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中指并用式。食指、中指伸直分开,其余三指弯曲,这一手势在一些欧美国家与非洲国家表示胜利的含义,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演讲中使用而大为推广。我们在演讲中运用时一般表示二、二十、二百……
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并用式。表示三、三十、三百……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用式。表示四、四十、四百……
五指并用式。如果是五指并伸且分开,表示五、五十、五百……如果指尖向上并拢,掌心向外推出,表示“向前”、“希望”等含义,显示出坚定与力量,又叫手推式。
拇指、小指并用式。拇指与小指同时伸出,其余三指并拢弯曲,表示六、六十、六百……
拇指、食指并用式。拇指、食指分开伸出,其余三指弯曲表示八、八十、八百……如果并拢表示肯定、赞赏之意;如果二者弯曲靠拢但未接触,则表示“微小”、“精细”之意。
拇指、食指、中指并用式。三指相捏向前表示“这”、“这些”,用力一点表示强调,也表示数字七、七十、七百……
O型手式。又叫圆形手势,曾风行欧美。表示“好”、“行”的意思,也表示“零”。
仰手式。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张开,其余弯曲,这一手势包容量很大。区域不同其意义有别:手部抬高表示“赞美”、“欢欣”、“希望”之意;平放是“乞求”、“请施舍”之意;手部放低表示“无可奈何”、“很坦诚”之意。
俯手式。掌心向下,其余状态同仰手式。这是审慎的提醒手势,演讲者有必要抑制听众的情绪,进而达到控场的目的,同时表示反对、否定之意;有时表示安慰、许可之意;有时又用以指示方向。
手切式。手剪式的一种变式。五指并拢,手掌挺直,像一把斧子用力劈下,表示果断、坚决、排除之意。
手啄式。五指并拢呈簸箕形,指尖向前。这种手势表示“提醒注意”之意,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向性,并带有一定的挑衅性。
手包式。五指相夹相触,指尖向上,就像一个收紧了开口的钱包,用于强调主题和重点,也表示探讨之意。
手剪式。五指并拢,手掌挺直,掌心向下,左右两手同时运用,随着有声语言左右分开,表示强烈拒绝。
手抓式。五指稍弯、分开,开口向上。这种手势主要用来吸引听众,控制大厅气氛。
手压式。手臂自然伸直,掌心向下,手掌一下一下向下压去。当听众情绪激动时,可用这种手势平息。
抚身式。五指自然并拢,抚摸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这种手势往往成为一些演讲者的习惯手势放在胸前。双手抚胸表示深思、谦逊、反躬自问,以手抚头表示懊恼、回忆等。
挥手式。手举过头挥动。表示兴奋、致意;双手同时挥动表示热情致意。
掌分式。双手自然撑掌,用力分开。掌心向上表示“开展”、“行动起来”等意,掌心向下表示“排除”、“取缔”等;平行伸开还表示“面积”、“平面”之意。
拳举式。单手或双手握拳,平举胸前,表示示威、报复;高举过肩或挥动或直锤或斜击,表示愤怒、呐喊等。这种手势有较大的排他性,演讲中不宜过多使用。
身体动作与演讲内容相配合
即使你一直站在讲台后面,你也可以发表一篇相当不错的演讲。然而,在适当时做适当的动作可以为绝大多数演讲增色不少。向左或向右走几步,或者走得离你的听众更近一些,这些都可以使你的演讲富有变化或者更好地突出重点。与此同时,你还跟你朝其移动的听众建立了更为亲密的联系。并且,在演讲中的身体移动是缓解紧张的一种有效方式。
要有目的地移动你的身体。在屋子里烦躁不安地踱步只能扰乱听众的心神。那些对移动身体犹豫不决的演讲者的试探性动作同样也是如此。这样的演讲者会慢吞吞地变换姿势,不知道该向哪边摇摆,伸出一个足尖仿佛试探水的温度一样,然后飞快地缩回,又僵滞在那里了。如果你打算移动,动作要坚定果断。至少要直接向前或沿对角线迈出正常的两步到三步。在你停下来之后,将你的身体和视线对着听众中最集中的部分。
