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要填写的诸多表格中,有一种蒋筑英是追求填写的,那就是《入党志愿书》。他知道,这张表格,对他来说,是不容易得到的。他努力学习业务,刻苦钻研,即使在“文革”中,被卷进波涛滚滚的政治漩涡里,他还坚持钻研业务,坚信知识必有用。这本来是优点,但被扭曲了,说他走的是“白专道路”。
作为一个科技人员,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通读马列。但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一些主要著作他读过,并写了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不知读过多少遍了,上面留下他划的各种符号。他读这些书,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他对党的追求,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念,这些书给了他启发。他父亲的政治历史问题,是他追求党的道路上的难以逾越的鸿沟。但他不气馁,一次又一次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倾诉衷情。在一次思想汇报里,他写道:“由于党的多年教育和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使自己对社会发展规律、个人对社会应负的责任有了一些明确的认识,并逐渐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和最崇高的理想,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证明,中国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只有依靠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
有人曾劝他,说:“像你这样背着包袱的人,还是谨慎点好,还谈什么入党!”但他不动摇,无论处于什么群的逆境,也从不动摇。共产主义信仰,就有这样的力量,它能使人身处逆境而毫不动摇,使人为了他人而不顾自己的一切,甚至在死神面前,也放声大笑!
在他第一次出国,临行前的一天,夜很深了,孩子们早已睡熟,他的妻子在给他准备行装,他在屋里踱来踱去。
“休息吧,你在想些什么呀?”妻子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问。
是啊,他在想些什么呢?是对异国风光的憧憬?是对离别妻子儿女的挂牵?都不是。他对妻子说:“国家还相当困难,出国名额有限,谁不想有这样的机会?组织上偏偏给了我……”
“那你更要好好干,做出成绩来。”
“这还不够,”蒋筑英说:“党对我的要求不只这些。作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科学工作者,光是业务拔尖还远远不够。……”
夜,更深了,蒋筑英摊开稿纸,在写入党申请书。这一夜,他家窗户的灯光一直亮着,亮到凌晨。
1981年,蒋筑英父亲的冤案平反了。父亲被作为退休职工处置。蒋筑英给父亲去信,说:“要相信,相信社会主义。我的入党问题,在你的问题明确结论之后,就有可能得到解决。人总是应该有个信仰。现在有些人对入党无兴趣,但是我想,加入党组织,是我的归宿。”
1982年5月,党支部根据他的多次申请和一贯表现,准备接收他入党。当他接过多少年来梦寐以求要填的那份表格——《入党志愿书》的时候,眼里闪动着幸福的泪花,这一天他终于盼来了!
新的任务在等待着他。他要到成都去执行一项紧急任务。临行前,他填写了《入党志愿书》,写下了他的信仰和誓言:“一个人活着应当有个信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党的事业是永存的。我愿为实现党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贡献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