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当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你怎么办
18967000000027

第27章 “余粮”布局——拿出过冬的余粮,做一个投机者(1)

为商的最高境界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个道理,就会明白为什么在金融危机之下巴菲持可以那么气定神闲。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机构,还是中小股民,都应该理性投资股票市场,一味跟风、投机将不会有赢者,但能够做到的人实在不多。在股市低迷的时候,你肯拿出自己过冬的余粮来投资吗?

●乐观积极,拿出余粮待丰收

还记得那个掉落陷阱的驴子的故事吗?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的困境当中,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这时我们不必自暴自弃,也不必怨天尤人,而是应该以一种正确而积极态度去面对。在“枯井”里面,我们不要哭泣和号叫,而我们想要从“枯井”中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在生活中面对挫折要如此,在盈亏常见的投资理财市场中,面对困境也同样适用。

美国次贷危机现在已演变成为全球的金融海啸,国内金融市场也难以幸免,很多投资者遭受巨额亏损,欲哭无泪。由于资本市场本身就充满风险,面对市场的涨跌盈亏,投资人一定要有好心态,才能战胜厄境,最终得到理想回报。

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办?众所周知,目前是“现金为王”,大家把钱都存起来了。几个月前还居高不下的商品价格纷纷已经回落,急需囤积现金的投资者不得不忍痛割爱了。即使是有利的投资也被用来填补不良投资造成的损失,一场大抛售之后收益将所剩无几。大家似乎都忘记了在低谷的时候要为未来投资。要知道,只有在为未来而投资的情况下,在逐渐走出低谷的时候更好迎接未来的机会。

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呢?虽然短期内的抛售似乎不会结束,但一段时间后精明的投资者必定会觉得价格太低就开始买进了。转机就会出现,早期的购买者买到了最便宜的资产,其他人带着准备好的现金开始从一旁挤进去。这种模式在历史上已经重复过多次,毫无疑问,这次又将被重演,但谁知道它将在哪儿发生呢?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你需要认识到:市场的起落原本像月圆月缺般自然,行业的起伏也无可避免。面对生存危机,坚韧的意志比什么都重要,否则不但失去现在,还将丢掉未来。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何不拿出余粮,为自己的未来布局呢?

英国施罗德公司管理公司中国总裁高潮生认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中国公司如果想投资海外,客观来讲目前是一个机会,应该说这种机会未来十年、十五年未必会再出现一次。但是中国公司是否决定向海外投资,是投资三家还是三十家,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必须控制住两条,第一,中国的投资者是不是真正了解想要收购的国外公司的情况。第二,中国的投资者买了国外的资产之后能不能控制它。这两条因素如果能够把握,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而对于股市,他则认为,2008年我们看到很多QDH产品跌幅很大,达40%到60%。但是,这是一种长期的投资,国际上这种金融风暴百年难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QDH产品出现一些下滑也是正常的。对长期投资者来讲,或许正是投资的好时机,虽然现在市场尚存不确定因素,但是,十年过后投资者会发现今天是很好的投资机会。

詹姆斯·艾伦说过一句话:“赋予人力量、信心和责任感的思想,激励人向往豁达、自由不羁和无私忘我生活的思想,都是富有价值的砖块,这些砖块能够建成一座坚实牢固的精神大厦。”在金融危机面前,我们更需要乐观这块砖,这样才能义无反顾地拿出余粮,赢得未来的大丰收。

●成功从不属于胆小鬼

无论你是如何地节省,如何地节约,都要进行大胆的投资,不仅要在证券上,而且要在任何你认为有足够理由的、确认有利可图的事情上进行大胆投入。

但是,为什么没有一位投资大师会劝人们“激进点”、“大胆点”?甚至是那些演绎了财富神话的人,比如江恩、巴菲特、杨百万等,其投资理念的精髓也是“价值投资”、“理性投资”。因为这正是他们长期从事投资实践后得出来的最终感受,而且这确实也是投资致富的正确路径,但不仅仅是如此。

这里说到江恩,他的“股市定律”80余年来被奉为金科玉律,现在看他的理论,条条都是那么“有道理”、“精辟”,因为它们都是理性的东西,逻辑的产物。

但大家也许不知道,他的投资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曾经有很多次他尝试着激进投资,“为了获取经验,曾经有40次身无分文”,当然难得的是他“会极为认真地检讨自己是怎么犯的错,造成损失的原因何在”,这样,每次失误和损失都获益匪浅,并使自己的预测及交易方法得以完善,最终大获成功。

曾经有40次身无分文,但每次都可以东山再起,这样的人是胆小鬼吗?成功从来都不属于胆小的投资者,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你放弃理性和谨慎。在股市靠撞大运暴富的人,往往难以留住到手的财富,来得快去得快。