如果你移动身体的时机选择得当,那将增强你表达观点的力量。通常来说,在解释复杂的问题或者列举最扣人心弦的例子或者提出雄辩有力的观点时,不适宜四处移动。在过渡的时候进行身体移动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这显示着心情、内容或形式的变化。
85
演讲时表情的运用
表情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它也是反映演讲者心理状况的晴雨表。用面部表情来调节气氛,用首语帮助自己表达思想。明白常用表情的含义,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自己的演讲中,能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面部表情的运用
面部表情与眼神是密切相关的。其实,眼睛的传神常常是与面部其他部分的活动相配合进行的。眼神离开了面部其他部分的活动,其表情达意作用就必然受到影响。面部表情非常丰富,许多细微复杂的情感,都能通过面部种种表现来表达,并且能对口语表达起解释和强化作用。演讲者要善于观察面部表情的各种细微差别,并且要善于灵活地驾驭自己的面部表情,使面部表情能更好地辅助和强化口语表达。
运用面部表情,要求自然真实,喜怒哀乐都要随着演讲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发展需要而自然流露,切不可“逢场作戏”,过分夸张,矫揉造作,那样会令人感到虚伪滑稽。也不可毫无表情,冷若冰霜,使人感到枯燥压抑。演讲者的面部表情与口语表达要协调一致,要能准确鲜明地反映自己内在的思想感情。面部表情和有声语言的表情达意应同步进行。为了有效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要尽量避免傲慢的表情、讥讽的表情、油滑的表情和沮丧的表情。这些表情都会在听众中产生不良影响,形成离心效应。
常见的脸部表情
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在说到罗斯福演讲时,说他全身好像一架表现感情的机器,他满脸都是动人的感情,这样使他的演讲更有力、更勇敢、更活跃。当代著名演讲家、演讲理论家邵守义演讲时脸部表情丰富多彩,这后面表现着复杂的思想情韵。
在演讲中微笑与平和是脸部表情的核心。
脸部表情运用时要适时、适事、适情、适度,切忌呆滞麻木、情不由衷、晦涩不明与矫揉造作。
运用面部表情调节气氛
不要让演讲带来的紧张压力把你的脸变成一张面无表情的扑克脸。你自然的面部表情可以为有效沟通提供又一种渠道。通常来说,面部表情的变化先于和预报了气氛或心情的转换。相较于那句已经被用滥的老生常谈“但更为严重的是……”,用一副忧心忡忡的皱眉蹙额样取代原本欢欣愉快的面容是一种更为高明的过渡。
你不需要事先对着镜子练习鬼脸、微笑和怪相——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在正常表情的基础上略作夸张而已。近距离接触中能发生作用的微妙脸部变化,后排听众是察觉不到的。
微笑在所有文化中都有着同样的含义。绝大多数公众演讲者没有充分利用或用错了这一强大的工具。那种龇牙咧嘴笑得人下巴发痛的傻笑跟面无表情的扑克脸一样恶劣。在悲伤或严肃的场合露出微笑是不适宜的。不过,提醒你自己,在任何可以加强你的说服力时都要真诚地微笑。它是建立和谐亲善关系、展示你的良好意愿以及使得你和你的听众轻松自在的最容易的方式之一。
如何运用首语
所谓首语就是通过头部活动传递信息。它包括点头、摇头、侧头、昂头、低头等。这里说的首语,仅仅是指头部的整体活动传达的信息,而不包括头部的器官传递的信息。
点头可以表示这样一些意思:同意、致意、肯定、承认、赞同、感谢、应允、满意,也可以表示理解、顺从等情绪。
