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方史料解读东北抗战14年
1896200000044

第44章 苦斗白山黑水之间

——李杜将军在黑龙江

1933年1月,日本关东军的一架侦察机在三江平原的寒风中飞行,执拗地寻找着目标,终于,飞行员发现冰封的地面上出现了一些小黑点,而且正在迅速分散。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张照片。在收录了这张照片的日军内部资料《满洲方面陆军航空作战》(1934)中,日本人给这张照片加了一个标注:“李杜所部抗日军”,这可能也是曾经叱咤风云的这位义勇军名将主力部队最后的踪影。

1932年是中国抵抗力量在东北全境最为活跃的一年,日军侦察机常可看到大队义勇军毫无顾忌地行军前进,连关东军总司令本庄繁都因为对义勇军作战不利而被撤职。李杜等义勇军将领指挥部队顽强地抵抗着日军的进攻,试图在这片黑土地上保留一片国土。然而,到了这一年冬季,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到1932年底,日军在东北投入了五个师团又四个旅团,扶植了伪军31个旅,并调来大批航空兵力支援,新任关东军总司令武藤信义指挥关东军集中兵力,先马占山,再丁超、李杜,再唐聚五,再苏炳文,充分利用抵抗力量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且装备训练不足的弱点,将其各个击破。

在日军的大规模攻势之下,义勇军开始陷入困境。随着1932年12月马占山,苏炳文从满洲里退入苏联,当时间走进1933年的时候,原东北军高级将领中,仍然在黑土地上奋战的,只剩了退到三江平原梨树镇的原依兰镇守使李杜。

李杜,原名李荫培,字植初,又名玄存,黎苏。1880年生于辽宁省义县。与经常自称不识字的马占山不同,李杜是学生出身,投笔从戎,后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因屡立战功深受张作霖信任。“九一八”事变时,李杜任依兰镇守使兼东北军二十四旅旅长,闻讯后拒绝汉奸熙洽的拉拢,率领部下三个团联合丁超,赵毅等东北军将领起兵抗日,是义勇军的重要将领。

不过,若是看李杜的履历,也有读者可能会误认为他是一个大汉奸。

有一部叫作《烟花女驮龙》的19集电视连续剧曾颇受观众关注。该剧的内容是美丽的马戏艺女张淑贞被商会会长迫害,卖入妓院。虽受尽苦难、惨遭摧残,后逃离虎口入伙绿林,嫁给土匪头目大龙为妻。“九一八”事变,大龙与日寇血战兵败阵亡。张淑贞誓接义旗报号“驮龙”,驰骋江湖,抗日救国,在一次奇袭日本军火的战斗中,不幸被日伪围捕,壮烈牺牲。

历史上,电视剧中的“女匪驮龙”张素贞,的确是存在的,日前,在日本发现了她被枪毙前的留影,神色镇静,美丽动人。与此同时发现的还有辽南抗日英雄赵庆吉的遗照。然而,“驮龙”张素贞,就是被李杜下令枪决的。

枪毙“抗日女英雄”,李杜的立场何在?

实际上,这是一个历史的误会。真正的张素贞是辽宁著名的女匪,虽出身可泯,其作为并不那么值得同情。1924年,“驮龙”率领匪伙攻打乱石山镇,“驮龙”骑着高头大马,披着紫呢大氅,斜挎双抢,站在镇左的坟地林子里,给手下打气:“弟兄们!压啊(冲锋)!打开镇子,各人找各人的老丈人家!”激得众匪嗷嗷乱叫。镇子被打开后,财物被掠一空,妇女惨遭奸淫。因此,她被抓到后一般老百姓对其并无好感,曾有歌谣称:“哈哈笑,哈哈笑,官兵来了胡子跑。你买鞭,我买炮,驮龙绺子被拔掉。”最重要的是,李杜抓获并枪决“驮龙”,时在1925年,其时连北伐战争都还没有开始呢,所谓驮龙参加抗日纯属小说家的杜撰。

