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市长秘书
1894500000036

第36章 囚徒困境(4)

“罗文,你怎么知道我今天走?”英杰很纳闷地问。

“你一离开五月花,我就知道你要走了,这几天我一直在关注你的行程,总算送上你了。” 罗文兴奋地说。

英杰很动人的样子,伸手道谢。罗文却主动拥抱英杰,跟我们第一次在滨海见到英杰时一样。我知道在罗文的骨子里似乎没有爱,只有性。我虽然在心里很轻蔑这种男人,但表面上并未露声色。

最后,英杰又握住我的手说:“雷哥,命运可以打倒一个男人,但并不阻止他站起来。你有很多天赋,比如文学才能,你不是写过一本散文集吗?应该继续写,现在写书也能生存,你有那么多经历,写出来或许会成功,我再见到你时,希望能看到你的作品。”

英杰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很震动。这几天我内心世界除了茫然就是失落,今后的路真不知怎么走下去,或许写小说也是一条生路。

英杰流着泪走了。她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面。我心里空落落的,一个人走出候机大厅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62、甲申再祭

最近省委书记陆清血糖高的吓人,患糖尿病七八年了,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平稳,近来有几起大的上访事件闹得焦头烂额,一个是教师涨工资,该涨的没给涨;另一个是大拆大迁,群众意见很大。陆清一向认为,群众利益无小事,工作一忙起来,经常忘记吃药,导致血糖突然上升。在医生的建议下,陆清住进了东湖疗养院。

魏正隆得知消息后,专程在星期天的上午去看望老领导,魏正隆和陆清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两个人曾经在东州市历城县搭过班子,一个是县长,一个是县委书记,后来陆清荣升东州市市委书记,魏正隆当时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陆清升任清江省省长后,魏正隆被选为东州市市长,后来陆清升任省委书记,魏正隆升任东州市市委书记,市长由时任副省长的李国藩接任,再后来就发生了“李张大案”。

应该说魏正隆与陆清相识相知二十多年了,在共同的工作生涯中,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陆清最近很苦恼,他刚刚入住东湖疗养院,秘书吴汀就交给他一封信,这封信是由中纪委领导批示后转到清江省纪委的,这不是一封普通的信,是专门举报东州市市委书记魏正隆收受贿赂的一封信,收受的不是人民币,也不是古玩字画,而是一套价值不菲的红木家具。

这封信陆清反复看了几遍了,中纪委领导批示得很简单,“请陆清同志阅后,由清江省纪委调查核实。”陆清看了这封信后心里一直为魏正隆捏着一把汗,以他对魏正隆的了解,他根本不相信这封举报信举报的内容是真的,他甚至不相信魏正隆家里会有什么红木家具,之所以他心里捏着一把汗,是因为这封针对魏正隆的信绝不是空穴来风,丰富的政治经验告诉他,东州的政治环境不容乐观。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东州刚刚经历了一场“李张大案”,原本充满活力的经济一下子跌入了低谷,东州再也经不起政治大地震了。

想到这儿,陆清的心情更加忧郁了,他迟迟没有找魏正隆,是想静心想一想东州到底怎么了,一个德高望重、廉洁自律的“百姓书记”怎么会突然有人把举报信送到了中纪委?他想要弄明白举报者的目的是什么,这件事要不要跟常委们打招呼,犹豫再三,觉得还是不要声张,以免引得满城风雨,杯弓蛇影。还是和魏正隆深谈后,再做打算也不迟。这样做倒不是陆清徇私情,包庇老部下,而是他太了解魏正隆了。陆清在铲除腐败分子方面决不手软,就像铲除李国藩、张国昌一样,但是他更不允许暗箭伤了好干部。

这几天住进东湖疗养院,血糖倒是平稳了,可是睡眠又不好了,失眠得厉害,搞得眼圈都发青了,都是这封举报信闹的。

早饭后,护士看着陆清吃了降糖药才莞而一笑地离开,陆清走上凉台望着风景如画的东湖,一种忐忑不安的心绪在胸臆间缭绕。

秘书吴汀看出了陆清的心绪,他跟陆书记快十年了,每到这时候他都为老领导准备好渔杆,因为陆清有一个习惯,每当思考重大问题时,都到东湖来钓鱼。其实钓鱼不是目的,钓鱼时的心境能够让陆清头脑清醒许多。

