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从冬到夏谈养生:中医养生与二十四节气
18902300000003

第3章 春生(2)

中药“降火”具有独特的功效。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年龄、性别,按“滋阴清热、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用药原则,辨证用药。有咽喉干燥疼痛者可用菊花、金银花、生甘草、胖大海泡水喝;牙龈肿痛可以服用牛黄上清丸,但同时有腹泻、腹痛者不宜服用;口干舌燥、鼻出血兼有痰多咳嗽症状的可用羚羊清肺丸等;口舌、鼻内生疮、口角发炎者则可选用黄连上清片、三黄片等,或外用西瓜霜;小便黄赤可服淡竹叶水;治疗上火引起的便秘可用决明子煮水加入适量蜂蜜后饮用。

另外,小儿易发肺火,出现肺热郁闭、痰热咳嗽的患儿可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草汤;而阴虚肺热、双颧潮红、咽干消瘦者可服用养阴清肺口服液。青壮年人易发肝火,可口服杞菊地黄丸等;中年人易发胃火,可用龙胆泻肝汤等;老年人易发虚火,可用知柏地黄丸。妇女易发心火,可用枣仁安神丸。如果是由于情绪变化引起肝火上升,还应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尽量避免大喜、大悲和焦虑烦躁等情绪。

降火除了用药,在饮食上也应注意,“上火”期间应严格做到少吃或不吃辛辣的食物,不喝烈酒,做到多鱼少肉,特别是应少吃牛、羊肉以及火锅等。还可适当多吃一些带寒凉性质的水果蔬菜,如西瓜、梨子、葡萄、苦瓜、凉瓜及其他带有绿叶的蔬菜等。

◎ 中医小常识

十大中医之祖

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脉学介导者——扁鹊。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辉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儿科之祖——钱乙。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药圣——李时珍 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 节令美食——春饼

每年立春日,北方人都要吃春饼。这是北方的一种民俗食品。立春季节,春回大地,大葱已出嫩芽,称羊角葱,鲜嫩香浓。吃春饼抹甜面酱,卷羊角葱,称为“咬春”。春饼是一种烙得很薄的面饼,用温水和面擀成软面团,放置案板上擀薄,然后用饼铛烙熟,卷上炒好的青菜即可。青菜一般用豆芽、菠菜、韭黄,再加上粉丝,也有加肉的。

春饼是历史悠久的小吃品种。立春吃春饼,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愿。因此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春饼是立春之日吃的小吃。吃春饼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兴于唐朝。《关中记》中记载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新之意。杜甫有诗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有记载说,宫廷用荠菜迎春耕做的春饼是“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

◎ 节令养生运动——散步

立春时分进行锻炼不要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以避免由于过度活动和损耗而对人体养阳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若运动量过大,大汗淋漓,津液消耗过多,则会损伤阳气;且因出汗过多,毛孔开泄,易受风寒而诱发感冒。春练的目的是通过运动来强健体魄,因此春练应以小运动量为宜,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特别是肝火易旺、情绪急躁之人,春练更应采用舒缓、轻柔的运动方式。

散步是能促进体内各种节律正常运行的一项全身运动。双脚和双臂有节奏地交替运动,与心跳非常合拍。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将散步当成陶冶情志、锻炼体魄的良方。

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不受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约束,也不受场地、设备条件的限制。春季阳气渐生,春光明媚,外出散步可以使人接触自然,摆脱冬日以来的懒散,帮助身体多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观赏春日美景,感受盎然生机能使人心情舒畅,因此对身心健康极为有利。

中医认为,人在闲逸地散步时,四肢自然而协调地动作,全身关节筋骨得到运动,加之情绪轻松畅达,可使人气血流通,经络畅达,利关节而养筋骨,畅神志而益五脏。

现代运动医学认为,步行使全身肌肉、骨骼、韧带、血液都活动起来,呼吸、循环、泌尿、消化、内分泌、神经系统皆处于活跃状态中,能调整内脏功能的平衡、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延缓细胞衰老的目的。

