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指桑骂槐是人们遇到不平和不快之事时的常有的事,但我们还是要尽量放宽胸怀,开宽眼界,努力避免使用这一“方法”。
三、虚构“骂”的对象
有个人在朋友家做客,天天喝酒,住了很久还没有启程之意,主人实在感到讨厌,但又不好当面驱逐。
一次两人面对面坐着喝酒,主人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偏僻的路上,常有老虎出来伤人。有个商人贩卖瓷器,忽然遇见一只猛虎,张着血盆大口,扑了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商人慌忙拿起一个瓷瓶投了过去,老虎不离开,又拿一瓶投了过去。老虎依然不动。一担瓷瓶快投完了,只留下一只,于是他手指老虎高声骂道:‘畜生畜生!你走也只有这一瓶,你不走也只有这一瓶!’”
客人一听,拔腿就走了。
论辩中,我们可以虚构一个与对方有相似性的东西为骂的对象,来达到谴责论敌的目的。
四、用“指桑骂槐”对付“指桑骂槐”
年轻的汤姆嘴尖舌薄,常常以愚弄他人来取乐;杰克逊大爷厚道得很。一天早晨,汤姆站在门口啃着面包,忽然看见杰克逊大爷骑着毛驴哼哼呀呀地走了过来,于是喊道:“喂,吃块面包吧?”
大爷连忙从驴背上跳下来说:“谢谢您的好意。我已经吃过早饭了。”
汤姆一本正经地说:“我没问你呀,我问的是毛驴。”说完,他得意地一笑。
大爷非常气愤,可是又难以责骂这个无赖,于是猛然转过身子,照准驴脸就是两巴掌,骂道:“出门时我问你城里有没有朋友,你斩钉截铁地说没有。没有朋友为什么人家会请你吃面包呢?”对准驴屁股又是两鞭子,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说谎。”
说完,大爷翻身上驴,扬长而去。
你指桑骂槐,我也指桑骂槐。这样骂起来,也算不失精彩。
92层层递进,步步展开
层层递进,形如剥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可步步进逼,最终破的。这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一种逻辑方法。
◎层层递进,攻击对手
战国时期,齐威王有个怪癖——长夜喝酒放歌。每当夜幕降临,星月争辉的时候,他都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混混沌沌地过日子,朝政一片昏乱。淳于髡总想找个机会,劝说国王彻底转过弯来。
这天,齐威王大摆宴席,席间邀淳于髡陪酒。淳于髡认为机会来了。
席间,齐威王端起酒杯问他:“先生能喝多少酒才醉?”
淳于髡说:“臣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
齐威王不解地问:“喝一斗就醉的酒量,怎能喝上一石?”
淳于髡说:“您在前面赐我佳肴美酒,却命法官紧紧盯住我。我哆哆嗦嗦地在那里趴着喝酒,顶多喝一斗就成烂泥了。可是如果碰上尊敬的客人,我捋起袖子,笑吟吟地给客人敬酒,我能喝上它二斗;如果老友重逢,话题如丝,我能喝五六斗;如果乡里乡亲地聚集在一席,男女倾谈,喝酒行令,我即使喝上八斗,可能也不过醉个二三分,如果喝到傍晚,酒快喝光了,大家又把剩余的酒聚到一起,助兴让我喝,我那时就会喝得酩酊大醉,也就会失礼了——搞得杯盘狼藉,语言混乱,甚至男女互相踩着对方的脚,这就叫做酒极生乱,乐极生悲啊……而世间的万事万物,也都是一样的道理啊!”
淳于髡从小到大,由物及人,层层比喻,步步进逼,最终破的,使齐威王很受教益。
在说辩中,由于对方思维的复杂性,对某一事物不理解,想不通,往往疑虑重重,非一点即通,而需层层递进,穷追不舍,把理说透。说辩艺术中的这种循循善诱、丝丝入扣的方法,也就是递进的方法。
使用层层递进法应根据论辩的需要而定:若开门见山难以奏效,可考虑采用此法,若单刀直入可以取胜,就不必使用此术,免得绕来绕去,使人半天不得要领。
层层递进作为论辩技巧是指论辩要有层次性。不管论或辩、攻或防,都要像剥竹笋一样,一层又一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孟子在批评齐宣王不会治国时,有这么一段对话:
孟子说:“假如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子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呢?”