摇头表示这样一些意思:不满、怀疑、反对、否定、拒绝、不同意、不理解、无可奈何等。
歪头、侧头。也有多种含义,可表示思考,表示天真。比如小孩子在听大人说话或者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喜欢歪着头,并托着腮帮。
昂头可以用来表示充满信心、胜利在握、目中无人、骄傲自满等。头一直向后仰,还表示陶醉。
低头表示的情绪有:顺从、听话、委屈,也可以表示另有想法等。
在首语的运用方面我们要注意以下一些原则:
1动作要明显
尤其是它发挥替代功能的时候。比如到底是点头还是摇头,要让对方看清楚,正确领会。
2要注意配合其他交际语言的使用
比如点头时配合“嗯”,就不至于产生误会。也可以配合其他体态语言使用。有很多成语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如“点头哈腰”“昂首阔步”等。
3要注意一些文化差异
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表示同意就是将头向前伸,土耳其人表示否定要把头抬起来,特别是保加利亚和印度的某些民族,用点头表示否定,用摇头表示肯定,与我们的习惯恰好相反。这就要求我们在与这些有文化差异的民族交往之前,先弄清楚他们的习惯。
4要注意和声音语言的自然配合
而且还要做到动作明显,以便对方正确理解以免误会。
5首语的使用频率不能过高
虽然在聆听对方说话时,适当的点头或者侧头会让说话的人觉得你在用心听,但是过高的使用频率却影响了说话者的注意力或感觉到有点肤浅。
86
演讲时的身姿
只有把你最美好的姿态拿出来,把最能代表你精神的风姿拿出来,让人看上去舒适、坦荡、自然、潇洒,风度翩翩,英姿飒爽,才能使你的身姿为你的讲演起到借助的效果。另外,演讲中还要灵活的调整姿态,保持放松而且警觉的姿态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演讲姿态
身姿就是指你的身体力度、体态,站的样子。是弯腰驼背,还是昂首挺胸;是自然优雅,还是拘泥丑陋,这是衡量一个人的身姿优劣的大体着眼点。平素我们每个人的姿势,总是带着习惯所养成的种种陋态。如果这种陋态被演讲者带到讲台上去,带到听众面前去,无疑会大大降低讲演的效果。试想,如果你弯腰驼背地出现在听众面前,去讲演一篇英豪气概的演说词,那会是怎样的结局。
腿部虽属身体的下端,但它往往最先表露潜意识。谈话中,当人们不愿意把内心的焦躁不安明显地表露在脸上或者身体其他部位的大幅度动作上时,往往就用离开他人眼睛最远的部位来表达,即轻轻地摇动脚部或抖动腿部。因此,腿部也能表现人的情绪和意识。
不论坐着站着,腿部常常呈现出这样三种姿势:两腿分开、两腿并拢和两腿交叉。
①两腿分开是一种开放型姿势,显出稳定、自信,并有接受对方的倾向。
②两腿交叉是一种防御性姿势,往往显得害羞、扭捏、胆怯,或者随便散漫、不热情、不融洽。
例如,站立时的别腿姿势,坐着时的架腿姿势(跷二郎腿)。架腿姿势通常是控制消极情绪的人体信号,专家们说它“颇有不拘礼节的意味”,对于女性来说,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姿势,“这种毫无拘束的姿态或许会给人放肆、自大或过于随便的印象”。
③两腿并拢的姿势则过于正经、严肃和拘谨,如立正、正襟危坐,虽然郑重其事,却令人紧张、压抑,自己也不舒服。
说话时最好采取两腿分开的姿势。站立时,两腿张开,两脚平稳着地成“丁”字形(或平行相对,或一前一后),躯干伸直,不要屈膝和弯腰弓背,否则显得消极懒散,无精打采。坐宜端坐,即两腿稍稍分开,间距不超过肩宽(女性更要注意不过分叉开),腰板轻松地挺直,这样显得自然、从容,情绪饱满。当然,如果是朋友在一起,间或架架腿(女性则宜交叉脚踝),也无可厚非。
