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载仁的性格迂腐,讨厌吃肉。有一天,他去见上官,才坐上马,他手下的两个士兵忽然打起架来。李载仁大怒,叫人赶快到厨房里拿来了肉和饼,要打架的人立着对吃。他还警告他们说:“下次再打架,一定还要在肉里加上油酥,我要教你们吃得打噎。”
只图对仗
一个富翁很喜欢说笑话。
一天,他给人说笑话,说道:“李廷彦献一首诗给一个县官,诗是这样写的: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
县官听了,很为李廷彦悲伤,说:“没想到你家竟遭这么大的灾难,弟弟死了,哥哥也死了,这太令人悲伤了。”
李廷彦赶忙起来解释,说:“实际上没有这回事,只是我做诗图个对仗而已。”
丢牛
有一个人丢了耕牛,去衙门告状。
官老爷问:“耕牛何时被偷的?”
那人回答说:“明天不见了。”
官老爷说:“既然是明日不见了,昨日为什么不来告诉我?”
一个衙役在一旁听了,不觉笑出了声。
官老爷生气地说:“笑什么,想必就是你偷的。”
衙役一听着急了,甩开两袖说:“任凭老爷全身搜查。”
骏足
一个富翁不识字,有一个朋友想向他借马,来了一封信。信上写道:“最近想出一趟门,希望能借你的骏足一乘。”
富翁听完信大怒,说:“我就有这两只脚,怎么能借给他人呢?我的朋友很多,若他们都来借,岂不要把我大卸八块?”
给他读信的人赶快在一旁给他解释说:“这里所说的‘骏足’,就是马足。”
富翁更加愤怒了,说:“我的足是马足,他的腿就是驴腿,他的头就是狗头。”
哪家的女孩子
乾隆末年,定王统帅皇室禁卫军。一次,正阳门外发生火灾,烧到了居民区,定王带人去救火。一家妓院的人跑出来避火。但见一群妓女站在巷口,抹粉穿红戴绿的有几十个。定王不认识妓女,惊异地问:“这是哪家的女孩子,怎么这么多呀?”众人被逗得大笑。
弹劾头发
宋朝御史台衙门里规定:凡御史上任,要是一百天之内不上奏折,不提谏言,就免职,放出去作地方官。有个名叫王平的人任御史将满百天,还没有提出一句谏言,同僚们都为他着急。有人说:“王某人是在等待时机,他要开口,一定讲的是大事。”有一天,听说他递上了奏章,大家都在打听奏什么。原来是弹劾御膳房里的厨师,因为他作的菜肴中掉进了一根头发。他在弹劾御厨的奏章中说:“厨师虽显出一副和颜悦色的神态,可菜肴中有根鬈鬈曲曲的头发!”
衣食父母
伶人扮演一位刚上任的官员。有位百姓前来告状,那看戏的官员和县吏高兴地说:“好事来了!”却见官员急忙放下手中判案用的笔,走下厅堂,向告状人深深鞠上了躬。差役们说:“这告状的是您的子民,有冤枉来告状,希望您给他伸冤,你怎么这样敬他呢?”官员说:“你不知道吗?来告状的,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我怎么能不敬他呢?”
好好
张文和晚年,待人谦和,不露锋芒。每遇到有人来报告事情,动不动就说:“好好。”有一天,内阁有一办理文书的小吏来请假,他问小吏有什么事,小吏回答:“刚接到父亲去世的丧讯。”张文和仍按平时的说话习惯,说:“好好。”他家的子弟听了都用袖子捂着嘴笑,但他自己却始终没有感到有什么不适之处。
迂公医眼
迂公得了眼病,要去看医生,正好家里的狗卧在台阶下阴凉处。迂公想跨过去,可眼神不济,一下子踩在了狗脖子上。狗回头就咬了他一口,裤子都被咬破了。迂公到医生那里,就把被咬破的裤子提起来让医生看。医生是他的老朋友,和他开玩笑说:“这是狗的眼睛得了病,要不,它怎么能咬主人的裤子呢?”迂公回去细想:咬主人是小事,要是夜里它无法看门就坏了。于是他将煎好的药先让狗喝,自己只从药渣里倒出点剩汁吃下去。
没有姐姐
唐代的李文礼是顿邱人,爱学习有文采,经过多次升迁做了扬州司马。他生性迟缓,考虑问题不够精细。在扬州时,有个差官从京城回来,带了一封信给长史。信上说,姐姐去世了,请确定发丧的日期。文礼听说后嚎啕大哭。差官等他安静下来才说:“是长史的姐姐。”文礼愣了一会儿慢慢地问:“是长史的姐姐?”差官答:“是。”文礼说:“我也纳闷,我没有姐姐呀!”