散步还能促进大脑皮层的活动,故有“散步防老年痴呆”、“散步出智慧”之说,因此老年人在春季更应该勤于散步。

散步的速度分为缓步、快步、逍遥步三种。每分钟60~70步,行步稳健,此为缓步。缓步可令情绪稳定、消除疲劳,有健胃助消化之功效。老年人散步以缓步为好。快步适合广大中年和老年体质较好者,是指每分钟行走120步左右。这种散步方式轻松愉快,可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散步时且走且停,时快时慢,行走一段后稍事休息,继而再走,或快走一程,再缓步走一段,这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逍遥步,则适合病后恢复期内的患者及体弱者。

散步的时间,可在日出后,或傍晚落日时。这是散步的黄金时间。散步的地点以河边、湖畔、公园的林荫道或乡村小路为好,因为这些地方空气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负离子含量较高。切莫在车辆往来密集的马路边散步。这些地方易积聚汽车排放的尾气,空气污浊不堪。

◎ 妙方巧治本季常见病——水痘

水痘为小儿常见传染病之一,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以皮肤丘疹、疱疹、结痂三种皮损同时存在为主要特征。本病传染性较强,以冬春季多见。一旦感染可获终身免疫力。本病患者多见于10岁以下的小儿。

以下偏方可以缓解水痘,减轻患儿痛苦。

粳米方

【原料】粳米60克,绿豆30克,梅花15克。

【制法】先将梅花煎水取汁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粳米、绿豆煮粥,熟后兑入梅花汁及适量白糖,即可服食。

【用法】每日1剂。

【主治】水痘。

鲜竹笋方

【原料】鲜竹笋50克,鲫鱼肉500克。

【制法】鲜竹笋、鲫鱼肉洗净,加水同煮,调味后食用。

【用法】每日1剂,连服3~5天。

【主治】水痘发病初期。

黄花菜方

【原料】黄花菜、马齿苋各15克。

【制法】黄花菜、马齿苋洗净,水煎去渣,加白糖少许,饮用。

【用法】每日1~2剂。

【主治】水痘发病中期。

甜水梨方

【原料】甜水梨1个。

【制法】甜水梨切成薄片,放入凉白开水内浸30分钟,频频饮服。

【用法】连服3~5天。

【主治】水痘发病后期。

雨水

◎ 节令特点

农谚有云:“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雨水时节冻土层变浅,土壤表层夜冻日化,开始返浆,有利于小麦返青,因此适合播种。

雨水是春季第二个节气,每年公历2月20日左右,此时处于太阳黄经330度。这时春风吹遍,冰雪消融,空气湿润,雨水增多。一年中的降水从此开始,所以叫雨水。雨水标志着少雨的冬季已过,雨量逐渐增多。另外雨水还有“雪散为水”之意。

雨水的三候为:“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说,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就像是人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细无声”的春雨滋润下,草木随阳气的上腾而开始发芽生长。从此,大地万物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养生要领

春季风气当令,人们在春季更容易受到风寒之邪的侵袭,更加容易损伤阳气。尤其是老年人还有可能引起旧病复发。雨水节气空气湿润,天气暖和但又不燥热,正是调养的好时机,所以雨水时要注意保护阳气。春季当捂,所谓“春不忙减衣”,就是这个道理。这不仅是顺应春季阳气生发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

中医认为,春在人体应肝,春季肝气旺,是肝脏机能活动的旺盛时节。如果春季调理不当,或肝气郁结,导致肝木偏亢,不仅可能“乘脾”(即木乘土),还易于上逆犯肺。所以雨水时节养生,也要重视对肝脏的保养,使肝脏机能正常,以适应春季气候的变化,减少疾病发生。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雨水时节的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季气候转暖,又风大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和嘴唇干裂等现象,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可选择韭菜、香椿、山药、芋头、荸荠、甘蔗等。少吃生冷黏杂食物,以防伤及脾胃。

雨水时节打算采用中药调养的话,要考虑脾胃升降生化机能,用生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可选用决明子、白菊花、沙参、西洋参、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

在精神方面,“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因此要静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

