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怯场
克服演讲中的怯场有很多方法,我们可以从主观上对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事先充分考虑到演讲情况的变化,并且积极准备演讲,给自己充分的心理暗示,吸取别人和自己的经验,多多演练,我们也可以在演讲台上放置一些小道具以帮助我们缓解紧张怯场的情绪。
有演讲成功的主动意识
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实,还能作用于现实。演讲者进入演讲环境时,要具备力争演讲成功的主动意识。
这种主动意识可以包括下面几方面:要想到演讲是自己很难遇到的锻炼机会,要想到自己有很多别人没有的长处,要想到自己完全有能力使演讲成功。有了这些主动意识,就会调动自身的各种积极因素,树立起演讲成功的坚定信念,就会克服已经产生或即将产生的怯场心理。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来降低怯场的概率。
1带上好情绪
如果演讲者的情绪很好,听众也会跟着情绪高涨;而如果演讲者的情绪低落,听众们也一定会这样,所以说是演讲者为演说定了一个调子。带上好情绪,现场的气氛会好很多。
2分析听众
对你的听众分析得越完备,你就越不可能将听众视做威胁。
3精选主题
你越喜欢自己的主题就越容易将自己的听众视为友好的。你会假设你的听众与你的情感一样,并用自己的演说激情感染你的听众。
4不要过分关注听众的反应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面对听众时,喜欢把每个人都想象成一丝不挂的。女演员罗卡·布纳特则经常想象听众们是在浴室里。这些情景应该滑稽得足够使你放松下来,但又不至于荒谬到让你不由自主地大笑起来的地步。这种方法使你的听众显得没什么威胁到你的。
产生怯场心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一种原因就是太多地考虑了演说的效果,害怕听众听了自己的演说反映不好,害怕被听众瞧不起。其实这些顾虑是不必要的、是多余的。我们要克服来自这方面的怯场心理就要学会“目中无人”。“目中无人”常常用来形容一些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自高自大,在生活中这确实不是一种好的品质。但在演说中为了克服因看重听众反映而产生的怯场心理,我们有时则需要“目中无人”,这就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在登台演说时,在心理上不要把听众的水平估计得过高,甚至可以把听众看成是“大白菜”、“树林”,这时你的紧张情绪就会缓解很多。
适应现场情况的变化
如果你原计划给二三十人做演讲,到场后发现听众有二三百人,你会怎么办?你准备了一份非常正式的演讲稿,走上演讲台时你却发现大家都穿着牛仔服和T恤衫之类的衣服,你将如何想?你准备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内容,可上场前主持人告诉你只有15分钟的演讲时间,你又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演讲中绝非偶然事件。所以,如果你被邀去演讲,不要忘了事先收集以下信息:
①有无固定论题、论题范围;
②听众成分(包括人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工作性质以及来听演讲的原因等);
③演讲地点(包括其地理位置、场地大小、有无话筒等内部设施),如果有可能,最好亲自去演讲地点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
④演讲时间;
⑤有无听众提问。
演讲前做充分的准备
林肯说过:“即使是有实力的人,若缺乏周全的准备,也无法做到有系统、有条理的演说。”这是很有道理的。在演说前,演说者如果对观点和材料深思熟虑,反复熟记,并对情感的表达方式作必要的设计,对临场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做好思想准备,那么,演说者就会胸有成竹,从而产生一种安全感。
演讲前,演讲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不至于因临场恐慌而怯场。那些怯场者大多都与准备不足有关。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心中就不会有数,这也必然缺乏演讲成功的信心;结果,由害怕演讲失败到演讲必然归于失败。要做好演讲的充分准备,一方面演讲者必须提前一段时间到场,熟悉和适应演讲环境,还要对听众的基本情况和心理需求作一定的了解,以便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演讲者自己必须事先准备好自己的讲稿以及演讲所需要的其他材料。
对付怯场心理最有力的武器是诚心实意地告诉自己你对本次演讲准备得十分充分:你的选题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听众很有吸引力;你对该题目已深思熟虑,而且收集到了所有所需资料;你的演讲稿紧扣主题,井然有序;经过反复演练,你已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演讲时间;你对自己的仪表和临场表现有充分信心;你有能力很好地对付讲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演讲者要有积极的自我暗示
