇到伤病,带病出场,这一切都会引来媒体对他的猜测。我想说的是,只要不忘记自己的目标,只要尽力去踢球,一切都会好起来。”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犯这样一个错误,自己本来要做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需要准备一些东西,结果我们在准备的过程中,离原来的目标越来越远,进而忘了自己本来要做什么了。这就是忘记了自己的目标,我们常说人要制定自己的目标,目标不是制定好了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时刻牢记目标,不要让自己努力的方向偏离了自己的目标。

有这样一个故事:老师给学生们讲故事:有三只猎狗追赶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从树洞里钻出来一只小猪,小猪飞快的向前奔跑,并爬上了另外一棵大树,小猪躲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观看的三只猎狗。终于小猪逃脱了。

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小猪不会爬树,还有一只小猪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同时,小猪怎么能跑得过猎?”“还有呢?”老师继续追问。直到学生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里去了?土拨鼠哪里去了?

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将学生的思路拉到了猎狗追寻的目标上——一只土拨鼠,因为小猪的突然出现,大家的注意力不知不觉中打了岔,土拨鼠竟然在头脑中消失了。

很少有人是一开始就没有目标的,但同时也很少有人能做到一直矢志不渝直到实现目标。那些有目标却因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时间都浪费在其他事情最终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的人是不能成功的,他往往会被那些琐碎的并不重要的事情牵绊住前进的脚步。只有那些很清醒地时刻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人才能最终达到胜利的目的地。

有一位程序员,喜欢新东西,经常引入新方法新思路试图改变现状。

有一次,他觉得部门在测试手段太依赖手工测试了,于是就想引入自动测试。他调研试用了几种工具以后,选择了某大公司的产品作为主要工具。

他计算了一下,一共有1000条测试用例需要自动化,于是他定下计划:一个人一天可以写5个测试用例,所以需要200个人天;计划要在一个季度完成,按一个人一季度共60个人天的话,需要4个人还有余。这样,全部用例做好以后,他估计,至少减少一半测试工作量。

于是,这老兄报告给总经理,总经理同意了。于是就给他招了4个人,成立了自动测试组,风风火火就干起来了。

他的做法是,手工测试有多少条用例,他就用自动测试工具实现多少条。

一个季度下来了,全部测试用例完成了。当然大家敲锣打鼓的庆祝。但接下来,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第一、所有的测试人员都认为自动测试组写出来的脚本没有用。为什么呢?因为自动测试组的员工都是新招的,对产品不熟;因此他们只好对照着手工测试用例一条条的做,就像做翻译一样把手工测试用例变成自动脚本。但测试人员说,手工测试用例本身就不够完善,很多测试的验证点是凭经验的,这样翻译出来的用例当然不过关。

第二、新产品特性已经改变了,写出的脚本过期了。因为是比照着手工用例,自动测试组使用的用例是产品的上一个版本的,这样写出来的用例当然不适合现状。

第三、短期内投入产出比很低。手工测试一天能走100个测试用例,1000个用例10天走完。但4个自动测试工程师3个月才完成1000个用例的开发,也就是花了4×3×20=240个人天,就算测试用例100%可用,也需要240÷10=24轮才能在成本上持平,如果每个版本测3轮的话,相当于8个版本。而8个版本,产品还在不在都难说了。

程序员做了反省,发现自己犯的最大错误是:自己提出问题的初衷是减少测试工作量,但执行的时候却把“翻译”完所有的测试作为了目的,而忘记了最初的目标。因为只顾着往前赶数量,从来没有请手工测试的工程师来看看,是不是可以100%替代手工测试;也没有在小模块上试试,看看开发人员有什么意见。

于是,程序员可是改变做法。又过了一个季度,团队开始接受自动测试了。终于,开发效率和质量都提高了。

程序员得出一个经验:目标在最初的设定,一般都会比较清楚的,但在漫长的实现过程中很容易忘了原来的目标是什么,而把一些表面的指标当成重要的东西。因此,经常看看今天所做的努力和原先的目标是否一致,和能否一致,是很重要的。

很多时候,也许我们上网本来是要查一个成语典故的,但是结果往往是最后跑去看娱乐八卦了,时间浪费了一两个小时,最终成语典故也没有查到。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但也是我们会常犯的错误,虽然看起来不算什么,但是如果这样的事情越积越多,你每次要做什么正事,都要偏离到那些无关的事情上去的话,不就什么正事都做不成吗?久而久之,没有在自己的理想道路上有所前进,这样还谈什么目标的实现呢?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被途中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分散了精力,扰乱了视线,以至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上岔路,而放弃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但是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避免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

既然偏离目标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那么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克服自己的这个缺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告诉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要怎么做才能不会偏离这个目标。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琐事,如果能直接影响到你的目标实现,就要尽快解决,否则完全可以不用去理会这样的事情,要知道时间是有限的,要是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在重要的事情上就没有充足的时间了,这样的损失太大。

▲条条大道通罗马

到达成功的路有很多,完成任务也有很多方法。如果发现正在走的路、正在用的方法不适合自己,就要敢于放弃,善于寻找,最后你总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不要陷入自己的惯性思维,永远只有一种眼光看问题。要学会变通,只要完成任务就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满大街地找洗手间,这时候看到一家麦当劳或者肯德基,你是选择进去还是继续焦急地寻找?