钥匙还在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被地方长官推荐到京城里去接受朝廷的考试选用。在路上,他的皮口袋被小偷偷走了。那人说:“别看贼偷了我的皮口袋,但他到底还是无法用我袋中的钱物。”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皮口袋的钥匙还在我衣服带子上,他拿什么去开锁呢?”
改忌日
后周的左领军卫大将军权龙褒,不知道什么是忌日。他问属下,属下回答:“父母去世的那天,说是私忌,应请假独坐房中不出来,表示对父母的思念。”褒到了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就向皇上请假,自己在房中静坐。有条黑狗冲进房去,褒十分生气,说:“这狗冲了我的忌日!”他便再次向皇上递奏折,要求将忌日改到第三天。
错字文书
从前,有个文书,常写错字。县官叫他造个花名册,他把“陈”字的耳朵写在右边,挨了县官二十板子。他想,以后不能再把耳朵写在右边了。
不久,他又抄名单,见了个“郑”字,他想:上次因为把耳朵写在右边挨了打,这回可不行了。于是他把“郑”字的耳朵写在左边。结果又挨了二十板子。
他迷惑地眨巴眨巴眼睛说:“左边不是,右边也不是,怎么才对呢?”
正在苦恼的当儿,有人来找他写状纸。
“姓啥?”文书问。
“姓聂,三个耳朵的聂(聶)。”
文书慌忙站起来给那人作揖道:“你饶了我吧,我为两个耳朵已挨了四十板。这次竟是三个耳朵,我还活得了吗?”
一命偿一命
一个醉汉歪歪扭扭地走着,他见人便打,行人都远远的避开他。有位迂公,却不躲让,叉着两手,尽由他打。
人家说:“你何苦跟这种酒醉的人计较?”
迂公说:“我正要他打哩,把我打死了,他总要抵命的。”
原来是梦
张利涉忽然从梦中惊醒,急急忙忙地奔到长官邓恽那里去。
他跪在邓恽面前,一边哭,一边说:“听说你要惩办我,这回我可没命啦。”
邓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他说:“没有这事呀!”
张利涉说:“是你的下属某人跟我说的。”
邓恽叫来那下属对质。他的下属也给弄得没头没脑,因为他并没有说过这话。
这时候,张利涉忽然想起来,说:“对了,对了,请你不必再追问他了,我是在梦里听见他这样说的。”
贴文符
有一个道士,吹嘘他法术高强,有驱除蚊虫的文符。
有一人买了一张文符,贴在屋里。到了晚上,蚊虫仍然很多。
那人次日找到道士,责怪他文符没用。道士说:“走,到你家去,我看看。”
道士进屋看了所贴的文符后,对那人说:“你贴得不是地方。”
那人问:“应该贴在哪里?”
道士说:“每天晚上,你赶走蚊虫后,把文符贴到蚊帐里面。”
县令的账本
一个县令不识字,每次买东西都画下形状记在本上。
一天,县尉来访,碰巧县令不在,县尉把县令的记事本翻开看,见上面画得乱七八糟的,很奇怪,就用红笔一行一行的都抹去了。
县令回来后,见此,生气地说:“你府上买红烛,为什么也记在我自己的本上呢?”
