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当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你怎么办
18967000000004

第4章 周期布局——把握衰退与繁荣的节奏(3)

1971,李嘉诚正式成立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长江置业有限公司”。在“长置”成立大会上,他为日后定下的目标,是超越号称香港“地产业王”的“置地”。置地公司由英国商人保罗·遮打,跟当时“怡和洋行”的香港负责人祈士域联手创立,号称全亚洲最大的发展商,也是全港最大的商业机构。1972年7月,李嘉诚把“长置”易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年11月,“长实”在香港挂牌,在市面公开发售。李嘉诚从此进入自己人生的辉煌时期,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国首富。

你可以看到,两个首富,一个做股票,一个做实业,两种截然不同的赚钱手段,但却是一个思路——都是利用了经济危机时期的动荡,在别人恐慌和退缩的时候,逆势而上,一蹴而就,在繁荣时期坐享其成。

正如犹太人财富圣经《塔木德》中所言:“智慧是财富,远胜于金钱”,只有拥有大智慧的人,才能赚到常人无法赚到的钱,而经济危机正是给这些具有大智慧的人最好的礼物。

同时,危机中任何决策都会带来风险,但你必须看到,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会赢得人生辉煌。而且,那种面临风险、审慎前进的人生体验可以练就过人的胆识,这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静下心来看看吧,在我们对危机充满惊慌的时候,有些贪婪的智者,已经开始行动了。

●做好布局,就能迎接下一轮的财富盛宴

当2008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急剧下滑至9%的时候,中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决策层的预期。9月份以后,经济下滑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也是自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人们担心,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或将跌到近些年的最低谷。

悲观的情绪始于股市的暴跌,从6100点到1678点,超过70%的股票和基金资产已经蒸发。随后是楼市下滑,一些在过去两年内以高价买房的人开始担心,房价如果持续下跌,银行的房贷将会超过房屋的市价,自己有可能沦为负资产。而从中小企业蔓延到大公司的减薪甚至裁员,让一些人开始为生计精打细算。

人们习惯了在景气的经济增长中决策和行动,甚至在一年以前,人们还以为这种繁荣将无限延续。但这一次,市场的萎缩超出了人们普遍预期。繁荣的思维惯性必须戛然而止,代之以萧条的逻辑,以应对市场将出现的更坏的可能,以及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依靠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企业被迫开始一次艰难而又意义深远的集体转型,国人的职业前景与财产出路也在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

这是一次集体的应战,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倘若应对得当,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中国经济将重新洗牌,畸形的经济结构有望得以纠正;活下来的企业逐渐摆脱在全球产业链条中低端、被动的角色;经济发展的动力发生变化,行业的排序也发生变化,社会财富面临重新分配,无产者的光荣与梦想得以期待。

艰难时期是变革与崛起的最好时机。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危机之下,我们能否应对得当。

正如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所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正愈演愈烈。”但是危机绝不意味着末日来临,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依然满怀信心。包括普华永道、安永、德勤世界三大会计师事务所的CEO在内的多数专家,都坚信当前金融危机不会引发世界经济衰退。面对危机,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到并把握机会。

19世纪末,支撑美国产业界运输体系的台柱只有铁路运输,但如一盘散沙似的各段铁路都无法胜任这项重任。要想把分散铁路连接成网,组成一个铁路联合体,仍要向铁路投入高额资金。这样,铁路对于投资银行的依赖程度表现得相当突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公司的联合与吞并也越加频繁,借贷的资金额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投资银行不仅有雄厚的财产做后盾,更要有很高的信誉。在这种青黄不接的形势下,摩根创立的银行辛迪加成为新时期银行投资业的榜样。众多破产的公司企业面对美国的经济危机,把希望寄托在摩根身上,希望他能够收购他们的公司,成为他们的救世主,给他们的公司以新生。

在此等危难之时,摩根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他操起手术刀,向铁路业大动手术了。他这次采取的是“高价买下”战略。无论是西部铁路,还是那些早已不符合当今发展要求的铁路,他都要统统买下,以便能迅速整顿美国铁路。

摩根的这种高价购买铁路策略,无疑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一旦失败他将损失大笔的资金,但如果成功,获得的巨大利益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铁路产业经济的支柱被别人占领,那么他在金融界刚刚夺得的霸主地位,将会变成空谈,而一旦他占领了这一产业,他的霸主地位就会无人能取代。只为此,他认为就值得一搏。

这次摩根对铁路的大整顿,标志着美国经济由开发的初创阶段,进入了现代的重视经营管理阶段,彻底转变了美国传统的经营战略与思想。他的成功,改变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华尔街则更是这样,他的经营思想与管理方式成为华尔街纷纷模仿的形式,至今还有巨大的影响力。在经历了从“海盗式”经营到形成辛迪加,进而到托拉斯,华尔街已从过去投机商的乐园,转变成为美国经济的神经中枢。华尔街日后成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标志,并问鼎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摩根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凭着过人的胆识,抱着乐观从容的风险意识知难而进,逆流而上,就能赢得出人意料的成功。善于在危机中狙击大钱的富人们往往胆大心细,在冒着风险的同时,能够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正确地对待风险,并有意识的降低风险,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在险中取胜。

