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心计学大全集
1895400000021

第21章 以真情打动他人的心(1)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美国《读者文摘》1988年第一期中的《第六枚戒指》,讲了一个巧用暗示的故事。

那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位17岁的女孩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贫民顾客。他衣着破烂不堪,一脸的悲哀、愤怒,他用一种难以描述的目光,盯着那些高级首饰。

女孩要去接电话,一不小心把一个碟子碰翻,六枚精美绝伦的钻石戒指落在地上。她慌忙捡起其中的五枚,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着。这时,她看到那个30岁左右的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她醒悟到了戒指在哪里。

当男子的手将要触及门柄时,女孩柔声叫道:“对不起,先生!”

那男子转过身来,两人相视无言,足足有一分钟。

“什么事?”他问,脸上的肌肉在抽搐。

“什么事?”他再次问道。

“先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现在很难找工作,是不是?”女孩神色黯然地说。

男子一直审视着她,终于,一丝柔和的微笑浮现在他的脸上。

“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说,“但是我能肯定,您在这里会干得不错。”

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给她:“我可以为您祝福吗?”

女孩立刻也伸出手,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她用十分低柔的声音说:“也祝您好运!”他转过身,慢慢走向门口。女孩目送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转身走向柜台,把手中握着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处。

这是一起失窃案,一般来说,人们通常的处理方式,不外乎是设法抓住盗窃者。但是这位女孩却没有这样简单地处理,而是用一席话彬彬有礼地达到了预想的目的。这种巧用暗示的攻心技巧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要知道,这事是发生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常常是一份差事几十个人、上百个人争夺,女孩的这份工作尤为珍贵,如果被盗走了一枚戒指,其后果不堪设想。即使抓住盗窃者,夺回戒指,张扬出去,被老板知道个中原委,女孩也会因工作疏忽而被解雇。何况那是一个落魄者,善良的女孩不想雪上加霜,伤害这个走投无路的失意人。

“对不起,先生!”女孩首先用礼貌称呼语,语气适中,不慌不忙地叫住了这位男子。这样既传递了信息,又制造了一个互相尊重、和谐融洽的气氛。如果当时慌不择语,或者语气过重,可能造成那男子三步并作两步消失在门外,或许会惊动别的同事,那都不是女孩所希望的。而且这样的礼貌称呼不仅制造了气氛,无疑还有两层言外之意:一是你有偷盗戒指的嫌疑;二是你放心,我绝不会用粗暴的方式对待你。

当那个男子接连问了两个“什么事”后,聪明的女孩从他的表情以及问话的方式腔调中肯定了自己的判断,也洞察到他微妙的内心世界。她感到眼前这个男子不是那种惯窃,而是被穷困所迫的一念之差,很可能会接受自己的处理方式。女孩决定继续采取含蓄的暗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此来达到目的。

“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暗示我也和你一样,千辛万苦找不到工作,现在是头一回工作,咱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应该同病相怜才对,借以引起感情上的共鸣。“现在很难找工作”,意在为前一句话作陪衬,言外之意是如果你把这枚戒指拿走,那我就要失去这份差事,再找工作就很困难了,就像你现在一样。这两句话把自己和那男子感情上的距离拉得很近,末了还用了“是不是”这样的疑问句,借以引起男子进一步的思考,加强语意力度,扩大暗示效果。

男子传达出愿意归还戒指的信息时,女孩不失时机地握住他的手,说上一句“也祝您好运”,表达自己由衷的谢意和美好的祝愿,抚慰失意人感情上的失落和内疚。

女孩的真情流露,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世上没有天生的坏人,既使那些十恶不赦的人内心深处也有真爱。当我们用真情拨动他心中的那根弦时,他就一定会收到爱到呼唤,作出正确的抉择。

为人置梯,以德报怨

一家百货公司的顾客要求退回一件外衣。她已经把衣服带回家并且穿过了,只是她丈夫不喜欢。她解释说:“绝没穿过。”要求退换。

售货员检查了外衣,发现有明显干洗过的痕迹。但是,直截了当地向顾客说明这点,顾客是绝不会轻易承认的,因为她已经说过“绝没穿过”,而且精心掩饰穿过的痕迹。这样,双方可能会发生争执。于是,机敏的售货员说:“我很想知道是否您家中的某位成员把这件衣服不小心送到干洗店去了。我记得不久前我也发生过一件同样的事情,我把一件刚买的衣服和其他衣服一起堆放在沙发上,结果我丈夫没注意,把那件新衣服和一大堆脏衣服一古脑儿塞进了洗衣机。我想您是否也会遇到这种事情——因为这件衣服的确看得出已经被洗过的明显痕迹。不信,您可以跟其他衣服比较一下。”

