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日一省
18843600000025

第25章 心 态(8)

自夸必然会煽起竞争。因为一切自夸都要拿他人作比较。这种人也必然喜好吹嘘,而好吹嘘者必不能保守机密。这种人正如一句法国谚语所说:“叫得很响,做得很少。”在事业上是绝不可信任的。

但是在政治中这类人倒可能有用。当需要制造一种虚假声望的时候,他们是很好的吹鼓手。政治上有时需要诺言。比如在外交中,对两个君主夸耀同一敌对者的实力,可以促使他们结成联盟。又如有人对两个互不知底细者吹嘘自己能影响对方,结果巧妙地把自己的地位抬高了。在这些事例中,这种人几乎可以说是白手造就了时势,凭借诺言和吹嘘而获得了力量。

对于军人来说,荣誉心是不可缺少的,因而正如钢铁因磨砺而蜂利一样,荣誉感可以激发斗志。在冒险的事业中,豪言壮语也可以增加胆力,审慎持重之言反而使人泄气,它们是压舱铁而不是船帆,应当被藏于舱底。甚至严肃的学术事业,如果不插上夸耀的羽毛,名望也将难以飞腾起来。所以,“就连写《蔑视虚荣》之书者,也把自己的名字题在了书皮上”。古代贤哲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盖伦等,也都是有夸耀之心的人。虚荣心乃是人生事业的推动力之一。所以以德行本身为目的者,绝没有以德行为猎名之手段者更能获得荣誉。西塞罗、塞涅卡、小普利尼的事业都多少关连着他们的虚荣心,所以他们的努力持久而不懈。虚荣心有如油漆,它不仅使物体显得华丽而且能保护物体本身。

还有人具有一种巧妙的能力,能够使夸耀和虚荣心被掩饰得非常自然,以致使人认为这并非出自虚荣,而是出自他的豪爽和明智。其实一切表现恰当的谦虚、礼让、节制,都可以成为更巧妙的求名自炫之术。比如假使你有一种专擅的特长,那么你就不妨极口称许并不如你的其他人的这种长处。对于这种做法,小普利尼说得好:“你既是在夸奖别人,又是在夸奖自己。如果他的这种优点不如你,那么既然他值得夸奖,当然你就更值得夸奖了。如果他的这种优点强过你,他不值得夸奖,你就更不值得夸奖了。”结论是:尽管他胜过你,你还是要夸奖他。但说到底,自夸自赏是明智者所应避免的,却是愚蠢者所追求的,又是馅媚者所奉献的。而这些人都是受虚荣心支配的奴隶。

编者手记

人的品德、性格从生下来就各有各的缺陷。有学问、修养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用加强学习的办法来弥补,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完美品德的人了。普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被这种不足支配着任意作为,率性行事,所以造成许多过失。

宇宙之浩翰,生命之奥妙,非人所能悉知。故人有所知,也必有所不知;知道得越多,也就越有更大的疑惑。倘若以有限的已知封闭自我,未知的大门也就永远对他关闭。人为什么容易犯错误?一则他只有一知半解,他却自视为全知全能;一则他只从身外找原因,却不从自身找原因。

老子说:“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知道自己有可能犯错误,让谦虚为妄知和改正错误在心中预留天地。因为只有谦虚方能明道,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正如清代诗人申涵光所说:“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谦虚的人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更显分量。

★忍:处世无奇忍自高

人生在世,生与死较,利与害权,福与祸衡,喜与怒称,小之一身,大之国家天下,都离不开忍。成大业要忍,谋生存要忍,保平安要忍,解困境要忍。俗话说,人能百忍自无忧。“忍”是人生福祸的关键,也是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古人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之所以取远者,则必有所持。所就大者,则必有所忍。”……忍不是意味着怯懦,也不意味着无能。它是人生智慧中不可或缺的,它是一种心法,一种涵养,一种气度,一种胸怀,一种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忍”学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修之术。

☆☆君子以惩忿窒欲 孔子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佚名:《易·损卦》

《象辞》中说:山下有湖泽之表象,湖泽渐深而高山愈来愈高,象征着减损;按照这一现象中包含的哲理来做人,君子就应该抑制狂怒暴躁的脾性,杜绝世俗的欲望,也就是摒弃格调不高的低级趣味,不断培养高尚的品德。