据世界科学协会对500例重大科学贡献的调查证明,许多科学奇迹早就存在于世。艰难的是,我们固有的看法必须打破。我们的目光,是否能跟随我们的想法转移。

换个想法,便能换来一切。在你试图改变自己想法的同时,你的视角也开始变化;移向自己从不注意的世界。你真的会有新的发现。你的想法有了不同,一切也就随之有了不同。

相传,大英图书馆老馆年久失修,于是在新的地方建了一个新的图书馆。新馆建成后,要把老馆的书搬到新址去。这本来是一个搬家公司的活儿,没什么好策划的,把书装上车,拉走,摆放到新馆即可。问题是按预算需要350万英镑,图书馆里没有这么多钱。眼看着雨季就到了,不马上搬家,这损失就大了。怎么办?馆长想了很多方案,但一筹莫展。

正当馆长苦恼的时候,一个馆员问馆长苦恼什么?馆长把情况向这个馆员介绍了一下。几天之后,馆员找到馆长,告诉馆长他有一个解决方案,不过仍然需要150万英镑。馆长十分高兴,因为图书馆有这么多钱。

“快说出来!”馆长很着急。

馆员说:“好主意也是商品,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馆长更着急了。

“如果把150万全花净了,那权当我给图书馆做贡献了,如果有剩余,图书馆要把剩余的钱给我。”

“那有什么问题?350万我都认可了,150万以内剩余的钱给你,我马上就能做主!”馆长很坚定地说。

“那咱们签订个合同?”馆员意识到发财的机会来了。

合同签订了,不久实施了馆员的新搬家方案。150万英镑连零头都没用完,就把图书馆给搬了。

原来,图书馆在报纸上刊登了一条惊人的消息:“从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向市民借阅图书,条件是:书从老馆借出,还到新馆去。”

既然最终的目的是让书躺到新馆里,那么从这个结果出发,任何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都可以用,不是吗?而且效果会更好。我们的职业生涯也是如此:

有一个英国青年非常热爱诗歌,他发了疯似的拼命写诗,发誓要成为一名最伟大的诗人,可是多年过去了,他呕心沥血写出了大量诗作,却仍然默默无闻,这位年轻人陷入深深的苦闷和迷惘中。有一天,他在自己家的花园里散步,一阵强风吹过树梢,树上的鸟窝被吹落到地上。正当他对着地上的鸟窝伤感地沉思时,却又惊喜地发现,两只小鸟已经开始在枝头另筑一个新窝了。他顿时喜上眉头,刹那间仿佛悟透了生命的意义:一个“窝”被毁了,何不再建一个呢?于是,他不再执迷不悟,开始投身实业。没想到,几年后他成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他的名字叫保罗·耶,后来还当上了英国成功者协会的主席。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年轻时从事实验物理研究,但进展得非常不顺利。当时在他工作的艾里逊实验室里流传着一个笑话:“凡是有爆炸(出事故)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杨振宁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经过一段时间痛苦的思想斗争后,他毅然做出决定,把发展方向转入理论物理研究。从此,他踏上了成为物理学界一代杰出理论大师之路。如果他当年不去理智地另辟新路,很可能至今仍默默无闻。

艾戈尔是德国汉堡的自由职业画家,当年从法国来到德国时,为了绘画艺术,他整天饿着肚子,竭尽千般努力,吃尽万般苦头,梦想着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当名画家。然而,经过数年努力,历经痛苦挣扎,仍然事与愿违,一张又一张呕心沥血创作的油画无人问津,还是个口袋空空的落魄艺术家。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切实际,必须换个前进方向,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方能实现当名画家的理想。

艾戈尔经过观察发现,德国一般的传统家庭,都很注重每天全家在一起的聚餐,并以此为亲情交流沟通的美好时光。为了营造共进晚餐时的气氛,虽然食品简单得只是些面包、果酱和香肠,但场面绝对高贵典雅,最富特色的是这样的晚餐,都要铺上艺术餐巾纸,并根据不同的天气、当天幸运色以及不同的节日来挑选合适的艺术餐巾纸。若是品东方茶,就配上东方茶具和东方图案的餐巾纸;而如果喝咖啡,则垫上印有巧克力豆的餐巾纸。因此,在德国,10张一包的艺术餐巾纸的价格一般都在4-5欧元左右,而且销售行情很好。

这时,艾戈尔有了自己的想法,决定改变自己艺术追求的方向。他成立了自己的餐巾纸设计公司,将法国人的浪漫充分体现在自己的纸巾设计作品中,将德国人的严谨应用到他的企业管理中。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从一个食不果腹的自由职业画家,成功地转型为一位设计师,尤其在艺术餐巾纸的设计和销售方面,更是名声远扬。现在,他正在考虑如何实现多年来想当一名著名画家的梦想,还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博物馆,将他设计的所有艺术餐巾纸陈列出来,供人参观、收藏。

人生在世,要想夺取成功的桂冠,当然需要对目标的执著,但更多的时候则需要果断而及时地放弃。有一些人,他们对既定目标坚守到底,认为这是一种有恒心、有毅力的表现,相信坚持到底就必定会迎来丰收的喜悦。但他们这么做是不明智的,做人要学会变通。他们错在分不清坚守目标与适时放弃的界限和时机。如果发觉一个主攻方向、一个发展目标不再适合自己,仍旧一味固守,一条道走到黑,那已不叫执著、坚定,那叫糊涂、盲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