顾客看了看证据,知道无可辩驳,而售货员又为她的错误准备好了借口,给她一个台阶下——于是顺水推舟,乖乖地收起衣服走了。

当对方已经作出一定的许诺,宣布了他坚定的立场,而自己又不能为了讨人欢心而改变自己的立场时,你要改变他的心理艺术就是以德报怨。首先要顾全他的面子,因为他若同意你的意见,也就等于承认他是故意撒谎,他的自尊心使他难于接受。

精明的攻心者知道怎么以百倍的诚心去感化找茬的人,知道怎样使对方不至于出尔反尔,下不了台阶。比如,你为了给对方铺台阶,可以假定双方在一开始时没有掌握全部事实,例如,你可以这样说:

“当然,我完全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设想,因为你那时不知道那回事。”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会这样做。”

“最初,我也是这样想。但后来当我了解了全部情况后,我就知道自己错了。”

一般人总是缺乏勇气正视自己的谎言,你想戳穿这种雕虫小技,不仅必须使他相信你,而且必须懂得如何把他从自我矛盾中解救出来,说得他口服心服,体面地收起那套鬼把戏。

正常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共同心理:自己做错了事,或者自己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都渴望得到对方的谅解,希望对方为自己开脱,或者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既然我们都有这样的心理,我们也应该“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据《续汉书》说,曹腾的父亲曹萌就很会“以德报怨”。他的邻居养了一头猪,长得和曹家养的猪模样相似。有一天,邻居家的猪跑丢了,便到曹家来认,说曹家的这头猪就是他家丢的猪。曹萌当然知道他搞错了,却不和他争辩,二话没说,让他把猪牵走了。后来,邻居家的猪又自己跑回来,他这才知道弄错了,心中“大惭”,赶忙把猪赶还曹家。这时,曹萌仍是二话不说,只是“笑而置之”。曹萌的态度,使丢猪的邻居深受感动。从此以后,他逢人便夸曹萌的为人。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以真诚的心去面对他人的恣意生事,以德报怨,既是对别人的宽厚,也是对自己的宽厚。能以德报怨,最后必然会赢得他人的心。

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

有一位在报社任职多年的记者,后来成了一家大企业的部门主任,薪水上涨了几倍。认识这位记者的人都知道,他身材矮小,口才一般,又没有任何耀人的学历。这样的人何以在数十个应征者中脱颖而出呢?

原来他在接到面谈通知时,立刻去图书馆查资料,知道了这家企业创办人的生平背景。

从背景资料中,他发现这位企业负责人早年进过牢狱。这位记者将这些不足为人道的事暗记在心。同时他知道,这个大老板在出狱后,从一个路边的水果零售店做起,后来涉足建筑业,最后才有了现在的大企业。

这位记者在面谈时,说:“我很希望在这样组织健全的大企业效力,听说您当年只身南下闯天下,由一个小小的水果摊开始,到今日领导万人以上的企业……”

那个大老板有段不堪回首的牢狱生涯,所以从不愿提起过去。不料这个记者能避开那不光彩的一面,直接把出狱后的创业和他南下闯天下连起来。这样他就名正言顺地说起了他的成功史,说得超过面谈时间了,大老板还是意犹未尽。

最奇怪的是,原本面谈应该是应聘的听,招聘的说,而这位记者几乎不用说任何与将来有关的计划,甚至连自己那毫不傲人的学历也不用提到,只要当听众就行了。

如果这个记者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说自己如何如何,把自己夸耀一番,肯定会出现另一种结局。

能成大事的人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善于真诚的倾听别人的谈话。他们知道,为了使自己的话语为人重视却又不惹人讨厌,唯一的办法是在别人说话时自己少说话,安静地、耐心地倾听。因为耐心的倾听有时比说话还重要。在倾听时,以下六个原则必须注意:

其一,对讲话的人表示称赞。这样做能营造良好的交往气氛。对方听到你的称赞越多,他就越能充分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相反,如果你在听话中流露出半点消极态度,就会引起他的戒备,对你产生不信任感。

其二,全身心地投入倾听。你可以这样做:面向说话者,同他保持目光的亲密接触,同时配合一定的姿势和手势。无论你是坐着还是站着,都要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我们共同的感受是,只愿意与认真倾听、反应灵活的人交往,而不愿意与推一下转一下的“石磨”打交道。

其三,以相应的行动回应对方的问题。对方和你交谈的目的,是想得到某种信息,或者想让你做某件事情,或者想灌输给你某种观点,等等。这时,你采取适当的行动就是给对方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