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
1884000000026

第26章 悲观消沉常泄气,不如坚定不移争志气(1)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所谓志,就是指一个人为自己确立的远大志向,确立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是生活的灯塔,如果失去了它,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确立人生目标,是一个能让我们以繁忙来代替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的好方法。

面对失败,有人以混日子为生,有人却能出人头地,这绝非命运的安排,而在于个人奋斗与否。屈服于命运,并企图以此博取别人的同情,这样的人只能永远躺在自己的不幸中哀鸣,不会有站起来的一天。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靠自己的奋斗一样可以赢得尊重。有句话说,最大的风险是不敢冒险,最大的错误是不敢犯错。大多数的人之所以不敢冒险,也不敢犯错,是因为在自己的眼中只相信看得见的事。那些还没见到的事,却习惯用经验去分析,而经验告诉人的答案往往更加令人不敢轻举妄动。

成功的人通常具有一种特征:喜欢做梦,而且不怕尝试错误。心中的梦是支撑成功者勇敢前进的力量,而不怕犯错,也是累积成功的资本。因为有了梦想,所以他们对失败与风险能持比较乐观的看法。而且,这些成功的人,通常是成功了两次——在潜意识里成功一次,在现实中成功一次。

泄气的常用理由:“不可能”

那些害怕失败的人,事先就在心里想象事情是不可能的,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正是这一点限制了他们自己。西方世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低估自己不是美德,而是一种罪恶。”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只母鸡在孵鸡蛋时孵了一只鹰蛋。小鹰自出壳之日起便跟小鸡一起长大,从没有认为跟小鸡有什么不同。有一天,仰天而望,小鹰看到有只鸟凌空翱翔,于是问:“那是什么?”有只小鸡答道:“噢,那是一只鹰,百鸟之王。”“哇!但愿我也能像它那样飞翔!”小鹰满怀敬畏地说。“别妄想了,”小鸡说,“你不过是只母鸡,母鸡是飞不起来的。”闻此言,小鹰甚感沮丧和气馁,于是继续啄食,过母鸡般的生活。

生活中有实例。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有一次和同学们谈话,他突然问:“五加五等于几?”大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以为名望极高的校长所问必不寻常,一定有奥妙,一时间大家左顾右盼,都不敢应声作答。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学生小声而不无迟疑地嘀咕:“五加五等于十……”蔡元培望着这名学生笑,点点头,说:“对。大家不要盲目崇拜偶像,局限自己,要自信!”

杰出的权威科学家认为音障是不可能人为突破的。有些人甚至以为,在1马赫(飞行物在空气中移动的速度与音速之比)时飞行员与飞机将同时毁亡,或者飞行员将失声,或饱受摧残。但是1947年10月14日,美国飞行者查克·叶慈驾着贝尔航空X-11飞机,达到每小时1.06马赫(700英里)的速度,三天后提高到1.35马赫,六天后更是高达当时不可思议的2.44马赫,粉碎了人类无法突破音障这堵“看不见的墙”的神话。美利坚民族崇尚自由,富有冒险精神,强调自我奋斗,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问题,似乎从来没有统一过;但是美国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正如他们自己认为:American(美国人)一词最后四个字母拆开来便成为ICan(我能)!

强劲的竞争对手会使我们进步。比如,几个孩子住在一栋楼里,又同在一所高中读书,同时准备迎接高考,各自憋足了劲。学习间隙散步放松一下,看见人家灯光耀眼,就会联想到“开夜车”等,于是会告诫自己赶快回去做功课。又如,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跑在“第一集团”的选手人数多,情况良好,你追我赶,往往可能出现好成绩,甚至刷新世界纪录。相反,选手实力差距较大,一人独自领跑,连运动场也不容易热闹起来。再如,一条繁华街路上,有几家规模大小差不多的饭店在营业,其中一家扩大规模,或者更新经营品种等,其他几家往往也会改变自己的规模和经营方向,最终可能推动经营水平的提高。