美国有一位参议员以前是一个性格内向、弱不禁风的人,考上大学后,他受命参加了一次演说比赛,这对于平日少言寡语的他突然要在众人面前畅所欲言,真可谓强人所难。他的母亲看到了这一切,就默默地为他祈祷,并且告诉他:“要时刻提醒自己,自己不是一个弱者,我要用头脑来取胜,努力,努力,成功就在眼前!”他果然不负母亲重托,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
类似于“我已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会出错的。”“潇洒讲一回,百分之百的成功属于我。”“哦,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等一系列暗示自己的话,我们讲也讲不完,但能否取得演说的成功,关键还在于你的言行是否一致。俗话说:“言必行,行必果。”这其中的奥妙不言而喻。
怯场心理,往往产生于演说者的注意力过分集中于自己的成败。有的人把演说当做自我价值表现的机会,却反而忽略了演说的内容,结果导致演说的失败。其实,有经验的演说者,总是把自己的思想集中于演说的本身,从不让“个人的得失”来干扰自己演说的思路。正如华盛顿曾说过的那样:“当我对听众演说时,我不考虑我的演说词来日将会得到怎样的评论。因为我只知道有眼前的听众,而我的演说词,正是为眼前的听众而说的。”
初次参与演说的人,演说时难免会出现口干舌燥、喉咙发紧、出汗脸红等现象,这时的你该做些什么呢?首先应该不断地自我暗示:“这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演说,我一定能放开自己,认真投入。”
积极的自我暗示,是演讲成功的一剂良方。
演讲前多多练习
练习得越多,演讲的时候你就越放松。当然,最好的练习莫过于实际的演说。所以演说的次数越多,你的水平就越高。常言道,熟能生巧。只有演讲者选择了熟悉的演讲题目,才能在演讲中得心应手,无所畏惧。比如,当教师的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讲授一门新课,由于内容不十分熟悉,总不免有点紧张情绪,一旦讲过几遍之后,随着内容的熟悉,怯场心理就会自然消失。
演说次数越多,紧张程度就越低,两者存在着反比关系。这就告诉我们,克服紧张感的最奏效的方法就是多在相同规模的观众面前做演说。只有多多历练,你才能熟悉,才会感觉轻松,这似乎是个普遍的真理。只要你勇敢地跨出这一步,你就会成功。每个演说高手,在他第一次上台演说时都会感到害怕、感到紧张;但是他们走出了这一步,才有了今日的辉煌。
获取成功的经验做后盾
一般来说,即使是成熟的演说者,也从来不会完全克服登台的恐惧,他们在开始演说时,也或多或少地有些怯意。并且,这种怯意在开头的几句话里会表现出来,只不过,他们能很快地克服这种怯意,进入镇静的状态。
人们害怕当众说话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习惯当众说话。由无知导致的恐惧,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因为对于大多数初登讲台的演说者来说,当众说话是一个未知数,他们并不了解当众演说是怎么一回事,就不免心里感到焦虑和恐惧。对于他们而言,那是一连串复杂而陌生的情境,要比学打网球或学开汽车还要感到复杂,要使这种可怕的情境变得单纯而轻松,就要靠坚持不懈的练习。其实,只要是通过练习获得成功演说的人,当众说话就会变得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享受了。
演讲前放松的方法
如果有了充分的准备,积极的自我暗示,在演讲前还要做好放松的准备。
1深呼吸
做深呼吸的目的是供给你充分的氧气,帮助你在演讲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这里所讲的“呼吸”当然指的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歌唱家和演员们都知道腹呼吸在控制声音方面的重要性。
2肌力均衡运动
肌力均衡运动是指有意识地让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有规律地紧张和放松。比如你可以先握紧拳头,然后松开;你也可以固定脚掌,做压腿,然后放松。做肌力均衡运动的目的在于让你某部分肌肉紧张一段时间,然后你就不仅能更好地放松那部分肌肉,而且能更好地放松整个身心。
3转移注意力
演讲前要积极听取主办人和听众意见,这样你就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更好地放松身体和思想。
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
远离不正常心理的有效方法就是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心理定位。找好自己的位置以后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心理问题。定位既包括心理的定位,也包括其他一些相关的定位。
一、演讲者的心理定位
黑格尔曾经说过,“同一句话,由不同的人说出,其含义大不一样。”这句名言的原意是指同一语言形式可凝聚深度广度都相去甚远的内容。同样的话,凝聚着深度和广度完全相等的内容,仅仅是因为它是由不同的人说出的,而使听众以为其含义大不一样。