一般来说,在人多的场合宜站着讲话,这既是出于礼貌,对听众表示尊重,又便于发挥各种体态语的作用,充分显示你的气质、风度和力量。我国当代著名演讲家曲啸说:“要想从语言、气质、神态、感情、意志、气魄等方面充分地表现演讲者的特点,也只有在站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坐姿、站姿、步姿
体姿对一个人整体形象的塑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人的体姿与人的相貌有着同等的重要性,共同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如果站无站相、坐无坐相、走无走相,即使相貌再漂亮也会大打折扣。外表相貌是天生的,而体姿却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向理想姿态转变。
一、坐姿
坐姿语就是通过各种坐的姿势来传递信息的语言。
坐姿包括就座和坐定的姿势。入座时要轻而缓,走到座位前转身,轻稳地坐下,不应发出嘈杂的声音。坐下后,上身保持挺直,头部端正,目光平视前方或交谈对象。腰背稍靠椅背,在正式场合,或有尊者在座,不能坐满座位,两手掌心向下,叠放在两腿之上,两腿自然弯曲,小腿与地面基本垂直,两脚平落地面,两膝间的距离,男子以松开一拳或两拳为宜,女子则以不松开为好。非正式场合,允许坐定后双腿叠放或斜放,交叉叠放时,力求做到膝部以上并拢。
无论哪一种坐姿,都要自然放松,面带微笑。在社交场合,不可仰头靠在座位背上或低着头注视地面;身体不可前俯后仰,或歪向一侧;双手不应有多余的动作;双腿不宜分开过大,也不要把小腿搁在大腿上,更不要把两腿直伸开去,或反复不断抖动。这些都是缺乏教养和傲慢的表现。
二、站姿
站姿语就是通过站立的姿态传递信息的语言。从一个人的站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状态,有很多人站立时喜欢用一只腿做支撑,有的人喜欢倚靠在什么东西上,这些都不是可以在正式场合运用的站姿,让人感觉松懈、不礼貌,我们一定要注意挺身直立,脊背挺直,目光平视,表现出愉悦、自信的感觉。
站立是人们生活、工作及交往中最基本的举止之一。正确的站姿是站得端正、稳重、自然、亲切。上身正直,头正目平,面带微笑,微收下颌,肩平胸挺,直腰收腹,两臂自然下垂,两腿相靠直立,两腿靠拢,脚尖呈“V”字形。女性两脚可并拢,肌肉略有收缩感。如果站立过久,可以将左脚或右脚交替后撤一步,但上身仍需挺直,伸出的脚不可伸得太远,双腿不可叉开过大,变换也不能过于频繁。站立时,如有全身不够端正、双脚叉开过大、双脚随意乱动、无精打采、自由傲慢的姿势,都会被看做不雅或失礼。
三、步姿
步姿语或者说是走姿语,就是通过行走的步态传递信息的语言。与坐姿语和站姿语不同,步姿语是动态的,所以要放到动态中来研究。
下面我们着重介绍步姿的类型。
1稳健自得型
行走时,步履稳健,昂首挺胸,仰视阔步,步伐较缓,步幅较大。这种步姿的含义就是“愉快、自得、有骄傲感”。
2自如轻松型
行走时心情轻松,步子的幅度适中,步速不紧不慢,上身直立,两眼平视,两手摆动自然。这种步姿的含义就是“自如轻松,比较平静”。
3庄重礼仪型
行走时,上身挺直,步伐矫健,双膝弯曲度小,步姿幅度和速度都适中,步伐和手的摆动有强烈的节奏感,眼睛正视前方。这种步姿的含义就是“庄重、热情、有礼”。
演讲中姿态的调整
看过哑剧表演的人都知道,人类无声的动作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德国表演大师吉布·佩森有次谈演出体会时说:“我就靠我的动作、姿态向人们昭示我的内心世界,昭示我的所思所想,昭示我的喜怒哀乐。”
在演讲时,演讲者不可能纹丝不动,其形体应有活动和变化,构成不同姿态和不同形式,从而表示不同的含义,姿态是演讲倾向的“指示器”。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演讲姿势。
保持放松而且警觉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