有人总结21世纪的特征是“速度、变化、危机”。危机对我们来说好像很可怕。是的,危机真的可怕,它会革掉我们好多人的命。可是,上帝也很公平,在给我们危机的同时,他又给了我们机遇。当年打破铁饭碗,革掉了我们好多人的命,但又给了我们自主经营,自主创业的机会,工厂倒闭,革掉了我们工人上班谋生的命,但又给了我们自由和自谋职业的机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怎么办?是面对危机,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再创辉煌;还是面对危机,怨声载道,不思进取,坐以待毙,全在你的一念之间。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有一句名言:“明天,太阳照样会升起。”相信只要抓住危机带来的机遇——资产价格难得的便宜,做好布局,就能迎来下一轮的财富盛宴。

●因势利导,在经济衰退期寻找收益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经济周期的存在是一种客观规律,绝大多数行业和公司都难以摆脱宏观经济景气周期的影响。这也正是为什么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经济大气候”的变化。虽然作为新兴市场,中国经济预计还要经历数十年的工业化进程,在此期间经济高速增长是主要特征,出现严重经济衰退或萧条的可能性很低,但周期性特征还是存在。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在年度间的频繁波动确实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周期长度大约为4-5年。而且90年代以来的周期波动特征与80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收缩速度由快转慢,收缩期明显变长,形成了持续时间较长的短扩张性经济周期,收缩深度也变浅,谷位相对升高,经济波动趋于平缓。

既然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的周期性波动现象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价值判断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那么我们只有详细分析和深入认识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制定并执行相应的经济政策、措施,才能降低经济波动的幅度,减弱其危害程度。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从消费国到生产国的再平衡,而作为生产国的中国也在积极主动扩大内需,来对冲全球经济下滑和努力谋求发展模式变化。因此,紧跟政策,找寻政策受益企业,成为一条可行的投资思路。

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当然要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但其内部条件才是决定性因素。一个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以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我们已经知道,行业和股票是有周期性与非周期性之分的。那么显然,投资周期性行业股票的关键就是对于时机的准确把握,如果你能在周期触底反转前介入,就会获得最为丰厚的投资回报,但如果在错误的时点和位置,如周期到达顶端时再买入,则会遭遇严重的损失,可能需要忍受5年,甚至10年的漫长等待,才能迎来下一轮周期的复苏和高涨。

虽然预测经济周期什么时候达到顶峰和谷底,如同预测博彩的输赢一样困难,但在投资实践中还是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可资借鉴。其中利率是把握周期性股票入市时机最核心的因素。当利率水平低位运行或持续下降时,周期性的股票会表现得越来越好,因为低利率和低资金成本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鼓励各行各业扩大生产和需求。

相反,当利率水平逐渐抬高时,周期性行业因为资金成本上升就失去了扩张的意愿和能力,周期性的股票会表现得越来越差。需要注意的是,当央行刚刚开始减息的时候,通常还不是介入周期性股票的最佳时机,此时是经济景气最低迷之际,有些积重难返之势。开始的几次减息还见不到效果,周期性股票还会维持一段时间跌势,只有在连续多次减息、刺激后,周期性行业和股票才会重新焕发活力。同理,当央行刚刚开始加息的时候,投资者也不必急于离场,周期性行业和股票还会继续风光一时,只有在利率水平不断上升接近前期高点时,周期性行业才会明显感到压力,这是投资者开始考虑转向的时候。

在整个经济周期里,不同行业的周期表现也是有所差异的。当经济在低谷出现拐点,刚刚开始复苏时,石化、建筑施工、水泥、造纸等基础行业会最先受益,股价上涨也会提前启动。在随后的复苏增长阶段,机械设备、周期性电子产品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和相关的零部件行业会表现优异,投资者可以调仓买入相关股票。在经济景气的最高峰,商业一片繁荣,这时的上场主角就是非必需的消费品,如轿车、高档服装、奢侈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旅游等行业,换入这类股票可以享受到最后的经济周期盛宴。

所以,在一轮经济周期里,配置不同阶段受益最多的行业股票,可以让投资回报最大化。寻找绝对价值和确定性成长类股票在当前形势下是一种较好的策略。在挑选那些即将迎来行业复苏的股票时,对比一下这些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帮助你找到表现最好的股票。那些资产负债表健康、相对现金宽裕的公司,在行业复苏初期会有更强的扩张能力,表现通常也会更为抢眼,给你带来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