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蒋筑英的故事
18829800000014

第14章 可贵的开拓精神

一九七八年仲夏的一天,长春光机所的一个实验室里,应邀来访的日本学者村田和美教授,正在参观一套测试装置。

“这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村田和美感兴趣地问。

“一九六五年。”陪同参观的人回答。

“真没想到,中国这么早就搞出这样高精度的装置。你们应当报道出去,让世界都知道。”村田和美听说研制者当时只有二十七岁,更加惊奇。

这套装置就是蒋筑英在做研究生期间,和他的伙伴们一起,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十多年来,一直在正常地运转工作着,性能良好。

光学传递函数是评价光学镜头成像质量的数值。用光学传递函数检测镜头,是国际上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当时我国还是个空白,只有个别人做过基础理论的研究。

“中国人是有志气的,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国家的光学事业赶上去!?”在导师王大珩的提议和指导下,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蒋筑英勇敢地向这个新领域进发了。

当时资料很缺乏,有一篇关于光学传递函数的奠基性重要文献,是法国一位科学家写的。没人懂法文,蒋筑英也只在北大学了个头,于是他就日夜攻读法语。他自制了个法文单词本,随身携带,有空就学,甚至在食堂买饭排队时,也掏出来看几眼,终于降伏了语言这个拦路虎,把这份文献全部翻译过来,给课题组的同志共同阅读。

光学传递函数的检测装置是啥样子,没人见过。外文资料也未详细介绍。他们就反复试验摸索前进。一个方案不成功,再重新试验另一个方案;没有现成的器材、部件,他们就自己拼凑,制作。在这方面,蒋筑英这个无线电爱好者和实验室里的巧手,更有了用武之地。

科研是对未知的探索,经常得在荆棘中开辟新路,失败是难免的。“喏,别泄气!”有时试验多次得不到理想效果,伙伴们的眉头紧皱了,蒋筑英就打开话匣子,幽默地给大家鼓劲。“人在困难的时候,不能光想困难。”蒋筑英可不是一个在困难面前唉声叹气的人,他习惯地舔舔舌尖,充满自信地说:“光往一方面想,有时会钻进牛角尖;各方面的情况都想一想,思路开阔点,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居里夫人……”他又津津乐道地讲起了他所崇拜的居里夫人的趣闻轶事,使实验室的气氛重新活跃起来。

他们探讨着,摸索着,试验着,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光源稳定性差,狭缝平行度不够,正弦板曲线不清,移动机构太短,电子自动记录仪跳动太大,曲线无法验证,等等,等等。难题一个接着一个,又被他们一个又一个地予以解决。寒来暑往,冬去春归。经过七百多个昼夜的奋战,中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终于在蒋筑英和他的伙伴手中诞生了!人们赞扬这些年轻人,为祖国“做了一项开创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