王答:“和他绝交!”
孟子说:“假若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部下,那该怎么办?”
王答:“撤掉他!”
孟子又问:“假如一个国家政治搞得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呢?”
王这时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
对国王进谏,直来直去效果不会太好,孟子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轻至重,逐渐触及论题本质,结果使得齐王无言以对,只好岔开话题。
层层递进必须准确掌握对方心理,主动出击,从对方比较容易接受的观点着手,因势利导,层层深入展开论辩。
在隋朝侯白的《启颜录》中有个“官学狗叫”的故事。
侯白在没有做官前,住在家乡,无甚名声,但锋芒已初露。当地的地方官刚到任时,侯白便去拜见。回来后他对几个朋友说:“我能让新来的官学狗叫。”朋友说:“哪有官老爷听别人的摆布学狗叫的?你若真能做到,我们请你喝酒;若不能,你就请客。”侯白答应了。
于是,他们一起到衙门去,侯白进去见官,朋友们在门外看着。官说:“你又来见我,有什么事吗?”
侯白答道:“您刚到此地,民间有些事情,要向您请示。您到任之前,此地盗贼甚多,我建议您下令让百姓各家养狗,让它们见了生人就惊叫,这样盗贼自然便会平息。”
官问道:“如果这样的话,我家也须养条能叫的狗,但到哪里去弄狗呢?”
侯白回答说:“我家倒有一群新养的狗,不过它们叫的声音与别的狗不同。”
官问道:“它们叫出什么声音来?”
侯白答道:“它们‘呜呜’地叫。”
官说:“你不懂狗,好狗应当‘汪汪’地叫,‘呜呜’叫的,都不是善叫之狗。”
侯白的朋友们在门外听了,皆掩口而笑。侯白看到自己已经赢得了一桌酒席,便对官说:“我知道了。以后我一定要出去寻访善叫的狗。”说完便向官告辞。
在使用层层递进法时,要注意“层层”,即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省去中间环节,不要跳跃式递进。其次,还要注意“递进”,所谈之事,虽可谓漫无边际,但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始终向实质性问题这个方向靠近,不可偏离。
使用层层递进法应根据论辩的需要而定:若开门见山难以奏效,可考虑采用此法,若单刀直入可以取胜,就不必使用此术,免得绕来绕去,使人半天不得要领。
在使用层层递进法时,要注意“层层”,即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省去中间环节,不要跳跃式递进。其次,还要注意“递进”,所谈之事,虽可谓漫无边际,但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始终向实质性问题这个方向靠近,不可偏离。
辩论双方立论,都有它的核心支柱,向对方进攻时,不能只伤皮毛,而应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直捣黄龙府,动摇论敌的根基。
层层深入的进攻手段,要求辩者有敏锐的反应能力,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超的论证批驳能力;同时,辩者要自始至终高度关注,仔细聆听对方的发言,捕捉对方的错误,归纳概括,找出论敌错误的内在联系,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直至摧毁敌论的核心支柱,从根本上批倒敌论。
◎层层递进往往更能被人们接受
唐朝宰相魏征,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说辩家。他辅佐唐太宗长达17年,进谏数百次,多为太宗采纳。他的说谏穷追不舍,说理透彻,充满逻辑力量,不得不令人折服。
贞观六年,唐代正处在太平盛世,群臣奏请太宗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以显文治武功。唯独魏征一人反对,认为此时封禅不妥。于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陛下功业虽高,但恩泽尚未及全国;国家虽已太平,但物资还不丰富;外帮虽已臣服,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祥瑞虽多次出现,但法网还嫌繁密;年成虽说不错,但仓库还嫌空乏。所以,我以为不可举行封禅。”
魏征层层递进的方法一连举出五个特殊性事实,得出“不可封禅”这一结论,颇有一定的说服力,使得本来打算接受群臣奏请前往泰山封禅的太宗沉默不语。魏征见说谏初步奏效,接着又说:“一个刚刚病愈的人,就让他马上扛上一石米日行百里,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我们国家刚刚医治好战乱的创伤,元气还没有恢复,就急于向上天报告功绩,当然是欠妥当的。”
魏征采用类比推理,以病初愈之人的一些属性同刚刚医治好战乱创伤的唐王朝作类比,由病初愈之人不可扛上一石米日行百里,得出元气还未恢复的唐王朝不可急于向上天报告功绩的结论,使太宗进一步动心。于是,魏征紧接着说:“再说,东封泰山,万乘千骑,要耗费大量资财,若再遇上灾荒,风雨骤变,不明事理的人横生是非,那更是悔之莫及!”
