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当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你怎么办
18967000000034

第34章 布局未来——做好行动规划,把危机变为转机(2)

可是,有人却说他感谢危机,令人诧异不已,为什么呢?因为危机给了他新生,给了他机遇,把他带进了一个新世界。早年他在一家很红火的企业工作,用现代话说还是白领阶层。突然有一天,在他没做任何准备时,危机光临了。那家曾红极一时的企业垮了,成了全市第一家破产企业。他面临着生存危机,危机逼使他重新选择,重新面对生活、面对现实。逼使他光溜溜地跳进危机四伏的汪洋大海,与高尚和卑鄙搏斗,与金钱和粪土搏斗。当初危机来临时被自己强咽下去的泪水,后来都成了汗水从毛细孔里挥发出来,做了他从幼苗成长到参天大树的养分。

这一次危机来临时,在他充满危机意识的脑袋里,却不是当初的忧愁与迷茫,而是欢乐和勇气。他说自己不敢想象,再过没有危机的日子,还能不能找到乐趣。

其实,当初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并没有显出特别的才华,没有显出特别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只能算一个跟屁虫似的小弟兄。假如没有当年的危机,也许他这一辈子就到白领阶层止步了,腰缠万贯只是他梦中的一道风景。但危机改写了他的历史,重塑了他的未来。

当恐慌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时正是投资良机。不知怎么回事,金融体系似乎总能恢复元气。不错,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几次例外,比如1990年之后的日本,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举例来说,现在人们已经不记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泰国看似大祸临头的样子——不过如果你当时在股市低点进行了投资,那么现在的收益已经几乎翻两番了。

对于企业来说,“危机是危险中的机会。这次所谓的危机,是人类社会进入商业社会全球化的阵痛,人类社会要进入商业社会,走向全球化,必须面临这样的挑战。”马云认为,以前的全球化是美国化,美国把自己的价值观、金融观,把自己的一切通过所有的手段传给了全世界,而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这样的体系已经不能存在。他表示,10年以后社会将进入新的时代,商业社会将进入新的文明阶段,我们将更加统一、更加和谐、更加开明、更加开放,市场将会更加繁荣。

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大企业仍然可以利用自身资本雄厚、资金周转能力强、回旋余地大的优势收购或兼并中小企业,适度扩大其自身规模。这样,危机或许可以变为契机。此时扩张,成本低廉,所以中国企业应该学会在经济寒冬里巧“打猎”。

2008年的冬天对很多IT企业来说都显得分外寒冷,但是也有企业在越加寒冷的冬天越加像红梅一样开得红火,瑞星就是其中一个。

11月18日,瑞星举办的“瑞星互联网安全技术大会”可谓是各路精英云集,而瑞星的副总裁毛一丁先生也就显得更加地精神抖擞、自信非凡。毛一丁表示杀毒软件的发展在历经十年的起伏后,终于要进入第三个时代——“互联网安全”时代,而瑞星在此时代的竞争中则是领先起跑者。

在金融危机的连锁效应一波又一波的侵袭着各行各业,铺天盖地的成本紧缩、裁员搞得处处人心惶惶的时候,瑞星要显得淡定很多,毛一丁明确表示这次金融危机对瑞星的影响不大,甚至可以说这次的危机对瑞星而言是次机会。

听起来很奇怪的说法,这是为什么?毛一丁列出了五大原因:

瑞星不是上市公司,市值不会受股价的影响;

瑞星的很多竞争对手已经上市,而且参与风险投资,受影响会比较大;

金融危机目前对海外市场影响比较严重,因此现在很多人都在讲我国要注重内需,拉动内需,而瑞星的市场一直以国内的个人及企业市场占大部分,业务主要都是针对内需的,所以在面对此次危机时会比较有利;

这次的金融危机对瑞星海外业务的扩展也是一个促进。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的软件零售业已经大幅下滑,国外的用户们更多地是希望能去寻求到网上免费软件服务,而瑞星正好就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因此这是一个可以让海外用户更多地去接触认识并喜欢上瑞星产品的良好契机;

很实在也非常重要的一点:经过这些年的积累,瑞星现在有充足的现金储备,从而可以应对这次危机的冲击,不怕过冬。

从自身到竞争对手,从国内到国外,再加上现在应对危机最直接最有效的保证,毛一丁的一一分析充分展示了他的信心由何而来。在这种大家都严阵以待的时候,“过冬”反而不是瑞星最关注的了,他们更在乎的是明年的业绩如何,市场份额会如何。

如果你的企业像瑞星一样有优势,那么可以跟它一样踌躇满志。即便没有这些优势也没关系,你会明白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只要能够生存下来,未来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危机是人类的朋友,更准确地说,它是强者的朋友,它让我们变得更强大。东南亚的经济危机使东南亚诸国政府焦头烂额,货币白白地贬值50%,损失之惨重可见一斑。这场危机对东南亚来说,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是十足的坏事。可从长远看,这场危机对东南亚来说也是好事。东南亚诸国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潜伏了不利经济长远发展的隐患,危机逼迫东南亚诸国政府反省过去的经济政策,调整经济结构,为东南亚诸国未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东南亚这场危机已经过去,待东南亚诸国的经济又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时,东南亚诸国恐怕也要感谢危机,危机给了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人类社会的进步,每一步都与危机相伴。每一次经济危机,都给经济带来了另一次高速发展的机会。与突飞猛进的世界经济比,我国的经济面临着落伍的危机,因此,这场危机过后,恐怕我们都要感谢这枚上帝赐予的苹果。正是它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催我们不断奋进。