例如,一位威信较高的讲师和一位研究生相继讲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那位讲师的确讲出了不少东西,而研究生讲课的新意也不在其下,可课后大多数学生却认为那个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太低。这种情况是怎么造成的?主要是由“注意层次”的不同造成的。
优秀的演讲是思想深刻、观点新颖、材料丰富、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听这种演讲时,听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高度兴奋,既获得启迪,又欣赏了美。反之,糟糕的演讲很少有可取之处,对听众来说必然无异于一种惩罚。其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也提不起来,心里充满了厌恶和抗拒。一个人对上述情况有了经验之后,他会很自然地把演讲者分成不同类型:优秀、一般、糟糕等。同时,他的注意也被训练出与此一一对应的不同层次:主动配合、若即若离、抗拒。当一个新演讲者站在面前时,听者会很自然地寻找一些标记,帮助确认演讲者所属的类型,同时决定自己的注意层次。假如发现的是些“糟糕型”标记,那么他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抗拒”的情绪,同时对演讲进行“恶劣化”的评价——即不再注意或不大注意演讲可取的成分,而对演讲中的错误缺点却变得异常敏感;假如发现的是“优秀型”的标记,那么他可能对演讲者说出的一句平常的话都会感到余味无穷,而演讲者的若干或隐或现的缺点却被他悄悄地从大脑的“兴奋灶”过滤掉了。
因此,演讲心理的要素之一就在于:应该拥有一定的标记,用来向听众提供信息,让听众认为这是“优秀型”的演讲——要用高级的注意层次来对待。这样,听众的心理活动就产生定向反射,形成了特殊的期待类型:深刻化倾向(努力掌握演讲中的哲理)、生动化倾向(努力感受演讲中的情趣)……而演讲所企图传递的其他种种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才得以顺利地被听众接受。这种帮助决定听众注意层次的标记的确立,有人称为“定位”。
二、其他的“定位”方法
1仪表定位
一个人的仪表能给人以联想:白发苍苍常使人感到经验丰富,服装花哨常令人觉得浅薄,动作拘谨又常意味着初学后进。因此,演讲者的衣着、动作要以一种明朗而不刺目的美、稳健而不呆滞的节奏来吸引听众。
2语言定位
语言定位包括语音和文字两个方面。语音定位的基本要求是明白流畅。明白是指要用听众都听得清楚的普通话,尽量克服方言语音的影响,避免说错字音,前面所说的那位研究生主要就是由于表达不流畅而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层次。流畅是指语流与节奏既不能快得出现“结巴”,又不能慢得一句三换气,语流速度应与听众的心理节奏相适应。文字定位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美观。假如一位教师既不写错别字,又能有一手漂亮的书法、布置合理的板书,那么将大大提高学生对他的信任感。
3情绪定位
情绪定位的要求是应该充分表现出自信和热爱。演讲者的自信力首先会影响自己能力的发挥。国外的心理学家曾用五个士兵做过测量平均最大握力的试验,先录出正常情况下为101千克;对他们催眠后,暗示他们是软弱无力的,于是只有69千克;随后又暗示他们很有力量,这次测得结果竟达140千克。因此可以说,一个“承认失败的人,在开始以前已被打倒”。演讲者表现的自信力同样将影响听众,“我是胜任而愉快的”的信息很快会传递到听众头脑中,并进而引出高层次注意类型,演讲者表现出的热爱也是不容忽视的。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得好:“只有一条唯一的路可以打动人的心,就是向他们显示你自己首先已被打动。”“对这一学科很有兴趣”的概念常与“对这一学科很有研究”联系在一起,这问题“使主讲感兴趣”也很容易导向“也会使我感兴趣”。
45
口头表达的技巧
演讲者的声音和说话风格不应该对思想的表达构成障碍。如果演讲者的口语表达技巧中有许多缺点,就会影响听众听讲的效果,甚至会成为整个演讲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演讲时我们要审视一下自己的口语表达,看看演讲的音质有没有问题,发音科不科学,有没有不恰当的停顿,有没有重复的语调等。
找出发音的问题
许多人说话的问题不太严重,不至于归入语言障碍一类,但还是会对有效的沟通产生影响。
认真倾听自己的讲话,寻找任何不规范的发音现象。许多发音问题都是咬字不清,如把卷舌音发成不卷舌的音。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音调不准,如嘶嘶的齿音或舌音。另外还常出现的发音问题是多音和少音。如果你注意到存在着上述任何问题,看看自己是否每次发这样的音都有问题,或者只是在一个词的开头、中间或末尾有这样的问题。比如,有的词在开头会出现省音现象,但是结尾时不会有这个问题。此外,有些词单独发音时很清楚,但是和其他词连在一起就会出现多音或少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