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已是一片银白世界,很有诗意。……有人追求的是物质享受,而我渴求的是知识。”这是一九六二年蒋筑英考取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生,到东北后写给他朋友的信中的话。简短的几句话,道出了他对祖国东北大好河山的爱恋,和他为什么甘愿千里迢迢到东北的原因。
蒋筑英在北大度过了六个春秋的学习生活,眼看就要毕业了。妈妈和弟弟、妹妹们来信,希望他能争取回南方工作。可是,他却想继续深造,报考了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的研究生。一九六二年,国家还处在困难时期。东北不仅气候不如南方好,生活条件也较差,敢于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需要些勇气的。特别是蒋筑英家里经济困难,如果毕业后就参加工作,可以早拿工资补助家用。何况那年分配的去向都很好,即使回不了上海、杭州,也多是留在北京的一些研究部门。
假期里,蒋筑英耐心地和妈妈商量。妈妈说:“你读了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又加六年大学,已经不少了哇!”
“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基础打得越宽厚,越牢固,将来才越好起高楼呵!”
妈妈说:“弟妹们早就盼你毕业了早点儿工作,咱们的家境……”
“研究生每月发四十多元生活费,我一定省吃俭用,尽量多节约钱寄给家里。”
“东北离家比北京还远一千多里,我身体不济了,晚上睡不着觉,心里总挂念你们……”。妈妈哽咽了。六年大学生活,没有钱,又舍不得工夫,儿子只回过一次家,如今要到关外,做母亲的心里割舍不下呵!
“妈,现在交通方便了,一千里地算啥,坐飞机眨眼的工夫就到了。”筑英用逗趣的话,把空气弄得缓和些,然后又说:“国家培养我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学成后为人民做事。我们考虑的应当是事业,而不是工作地址。您不是常说只盼儿女有出息,离得远点怕什么吗!”
妈妈知道筑英的话有道理,看出筑英决心已定了。她不愿执拗着改变孩子的想法,就没再说什么。夜深了,妈妈还在灯下为远行的儿子缝缀衣物,尽量缝得结实些、厚实些。针针线线,缝缀着一颗慈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