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学原理
1890200000036

第36章 现代管理理论(3)

明茨伯格在《经理工作的性质》一书中指出,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经理,其工作都有以下6个特点:一是工作量大,步调紧张;二是活动短暂,多样而琐碎;三是把现实的活动放在优先的地位;四是爱用口头交谈的方式;五是重视同外部和下属的信息联系;六是权利与责任相结合。

2.经理的角色

明茨伯格认为,企业经理有10种角色,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①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括挂名首脑(组织的某种象征)、领导者(激励与指导下属)、联络者(与利益相关者保持接触);

②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包括信息接受者(组织内外信息的神经中枢)、信息传播者(传递信息给组织成员)、发言人(向外界发布信息);

③决策方面的角色,包括企业家(为组织寻找发展机会和变革计划)、故障排除者(稳定局面,采取正确计划)、资源分配者(做出或批准重大决策)、谈判者(在重要谈判中代表组织)。

3.经理工作的权变理论

明茨伯格认为,经理工作除了具有共同特点,还存在着差异性。为了全面认识经理工作,对其差异性和变化必须加以分析。为此,他提出了影响经理工作的四类因素:一是环境方面的因素,包括文化、产业结构、竞争、科技发展、工艺、组织年龄和规模的大小等;二是职务方面的因素,包括职务的级别及所负担的职能;三是个人方面的因素,包括担任职务者的个性和风格上的特点;四是情境方面的因素,包括许多与时间相关的因素,以及某项职务暂时的特点等。

4.经理职务的8种类型

明茨伯格认为,可以用经理职务的8种类型来概括经理职务的绝大多数变化。这些变化是:联系人;政治经理;企业家;内当家;实时经理;专家经理;新经理。

5.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的要点

明茨伯格认为,提高经理工作效率有10个方面的要点:一是与下属共享信息;二是自觉地克服工作中的表面性;三是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由两三个人分担经理的职务;四是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职责为组织目标服务;五是摆脱非必要的工作,腾出时间规划未来;六是以适应当时具体情况的角色为重点;七是既要掌握具体情节,又要有全局观点;八是充分认识自己在组织中的影响;九是处理好各种对组织施加影响的力量的关系;十是利用管理科学家的知识和才能。

八、企业文化学派

企业文化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又称为管理文化学派,该学派注重管理活动的文化特征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事情是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又极度匮乏,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惨重失败的打击,却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经济迅速崛起,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林。这一惊人的事实,引起了世界尤其是美国的恐慌,美国上下都为这件事议论纷纷,有些人开始对此开始了反思。他们不停地追问三个带有逻辑性的问题:日本何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日本依靠什么样的管理方式使其产品具有如此强大的竞争力?日本经济崛起的秘诀何在?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掀起了研究日本的热潮。1981年2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帕斯卡尔和哈佛大学的阿素合著《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分析了美国企业管理落后的原因并不是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或质量管理小组和终身雇佣制等,而是日本独特的管理支柱——企业文化。结论是美国的竞争对手不是日本人和德国人,而是自己落后的企业文化。1981年4月,美籍日本人成廉·大内出版《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认为日本的经营管理方式一般较美国的效率更高,于是提出美国企业应该结合本国特点,向日本企业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他把这种管理方式归结为z型管理方式,并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即成为《Z理论》。

后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迪尔和管理顾问艾伦·肯尼迪合著《公司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出版,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正式诞生。他们经过分析研究认为,成功而杰出的大企业都具有共同的特征:明确的经营管理哲学;员工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共同遵守但并不见诸于文字的行为规范;有各种用来渲染和强化这些文化内容的礼仪和习俗。

(一)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廉·大内、劳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等。威廉·大内的著作有:《Z理论》、《成功之路》、《日本和管理艺术》、《公司文化》,这一系列著作被称为美国管理的“四重奏”。

(二)该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1.重视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2.重视企业文化内在结构研究。

3.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价值观念值等。

§§§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管理思想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由于管理思想具有这些开放系统的特点,所以必须在文化的范围内对它进行研究。