只有那些经过多年实践,不断检讨自身弱点并吸取教训的人,才能在成功之后仍旧保全钱财。

在漫漫熊市中,绝大多数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或者减仓,或者割肉,都在想方设法尽量减少自己在股市上的损失。但是,随着股市大底逐步形成,不乏嗅觉敏锐的投资者,开始在黎明前的黑暗里,缜密分析,大胆出手,成功地在股市上捕捉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机会。

深圳市某实业公司的负责人江先生其公司及他本人就在2008年9月份,分别买人2亿多港元的比亚迪股份和几百万元的深万科股份,进行短线投资,获得了让人艳羡的回报。

江先生表示,炒股心态很重要,熊市的时候不要悲观,A股已经跌去了70%,已经没有多大的下跌空间了。“不管是做短线还是长线,现在都是大把的机会。”

9月29日,中美能源和比亚迪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美能源以2.32亿美元购入比亚迪约2.25亿股,每股作价8港元,约占10%股份。这是在中石油后,巴菲特入股的第二家中国企业。股神入股比亚迪的消息,刺激了比亚迪股价的暴涨。

而江先生的公司早于巴菲特两周时间,就投入了2亿多港元资金,分批买入比亚迪的股票。“我们是在仔细分析过比亚迪的中报后,决定购买比亚迪股票的。”

比亚迪中报显示,公司2008年上半年实现利润5.96亿元,同比下降7%。2008年,比亚迪在汽车业务上的目标是销量20万辆,4款新车。根据计划,历经五年研发的F6DM双模电动汽车也将在年内量产。

“比亚迪的股价最高时达到了70港元/股,当我们准备买入的时候,比亚迪的股价只有不到8港元/股。我们对比亚迪公司比较了解,知道它的实力,8港元/股的价格,绝对偏离了其价值。此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公司处于业界前沿,发展潜力巨大。”这正是江先生敢于大胆购买的理由。

在投入2亿多港元买入比亚迪一个月之后,比亚迪股价已经翻番,这时他们及时出手卖掉这些股票,落袋为安。“尽管我们看好比亚迪的前景,但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短期来看持有股票风险太大。赚了一倍已经知足了。”

江先生的主业是IT分销,但江先生对股票的兴趣显然更高。“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其实更应该专注做股票,而不是做IT。”江先生自嘲。在江先生看来,全球资本市场,最好玩的就是A股。“A股不确定因素多,更刺激。”

在公司买入比亚迪的几天后,江先生自己私人买入了几百万元的万科A。9月18日,万科A已经跌破5元/股,江先生觉得是进场的时候了。“万科作为行业龙头,最高时其股价达到40多元/股,5元/股显然不符合其价值。现在应该是抄底的好时机。”

根据这一判断,江先生立即投入几百万元,以5.3元/股左右的价格,买入万科A。此后一个月时间,受一系列救市(房地产市场)利好消息带动,万科股价出现了一轮小幅度的反弹,到10月20日的时候,已经涨到了7元/股的水平。

“在熊市格局下,更适合做短线,做波段,这样能抓住更多的机会。”江先生认为,“一个月时间,涨幅接近40%,已经积累了相当的风险,这时候就该撤退了。”于是他及时以每股6.9元左右的价格卖出万科A,顺利出逃,获利超过30%。

事实证明江先生的判断十分准确。进入10月下旬,万科A的股价又进入一轮调整期,尽管期间因政策因素出现过小幅反弹,但整体仍然走弱。股价从10月20日7.14元/股的收盘价,跌到了11月7日5.70元/股收盘价,跌幅近20%。

要在投机市场赚钱,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即便一个优秀的交易者在趋势开始的前期,已对后市行情进行了准确无误的预测,最好也要等到趋势确定而没有剧烈反复时进场。

利弗摩尔曾指出:“一位成功的交易者必须像一位成功的商人,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的需求,适时进货,并耐心地等待盈利的时刻。”等到了这个盈利的时刻,然后怎么做呢?当然是要大胆出击。等到我们所能把握的最完美的机会图形出现,就做最精彩的临战实盘出击。

市场变化愈大,我们愈要保持冷静、专心面对。讽刺的是,大部分投资者在应该最大胆的时候,却最为小心翼翼,最需要小心的时候却又出奇地大胆。手上抱着可望获利的期货商品时,他们觉得它的涨势将很有限;等到涨势开始明确,他们又怕得要死,害怕利润稍纵即逝,于是错失良机。

更糟糕的是,当他在那边苦等盈利的时候,结果等来的却是真正的风险。

●杠杆原理,借力为机遇付费

人类自从走上文明之路,便一直在寻求借势借力的办法,杠杆原理便是人类“借”力的一种发明,其后又发现了滑轮原理。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知道把大小不同的滑轮加以组合就可以用更小的力量举起更重的物体。今天,只要一个人坐在起重机的座垫上,就可以操动几十万斤的钢架、货柜。人类依靠头脑的作用,使人的力量发挥出最大的限度。