编者手记

普通人都有情感,而且种类很多,《礼记.礼运篇》说有七种,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情感不用学习,触境就能发生。既生之后,则必继续发展,如不节制,即能蒙蔽理性,由此引起种种苦恼。七情之中,尤以怒欲予人苦恼最深,所以孔子在周易中说:“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山在地上,泽在地下,山所以能高出于地上,乃因泽能自损,泽自损到地下,使自己成为泽,以所损出之土使山增高,成其为山。这是损卦中的自然现象。孔子以这现象教人从卦学习损己利人的行为,以修养其道德。而损己利人的基本涵养就是惩忿窒欲。颜回曰:“不迁怒、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这就是损卦行运之时,“君子以惩忿窒欲”的典范。《尚书》记载周公告戒周成王道:“小人怨恨你,骂你,则自己应当加强修养,不要计较他们。”又说:“不仅仅是不敢动怒。”又道:“还要放宽你的心胸。”

程子曰:“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能不能忍耐愤怒与欲望,便可以判断他有德无德。陈献章曰:“七情之发,惟怒为遽;众怒之加,惟忍为是;如其不忍,倾败立致。”曾国藩说:“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人人都有圣人的天性与明德,但为欲等七情所障,以致沦为凡俗之人,其在世间动辄得咎。惟有学为圣人,具备大智大仁大勇,始得自由自在。学为圣人,并无妙诀,但去忿欲诸情,以明明德,以率其性而已。

损卦所讲的自损,确是人所难为之事,但有损必有益,损是损去七情,益是显明性德,去情显性之后,敞开无际的心灵,永无物质世间的拘束与困惑,这是学易者止于至善之境。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道德经》第二十八

《老子》说:“知道雄强的好处,却守住雌柔的位置,这样可以作为天下的仆役。作为天下的仆役,就不会离开恒久的德,再由此回归婴儿的状态。知道光明的好处,却守住暗昧的位置,这样可以作为天下的山谷。作为天下的山谷,才可以满足恒久的德,再由此回归真朴的状态。”

大直若屈,大智若拙,大辩若讷。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最直的东西,看起来像是弯曲的;最聪明的人,看起来像是笨拙的;最善于辩论的人,看起来像是木讷的。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下游。圣人要想治理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就必须把自身放置在人民后面。由此,位居其上,人民却不感觉到沉重;位居其前,人民却感觉不到妨碍。所以,天下人都乐意推戴而不厌烦;因为圣人与民无争,全天下也就没有谁会和他们相争。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天下的大道,是不与人相争反而容易获得胜利,不善于说话的人反而懂得应变,不主动召顺人们反而会主动归顺,坦诚而自然反而会更加懂得谋略。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恒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人在活着的时候,其身体是柔弱和软的,当人死亡以后,其身体也就坚硬僵直了。元气的运化和草木的生长是一样的,当其柔和娇嫩的时候就象征着生存,其枯硬强直的时候则象征着死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真诚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诚。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有智慧的人不炫耀,炫耀的人无智慧。圣人从不积蓄,所思多在替别人着想,自己却愈充实;所有多在给予别人,自己却愈富有。所以,天道在于利益万物而不加伤害,人道在于帮助民众而不争夺。

编者手记

天道滋生一切,也拥有一切,所以上天决不与谁争强,也决不向谁示威。宇宙的规则本来慈悲,凡事必定虑及众生与万物,并且利益众生与万物。修养道德之人,当然要顺应天道,不顺应也就无从修养道德。既然顺应,必不锋芒毕露,杀气逼人。因其内敛、谨慎,又不逞强使气,故不失德与败德。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处世都要按道行事,无论是天道和人道都是柔弱谦下,彼此相容而不害的,因此,学道者应该返本还元,避而不争。老子的“不争”思想,是与“道”的“柔弱”的特性相联系的。由于道是“柔弱”的,因而“道”也是谦下而不争的。当然,“道”的不争,并非是一种消极逃避,百事退让。因为,《道德经》还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由此可见,《道德经》中所说的“不争”,是一种“善胜”的“争”,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符合天道之“争”。老子的处世智慧深刻启迪世人,使世人“知退”、“能柔”,笃信“太强必折,太张必缺”,信奉不争是福,能忍免祸,形成了自居谦下、藏锋深沉的性格。

老子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坚强之所以处于劣势,是它一旦脱颖而出,它就处于风口浪尖,稍有不慎,便会遭遇算计;它一旦主动侵犯谁,它就因为恃强凌弱而违天道,势必失德与败德;遭遇算计则当前受损,失德败德则天谴将至,故难保全自身。柔弱之所以处于优势,是它居处卑位而无利可图,谁都无心去打主意;它又柔弱、坚韧,故能化解任何外来的波动与冲击;居外而少受侵犯,侵犯到来又能善解,所以它默默无闻而无坚不摧。

