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十一月,雷锋即将告别养育他的家乡,告别他用辛勤劳动的汗水浇灌过的这方热土,准备北上,到当时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鞍山钢铁厂,当一名钢铁工人。
那是个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大炼钢铁的时代,每个青年心里都燃烧着一把火,盼望着为祖国大工业的崛起出一把力。
农场的同志们听说雷锋要走了,纷纷来看望他,依依惜别,十分动情。特别是那些同雷锋朝夕相伴的青年们,更是恋恋不舍。
这一年,雷锋正好十八岁,像这个年龄的其他青年一样,他也爱说爱笑爱玩,爱交朋友,其中还有不少是异性朋友。
雷锋的性格开朗活泼,既是文艺活动骨干,又是体育活动积极分子。还是在荷叶坝小学上五年级的时候,他就参加过学校的汇演。那是一出哑剧,剧情是一位中国姑娘反抗日本鬼子的侮辱,后来投奔于抗日游击队的故事。那时刚解放不久,社会风气还不怎么开放,女同学都不敢登台去演戏,雷锋就自告奋勇,担当了这个中国姑娘的角色。
雷锋的个头比较瘦小,又长了一张圆圆的娃娃脸,好好一化妆,还真有以假乱真的效果,加上他认真体会剧情,揣摩角色。结果演得相当成功。
来到农场后,年轻人多了,在共青团的组织下,大家能经常搞一些文艺体育活动,雷锋自然又是其中的积极分子。
雷锋最擅长的是写诗,但难改的乡音让他朗诵起来总有点“走味”。这时候总有一位女青年站出来“代劳”。
这位姑娘姓黄,个头同雷锋差不多高,梳着一对小辫子,眼睛很大,说话声音特别的甜,农场的人都叫她“俏妹子”。俏妹子大雷锋一岁,因此总在他面前充着大姐姐的样子,称自己“黄姐”,叫雷锋是“小雷弟弟”。
说起来雷锋同她相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那是几年前,雷锋还在县委当公务员的时候,小黄姑娘在县供销社当营业员,那时雷锋常到新华书店买书,偏巧小黄姑娘也有同样的爱好,一来二去的,两人就彼此认识了,以后还常常互相借书看,有空就一块儿议论探讨,从书中吸取裨益。
雷锋有晚上看书的习惯,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他把宿舍的电灯线接长,拉到床头,再用报纸和枕巾遮住光线。有一天,雷锋看书看到很晚,不知不觉睡着了,结果灯泡烤焦了枕巾,险些出了事故。于是雷锋就想到用长手电筒来代替电灯。
第二天,他到供销社去买手电筒,恰好缺货没买上,小黄姑娘得知原因后,特意到别的地方买来一把长手电筒,还亲自送到雷锋的手上。雷锋付钱给她,她却怎么也不肯收,说:“我可不是卖手电筒的,就算我借给你用吧。”
从此,这把手电筒成了雷锋必不可少的读书工具,相伴他不知过了多少美好的时光。
雷锋调到农场,小黄姑娘也调来了,俩人还分在一个团小组,接触的机会多了,他们的友情也越来越深。
现在雷锋要离开农场了,小黄姑娘心里真不是滋味。雷锋要启程赴鞍钢的头天晚上,小黄姑娘来到雷锋的宿舍,忍着惜别的泪水,面带微笑,送给雷锋一本墨绿色绸面烫金日记本。
“我在上写了几句话,明天我要下田干活,就不去送你了……”活没说完,就转身匆匆离去。她真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雷锋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窗外的夜色中,回到床前,打开日记本,里面是一篇书信体文字记录,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弟弟,你值得人羡慕的还多着哩,是青年中少有的,在建设社会主义中是会做出很大贡献的。你的干劲和钻劲使你勇往直前。希望你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把自己全部的光和热献给中国、全世界,让人们都知道你的名字,使人们都热爱你,敬佩你。弟弟,希望你实现姐姐的理想……
也许当时小黄姑娘这段话,只是她一个美好的心愿,只是一个深怀姐弟之情的女孩,对她的异性朋友最好的祝福,她大概无论如何想像不到,日后的雷锋真的会成为一个全中国,甚至世界都知道并热爱和敬佩的人,而且还要千秋万代地流传下去。这一点来说,这位普通的姑娘——黄丽,是第一位发现雷锋并真正了解他的人。