高才
一位官员读书时,不理解书中的有些内容,便问吏人:“咱们这里可有高才?”吏人误以为高才就是姓高的裁缝,就回答:“有。”官员就让他马上叫来。裁缝来了后,官员问他:“贫而无谄如何解?”裁缝回答:“裙子不打裥穿不成。”又问:“富而无骄呢?”回答:“裤子不上腰也穿不得。”官员生气地喊道:“滚!”裁缝回答:“如果皱,小人我这里带的有熨斗。”
附子当归来送客
某甲,做霸州将军府的府佐,他对交际应酬的各种事都不懂。每逢集会,有吹弹拉唱的事,他都要参与,又以不懂为耻,很爱面子。妓人演奏曲子,大家称赞,他也跟着称赞。别人让他做集会的主人,并安排妓人演节目。开场之前,他先问各妓客都准备演奏什么曲子,然后一一记在单子上,再将单子压在手巾箱的底下。但手巾箱下原来压着一张以前用过的药方。客人来后,让他主持节目,他就去手巾箱下拿出单子。可他拿出的是药方,上面写着:“附子三分,当归四分……”他宣布:“先演附子当归来送客。”在座的人被逗得大笑。
开窍
南海的君王叫儵(shu,同“倏”),北海的君王叫忽,中央的君王叫浑沌。儵与忽时不时地在浑沌那里聚会,浑沌款待他们十分热情。儵与忽思量着回报浑沌,他们商量说:“人们都有眼、耳、鼻、舌、身七窍,用来看、听、吃、呼吸,可浑沌却偏偏没有,咱试着给他开开窍罢。”于是,他们每天给浑沌开凿一个窍,凿了七天,七窍都开了,而浑沌却死了。
顶锅
有一个择地看风水的阴阳先生,给一富人家选择坟地,他事先和这家人约定:“某月某日修墓穴,届时如有一位顶着锅的人来到此地,那就应验了我选择的这个穴位是个风水宝地。”随后他暗中买通一人,让他到指定日期顶锅前来。那人按他说的时间,头上顶着锅来到修墓穴的地方,他看见许多人已在那里拿着工具等着开工,就问他们:“前些天,风水先生让我顶锅来这里,锅顶来了,不知应该安放在什么地方?”
咬文嚼字
党进是朔州人,出身少数民族,不识字。有一年,朝廷派他去高阳加强边防守备。
外任官员在朝堂上向皇上辞行时,一般地都要说几句叙别的话,但边臣武将却不一定如此。所有随从党进的官吏都对他说:“太尉,您是边关武将,不要说什么叙别话了。”可是党进性格倔强,坚持要说。下属只好事先将要说的话拟好写在笏板上,并让他背熟。
党进到了朝堂上,抱着笏板跪在那儿,仍说不出一个字来。他跪了好长时间,忽然抬头看看皇上,大声说:“我闻说远古时,风俗朴实,希望皇上好好将息身体!”两边的侍卫听了他这不连贯的话都掩口偷笑,几乎笑出声来。退朝后左右问他:“你怎么忽然说出这两句来?”他说:“我平时看到那些穷酸书生爱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我也想嚼两句,让皇上知道我在读书哩!”
凤毛
皇上十分欣赏谢凤的儿子谢超宗的文笔。在一次侍宴时,谢庄语意双关,既称赞谢凤有这个好后代,又称赞超宗具有常人所无的凤毛(他的才华如同凤毛麟角,天下少有),应算是谢灵运的再生。
右卫将军刘道隆听说超宗有凤毛,便等候他回家,对他说:“听说你有一件宝物,能否让我见识见识?”超宗说:“我家穷得叮当响,哪儿会有什么宝物呢?”道隆说:“给皇上侍宴时,有人说你有凤毛的。”这话犯了超宗的父讳,所以超宗心里不快,就不声不响地光着脚进入内室。
狡猾的盗贼
有位调迁到京城来的官员,暂住在客店里等待任命。他住的客店对面有一家茶坊,旁边又与一家染坊相连。这位官员闲着无事,每天就到茶坊里坐在茶几前看过往行人。有一天,他发现有好几个人,在街上来来往往,穿梭不停,好像要打染坊的主意。忽然其中一个人来到他面前,悄悄告诉他:“我们是‘做营生’的,想取走染坊晾晒的这些染织品,特告诉你一声,请你不要声张。”这位官员说:“这关我什么事,我不会多嘴。”那人向他抱拳致谢着走了。这位官员心里想:这些染织品都高高地挂在大街旁边,现在又是白天,众人的眼睛都看得见,这伙人将用什么方法去偷呢?如真有办法偷,那真是狡猾的盗贼了。于是就聚精会神地看着。只看见那些人不时地从他眼前经过,有的在左边,有的在右边,慢慢地人越来越少。傍晚时分,一个人也不见了。这个官员笑道:“这些骗子,说的全是瞎话,害得我白等了这半天!”等他回到客店,向店家要饭吃时,才发现他房里的东西,全被人偷光了。
是何言兴
有位先生学问肤浅,常读错别字。主人不高兴,便同他约定,年薪是五十石谷子,但每读一个错别字,就减去一升谷子。到了年终算账时,只剩下二升谷子了。主人叫家童照数给他。这位先生大发感慨,原想说:“我劳累了一年,只得到二升谷子,是何言欤(yu)!是何言欤(这是怎么说的!)!”可他又将“欤”字读成“兴”字了。主人对家童笑道:“不要量谷子了,连二升也扣除了。”
两山叠起还不高
有一私塾先生,常念别字。那天,一个学生捧着书本上的“出”字问:“先生,这是个啥字呀?”先生挤巴挤巴眼睛说:“咋连‘高’字都不认得啊!”