常言道:“好胜者必败,恃壮者易疾,渔利者害多,笃名者毁至。”愈是修养道德,愈是能够大忍,愈是没有锋芒。民间有“三不争”、“五不争”之谓,“三不争”是“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五不争”即“不与居积人争富,不与进取人争贵,不与矜饰人争名,不与简傲人争礼节,不与盛气人争是非”。不争,便可无怨无尤,无失无败,其结果是“静能制动”,委屈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张,少取反能多得。

☆☆百行之本,忍之为上 孔子

戒子路曰:“齿刚则折,舌柔则存。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为上。”

——元·吴亮:《忍经》

孔子告诫子路说:“牙齿刚硬而容易折断,舌头柔软而得以保存。柔软的最终会战胜刚硬的,弱小的最终会战胜强大的。好斗的人必定会受到伤害,好勇的人必定会导致灭亡。各种行为的根本,以忍让最为重要。”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家弟子:《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的事情不能忍让,就会破坏大的计划。”

子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

——孔家弟子:《论语·颜渊》

孔子又说:“忍不住一时的气愤,忘记了自己的生命安危,甚至牵连到自己的亲人,这不是糊涂吗?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家弟子:《论语·八佾》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得事情。如果非要有的话,那也一定要像射箭比赛那样,相互拱手作揖行礼让对方,登台比赛尽全力,赛后不计输赢和起一团相互敬酒,这才是君子之争。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家弟子:《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守,从不与人相争。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编者手记

《菜根谭》中说:“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及乎圆融。”牙齿较之于舌头,自然是坚硬刚强的,可是它们却经不起虫蛀菌噬,常被腐蚀得不堪入目,直至完全脱落,而柔软的舌头虽经酸甜苦辣,却毫发无损,安然无恙。

“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学会隐忍,适时低头,不是简单的逆来顺受,任人摆布,而是那些自我内心充实和无所畏惧者对成就未来伟大的高度自信,主动出击,甚至是经营人生策略的一种最高境界。

世上最柔美的东西莫过于水。云在高处飘,鸟往高处飞,人往高处走,只有水与世无争,是往低处流的。柔水硬不过砖石瓦块,高不过山峰甚至田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于是它谦恭地避让,默默地低头,只管往无人挤占的低洼处流淌。然而,正是凭着这副与世无争的低姿态,水最终成就了自己百川归海的大壮观。

人也是。弯弓是为了射出弩箭,屈肘是为了强力出手,而一时的低头则是为了长久的昂首。当低头时且低头的人,自有一番别样的胸襟、非凡的气度,有双洞察的慧眼,或者有确信谁笑在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的胆略。苏轼《留侯论》说:“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实在是做人做事的一种大境界。敢于低头,勇于纳耻的人,不管是屈尊枉驾,还是忍辱含垢,是因为他们懂得“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至理,知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常理,透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内蕴。

☆☆忍字一字,众妙之门 吕本中

当官以忍为先,忍字一字,众妙之门,当官处事,尤是先务。若能清勤之外,更行一忍,何事不办?

——《吕氏童蒙训》

当官应以忍为先。一个“忍”字是一切好处的关键所在,当官处理事情,尤其要重视“忍”。如果在保持廉洁勤劳之外,又能忍让,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编者手记

《忍经》上说:“当官不能自我忍耐,一定会失败。做官的人处理事情,不与别人争夺利益,得到的利益常更多;能够首先退一步的,往往能进一百步。不求多得,所得利益,往往超过当初所想要的;现在克制,将来必然有所回报。只有那些不能自我忍耐的,一定会失败,这实际上是不知道利害的不同和聪明、愚笨的区别呀!”又说:“当官的人,首先应当戒除暴怒。事情不能办的时候,应当慎重周详地处理,没有处理不好的。如果首先就发怒,只能害了自己,怎么会害到别人呢?前辈曾经说过:处理任何事时,只怕一个‘待’字,待,就是指周详慎重。如果周详慎重,就会想出办法,别人也就不能中伤你了。”

宋朝的名相富弼就经常教训子弟说:“这个忍字,是众妙之门。如果在清廉和节俭之外,再加上容忍,有哪一事办不好呢?”富弼年轻时,有人骂他。那个人说:“我在骂你!”富弼回答:“恐怕骂的别人!”那人又说:“称名道姓地骂你!”富弼回答:“普天之下,难道没有同名同姓的人吗?”骂的人听了,觉得非常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