魏征的三段谏词,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环环入扣,最后得出毋庸置疑的结论。唐太宗三思后,欣然接受了他的进谏,停止了封禅。这里,充分显示了魏征运用的剥笋术在说辩中的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返乡,过起了田园生活。乡邻中有个少年,很想在诗文上获得成就。一天特地登门拜访陶渊明,他恭恭敬敬地请教说:“老先生学识渊博,不知有什么学习妙法?请指教一二。”陶渊明听完后,哈哈大笑道:“天下哪有什么学习妙法,真是荒唐,荒唐。”然后又对少年严肃地说:“学习绝无妙法,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如此而已。”可是那个少年却眨巴着眼睛,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陶渊明知其未懂,于是指着门前稻田中尺把高的禾苗说:“你蹲在禾苗前,聚精会神地瞧着,看它现在是不是在长高?”少年看了半天后说:“没见他们长啊!”“真的没见长吗?那么,春天的秧苗又是怎样变成这尺把高的禾苗的呢?”少年还是摇头不明白。陶渊明说:“这禾苗每时每刻都在长,只是短时间察觉不到。知识的增长也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有时连自己都不能察觉。哪里会有什么捷径!”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本书说:“读书学习只要持之以恒,勤学不止,就会由知之甚少变为知之甚多。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却每天有所长啊!”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一块磨刀石问:“你再看看那块磨刀石,为何会出现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少年随口答道:“那是磨损的呀!”“不错。可是你知不知道它是哪一天被磨损成这个样子的呢?”少年想了想说:“这我倒不知道,好像没见过哪一天忽然被磨损的。”
陶渊明进一步引导说:“这是农夫们天天在这里磨刀,年复一年磨损而成的,绝不是哪一天就磨出这个样子来的啊!”少年似乎还没有完全明白,陶渊明看出了这一点,又接着说:“从这磨刀石上,我们可以悟出另一个学习的道理来,辍(中止)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却每天有所亏。”少年听完,有所领悟。
这里,陶渊明开导少年的方法,就是运用循循善诱、层层递进的方法。第一步,以禾苗的生长为例,先说明“勤学则进”的道理。其中,他并不是直接亮出答案,而是让少年先观察禾苗,后思考,再提问启发,尔后又由此及彼,把禾苗的生长与读书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最后顺理成章地阐明其中的道理。第二步,又用磨刀石磨损来形象地说明“辍学则退”的道理。中间又引而不发,让少年深入思考,然后再指点一番,使少年恍然大悟。陶渊明所举的两个例子一正一反,形象生动,恰到好处,相辅相成,颇能说明问题。
◎层层递进增强语言的力量
在论辩过程中紧扣论题,从一点切入,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浅到深,由轻到重,逐层展开,直至揭示论题的本质,进而达到诱敌就范的论辩方法。恰当地运用层层剥笋术,可使我们的论证一步比一步深化,增强我们语言的雄辩力量。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两位著名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手下的军官一时冲动,坚决要杀掉蒋介石。受中共中央委托,周恩来亲赴西安,力求事件的和平解决。
面对那些对蒋介石愤怒异常、言辞激烈的军官,周恩来劈头就是一句反问:“杀他还不容易,一句话就行了!”