不过,“驮龙”的死和李杜后来能从依兰起兵抗日还有一点关系。“驮龙”被抓后,由于素传貌美,张学良和吴俊升都对其很有兴趣,先后发电李杜将其送到自己驻地。左右为难的李杜索性将“驮龙”枪毙,然后告诉两人电报到时“驮龙”已死。因此,吴俊升怀恨,找借口逮捕了李杜。而李杜的夫人王者培,本也是一个枪法如神的奇女子,闻讯立即赶到沈阳要求张作霖做主。张作霖欣赏王者培的飒爽勇气,为李杜洗冤并将其调到沈阳见面,言谈中发现李杜人才出众,遂委任其为依兰镇守使,统管下江13个县的军政大权,以及一个兵工厂。这些,都成为李杜组织抗战的本钱。假如不是李杜反对内战的态度让大帅有些不满,他的职务还可能更高。

在日军所描绘的“北满”大地上,最活跃的两支义勇军,其一是马占山,其二就是李杜和滨江镇守使兼二十一旅旅长丁超的联军。

这两路部队,作为黑龙江省代省主席,马占山军多次围绕黑省省城齐齐哈尔展开攻势,而李杜的目光更注目于哈尔滨。

1932年1月,日军驱使熙洽派伪军进逼哈尔滨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暗中勾结日军,伺机投降。哈尔滨一时岌岌可危,李杜毅然率领主力西进,于1月16日突然抵达哈尔滨,联络部分爱国将领组织吉林自卫军,组织了两次哈尔滨保卫战。

李杜颇善用兵。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在凡尔登战役中曾有一次绝妙的部队调动。当时,前线急需援军,巴黎全城的出租车一起出动,运送法军一个师迅速到达阵地,稳定了战局。李杜在开赴哈尔滨途中,托其好友,哈尔滨警政负责人王之佑同样调动了大批民用车辆,接李杜部入哈。李杜部队的突然到达,令准备投降的张景惠等目瞪口呆,稳定了军心人心。一时李杜获绰号“飞将军”。

经过激烈战斗后,哈尔滨最终陷落,李杜返回依兰,继续组织抵抗。在方正、依兰、密山等地抗击日本侵略者,2月3日,日军重兵逼近哈尔滨,为保卫哈尔滨,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持续到2月5日凌晨,在敌军强攻下,自卫军损失严重,防地相继失守,他痛心疾首,已无力挽救残局,于2月5日撤离哈尔滨,率军退守依兰。

退守依兰的李杜召集下江十三县绅商,带头毁家纾难,将银行存款和个人经营的面粉公司统统捐献出来,以充军备。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士绅、商人们积极协助抗战,李杜的部队迅速恢复。

1932年4月,日军抽调主力进攻马占山部,李杜乘机主动出击,集中兵力反攻哈尔滨市,试图以行动促进“国联”的李顿调查团支持中国立场。在这次攻势中,李杜指挥部队分三路向哈市推进,作战进展顺利,惊动四方。其左路纵队袭击铁岭河,准备沿绥哈线向哈尔滨推进。中路纵队攻克珠河,右路纵队占领宾县。部队的前锋已经到达哈市外围的上号。但就在哈尔滨指日可克的时刻,日军紧急调动进攻马占山的第十师团村井旅团和中村支队在伪江防舰队掩护下,乘船自松花江顺流而下,出其不意于5月17日突袭依兰,攻占了李杜部自卫军总部,反攻哈尔滨的行动失利。李杜在依兰战败,率余部经勃利转移到梨树镇,发电“只有杀敌李杜,以光我中华民族;决无降敌李杜,以污我中华战史”,仍然继续组织抗战。

1932年冬,日军集中三个师团,进攻在梨树一带的李杜残军,经两个多月战斗,李杜部据守的宁安、密山、下城子等地先后失守,其搭档丁超绝望降敌。李杜率残部节节抵抗,退入三江平原深处。

到1933年初,李杜部终于再无力支撑,于1月9日从虎林率部退入苏联,此后再未能重返沙场带兵。但是,李杜将军对于抗战依然继续做出贡献——张学良和中共最早的联系,就是通过李杜实现的,对促进西安事变的爆发,李杜可说功不可没。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建立的时候并没有设总司令,根据周恩来的建议,这个位置,就是为李杜将军保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