雷锋被小黄姑娘坦诚的语言、真挚的情谊深深打动了,那一夜他第一次失眠,眼睁睁望着窗外的满天繁星,直到东方泛出彤红的朝霞。
在这里,还有一个人对雷锋格外关心,她是政法部门下放的干部,为人质朴、热情,是农场的团支部书记,小青年们都亲切地称她“孙姐”。
孙姐自己平时爱写日记,说写日记能提高文化知识、写作能力,还能时时检查思想行为,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在她的组织下,农场的青年们都开始学写日记,其中最积极的就是雷锋和黄丽。他们写日记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活动,都互相传看,还互相提意见,雷锋的日记总是受到孙姐的表扬,说他有独立的思想,有切身的感受。在同孙姐相处的那段时间里,雷锋学到了许多东西。现在就要同她们分别了,雷锋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但雷锋是个胸怀大志、一向以事业为重的人,只要认准了的路,他就会一往无前地走下去,什么都可以割舍。
直至今日,除了家乡的人,很少有人知道雷锋的原名叫雷正兴。“雷锋”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就是在报名去鞍钢的招工登记表上。
他说:“‘雷正兴’是个孤儿的名字,我早已不是个孤儿了!”
改名为“雷锋”是他自己的主意,但到底用山峰的“峰”,还是用冲锋的“锋”,他一直拿不定主意,现在赶上要去鞍钢,走上大炼钢铁的第一线,马上就定下来用“锋”,意思是要为祖国的钢铁事业去打冲锋。
那是一个人心沸腾的夜晚,长沙车站灯火通明,来自湘潭、长沙、望城地区的青年们汇集在这里,登上北去的列车。他们都奔向一个目标——鞍山钢铁厂。
年轻人凑在一块儿,很快就混熟了。雷锋座位的对面是一位望城二中刚毕业的姑娘,名叫杨华。两人一聊起来,竟是“冤家对头”,惊喜之余不禁都笑了起来。
原来,杨华曾是二中女子篮球队的队员,她们的球队是县里的冠军队,号称“打遍全县无敌手”。而团山湖女子篮球队在县里也是屈指可数的强队,偏就不服她们,于是特邀二中女篮到农场打一场比赛。
雷锋是个篮球迷,打起球来满场飞,就没个够的时候。但是他个头太小,一有正式比赛,他只能坐冷板凳,急得他又搓手又跺脚,有的姑娘就逗他:“男队不要你,就参加我们女队吧!”
雷锋倒也爽快:“参加就参加,有球打就行。”
他当真加入了女队,不过是“特邀场外指导”。
农场女篮同二中女篮这场球赛打得异常激烈,难解难分,气氛热烈极了。
农场女篮队员不多,有名主力连连犯规被罚下场,到最后十分钟的时候,场上竟凑不够五个人了,大家正在为难的时候,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让小雷指导上吧!”
观众中响起一片笑声,农场的小伙子们还使着劲鼓起掌来。
雷锋正不知所措,身后小黄姑娘推了他一把:“怕什么,上!”
雷锋一横心,上就上,小时候连姑娘都扮过,打个球算什么!
雷锋瘦小的身材,带着十分稚气的圆脸,还有那单纯、坦然的神情,竟博得了裁判员和对手的默许,他一上场,就把球赛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有呐喊着替他加油。
比赛结果,二中女队还是赢了三分,双方队员相互握手致意时,雷锋冲对方队长说:“这次我们没发挥好,下次我们再见高低。”
对方队长瞟他一眼,笑道:“谁跟你还有下次啊!”
这场球赛在农场当笑话流传了好长时间,雷锋也成了大伙喜爱的“知名人物”。
谁也没想到,竟会在北去的列车上结识了杨华这位“老对手”,提起那场球赛,两人都不禁开心地说个没完。通过杨华,雷锋又结识了两位未来的女工友,一个是来自长沙郊区农村的张棋,一个是长沙市五中毕业的易珍。在鞍钢工作的那段日子里,雷锋同这三位姑娘一直保持着纯真的友谊。
最初联系这种友谊的纽带,是一本书,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那天在北去的列车上,雷锋彻夜未眠,就着车厢里昏暗的灯光读着这本小说。半夜时分,坐在对面的张棋醒来了,迷迷糊糊地瞥了一眼书名,说:“你可真会抓紧时间,还没到鞍钢,就钻研起炼钢技术来啦。”
雷锋不禁逗笑了。也难怪,这位农村来的姑娘过去很少读书,单看姓名还能不出笑话?