●市场地震中,新机遇破土而生

孙子曰:围地则谋,死地则战。人在困境中的爆发力最为强大,所以身陷绝境看似危机重重,其实正是进行殊死搏斗的最佳时机。

虽然全球化金融危机使得很多企业举步维艰,但张朝阳却认为,这是一个机遇。“现在做收购的话,价格都很好,我们的现金流很好、我们的业务量也很好,我想应该是一个机会。”张朝阳开门见山地说。对于搜狐的发展,张朝阳表示,就搜狐整体而言,作为一个媒体平台更重要,因此搜狐将在新闻等平台上继续加大力度,“实现让人人都上搜狐。”

对于那些遭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们,张朝阳也开出了自己的“药方”。他指出,目前中小企业不要急功近利,要有耐心。“一定要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地提供好的产品。要多思考,多做品牌,用好的品质形成好的品牌,别整天加工来,加工去的,钱都让别人赚了,自己只是赚苦力的钱。”他坦言,搜狐已从过去的一切围绕华尔街指挥棒运转,转变到以技术和产品为驱动、打造百年老店的战略路线上来。

历史一再证明,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挑战和困难是最好的磨砺。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在挑战中前行,在困难中奋起,中国经济就一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迎来更加光明的前途。

印度东部港口城市加尔各答是印度华侨华人最多的一个城市,鼎盛时期这里有数万华人。由于各种原因,如今这里的华侨华人只剩下3000多人。在这些华侨华人当中,有一个“皮革大王”,他就是加尔各答合盛皮厂厂长李志雄。

李志雄从事皮革生产加工工业已经有将近30个年头了。他的皮革产品1/3以上销售到欧美国家。外国的品牌厂商带样品到他的工厂来订货,他的工厂根据外国厂商的要求和授权进行生产,然后贴上外国名牌标签销售到世界各地。由于质量好,他的产品总是供不应求。

然而遭遇到了事业的最大挑战,那就是被迫将工厂迁移到郊外的指定工业园区。加尔各答市政府认为,华人比较集中的塔坝区因皮革工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勒令所有的皮革厂都迁到20公里以外的皮革工业园,否则课以重罚。许多小规模的华人皮革厂因无力进行再投资,只好改行,甚至申请移民,远走他乡。

但李志雄认为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他果断地抓住机会,用政府的部分优惠贷款在指定的皮革工业园进行巨额投资,以开创皮革生产的新天地。到目前为止,他在新工业园区投资300多万美元,其中包括建造两个大型厂房和进行设备更新。他先后从意大利、中国和德国等地进口皮革加工设备,使自己在皮革工业领域始终保持优质高产,成为当地最大的制革企业家之一。

纵观古今中外,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无不“受益于”各种各样的危机,原因是危机带来了机遇。“9·11”事件发生次日,美国总统布什就呼吁美国人民要“透过泪水看到历史带给我们的新希望”。

危机之所以是机遇,首先是因为危机是社会变革创新的原动力,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变革创新的过程。危机可以暴露我们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中长期忽视的一些问题。它促使我们在这个危难时刻,对许多问题做出深刻反思,在反思中警醒,以革除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弊端。对危机的反思形成的经验教训必然会导致我国社会一系列变革创新行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危机之所以是机遇,其次是因为危机能锤炼和提升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石。“多难兴邦”,但是“多难”能不能兴邦,取决于一个民族能否在灾难中保持空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不仅是战胜灾难、危机的有力武器,更重要的,它是灾难、危机送给一个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灾难、危机后的国家重建和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历经百劫而不竭,屡历磨难而常新”,依赖这种精神,我们不仅能战胜危机,更能创造辉煌。

危机之所以是机遇,第三是因为危机提供了塑造一个形象的契机。如果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是一个环境恶劣、效率低下、信息闭塞的国家,那么我们的经济就会因国际资本和国际旅游者减少在中国的投资和旅游支出而受到影响,企业也同样如此。在危机面前的表现,可以帮我们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将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中国经济也受到冲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面临着相当的机遇。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的复杂变化,为我们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等创造了良好机遇。

比如,一些国家大幅降低外资进入门槛,为我国相关企业、机构创造了海外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潜在机会;一些大宗商品如石油、铜、铁矿石等价格大幅调整,降低了我国进口相关商品的成本,有利于相关商品的进口;我国经济仍是投资推动型经济,铁路、公路、机场、城市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等领域仍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我们在面临一些发展的不利因素的同时,也具备应对挑战的有利条件。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依然具有较好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内部需求潜力巨大,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居民储蓄率较高,劳动力供给充裕;30年改革开放打下了良好的体制、物质和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而国家及时而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措施,正是我们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政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