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不仅是一位通晓各种知识的大学者,而且是一个喜爱藏书的文人学士。他一生中,究竟读过哪些书,读过多少册书,现在很难有一个精确的统计,我们只能从毛泽东的藏书中,从他阅批过的书籍杂志中,粗略地知道毛泽东所读的书,爱读的书。
中南海的毛泽东故居是在丰泽园内的一个小四合院,历史上曾名为“菊香书屋”。院内古柏葱茏,老槐蔽荫,环境非常幽静,它既是毛泽东读书和写作的书斋,又是一个拥有万卷藏书的个人藏书室。
“菊香书屋”是一个正四合院,东西南北四面皆有五间房。北房即正房的正中一间,是毛泽东的小会客室,靠墙排满了书架。东头两间是毛泽东的卧室,靠北墙和东墙两面也是一排书架,这两处放的都是毛泽东使用率最高、经常翻阅或查找的书籍,或是正在阅读的一些书籍。北房的西头两大间屋,西房的北头三间屋,南房的西头两间屋均是专门藏书的屋子。不仅这些屋子里存放的都是书,而且像图书馆的书库一样,一架架、一排排,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俨然是一个门类齐全、自成一体的小型图书馆书库。
参观过毛泽东故居的同志均会有这样的感觉,即毛主席的最大财富就是书,故居的每个房间几乎都被书占满了。进入菊香书屋的第一个房间是毛泽东的存书处。这里并行排列着36个大书橱,装满了经、史、子、集之类的线装古籍,中外的哲、经、史、文学、艺术、科技各类图书及报刊等。西厢房的东窗下放着一张宽大的单人沙发和一个小茶几,沿着南、北、西三面墙和房中间也都是紧挨着玻璃书橱,毛泽东生前常在这里翻阅资料,读书学习。北房是起居室和卧室,靠西的一大间同样摆满了玻璃书橱,中间的起居室,除了一张饭桌外,靠西靠北的两面墙放着5个大书架,摆着马、恩、列、斯全集,选集和单行本,以及线装的二十四史和其他各种书籍。排成半圆形的4个单人沙发前面有张小圆桌,上面放着《徐悲鸿的彩墨画》、《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及一些杂志。东边的一间是卧室,靠东墙并立着两个大的玻璃书橱,装满了《鲁迅全集》,中国古典诗、词、曲的选本,梁启超的《中国近百年学术史》及其他方面的学术著作。两张方桌上摊放着一些调查报告、文件、各种报纸、英汉字典、地图等工具书。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27年,毛泽东就是在这座书房里处理党和国家的大事,审批修改重大决议、文件,从事理论研究,挥毫赋诗,与中外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学者谈今论古。同时,在工余、饭后、睡前,还孜孜不倦地伏案披览,临风把卷,秉灯夜读。即使重病缠身,或进入古稀之年,也未尝懈怠。在这间书房里,毛泽东仔细研读了马、恩、列、斯的著作(包括全集、选集、单行本、专题文集);广泛涉猎了中外历史、中国古典小说、诗词和文学史以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杂志、书籍;关注或参与学术界的各种理论探讨和争鸣,重新学习外语。在阅读这些书刊杂志的过程中,毛泽东写下了大量的批注,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史料。当我们在书房里看到他老人家留下的那一橱橱、一架架、一摞摞夹着书条,折着书角,画着标记,写着批注的书时,他老人家勤奋读书的形象,仿佛又浮现在我们眼前。
毛泽东十分爱惜这些书。有一次,他的一些书被别人搞散失了,他非常生气,这件事他一直没有忘记。1947年从延安撤退的时候,别的东西丢下很多,但是他的书,除一部分在当地埋藏起来以外,大部分,特别是他加了批注的那些,历经千辛万苦,历经劫难,辗转千里,搬到了北京。这些书是毛泽东藏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是毛泽东酷爱读书的见证,是毛泽东博览群书的证明,也是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珍贵资料。有一次毛泽东在书房里翻阅这些书时,不禁感慨万分,他说:“这部分书能够保存到今天,首先要感谢那些曾为我背书的同志们!”见物思人,毛泽东不仅对革命同志情深似海,而且对这些书籍也是一往情深的。
解放后,毛泽东读书的范围更广了,因此他收藏的范围和数量逐步扩大和增加。他不仅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上街购书、配书,而且要求出版部门多出一些好书,珍贵的善本书。他曾要求把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所有图书给他配置一套,这个要求后来一直未能实现,事实上也很难实现。
毛泽东藏书并不是为了摆设,也不是为了猎奇,他藏书完全是为了实用。他不是古董鉴赏家和收藏家,因此,他不在版本上求古、求孤、求绝,而是重视书本的实用价值甚于文物价值。他嗜爱中国历史古籍,但他并不去刻意追求古版本。在他的藏书中,既无宋版书,也极少明版书。
毛泽东的藏书,最主要的是这么几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其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集与选集,第二类是阐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各种教科书和理论书籍,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哲学教科书,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史的理论书籍;第三类是有关中国历史的书,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系列、《纲鉴易知录》系列、各朝纪事本末系列等;第四类是各种中国古书,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这样的类书、丛书到历代笔记体小说、随笔,从诗词、文论到市井笑话集;第五类是中国近代现代的一些名著,如《鲁迅全集》、《革命军》等,第六类是工具书,包括《辞源》、《辞海》之类的工具书,也包括《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这类工具书。此外,还有一些译成中文的世界历史、政治、哲学、经济和文化名著。
借助于这些藏书,毛泽东在书海泛舟,探奇览胜,追寻珍宝,使毛泽东成为举世公认的思想家。