由此看来,敌人乃至竞争对手根本不足惧也不足恨。相反,他还会给予你刺激,促使你进步。于是,我们说,追求进步的人,抱着主动寻求良性竞争对手的心情,或者以主动的态度正视竞争对手,是有益无害的。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不一样,每一分钟要比西岸的快13米。对于这些差别,这位动物学家曾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环境和属类是一样的。

有一年,他在动物保护协会的协助下,在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把它们送到对岸。结果,运到西岸的10只羚羊剩下了3只,那7只羚羊全被狼吃掉了。

这位动物学家明白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这么一群天敌。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轻易地便可以跳出来。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他立即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过一阵子以后,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除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那个高度继续地跳。三天以后,实验者发现那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而从未跳出过瓶口。

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限制已取消。

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已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人们往住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办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了出去。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我们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都取决于自我设限和自我暗示!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战胜自己和超越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可怕和最强大的敌人,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被别人打败了,而是自己被自己的失败心理打败了!我们要坚信自己的生活信念,不管遇到了多么严重的挫折,不论碰到了多么巨大的困难,都不会发生动摇。永不言败,不断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

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只要你能不断地突破自己已知的范围,进入到未知的领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断地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法。没有办法只是说我们已知范围内的方法已经用尽,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事物、新的机会、新的方法,不断地去突破自我、改变自我,永远都没有“不可能”这个词。

从今天开始,就将“不可能”这个词从你的字典中抹去,没有“不可能”。“不可能”是安于现状者的借口,“不可能”绝非事实,而是观点;“不可能”绝非誓言,而是挑战。

一个人在自己生活经历和社会遭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是失败的人,勇敢或是懦弱的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你可能渺小,也可能伟大,这都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取决于你的心理态度如何,取决于你能否靠自己去奋斗。

希望:人生的高标准

人类是自己思想的产物,所以我们应当有高标准,提高自信心,并且执著地相信必能成功,高标准会使你朝高处走。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就不会有时间去抱怨,去悲哀,生命就不会浪费在一些无聊的琐事上。

在成功者的字典里,是绝没有“绝望”一词的,因为他们不会轻易地否定自己,只知道等待自己的终将是希望,即使许多事情似乎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他们也会冒险拼搏一下,为自己挖掘生存的希望。

这里有一个放牛娃绝处逢生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也要扼守住最后的希望,并去做最后的拼搏和冒险,这样,就会多给自己一次机会。说不定,会因此而获得一个崭新的人生。

一天,放牛娃上山砍柴,突然遇到老虎袭击,放牛娃吓坏了,抓起镰刀就跑。然而,前方已是悬崖!老虎却在向放牛娃逼近。为了生存,放牛娃决定和老虎决一雌雄。就在他转过身面对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时,不幸一脚踩空,向悬崖下跌去。千钧一发之际,求生的本能使放牛娃抓住了半空中的一棵小树。这样就能够生存了吗?上面是饥肠辘辘的老虎,下面是阴森恐怖的深谷,四周到处是悬崖峭壁,即使来人也无法救助。吊在悬崖中的放牛娃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后,禁不住绝望地大哭起来。

这时,他一眼瞥见对面山腰上有一个老和尚正经过这里,便高喊“救命”。老和尚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叹息了一声,冲他喊道:“本人没有办法呀,看来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啦!”

放牛娃一听这话,哭得更厉害了:“我这副样子,怎么能救自己呢?”

老和尚说:“与其那么死揪着小树等着饿死、摔死,不如松开你的手,那毕竟还有一线希望呀!”说完,老和尚叹息着走开了。放牛娃又哭了一阵,还骂了一阵老和尚见死不救。

天快要黑了,上面的老虎算是盯准了他,死活不肯离开。放牛娃又饿又累,抓小树的手也感到越来越没有力量。怎么办?放牛娃又想起了老和尚的话,仔细想想,觉得他的话也有道理。是啊,这样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松开手落下去,也许仍然是死路一条,但也许就会获得生存的可能。既然怎么都是个死,不如冒险试一试。

于是,放牛娃停止了哭喊,他艰难地扭过头,选择跳跃的方向。他发现万丈深渊下似乎有一小块绿色,会是草地吗?如果是草地就好了,也许跳下去不会摔死。他告诉自己:“怕是没有用的,只有冒险试一试,才能获得生存的希望。”他咬紧牙关,在双脚用力蹬向绝壁的一刹那松开了紧握小树的手。身体飞快地向下坠落,耳边有风声在呼呼作响,他很害怕,但他又告诉自己绝不能闭上眼睛,必须瞪大眼睛选择落脚的地点。奇迹出现了——他落在了深谷中唯一的一小块绿地上!