我们都知道,犹太人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在犹太人的成功因素中,借势操作是很重要的一环。尽管任何事业都不可能一步登天,但“登天”的途径有千万条,借势借力就是一条快捷而又省劲的途径。

犹太人不论在商界、政界还是在科技界的成功者,都是善于借别人之“势”,巧借别人之“智”的高手。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且不说其在外交工作的政治手腕,就说他处理白宫内的事务工作,就是一位典型巧于借用别人力量和智慧的能手。他有一个惯例,凡是下级呈报来的工作方案,他先不看,压它几天后,把提出方案的人叫来,问他:“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吗?”对方思考一下,一般不敢肯定是最成熟的,只好答说:“也许还有不足之处。”基辛格即会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完善些。

过了一阵子,提案者再次送来修改的方案,基辛格看完后询问对方:“这是你最好的方案吗?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呢?”这又使提案者陷入更深层的思考,把方案再拿回去研究。就是这样反复让别人深入思考研究,用尽最佳的智慧,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这不愧为一手高招,从中也反映出了犹太人的一种成功诀窍。

还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虽然他的公司蒸蒸日上,但由于毕竟是白手起家,财力有限,在和一些对手竞争时处于劣势,这样他梦想垄断炼油和销售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在一边。

经过调查和慎重的分析,洛克菲勒认为,“原料的产地的石油公司在需要用铁路的时候就用,不需要的时候就置之不理,十分反复无常,使得铁路经常无生意可做,铁路的运费收入也就非常不稳定。这样,一旦我们与铁路公司订下一个保证是运油量的合约,对铁路方面必是如荒漠甘泉般的及时,那时铁路公司在给我们运输时必定会大打折扣。这打折扣的秘密只有我们和铁路公司知道,这样的话,别的公司在这场运价抗争中必败无疑,那么垄断石油产业界指日可待”。之后,洛克菲勒在两面三刀大铁路霸主凡德毕尔特作为谈判对象,最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洛克菲勒每天保证运输六十车皮的石油,但铁路上必须让20%的折扣。

这样不仅挫败了铁路的垄断权,而且大大减少了石油的成本,低廉的价格为洛克菲勒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大大增加了竞争实力,使洛克菲勒又向控制世界石油市场的宏伟目标迈进了一步。洛克菲勒在和同行业的竞争中身为弱者,他如果和对手正面竞争,不一定能够获胜,但他最终巧妙地借助第三者铁路霸主的力量,以低廉的价格挤垮了同行,实现了小鱼吃大鱼的愿望。

和洛克菲勒一样,洛维格同样运用一种超乎寻常的方式巧妙利用别人的钱发家致富而最终成就伟业的。

与洛维格相比,世界船王奥纳西斯只能是大海中的小水滴。洛维格拥有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最多的油轮;另外,他还兼营旅游、房地产和自然资源开发等行业。

洛维格第一次做的生意只是一艘船的生意。他把一艘别人搁置很久沉入海底的长约26英尺的柴油机动船很费劲地让别人打捞出来,然后用了4个月的时间将它维修好,并将船承包给别人,自己从中获利50美元。这使他很高兴,也很高兴父亲能借钱给他,他明白了借贷对于一贫如洗的人创业是多么重要。

可是,刚开始创业时期的他总是债务缠身,屡屡有破产的危机。他始终也没有跳出平常思维,达到一种有希望的新境界,就在洛维格将进入而立之年的时候,灵感爆发了。他找了几家纽约银行,希望他们能贷款给他买一般规格水准的旧货轮,他准备动手把它安装改造成赚钱更多的油轮,但是却被拒绝了,理由是他没有可资担保的东西。面对着一次次的失望,洛维格并不气馁,而是有了一个不合常规的想法,洛维格有一艘仅仅能航行的老油轮,他将这条油轮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石油公司。然后他去找银行经理,告诉他们自己有一条被子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租金可以每月由石油公司直接拨入银行来抵付贷款的本息。经过几番周折,纽约大通银行答应借贷给他。

尽管洛维格并无担保物,但是石油公司却有着很好的效益,其潜力很大,除非天灾人祸,否则石油公司的租金一定会按时入账。此外,洛维格的计算还很周密,石油公司的租金刚好可以抵偿他银行贷款的本息。这种奇异而超常的思维尽管有些荒诞,但却使洛维格敲开财富的大门。

洛维格拿到了贷款就去买下货轮,然后动手将货轮加以改装,使这成为一条航运能力较强的油轮。他利用了新油轮,采取同样的方式,把油轮包租出去,然后以包租金抵押,再贷一笔款,然后又去买船。周而复始,像神话一样,他的船越来越多,而他每还清一笔贷款,一艘油轮就归在他的名下。随着贷款的还清,那包租船全部归他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