管理思想是反映管理活动的镜子。

——丹尼尔·A·雷恩

最有用的东西莫过于好的理论。

——卡特·勒温

管理理论发展到现代阶段,出现了“管理理论丛林”局面,人们为了寻求管理理论的统一性和条理性以及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协调性,把相应接近的理论归纳起来,形成了许多的学派。但是,这些学派并没有带来理论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管理实践上也出现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近年来一些学者主张,不仅要综合“管理科学”中的方法和技术,还要综合“行为科学”理论,而且要重视“系统分析”的观点和“权变理论”的观点,使现代管理理论沿着一个统一的系统理论方向发展。因为,有些学者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行为学派”可以归结到系统管理学派的“子系统”,可以把它们放在系统管理学派的理论之中。而系统管理理论只有依靠“权变理论”的指导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随机而灵活地应用系统管理理论,才能在管理实践中充分发挥管理理论的作用。

但是,不管怎样,现代管理理论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理论,是对以往传统管理理论的综合而形成的一个知识体系,是包括许多知识体系所构成的一个学科群。在这个学科群中,蕴涵着或预示着未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并在面对新世纪管理的挑战,现代管理理论将会有一个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尽管理论各不一样,特点各异,正因如此,才真正显示了管理理论的魅力所在。

综观各派,各有所长,各有不同,但也有其共性的东西,这些共性的东西就是现代管理学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管理理论系统化观念的形成是管理理论的一大进步,尤其是系统管理学派的一些观点使泰勒以前和以后一段时期的管理理论从零碎走向了全面和系统化。因此,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来统一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解决和处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就会使人们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管理实践中,克服片面性,树立全面而系统的管理观念,从整体上认识管理问题,解决管理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管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

纵观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管理学家及其管理思想都有关于人的理论,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以成为管理理论的一条中心线。有些学者就曾明确提出,人是管理要素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中的人既是组织的成员,又是社会的个体,他们虽然在组织或组织的某一部门工作,但其思想、行为等往往和组织出现不一致。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就是要关注人的客观的社会存在,探索人的社会需要,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以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使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自觉地做出贡献。

三、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是梅奥等人的巨大贡献。此后,非正式组织的管理问题就成为人们研究管理问题时必不可少的内容。非正式组织必定不同于正式组织,它是人们以感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团体,并有着自己独特的组织特性、感情观念和行为规律。如何管理好非正式组织,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利用非正式组织的优势为实现正式组织的目标而做出贡献。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

四、广泛地吸收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管理思想的任何一次巨大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不断出现,而且有些管理学家能够及时将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引进到管理学领域,推动着管理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不断提高,使管理理论更加丰富化的同时,更加增强了解决现实管理问题的能力。行为科学,系统管理理论,决策管理理论等的产生与发展,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五、普遍主张加强信息工作

现代管理理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就要求管理者从管理的实际出发,必须做出快速的反应和对任何管理问题的及时决策。而快速反应和决策的前提必须要有充分的信息作为依据,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就要依靠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有效、便捷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系统来提供。因此加强信息工作是提高决策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关键,是促进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六、主张把效率和效果要结合起来

效率和效果问题一直是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追求的目标。管理理论从一开始就把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作为管理的核心问题,不管怎样的管理理论,它的终极目标就是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与效果。作为一个组织来说,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不仅体现在组织个体的工作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整个组织的绩效方面和对社会的贡献方面。这一问题不但现在,而且将来也仍将是管理永恒的主题。

七、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

现代管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管理理论的研究是为了寻求管理的共同的普遍的规律性,而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最终只有应用到现实的管理实际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一个组织的管理人员只有把接受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管理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因此,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来源与实践,并指导实践,而这一辨证过程就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管理活动过程。

八、“预见”能力已成为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预见是管理者的一种内在素质。预见是针对未来的远景的一种把握能力,是一种精神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这也预示着未来的管理在环境快速变化的过程中充满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作为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必须要有预见未来的能力进行管理工作,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寻求组织发展的机遇和机会,才能保证组织的管理活动顺利进行,使组织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九、管理意味着创新

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一步步地表证着“管理就是创新”这个命题。管理实践中不断地出现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就需要新的思想或理论来加以解决。对于一个组织来说,随着环境的变迁,组织不可能不变,变则通,不变则亡。而面对变化的客观要求,管理者要不断地积极促变,促变就需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组织才能紧跟环境变化的要求,使组织更好地适应环境,才能实现组织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十、强调权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