陆清在东湖边上刚刚支好渔杆,吴汀就接到了魏正隆的电话,说是要看看老领导,车已经在路上了。

其实,最近魏正隆也很苦恼,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与薛元清之间的关系再度陷入了与李国藩搭班子时的窘境,他弄不清是主观的原因,还是客观的原因;是体制的原因,还是个人修养方面的原因。魏正隆渴望着与陆清见面,直抒胸臆。

奥迪车很快驶出了东州市区,黑水河尾随而来,时而呈现黑色,把阳光的所有光束都吸在它的深处,似乎它在无比的沉寂中跟游荡在水下的幽灵谈心;时而呈现黄色,显得邪恶、汹涌,傲视一切绿色,仇视一切生命;时而它很平静,呈现出一片光溜溜、黑沉沉、脏兮兮的绿色,呈现出对周围的一切麻木不仁的表情。魏正隆始终不喜欢东州人把滋养自己的母亲河称为黑水河,他曾经试图用手中的权力把黑水河改称为东水河或东州河,但无济于事,世俗的力量有时比权力还强大。

奥迪车很快驶入了东湖疗养院,吴汀早就等在7号别墅前,魏正隆以为陆清在房间休息,吴汀却笑着说:“魏书记,陆书记在湖边等你呢。”

魏正隆立即明白了,他迫不及待地问:“吴秘书,我的渔杆准备好了吗?”

吴汀示意魏正隆跟他走,然后说:“魏书记,您的渔杆陆书记已经替您支好了。”

魏正隆听罢哈哈大笑。

魏正隆走到湖边时,陆清正在一边抽烟一边沉思,魏正隆哈下腰看了看渔篓,哈哈笑着说:“老陆,你那鱼钩上是不是没放渔饵呀!”

陆清也哈哈笑着说:“我这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啊!”

魏正隆坐下来自己点上一支烟说:“愿者上钩该不会指的是在下吧?”

“正隆,如果让你选,鱼和熊掌,你会选哪个?”陆清目光辽远地望着湖面问。

“老陆,这还用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正隆啊,战争年代舍生而取义容易,和平年代舍生而取义难啊!疗养期间难得有时间读点东西,我又重温了一遍《甲申三百年祭》,深刻呀!”

“是啊,当年毛泽东从西柏坡进北京的时候,一只脚踏进吉普车,兴冲冲地对周恩来说,我们今天是进京赶考啊!我们绝不做李自成。”魏正隆一边挥手一边说。

“重温《甲申三百年祭》我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共产党人不仅不能做李自成,而且谁都不能做,我们只能做我们自己,正隆,你知道为什么共产党人必须做自己吗?”

“因为共产党是人类的旗帜,在深长的封建长河里,根本没有参照物。”

“正因为如此,我重温《甲申三百年祭》,心情才久久不能平静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特别是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越来越严峻。重温历史,有助于居安思危,这正是《甲申三百年祭》的意义所在。”

“是啊,当年在进京的路上,毛主席又想起了《甲申三百年祭》,他老人家感慨地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

“正隆啊,这段历史你没忘,我很欣慰,很多人早就忘了《甲申三百年祭》这篇文章了。”

“老陆,你这句话怕是有所指吧!”

“正隆啊,你经历了一次‘李张腐败大案’的考验,你说说看东州新班子能不能答好东州经济发展这张卷?”

“老陆啊,说实话,一个相当稳定的班子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李张腐败大案’后,东州的政治局面很复杂,我认为,体制不变,制度不完善,腐败还有可能卷土重来,一些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大做表面文章,大搞奢靡之风,甚至不信马列信鬼神,整日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要求、新课题层出不穷啊!”

“正隆啊,沉帆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啊!关键是你这个掌舵人能不能立稳船头!”

“老陆,你是担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