非同寻常的一句话让在场的国民党军官们平静下来,周恩来紧接着连发五个问题,层层剥笋:“可是,杀了他以后怎么办呢?局势会怎么样呢?日本人会怎么样?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会怎么样?各位想过吗?”
由于平时确实没有好好想过这些问题,大家于是陷入了沉思。
这时,周恩来抓住“战机”,分析了西安事变的性质,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考虑问题的基本原则,把那些主张杀蒋的国民党军官们听得心悦诚服。
西安事变,最后终于得到了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被蒋扣押。东北军的一些军官得知后,错误地把仇恨发泄到东北军的高级将领身上,还错误地对共产党没有把张学良救回来很有意见。他们暗杀了几名东北军的高级将领,又杀气腾腾地闯进了周恩来的住所。
在这个紧急关头,周恩来镇定自若,霍地一声站起来,猛地一拍桌子说:“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这是要救张副司令吗?你们的行动恰恰是帮了蒋介石的忙,是蒋介石欢迎的!你们以为这样干就可以营救你们的张副司令回来吗?不!这恰恰是害了张副司令!因为你们的行动破坏了团结,分裂了东北军!你们在犯罪!”
当时,闯进屋子的国民党军官们流下了泪水,立即跪下来向周恩来认错请罪。
扑朔迷离的问题,可以经由层层剥笋而真相大白。周恩来由轻而重,由小而大,道理层层深入,感情层层深化,促人猛醒,明事晓理,可谓大家风范。
93捕捉破绽,穷追猛打
抓住对手的破绽,给予致命的攻击,比单纯的攻击对方的论点要有力的多,通常情况下,这样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寻找缺口,反驳对手
辩论的过程是一个对抗与反对抗的过程,而对抗中又以例证对抗为常见。以例证对抗为例,谈一下反对抗技巧。
有一些对抗的例证,表面看来牢不可破。实际上如果稍作推敲还是可以反对抗的。
在“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辩论中,正方为了论证中国文字反映的男尊女卑,举例说:
中文有两个字表示结婚的概念,一个是“娶”字,另一个是“嫁”字。男人是“娶”媳妇,女人是“嫁”给男人,那这个“娶”字它表示一种主动性,“嫁”字它表示一种被动性。(笑声,掌声)请回答!
反方马上以牙还牙:
同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发现中国字的“好”字和“妙”字都是一个褒义词,那么请问“妙”字和“好”字是不是用“女”字旁开头呢?(掌声)
当反方举“好”和“妙”进行对抗时,正方束手无策了。其实,正方完全可以在反方的例证上做文章,做出反对抗:“妙”可以拆为“女”和“少”,“好”可以拆为“女”和“子”,从造字角度看,这都是两个会意字,也就是“女”性“少”方为“妙”,“女”性得“子”才叫“好”。这岂不正表明了女性受压抑的社会地位了吗?
上面例子表明,从构成对抗的例证本身发掘于己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可以有效地进行反对抗。
不是所有的对抗例证都存在着漏洞,更多的情况下,辩方的对抗是严谨缜密、毫厘不差的。这时候,避开对抗的冲击力,从侧面突发反问进行“强攻”,是行之有效的反对抗技法之一。但是有一点,这个反问必须直接攻向对方的立论点,不能有任何偏差,否则就会影响反对抗的力度。
我们来看关于“治愚比治贫更重要”的辩论中的一段辩词:
正方:一位名作家写了本书《愚昧比贫穷更可怕》,说明了治愚比治贫更重要,可见对方同学似乎是没有看过这本书呀!
反方:中国政府说,生存权、温饱权是人的第一权利。对方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