雨水时节,要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 节令衣着

“雨水有雨百日阴。”雨水节气意味着气候转暖,春雨渐增。这表示今后春雨将会频繁来袭。早春气温开始回升,但昼夜温差变化大,防寒保暖仍是春季重要的保健规律。《寿亲养老新书》里指出“春季天气渐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以免使人受寒”,所以还是要遵循“春捂”的老规则。这段时间,还是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春捂的重点要放在下半身的保暖,重点就是腿和脚,因而不能把衣裤鞋袜穿得过于单薄,衣着宜下厚上薄。年轻的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春季对宝宝的护理,注意防风御寒,尤其是衣着方面,宜宽松舒展、柔软保暖;衣服不可骤减,春天要“多捂”。

◎ 起居须知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而且表示雨量开始增多。雨水之前的天气相对比较寒冷。雨水后,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春天的暖意越来越浓。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及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的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春季六节气中气候变化无常,所以行房事时要注意不要受凉风,并且不要过于频繁地进行性生活导致肌体虚弱,而无法抵御“倒春寒”对身体造成的侵害。

雨水时节,要保证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 节令养生食谱

雨水的来临,标志着在气候上降雨已开始,这个时节的养生饮食方案如下。

菠菜粥

制作原料:菠菜250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鲜菠菜挑选干净,洗净泥沙,放入沸水内,烫2分钟。把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米锅置武火上烧开,把菠菜和米放入锅中,用文火熬熟。

适宜人群:适用小便不利,痔疮便血,慢性便秘,高血压者。

禁忌:便溏及腹泻者慎用。

菠菜气味俱冷,凡因痈肿毒发,并因酒湿成毒者,须宜用此以服。《儒门事亲》说:“大便涩滞不通者……时复服葵菜、菠菜、猪羊血,自然通利也。”《内经》说:“以滑养窍是也。”《本草求真》说:“能解热毒,酒毒,盖因寒则疗热,且毒与热,未有不先由胃始及肠,故药多从甘入,菠菜既滑且冷,而味又甘,故能入胃清解,而使其热从肠胃而出矣。”菠菜虽然营养丰富,但有涩味,因它含有草酸成分,所以在煮粥之前,先放入沸水锅内烫2分钟,去涩味后,再与粳米同煮,菠菜粥就无涩味了。

红枣首乌粥

制作原料:粳米100克,何首乌30~60克,红枣3~5枚,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红枣入沙锅内同煮,粥将成时,放入少许红糖以调味,煮沸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肝肾亏损,血虚头昏耳鸣,腰膝软弱,发须早白,大便干结,以及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神经衰弱,高血压者。

这道膳食有补气血、益肝肾的功效。

拌双笋

制作原料:莴苣250克,鲜竹笋500克,白糖、精盐、料酒、姜末、味精及麻油适量。

制作方法:莴苣洗净削皮、竹笋剥壳洗净后切成滚刀块,莴苣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竹笋在沸水锅中焯透。竹笋、莴苣放入碗内,加精盐、料酒、味精、糖等调料拌匀,淋上麻油即成。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痰火、胸膈烦热、咳嗽痰多或脾胃气滞、脘胀胸闷、小便不利者。

这道膳食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和中调胃的功效。

三菇豆腐皮

制作原料:豆腐皮2张,新鲜冬菇4只,草菇150克,蘑菇150克,干葱头2粒。

制作方法:豆腐皮用湿布抹净,用滚油炸至金黄色,在冷水中泡约15分钟后,沥干水备用;冬菇洗净去蒂切成块状,草菇、蘑菇洗净;烧红锅,下油,爆香干葱头,下冬菇、蘑菇、草菇爆香,下豆腐皮炒匀;下适量盐、糖、生抽和蚝油及清水,以慢火焖至汁稠,即成。

适宜人群:可作病人、产妇的滋养食品。

这道膳食有清肠胃积渍,补充体力的作用。

荸荠海蜇汤

制作原料:荸荠200克,海蜇皮100克。

制作方法:将两者洗净,加水炖煮,饮汤食荸荠,日一剂,分2~3次服。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热病伤阴、口干作渴,高血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