后来,放牛娃被乡亲们背回家养伤。两年以后,他又重新站立起来!放牛娃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绝处也能逢生。只要你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就有可能获得重生的机会。

不要轻易地就对生活绝望,把灾难当做一所学校,把逆境当成营养,敢于为自己冒一个大险,结果可能是你抓住了机遇,营造了生命的春天。

怀有勇敢的拼搏精神,不对命运服输,不承认世界上有绝望之说,始终扼守着最后的希望,于绝望之处挖掘出希望来。

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主持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三群学生与三群老鼠。

他对第一群学生说:“你们很幸运,你们将和天才小白鼠同在一起。这些小白鼠相当聪明,它们会到达迷宫的终点,并且吃许多干酪,所以要多买一些喂它们。”

他告诉第二群学生说:“你们的小白鼠只是普通的小白鼠,不太聪明。它们最后还是会到达迷宫的终点的,并且吃一些干酪,但是不要对它们期望太大,它们的能力与智能都很普通。”

他告诉第三群学生说:“这些小白鼠是真正的笨蛋。如果它们能找到迷宫的终点,那真是意外。它们的表现或许很差,我想你们甚至不必买干酪,只要在迷宫终点画上干酪就行了。”

以后六个星期,学生们都在精心地从事实验。天才小白鼠就像天才人物一样地行事,它们在短时间内很快就到达了迷宫的终点。你期望从一群“普通小白鼠”那里得到什么结果呢?它们也会到达终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写下任何速度记录。至于那些愚蠢的小白鼠,那更不用说了,它们都有真正的困难,只有一只最后找到迷宫的终点,那可以说是一个明显的意外。

有趣的事情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天才小白鼠和愚蠢小白鼠之分,它们都是同一窝小白鼠中的普通小白鼠。这些小白鼠的成绩之所以不同,是参加实验的学生态度不同而产生的直接结果。简而言之,学生们因为听说小白鼠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态度导致不同的结果。学生们并不懂得小白鼠的语言,但是小白鼠懂得态度,因而态度就是语言。

人生的法则就是信念的法则。在“运气”这个词的前面应该再加上一个词,就是“勇气”。相信运气可支配个人命运的人,总是在等待着什么奇迹的出现。这种人只要他上床稍稍躺一下,就会梦见中了大奖或者是挖到金矿之类能突然致富的梦;而那些不这样想的人,就会依据个人心态的趋向为他自己的未来不断努力。

依赖运气的人们常常满腹牢骚,只是一味地期待着机遇的来临。至于获得成功的人,他觉得唯有信念方能左右命运,因此他只相信自己的信念。

在别人看来不可能的事,如果当事人能从潜在意识去认为“可能”,也就是相信可能做到的话,事情就会按照那个人信念的强度如何,而从潜意识中激发出极大的力量来。这时,即使表面看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够做到了。

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积极的事物。成功—成就,这就是生命的最终目标。

人人都希望成功,最实用的成功经验,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心。可是真正相信自己的人并不多,结果,真正做到的人也不多。

有时候,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话:“光是像阿里巴巴那样喊‘芝麻,开门’,就想使门真的移开,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说这话的人把“信心”和“想象”等同起来了。不错,你无法用“想象”来移动一座山,也无法靠“想象”实现你的目标,但是只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动一座山。只要相信你能成功,你就会赢得成功。

关于信心的威力,并没有什么神奇或神秘可言。信心起作用的过程其实很简单:相信“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产生了能力、技巧与精力这些必备条件,每当你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就会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