学生回到位上,照着先生教的,把“出”念成“高”。横竖拗口念不成句子。没办法,只好又去问先生咋念:“先生,这个字到底念啥呀!”先生不耐烦地鼓着眼睛说:“高!高!”那学生又说:“这是两个山字叠着,好像和高不一样呀!”先生把桌子一拍骂道:“两山叠起来了,还不高吗?怎么不念高!”
眷制生
一位监生见到有人投递的名片上写着“眷制生某某”,很赞赏“制”字用得新奇。他偶然要给一位住地较远的亲朋写一封信,就仿效着用上了这个“制”字,还十分得意。仆人送信回来,他问:“主人收信后说什么话?”仆人回答、:“他当面打开信看了,便问我:‘你家老主人身体好吗?’我回答:‘安好。’他又问:‘你家老主母身体没病吧?’我又答:‘安好。’他沉吟了好长时间,然后带着笑容进了里屋,过了一会儿,给了我回信,让我回来。”这位监生十分高兴,说:“人不能不学习呀!就这一个字用得好,他见了,便增添了多少殷勤的问候话。”(战时死了父、母,正在服丧,称“制”。)
班固不入《选》
张由古这个人很有办事能力,但却没有好好作过学问。他多次在朝廷中枢机构中任过要职。有一次,他叹惜说,像班固这样才华横溢的人,他的文章都未能收入《昭明文选》,真让人遗憾。有人纠正他说:“班固的《两都赋》《燕然铭》等文章已经收入《文选》了,你怎么说没有收入?”由古说:“这两篇文章不都署名班孟坚吗?与班固有什么关系?”(班固,字孟坚)
老子
明朝弘治年间,祝元明的家乡江苏吴县,有一豪绅家的儿子,因为犯了事,官府搜捕,但他却藏了起来。官府用尽了方法,仍抓不到他。听说有一乡间老者很有智谋,当官的便去请教他。老者请求让闲杂人员离开后才说:“想要捕获,必须用《老子》。”当官的说:“他老子已经抓到这里了。”老者忙纠正说:“不是这个老子。”当官的说:“正是这个老子。”老者又反复强调不是,当官的始终不懂他的意思,还吆喝着让他退下去。又对人说:“这个蠢物,竟以为一个人有两个老子,像这样的人,还会有什么智谋?”(《老子》书中有一策略:“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腹中有货
从前,有个财主的儿子,念书不用功,成天吵吵闹闹。念了好多年,却连一张十几个字的便条都不会写。先生说:“唉,你真是嘴尖皮厚腹中空呀!”
他说:“我承认自己嘴尖皮厚,可我腹中满满的。”
先生问:“装的什么呀?”
他说:“大鱼大肉!”
迂秀才
有个秀才到肉铺上割了二斤猪肉,回家路上冷不防被饿狗一口把肉叼跑了。秀才既不吆喝也不追赶,不慌不忙地从口袋内掏出一本食谱,自言自语的对饿狗大声地说:“告诉你那是块生肉,你没有食谱,看你怎么吃?”
作诗挨打
有个秀才根据学堂周围的环境,编了一首顺口溜:“一溜三间房,四面四堵墙,门前三棵柳,房后五棵杨。”编完后,自认为是一首好诗,觉得了不起,于是就教学生们每天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