那个年代里,这部描写苏联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的小说曾风靡一时,特别是在青年人的心目中具有极崇高的位置。不少人都将保尔的这段活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雷锋满怀着深情讲述着保尔·柯察金的故事,不仅打动了张棋,连原本很熟悉这本书的杨华和易珍也被深深吸引住了,仿佛从雷锋的叙述中听到了过去她们还不曾体会到的东西。
后来在鞍山钢铁厂的那段日子里,雷锋经常用保尔的精神来鼓舞三位姑娘克服困难,使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以后三位姑娘见了雷锋,都打趣地叫他“保尔”。
生性开朗活泼的雷锋,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很快交上一批好朋友,但也不是什么样的朋友都交。那些整天就知道讲吃讲穿讲享乐的人想跟雷锋交往可就难了,因为他的原则性太强。
雷锋的第一爱好是看书,一有空不是上书店,就是钻图书馆。青年工友们下了班大多爱去逛街、看电影,或者上公园,到俱乐部跳舞,但这些都吸引不了雷锋。
有一次,三位女友商量好了,一块来“质问”雷锋为什么不跳舞?
雷锋坦然地回答:“大家劳累了一天,利用业余时间跳跳舞、读读书,我觉得都挺好。”
三位姑娘异口同声地说:“那你为什么只读书,不跳舞?”
雷锋笑了,说:“我并不反对跳舞呀,只是反对把业余时间都用在跳舞上。”
“那好,我们定个‘公约’,”姑娘们马上说,“以后我们跟你一块上图书馆,但周末,你得跟我们去跳舞!”
雷锋含笑答应了。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同她们定“公约”,刚到鞍钢时,为吃饭问题就定过一个。
雷锋和三位姑娘都来自南方,从小吃的是大米,到鞍钢以后,一日三餐至少有一半是吃玉米面窝头。开始的时候,实在难以下咽,尤其是姑娘们,一顿饭连半个窝头也吃不下去,常常把剩的窝头丢在食堂的桌子上就走人。
雷锋开始吃窝头时也咧嘴,但每顿饭至少要咽下去两个,他还乐呵呵地对人说:“到北方要具备两个不怕:一不怕天冷,二不怕吃窝头。”
有一次,雷锋把姑娘们丢弃的窝头收拾起来,带回宿舍自己吃,又到食堂买了一饭盒大米饭,悄悄送到姑娘们的宿舍,还留下一张不署名的字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锻炼自己,吃不下窝头的人吃下这盒饭。
姑娘们当然马上就猜到了是雷锋干的,惭愧之余,又有点不服气。第二天找到雷锋,同他定了一个“公约”,今后她们保证好好吃窝头,但再不许他往宿舍里打饭打菜。
雷锋笑道:“这个公约定得好,我完全同意。”
真挚友谊给生活带来了许多情趣和欢乐,使得他们在鞍钢的那段生活成为永远美好的记忆。至今这三位女友还各自珍藏着雷锋留给她们的小小的纪念品。
杨华有一把红色的塑料梳子。那是在赴鞍钢的途中,雷锋看到她的梳子掉了好几个齿,趁在武昌转车的机会,到商店里买来送她的。后来,这位陶瓷工的女儿,常把一束白兰花和这把红色的梳子,插在她只从家乡带来的紫色彩釉的陶罐里。
张棋保存着雷锋送给她的那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成了她最珍贵最心爱的东西,一直伴随着她以后的生活道路。
易珍,这位一直暗中对雷锋怀有特殊情感的姑娘,得到的是一个笔记本,里面有雷锋特意为她写的两句话:“请记住:船,能够乘风破浪才能前进;人,能够克服困难才能生存。”
易珍后来回忆他们这段真挚的友情时,对雷锋的为人曾做过这样的评价——“你渴了,他就是一滴水;你饿了,他就是一粒粮;你心里暗了,冷了,他就是一团火,一线阳光;……他很平凡,但他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光和热,全部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